广义相对论所需要的所有知识(何为穿越时空广义相对论篇)
广义相对论所需要的所有知识(何为穿越时空广义相对论篇)目前看来,真正的“回到过去”还没有办法实现,但不要着急,因为这样的方式过于简陋,我们需要想出一个精巧的办法,在这想办法的中间时间,让我们先来看看如何利用广义相对论穿越到遥远未来的吧。这就非常尴尬了,从数值上看,似乎宇航员回到了过去,但实际上只是宇航员自己的时间过的有些快,当地球人才过一年时,宇航员自己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大快步的过了十年,这样看来,我们似乎还得为这位宇航员的遭遇感到痛心,自己老了十岁,而朋友们却才涨了一岁。。。我们会发现当人造卫星离天体表面距离越来越远时,二者固有时的流逝速率就相差越大,类似狭义相对论的钟慢情况就出现了,表现为卫星的走时要快于天体表面走时,比方说人造卫星上流逝十个小时,天体表面时间才流逝了一个小时或者更久,相差程度取决于天体质量具体有多少。此时我们来分析一下,如果说我们将人造卫星换为空间站,宇航员在以内部时间为标准,在太空轨道上静置十年,而这十年中,天体表面
承接上篇何为穿越时空?广义相对论篇(一)
在狭义相对论中,运动物体存在尺缩效应,那么在广义相对论中,尺缩效应还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并且这些效应存在的前提并不要物质运动,因为物质本身就可以导致时空弯曲。而在弯曲时空中的钟慢尺缩的计算可以用相应的线元表达式进行计算,这个具体的推导计算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我们以史瓦西时空为例子,这是宇宙中只有一个天体的时空(或者说这个天体离其它天体都相当遥远,额外的引力影响不存在),并且这个天体不能存在自转、要呈电中性。
此时假设一个质量很小的人造卫星在该天体的轨道上空静止(不要问这个人造卫星是如何静止的,这里只是为了单纯的表现引力场中各点时间流逝的不同,实在不行,你可以认为人造卫星在缓慢的绕天体运转),由史瓦西线元表达式我们可以轻松的计算出卫星固有时与天体表面的固有时的差别(所谓固有时,也就是物体本身的时间,具体的就是你可以想象物体随身携带了一块计时工具)。
我们会发现当人造卫星离天体表面距离越来越远时,二者固有时的流逝速率就相差越大,类似狭义相对论的钟慢情况就出现了,表现为卫星的走时要快于天体表面走时,比方说人造卫星上流逝十个小时,天体表面时间才流逝了一个小时或者更久,相差程度取决于天体质量具体有多少。
此时我们来分析一下,如果说我们将人造卫星换为空间站,宇航员在以内部时间为标准,在太空轨道上静置十年,而这十年中,天体表面才过去了一年,如果宇航员回到地球,直观上似乎宇航员回到了过去,毕竟此时宇航员的年龄已经增长十岁,而天体表面环境还停留在空间站升空后一年后景象,中间隔了九年。
然而这个回到过去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回到过去,因为宇航员在回到天体表面后所做的一切行为都不会对未来产生任何改变式的影响,因为未来还没有发生。比如我们常说的回到过去,是可以挽救一些自己过去的错误决定,而刚才的宇航员可以挽救什么呢?什么都挽救不了,因此未来根本就没有发生,只是他的生理年龄单纯的长了十岁而已。
这就非常尴尬了,从数值上看,似乎宇航员回到了过去,但实际上只是宇航员自己的时间过的有些快,当地球人才过一年时,宇航员自己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大快步的过了十年,这样看来,我们似乎还得为这位宇航员的遭遇感到痛心,自己老了十岁,而朋友们却才涨了一岁。。。
目前看来,真正的“回到过去”还没有办法实现,但不要着急,因为这样的方式过于简陋,我们需要想出一个精巧的办法,在这想办法的中间时间,让我们先来看看如何利用广义相对论穿越到遥远未来的吧。
相关内容请看下篇文章
本篇文章的内容到此结束。
谢谢各位阅读!
以后还会不断更新精心准备的通俗科普长文!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