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铸造镁合金的特点(含Er铸造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展望)

铸造镁合金的特点(含Er铸造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展望)(a)Mg-1.8Mn合金研究表明,对于大部分体系的铸造镁合金,Er都可以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Zhang等研究发现,Mg-1.8Mn合金中加入少量Er之后,可以显著减小铸态合金的晶粒尺寸;此外,复合添加Er和Al两种元素时,晶粒尺寸的减小将更加明显,见图1。镁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熔炼和浇注过程中容易与环境中的水气等发生反应产生氢气、氧化物,导致缩松、缩孔、夹杂等铸造缺陷产生。根据Pilling Bedworth理论,Mg生成的氧化膜的体积比例系数(RPB)<1,属于疏松型,对熔体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含Er镁合金在熔化的时候,由于Er与氧的亲和力更大,将优先生成稀土氧化物Er2O3,在熔体表面形成较致密的氧化膜,体积比例系数>1,能够有效减少熔体的氧化夹杂。通过热力学分析可知,Er与熔剂中的MgCl2具有较强的交互作用,在熔化和精炼过程中,Er会与熔体中的过剩MgCl2发生还原反应,生

导读

在介绍国内外含Er铸造镁合金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Er在镁合金熔体净化、组织与性能优化方面的作用,构建了含Er稀土镁合金固溶度变化简易模型,讨论了含Er镁合金的强化机理与耐蚀机理,对含Er铸造镁合金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镁合金是以镁为基体,同时加入其他元素合金化而成,能够改善材料的物理、力学、热力学、耐腐蚀等性能,从而满足不同领域及工作环境的需求 。稀土元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镁合金的熔体净化效果和铸造能力,同时能够优化组织,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抗氧化和抗蠕变性能 ,使镁合金强度提高1.5~2.5倍,极限工作温度提升至350℃,且耐蚀性能显著提升,拓展了镁合金的应用领域。Gd对镁合金具有显著的强化效果,但其高昂的价格限制了Mg-Gd系合金的应用与推广,因此,需要寻找到与Gd作用相似且廉价的合金化元素。Er在镁合金中与Gd具有类似的作用,这使得新型含Er高性能铸造镁合金的应用成为可能,且价格低廉,目前已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较高强度和热稳定性的含Er铸造镁合金。本课题综述了Er对铸造镁合金熔体、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作用原理,构建了含Er稀土镁合金固溶度变化简易模型,展望了含Er镁合金未来的研究方向。

1Er对镁合金的熔体净化作用

镁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熔炼和浇注过程中容易与环境中的水气等发生反应产生氢气、氧化物,导致缩松、缩孔、夹杂等铸造缺陷产生。根据Pilling Bedworth理论,Mg生成的氧化膜的体积比例系数(RPB)<1,属于疏松型,对熔体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含Er镁合金在熔化的时候,由于Er与氧的亲和力更大,将优先生成稀土氧化物Er2O3,在熔体表面形成较致密的氧化膜,体积比例系数>1,能够有效减少熔体的氧化夹杂。通过热力学分析可知,Er与熔剂中的MgCl2具有较强的交互作用,在熔化和精炼过程中,Er会与熔体中的过剩MgCl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ErCl3,并沉降,有效地抑制合金中的熔剂夹杂。此外,Er会与镁熔体中析出的氢气反应,生成密度较高的高熔点化合物ErH2,下沉后成固体渣,从而减少疏松和夹杂。浇注过程中,稀土氧化物Er2O3所形成的致密氧化膜可以有效地减少熔体的二次氧化夹杂。

2含Er镁合金铸态组织

2.1 Er对镁合金晶粒的细化作用

研究表明,对于大部分体系的铸造镁合金,Er都可以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Zhang等研究发现,Mg-1.8Mn合金中加入少量Er之后,可以显著减小铸态合金的晶粒尺寸;此外,复合添加Er和Al两种元素时,晶粒尺寸的减小将更加明显,见图1。

铸造镁合金的特点(含Er铸造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展望)(1)

(a)Mg-1.8Mn合金

铸造镁合金的特点(含Er铸造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展望)(2)

(c)Mg-1.8Mn-0.7Al-0.7Er合金

铸造镁合金的特点(含Er铸造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展望)(3)

(b)Mg-1.8Mn-0.7Er合金

铸造镁合金的特点(含Er铸造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展望)(4)

(d)Al3Er相TEM图像

图1 Er对铸态Mg-1.8Mn合金组织的影响

陈波全等研究发现,在Mg-6Zn-0.5Zr合金中添加1%的Er后,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从57 μm减小至41 μm,降幅约为30%,当Er的添加量超过1%,晶粒尺寸会略微增大。认为Er属于表面活性元素,凝固过程中会富集于固液界面前沿,对晶粒的长大起到抑制作用;但是Er的加入同时也会增加合金在铸造过程中的凝固潜热,减小合金在凝固过程中的温度梯度,降低过冷度,不利于晶粒的细化。

对于稀土镁合金,Er同样能起到一定的晶粒细化作用。梁叔全等研究了Er对Mg-3Nd-0.2Zn-0.5Zr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发现添加0.5%Er能够使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减小约40%,见图2a和图2b。结合EDS分析可知,Er会在组织中以第二相的形式分布在晶界,起到钉扎晶界,阻碍晶粒长大的作用,见图2c。

图片可点开放大观看

铸造镁合金的特点(含Er铸造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展望)(5)

(a)Mg-3Nd-0.2Zn-0.5Zr合金

铸造镁合金的特点(含Er铸造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展望)(6)

(b)Mg-3Nd-0.2Zn-0.5Zr-0.5Er合金

铸造镁合金的特点(含Er铸造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展望)(7)

(c)Mg-3Nd-0.2Zn-0.5Zr-0.5Er合金EDS分析

图2 Er对铸态Mg-3Nd-0.2Zn-0.5Zr合金晶粒尺寸的影响

无论是非稀土镁合金,还是稀土镁合金,Er均有一定的晶粒细化效果。对于非稀土镁合金,凝固的过程中Er会富集在固液界面前沿,抑制晶粒的长大,并且复合添加Al之后,所形成的Al3Er共晶相有明显的异质形核效果,促进晶粒细化,在此可以推断,Er对于含Al铸造镁合金具有显著的晶粒细化效果;对于稀土镁合金,尽管其本身的晶粒尺寸较小,但是Er的添加有助于促进第二相的析出,强化第二相的钉扎晶界作用,进一步阻止晶粒的长大。因此,Er可以作为晶粒细化剂理想的化学组成部分,具体情况见表1。

铸造镁合金的特点(含Er铸造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展望)(8)

2.2 Er对镁合金第二相的影响

除了能够细化镁合金晶粒,Er对第二相的尺寸和分布同样能起到优化作用。马正青等在Mg-6Al-5Pb合金中添加了0.5%的Er后,发现第二相由连续网状结构转变为细小的颗粒状。Al3Er的生成温度高于Mg17Al12,熔炼过程中,Er将优先与Al反应生成颗粒状的Al3Er,消耗了部分Al,使得Mg17Al12的析出量减少,并且在β-Mg17Al12生长过程中,吸附在枝晶尖端,抑制长大。

对于稀土镁合金,Er同样能够改善第二相的尺寸及分布。Mg-3Zn-4Ce-0.5Zr合金中加入1%的Er,铸态组织中的第二相由粗大连续状转变为细小非连续状。绝大部分Er固溶到基体中,局部区域的Er含量高达11.94%,晶界处依旧为Mg-Zn-Ce共晶相。固溶到基体中的Er引起了晶格畸变,使得基体的体积分数增大,第二相尺寸减小。对比固溶度较低的稀土元素Pr(最大固溶度为1.7%),Er对第二相优化效果显著 。

3含Er镁合金热处理组织

3.1 固溶态组织

由Mg-Er二元相图可知,平衡状态下Er在Mg中的极限固溶度高达32.7%,Er与Mg可能形成Mg24Er5和ErMg2两种共晶相。Rokhlin等研究发现,Mg-2.5Y-2.5Gd-5Er-0.5Zr合金的共晶转变温度为515℃,在该温度下会生成一种灰色的相,即Mg24Er5,该相经515℃-6h固溶处理后消失。

陈波全等研究发现,Mg-6Zn-0.5Zr合金经450 ℃×15 h固溶处理后,平均晶粒尺寸由105 μm增大至150 μm,增幅约50%。添加1%的Er后,在同样的固溶工艺下,平均晶粒尺寸由68 μm增大至72 μm,增幅约为5%。Er的添加不仅减小了合金的铸态晶粒尺寸,也降低了合金在固溶时晶粒的长大幅度。

武晓方等研究发现,Mg-4Y-3Nd-0.5Zr合金中添加2%的Er,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晶粒的固溶长大行为。Er的添加并没有改变未溶解相的种类,分布在晶界的未溶解相依旧为Mg-Y和Mg-Nd共晶相,但是数量明显增多,且分布更均匀。添加到合金中的Er绝大部分固溶到基体中,使得Y和Nd的固溶度降低,并从基体中析出,分布在晶界,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对晶界起到了一定的钉扎作用,抑制晶粒长大。

本课题组发现,Mg-15Er-0.5Zr合金分别经530℃x14 h和525 ℃x16 h两种固溶处理工艺后,平均晶粒尺寸由102 μm增大至110 μm和112 μm,增幅仅为8%和10%,非常有限。结合能谱分析可知,固溶后组织的晶界处分布着大量的Mg-Er共晶相,抑制了晶粒的长大。

3.2 时效态组织

析出强化是稀土铸造镁合金的主要强化方式之一。当Er添加到稀土镁合金中,单一稀土元素的固溶度会降低,改变了稀土元素的时效析出过程,改善了合金的时效强化效果。陈亮等研究发现,Mg-3Nd-0.2Zn-0.5Zr合金中添加0.4%的Er,合金在时效阶段的析出相形态相似,依旧为细小长条状析出相。只是在添加Er之后,析出相的数量明显增多,且分布更均匀。通过观察时效后选区衍射花样及对应的SAED标定图解,可知该衍射斑是具有密排六方特征的Mg-Nd化合物。由此可知,在Mg-3Nd-0.2Zn-0.5Zr合金中添加Er并没有改变析出相的种类,但是析出相的数量得到了增多。

温凯等研究发现,Mg-xGd-(14-x)Er-1Zn-0.5Zr体系合金的时效强化效果与Er/Gd元素比值有关,随着比值的下降,合金的时效强化效果越发明显。当Er/Gd比值≥1时,合金没有明显的时效峰值,时效相很难从基体中析出;当Er/Gd比值<1时,时效强化效果明显,存在明显的第二相孕育、长大、析出。

由于Er在镁中的最高固溶度达到32.7%,远高于其他的稀土元素,因此Mg-Er系合金在时效阶段第二相析出的难度极高。当少量的Er添加到低稀土镁合金(Mg-3Nd-0.5Zr、Mg-5Zn-1.5Nd-2.5Ca等),Er绝大部分固溶到基体中,引起晶格畸变,起到一定的固溶强化效果,但可能弱化析出强化效果,并降低其他稀土元素在镁中的固溶度。当Er添加到高稀土镁合金(Mg-9Gd-0.5Zr、Mg-6Y-5Zn-0.5Zr、Mg-4Y-3Nd-0.5Zr等),同样会导致其他稀土元素固溶度的降低,引起材料在时效阶段第二相的大量析出、聚集,并可能弱化析出强化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图3为含Er稀土镁合金固溶度变化简易模型。

铸造镁合金的特点(含Er铸造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展望)(9)

(a)不含Er镁合金 (b)含Er镁合金

图3 含Er镁合金固溶度变化简易模型

4含Er镁合金力学性能与耐蚀性能

添加Er能显著改善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崔红卫等研究发现,在Mg-6Al合金中添加Er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当添加量达到1%,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优,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是181MPa和9.3%,分别提高了18.3%和60.3%,见图4。随着Er含量增多,未溶解相Al3Er开始团聚,割裂基体,引起应力集中,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何曲波等研究表明,Er的添加可以改善Mg-7Zn-3Al合金的力学性能,当Er的添加量达到0.7%时,铸态合金的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达到153MPa和29%,抗拉强度提升幅度约为30%,断后伸长率提高近4倍,见图5。

铸造镁合金的特点(含Er铸造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展望)(10)

(a)Mg-6Al合金力学性能变化情况

铸造镁合金的特点(含Er铸造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展望)(11)

(b)Al3Er相在镁合金中的团聚现象

图4 Er对Mg-6Al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铸造镁合金的特点(含Er铸造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展望)(12)

图5 Er对Mg-7Zn-3Al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王忠军等采用在熔剂中添加Er的方式研究了Er含量对Mg-9Al-1Zn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当熔剂中Er的添加量达到10%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从156 MPa和1.8 %上升到220 MPa和4.1%。随着熔剂中Er的添加量进一步提升,合金的力学性能开始下降。

陈亮等在研究Er对Mg-3Nd-0.2Zn-0.5Zr合金性能的影响时发现,当合金中Er的添加量达到0.5%,合金在铸态、固溶态以及时效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都明显提高,断后伸长率略微下降,见表2。

铸造镁合金的特点(含Er铸造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展望)(13)

镁合金的耐蚀性能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工程化应用。刘楚明等、杨淼等发现Er还能有效改善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当Mg-9Al-1Zn合金中添加0.7%Er时,合金的腐蚀速率由7.8 mg/(cm2·d)降低至0.5 mg/(cm2·d);当Mg-5Al-0.5Mn合金中添加1.0%的Er时,腐蚀速率由0.36 mg/(cm2·d)降低至0.16 mg/(cm2·d),腐蚀速率减小的同时,阴极Tafel曲线斜率逐渐增大见图6。镁合金中添加Er之后,合金腐蚀后的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腐蚀面积由60%以上降至10%以下,腐蚀坑明显变浅,腐蚀产物明显减少,见图7。

图片可点开放大观看

铸造镁合金的特点(含Er铸造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展望)(14)

(a)腐蚀速率变化情况

铸造镁合金的特点(含Er铸造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展望)(15)

(b)Mg-9Al-1Zn合金极化曲线的变化情况

铸造镁合金的特点(含Er铸造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展望)(16)

(c)Mg-5Al-0.5Mn合金极化曲线的变化情况

图6 Er对镁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铸造镁合金的特点(含Er铸造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展望)(17)

(a)AZ91

铸造镁合金的特点(含Er铸造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展望)(18)

(a)AM50

铸造镁合金的特点(含Er铸造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展望)(19)

(b)AZ91 0.7wt.%Er

铸造镁合金的特点(含Er铸造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展望)(20)

(b)AM50 4wt.%Er

图7 Er对镁合金腐蚀形貌的影响

无论是非稀土镁合金,还是稀土镁合金,Er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对于非稀土镁合金,Er的适量添加能够增大熔体的成分过冷,细化晶粒,优化第二相的析出行为,起到明显强化作用,并减少腐蚀微电偶的形成,提高腐蚀膜的致密性,提升合金的耐蚀性;对于低稀土镁合金,添加到合金中的Er与以固溶体的形式存在于基体中,引起晶格畸变,增强材料的固溶强化行为,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对于高稀土镁合金,Er的添加会使得其他稀土元素固溶度降低,强化材料在时效阶段的析出强化行为,但是过多的析出相会使得第二相团聚,弱化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

5含Er铸造镁合金展望

Er具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优点,能够改善镁合金的组织与性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因此,国内外研究者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发现Er能够净化镁熔体,消除铸造缺陷,细化镁合金晶粒,并促进第二相的析出,提升铸造镁合金的强度和塑性,有效地改善镁合金的耐热和耐腐蚀性能。

然而,对于含Er铸造镁合金,晶粒细化以及微合金化作用机理还有待研究,特别是时效析出动力学研究还不够全面。若能基于合金成分设计并采用特殊铸造与热处理工艺实现固溶强化、细晶强化和时效强化的有机结合,则有望开发出更高性能的Mg-Er系铸造镁合金。未来的研究重点:①通过对Mg-Er系合金时效析出机制的分析与探索,得到具有理想形貌和分布的析出相;②研究析出的Mg-Er共晶对组织的强化行为,探索析出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强化机理;③结合模拟与试验的结果,得出析出相的原子结构,并解释其析出行为;④开发适用于含Er铸造镁合金的特种铸造与热处理技术,进一步提升合金的性能与适用性。

文献引用格式:季松,龚政轩,孙明珠,等. 含Er铸造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展望[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21 41(12):1 463-1 468.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