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只有现实(童话里的美好都是骗人的)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只有现实(童话里的美好都是骗人的)书中一共拆解了七个经典童话,每篇解读都颠覆了我们以往的认知,堪称重新认识成人世界的心灵旅行。在本书的作者,荣格心理分析师吕旭亚看来,梦是个人潜意识的反映,童话则是集体无意识的反映。集体无意识,是整个人类心理积淀的普遍精神,这也是童话简单、重复并且流传久远的原因。很多我们熟悉的童话已经流传了上千年,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为什么公主总是不能顺利地嫁给王子?为什么继母总是坏人,还有用不完的毒苹果?为什么每个城堡里都有一个“禁止进入”的房间?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今天书单君跟你分享的这本《公主走进黑森林》里。这是一本很独特的书,它从荣格心理学的角度,为我们重新解构了经典童话,把那些我们己经烂熟于心的故事,品出了不一样的内涵。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只有现实(童话里的美好都是骗人的)(1)

光良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确实,童话里的公主单纯又善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最后总能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happy ending!

我原来每次看这种童话都觉得很假,毕竟这种“傻白甜”女主,要是放到宫斗剧里,恐怕连三集都活不了。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只有现实(童话里的美好都是骗人的)(2)

可是你想过没有,为什么这些俗套的童话故事,能够跨越时间洪流和文化差异,经久不衰?

很多我们熟悉的童话已经流传了上千年,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为什么公主总是不能顺利地嫁给王子?为什么继母总是坏人,还有用不完的毒苹果?为什么每个城堡里都有一个“禁止进入”的房间?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今天书单君跟你分享的这本《公主走进黑森林》里。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只有现实(童话里的美好都是骗人的)(3)

这是一本很独特的书,它从荣格心理学的角度,为我们重新解构了经典童话,把那些我们己经烂熟于心的故事,品出了不一样的内涵。

在本书的作者,荣格心理分析师吕旭亚看来,梦是个人潜意识的反映,童话则是集体无意识的反映。集体无意识,是整个人类心理积淀的普遍精神,这也是童话简单、重复并且流传久远的原因。

书中一共拆解了七个经典童话,每篇解读都颠覆了我们以往的认知,堪称重新认识成人世界的心灵旅行。

篇幅所限,书单君以《睡美人》为例,给大家展示一下荣格心理学视角中,经典童话里藏着些什么秘密。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只有现实(童话里的美好都是骗人的)(4)

我们都是睡美人

《睡美人》的故事,可以说是一个由餐具引发的惨案——

“女儿控”国王为庆祝公主的出生办了个party,王国里一共有13位女巫师,可宫里只有12个金盘子,所以就少请了一位女巫师。

谁想到,这位女巫还真是个小心眼,为了报复,她下了恶毒的诅咒:公主将在15岁时,被纺锤弄伤,然后死去。

这还得了,其他女巫连忙救场,硬是把死去改为沉睡一百年。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只有现实(童话里的美好都是骗人的)(5)

国王为了保护女儿,没收了所有的纺锤。然而,防不胜防,公主的十五岁,注定要为纺锤流眼泪。被纺锤刺伤后,公主连同整个皇宫,一起陷入了沉睡,并逐渐被荆棘包围。

公主的传奇故事开始流传,很多人慕名前来,但都被荆棘刺伤,无法进入皇宫。直到一百年后,荆棘落下,一位王子到来,吻醒公主,happy ending。

如果我小时候给这个故事写读后感,大概会说些“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坚持就是胜利”之类的话。但看过《公主走进黑森林》后,我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因为这个童话里充满了成人世界的隐喻,其中的很多细节都蕴含着深意。

比如,为什么女巫师一共有13位?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只有现实(童话里的美好都是骗人的)(6)

要知道,13在西方素来不是一个受欢迎的数字,北欧神话中,突然闯入哈弗拉宴会的第13位天神洛基,让光明之神送了性命;耶稣受害前参加的最后一次晚餐,也是13个人。

相反,12则是一个非常圆满的数字,会让我们想起12个月、12生肖、12星座等等。可是,生命一旦圆满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故事就陷入了停滞。如果没有第13位巫师,那么《睡美人》的故事根本无法发生。

那么,推动故事发展的第13位巫师到底代表了什么呢?

西方文化里,女巫是有智慧的年长女性,在《睡美人》中,被邀请的十二位女巫都是正向的母性原型,除了被忽略的第十三位女巫。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只有现实(童话里的美好都是骗人的)(7)

心理学家冯·法兰兹曾说:“当故事里的某位神祇被遗忘,就代表个体或集体心灵中的某个部分需要却没有被看到。”

这样看来,第十三位女巫就是那位“被遗忘的女神”,她明明存在,却被社会文化刻意忽视和压制,她代表的就是集体阴性心灵中被摒弃的一面。至于被摒弃的内容,我们从女巫的惩罚上就能看出来——让十五岁的公主碰到纺锤后受伤死去。

请注意,伤到公主的,不是刀,不是剑,而是纺锤

在荣格心理学看来,纺锤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意象。一方面,它与纺织相关。纺织通常是女性的工作,比如中国有织女的故事,希腊神话中也有纺织女神,所以纺织象征着女性的自我发展。

但另一方面,纺锤长长尖尖的形态,又有很强的男性象征意味。在编织的过程中,纺锤被用来穿梭与创造,这表示女性的发展是一个阳性和阴性元素相结合的过程。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只有现实(童话里的美好都是骗人的)(8)

睡美人故事中,另一个需要注意的细节,是公主的遇害时间——十五岁。

十五岁,正是进入青春期的时间。公主刚开始从女孩变成女人,却因为碰触了带有男性意象的纺锤而陷入沉睡。这表明,公主在刚刚可以进入性与女人的阶段就被禁止、关闭与沉睡。

就像现在的很多中学,严格限制异性交往,甚至明文规定,异性不得并排行走一样。

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位被忽略的女巫代表的,正是被女性忽略的“身体与性”。女巫将这种压制在自己身上的能量,作为惩罚投射在公主身上。

公主代表着女性发展的可能性,充满了潜能和对未来的盼望,而沉睡则代表了集体女性的部分自我陷入停滞。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只有现实(童话里的美好都是骗人的)(9)

心理学家冯·法兰兹认为,“当集体女性能量被压制的时候,个别女性也很难顺利发展成完整的女性”。

因为原来被压制的女性,已经变成了守卫这种观念的斗士。所以,被忽视的女巫师给予公主最恶毒的诅咒,就像多年媳妇熬成婆后还是不能将心比心。她们现在惩罚的,正是当初的自己。

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很多人都是睡美人。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只有现实(童话里的美好都是骗人的)(10)

女性的苏醒

童话中的公主沉睡了一百年,但现实中的“公主”一旦沉睡久了,就不愿意醒来。甚至那些最先醒过来的人,还会被视为异类。

很多先驱人物都有这种体会,比如美国主权主义文学作家凯特·肖邦,她写过一部小说《觉醒》,讲的是一位家庭主妇通过“婚外恋”的方式认识自我,追求爱情自由,乃至主体自由的故事。

这本书发表于1899年,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就是相夫教子,而小说女主反叛社会期望的角色自然引起了读者的震惊,甚至那些和女主身份一样的家庭妇女,也对书中关于情欲的描写表示不齿,使得这部小说在美国一度被列为禁书。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只有现实(童话里的美好都是骗人的)(11)

这让我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那些家庭主妇就像那个无法离开监狱的图书管理员老步一样,不想离开社会对女性划定的范围。

但是,被压制的能量总有一天要爆发,沉睡的公主也终会醒来。

迪士尼拍过两部与《睡美人》有关的电影,第一部就叫《睡美人》,第二部叫《沉睡魔咒》。

有趣的是,这两个版本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唤醒公主的人,由王子变成了施咒的女巫。

《沉睡魔咒》中的女巫,原本也是单纯可爱的小仙女,在经历了爱人的背叛后才黑化,对公主施下魔咒,并且强调,只有真爱之吻才能解咒。

但在公主成长的过程中,女巫被可爱善良的公主吸引,产生了亲情,对自己许下的诅咒后悔莫及。最后对公主一见钟情的王子没有吻醒公主,反而是真心关心公主的女巫解开了魔咒。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只有现实(童话里的美好都是骗人的)(12)

这个魔咒其实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女巫的吻解开了公主的沉睡魔咒,另一层,则是公主的善良唤醒了女巫沉睡的心灵。

公主和女巫都是女性能量的一部分,她们的互相拯救其实就是一场女性觉醒后的自救。

睡美人的故事在十世纪就有了雏形,一千多年过去了。现在的公主终于不用等待王子来拯救,故事中最大的反派终于不再是女巫。

从魔咒中醒来的不止是公主和女巫,还有在男权社会中逐渐苏醒的女性主义。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只有现实(童话里的美好都是骗人的)(13)

给蜕变以时间

在《格林童话》里,睡美人的故事曾被叫作《小荆棘玫瑰姑娘》,所以在这个童话里,荆棘玫瑰也是一个重要的意象。

西方有句形容爱情的谚语——“玫瑰必有刺”。没有刺的玫瑰就不像玫瑰,没有伤的爱情就不是爱情。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只有现实(童话里的美好都是骗人的)(14)

那么,被荆棘玫瑰包围的公主,又代表了什么样的状态呢?

公主被纺锤刺伤陷入沉睡,纺锤的尖锐是负向男性能量的象征,换句话说,这代表公主在一段爱情中受到了伤害,沉睡的过程,其实也是在自愈。

但在自愈之前,被荆棘玫瑰包围的公主充满了攻击性,虽然内心十分孤单,渴望别人的爱与陪伴。但是,在荆棘落下之前,所有想营救公主的王子都被挡在了外面。

在女性的自我成长之路上,我们终究还是要回去找到那根刺的源头,弄清楚自己到底在何处受了伤,以至于要长出这么厚的荆棘,把所有人都挡在外面,甚至逼迫自己陷入沉睡。

当我们向内看得足够深刻,找到被伤害的源头,然后给出时间与空间,静静等待,到某个时刻,荆棘就会脱落,内心的玫瑰就会盛开。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只有现实(童话里的美好都是骗人的)(15)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睡美人》是一个关于女性能量沉睡与苏醒的故事,它的重点就是女性如何发展出完整的自我。

其实不止是《睡美人》,这本书中的每一个童话都是一部女性的成长史。

比如真假公主的《牧鹅姑娘》,讲的是女性如何摆脱与母亲共生与依赖的问题;被女巫锁进高塔的《莴苣姑娘》,其实是原本无知的少女如何面对现实生活,承担责任的故事。

而在很多童话中反复出现的元素,在荣格心理学看来,也都有着象征意味:

禁忌(房间或食物)代表了被意识压抑和排斥的部分;美丽的长发是女性思维发展的象征,梳理头发就是梳理思想;《白雪公主》中持有魔镜的王后,代表了所有女性对年龄、容貌的渴望与焦虑所产生的嫉妒……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只有现实(童话里的美好都是骗人的)(16)

这些童话的共性在于,很多事物都是一体两面的。我们原来以为的坏人,其实是自己人格的不同侧面,我们原来以为的坏事,其实是成长之路的跳板。所以童话的结局并不是简单的大团圆,它代表的是经历成长与蜕变后,逐渐完整的自我。

我们在黑森林中遇到的不是别人,而是那个被压抑着的“自己”。

所以,不要认为被宠成公主是一件好事,人生不可逃,自己的路终究要自己走,人生前半段没有扛起的责任,在中年以后,还是要回来面对。

我们想要“幸福快乐的生活”,需要的不是王子,而是时间,洞察和耐心。当你鼓起勇气走过内心的阴影与脆弱,你独有的生命礼物就在黑森林的尽头。

只有发展出内在完整的自我,我们才能变成童话里的那个天使,张开双手,变成翅膀守护自己。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只有现实(童话里的美好都是骗人的)(17)

主笔 | 燕妮 编辑 | 黑羊

图源 | 电影《沉睡魔咒》、《肖申克的救赎》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