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渭水之盟李世民能守长安吗(渭水之盟大唐到底赔了什么)

渭水之盟李世民能守长安吗(渭水之盟大唐到底赔了什么)所以,按照这个情况推断的话,当时李世民肯定给了突厥很大一笔钱财,要不然突厥不会白白送大唐数千匹马和羊,再领着自己的二十万大军悻悻而归。但其实,站在李世民当时的角度来看,选择一时忍让来换来永久的和平未尝不是件好事,况且突厥当初索要大唐的钱财,三年之后都被连本带利的还了回来。李世民虽然在渭水之盟受到了突厥的牵制,但他养精蓄锐,卧薪尝胆,在东突厥发生天灾、内乱时趁机进攻,一雪前耻,而不是只知道享乐,赔了钱就以为万事大吉。从渭水之盟的赔款来看,李世民的确受到了很大的耻辱,但是渭水之盟的签订其实也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条件下的作战,从而稳固了唐朝初立的根基。此后,唐朝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经济,积攒力量,这也是唐朝由弱变强的重要转折点。再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李世民牢记当初的耻辱,激励自己的发展,才能够在三年后顺势灭了东突厥汗国,让突厥当初因挑衅大唐而获得的赔款悉数奉还。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李世民凭借实力取

《资治通鉴》中记载了唐太宗杀白马与突厥可汗结下“渭水之盟”的故事,但究竟大唐赔了什么并没有详细说明,只知道八月三十日,李世民与颉利可汗在渭水便桥上斩杀白马以此立盟,并签署了和平协议。之后,便是突厥全体骑兵退回,而九月份突厥颉利可汗又向大唐进贡马三千匹、羊万口。

渭水之盟李世民能守长安吗(渭水之盟大唐到底赔了什么)(1)

据野史《隋唐嘉话》中记载,当时李世民与颉利可汗谈判时,被要求赔款求和,大唐因此给突厥了一大笔金银财宝,貌似把唐朝的国库都搬空了,颉利可汗收获满满,才欣然离去。但是像《新唐书》《旧唐书》等类的正史对比却只字不提,而是说,李世民当时设疑兵之计,带领五六个随从来到渭河边,隔江与颉利可汗谈判,指责他违约在先,但同时,长安城中的守军列阵排兵,来到李世民身边严阵以待。颉利可汗被李世民久经沙场的气势镇住了,加之又看到唐军“军容大盛”,误以为长安城中将士众多,便悻悻离开。

渭水之盟李世民能守长安吗(渭水之盟大唐到底赔了什么)(2)

但当时长安的实际情况是:李世民刚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害同胞兄弟,逼迫父亲退位,皇位也才坐上不久,这时候不仅长安没有足够的兵力,可以和突厥的20万骑兵抗衡。李世民也才登基,国内政治形势才稳定下来,国力贫弱,还没有时间恢复发展生产,那时候如果贸然和突厥打仗,不仅百姓苦不堪言,它会让本来就不富强的国家更伤痕累累。突厥可汗当初也正因为知道大唐发生了变故才借此出兵,求的一些财宝,所以说,如果说颉利可汗是因为被李世民的气势震住而退兵,丝毫没有向大唐索要任何东西的话,显然是说不过去。

渭水之盟李世民能守长安吗(渭水之盟大唐到底赔了什么)(3)

况且,从之后李世民对突厥可汗的表现可以看出,渭水之盟给他的影响还是蛮大的。贞观三年,唐军在白道大败突厥,颉利可汗被活捉回长安。《资治通鉴 唐纪十》中有一段描述颉利可汗在长安的生活:“上皇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命南蛮酋长冯智戴咏诗,既而笑曰:“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让突厥可汗当众跳舞,对其本人来说就是莫大的屈辱。而如果只是战败一方的话,要么斩草除根,要么囚禁他,不见天日,可是对于颉利可汗,李世民选择的是侮辱,说到底,能够让李世民为之介怀的就只有他刚登基时发生的渭水之盟了。

所以,按照这个情况推断的话,当时李世民肯定给了突厥很大一笔钱财,要不然突厥不会白白送大唐数千匹马和羊,再领着自己的二十万大军悻悻而归。

渭水之盟李世民能守长安吗(渭水之盟大唐到底赔了什么)(4)

但其实,站在李世民当时的角度来看,选择一时忍让来换来永久的和平未尝不是件好事,况且突厥当初索要大唐的钱财,三年之后都被连本带利的还了回来。李世民虽然在渭水之盟受到了突厥的牵制,但他养精蓄锐,卧薪尝胆,在东突厥发生天灾、内乱时趁机进攻,一雪前耻,而不是只知道享乐,赔了钱就以为万事大吉。

渭水之盟李世民能守长安吗(渭水之盟大唐到底赔了什么)(5)

从渭水之盟的赔款来看,李世民的确受到了很大的耻辱,但是渭水之盟的签订其实也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条件下的作战,从而稳固了唐朝初立的根基。此后,唐朝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经济,积攒力量,这也是唐朝由弱变强的重要转折点。再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李世民牢记当初的耻辱,激励自己的发展,才能够在三年后顺势灭了东突厥汗国,让突厥当初因挑衅大唐而获得的赔款悉数奉还。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李世民凭借实力取得最终的胜利才是最大的赢家。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