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怎么发明玻璃(神奇的发明玻璃)
埃及怎么发明玻璃(神奇的发明玻璃)在这一阶段,玻璃的制作主要使用了砂芯法。砂芯法是最早的玻璃制作工艺,像刚刚叙述的一样,从砂芯法的制作步骤中可以看出玻璃的发明可能是作为一种釉被发明出来的。砂芯法指的是利用砂子和粘土混合起来,制作成希望制造的器物内部形状,这个粘土和砂子聚合成的物体就是砂芯。砂芯制作完成后,在砂芯中插入一根木棒,手抓木棒将砂芯浸入装有被烧到液化的玻璃的坩埚内,使得砂芯外面均匀的包裹上玻璃浆。在玻璃浆没有完全冷却之前,在玻璃浆上贴上各种彩色的、半熔化状态的彩色玻璃条,回炉加热同时将表面碾压光滑,最后取出内部的砂芯,形成一个中空的玻璃容器。2、玻璃制造技术带釉面的古埃及彩色陶器——双脚碗所以出于对实用性的考虑,古埃及人民致力于发明各种各样的“釉”,玻璃就是这样作为一种“釉面”被发明出来的。从下文砂芯法的制作步骤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另一种说法是认为玻璃是宝石和贵金属的模仿替代品,所以古埃及人民并不在意他们制造的玻璃
今天,玻璃制品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环视一下四周,你就会发现很多的玻璃制品。比如说窗户、玻璃杯、镜子等等。实际上,玻璃发展到今天已经历经了漫长的岁月,4000年以前的古埃及墓穴中就发掘出了玻璃制品。虽然说玻璃的发明是古埃及人的功劳,但是古埃及时代的玻璃制品并不能随心制造,有着固定的形式。
说起玻璃发展壮大,具有更大的美学价值则要归功于古罗马人的创造,古罗马人发明了吹制玻璃的工艺,使得玻璃可以随心制作成不同的样式。此外古罗马人的统治扩张和发达的贸易往来将玻璃工艺带到欧洲的每一寸土地,为玻璃在未来人们生活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打下了基础。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玻璃发展的历史,看看这个神奇的发明走过了什么样的传奇之路。
一、 古埃及,玻璃最早的东家1、古埃及的玻璃长相与今天并不相同,有一种不透明的模糊美
玻璃最早出现的地方是在古埃及。通过研究考证现今考古发现的一系列玻璃制品,古埃及的玻璃制作工艺大致出现在十八王朝(十八王朝大致在公元前16世纪到13世纪左右)的初期,工艺基本成熟在十八王朝的中期。古埃及时期的玻璃并不像今天的玻璃是透明的,而是一种彩色的不透明玻璃。这主要由于当时用来制作玻璃的原材料提纯水平十分有限。此外或许与当时古埃及人民的审美观念也有一定的关系。古埃及的玻璃发明原因有两个主要的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玻璃的制作是从釉演化来的。众所周知,陶器表面如果涂上釉面,陶器会变得相对光滑,并且更加耐磨。
带釉面的古埃及彩色陶器——双脚碗
所以出于对实用性的考虑,古埃及人民致力于发明各种各样的“釉”,玻璃就是这样作为一种“釉面”被发明出来的。从下文砂芯法的制作步骤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另一种说法是认为玻璃是宝石和贵金属的模仿替代品,所以古埃及人民并不在意他们制造的玻璃是不透明的。因为不透明的质感反而更接近金属和宝石。至于玻璃的“染色”技术,得益于古埃及先进的颜料提取技术,古埃及人民很早就从铜中提取出了蓝色和绿色颜料,后来又提取出了白、红、黄等等呈色颜料,不过当时最常见的颜料还是蓝色。
古埃及不透明的蓝色玻璃壶
2、玻璃制造技术
在这一阶段,玻璃的制作主要使用了砂芯法。砂芯法是最早的玻璃制作工艺,像刚刚叙述的一样,从砂芯法的制作步骤中可以看出玻璃的发明可能是作为一种釉被发明出来的。砂芯法指的是利用砂子和粘土混合起来,制作成希望制造的器物内部形状,这个粘土和砂子聚合成的物体就是砂芯。砂芯制作完成后,在砂芯中插入一根木棒,手抓木棒将砂芯浸入装有被烧到液化的玻璃的坩埚内,使得砂芯外面均匀的包裹上玻璃浆。在玻璃浆没有完全冷却之前,在玻璃浆上贴上各种彩色的、半熔化状态的彩色玻璃条,回炉加热同时将表面碾压光滑,最后取出内部的砂芯,形成一个中空的玻璃容器。
砂芯法制作工艺代表作品——巧夺天工的玻璃鱼形容器
这一制作工艺的代表作品就是“玻璃鱼形容器”,以当时的制作工艺来看,堪称巧夺天工。不过可以发现,砂芯法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只能制作收口的瓶子和器具,这一点从早期的考古发掘中也表现出来。对于盘子或者碗之类的敞口器具,砂芯法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所以古埃及人对玻璃制作工艺进行了改良,发明了模压法。模压法顾名思义,就是将玻璃浆压入模具,然后等待它自然冷却成型。这种工艺由于有了现成的模具,所以制作效率大大提高。
古埃及迎合希腊人审美的玛瑙纹玻璃碗
模压法的兴盛大致在公元前300年左右,这段时间埃及文化与希腊文化进行了大融合,加上模压法对于玻璃器皿制作效率的提高。所以工匠们按照希腊人喜欢玛瑙宝石的纹理的审美,发明创造了非常著名的马赛克玻璃(利用小立方体样式的玻璃拼成马赛克图案)。在公元1世纪左右,埃及托勒密王朝倒在了古罗马帝国的脚下,古罗马人顺理成章的学会了古埃及先进的玻璃制作技术,并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创造。那么古罗马人又对玻璃制作工艺进行了怎样的改良创造呢?
古埃及马赛克玻璃块——水牛图案
二、 古罗马:玻璃是吹出来的,新技术传遍欧洲大陆1、吹制法:天马行空、随心所欲的玻璃制作技术
古埃及模压法的玻璃制作工艺为古罗马玻璃吹制工艺的诞生提供了灵感。而根据考古发现来看,奥古斯都(古罗马帝国第一位元首屋大维)时期的玻璃吹制工艺还留有模压法的影子。所以这一时期可能是有模吹制的一个阶段。古罗马人发现了玻璃可以吹制的优点后,将玻璃吹制工艺与模压法工艺结合,利用模具大规模吹制玻璃。即将蘸有玻璃浆的陶管一端放入模具,在模具中进行吹制,吹制好的玻璃器皿自然呈现模具的形状,这样的工艺又一次加快了玻璃器皿的制作效率。不过古罗马人似乎并不满足于被模具约束的吹制,他们发现没有模具限制后,他们可以随心所欲的进行吹制,制造出自己想要的各种样式。于是玻璃制作开始向自由吹制发展。
古罗马人在古埃及人模压法玻璃制作工艺的基础上,改良出了玻璃吹制工艺
2、战争结束和贸易往来将玻璃吹制工艺传遍帝国内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玻璃制作工艺被欧洲各国传承创新
古罗马人改良的玻璃吹制工艺能够大面积传播开来要得益于当时的统治者,奥古斯都(屋大维)。奥古斯都即位后结束了凯撒时代的三巨头共同统治罗马的情况,他将罗马政权统一起来,全部收归自己所有。也因此,他被认为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位元首。公元前31年,战胜了安东尼的奥古斯都终于使战争结束。在他统治的43年里,他建立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罗马帝国,因此这一时期的古罗马境内交通有了长足的发展。“条条大路通罗马”就是用来形容这一时期的罗马帝国的。
奥古斯都屋大维—古罗马帝国第一位元首
安稳的政治环境和发达的交通也催生了繁荣的贸易,古罗马人发明的玻璃吹制工艺使得玻璃器皿制造成本大大下降和制作效率再次提升。再加上吹制的玻璃器皿样式更加独特优美,所以深得当时罗马商人们的喜爱。在商人们的努力下,玻璃从一开始繁荣在罗马城附近渐渐向地中海沿岸各地传播,在整个帝国内部遍地开花。因此玻璃贸易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对于玻璃器皿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发达的贸易催生出了发达的玻璃制造业。
古罗马吹制工艺制作的玻璃盘
玻璃也从早期的稀有产品转变成了比较廉价的生活实用物品,为玻璃后来在人们生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打下了铺垫。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蛮族的入侵下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之后,日耳曼蛮族在西罗马帝国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今天欧洲各国的雏形。玻璃并没有和西罗马帝国一起葬送在日耳曼蛮族的铁蹄之下,反而被继承下来。在欧洲中世纪(10~15世纪)时期,玻璃的制造出现了南北差异,南部主要是意大利,北部主要包括德国、法国和英格兰地区。
现今穆拉诺岛上玻璃作坊制作的水晶玻璃艺术品
这些地区中又以意大利玻璃制作水平最高,13世纪意大利工匠开发出了比罗马时代质量更高的水晶玻璃,这种透明度极高的玻璃受到了欧洲人的青睐。为了垄断这种玻璃生产,公元1291年意大利下令将玻璃工人全部转移到穆拉诺岛(威尼斯市北部岛屿)禁止与外界交流。玻璃制造业在穆拉诺岛上蓬勃发展,成为了专业化的生产地。直到16世纪,玻璃工匠们开始逃出穆拉诺岛,逃往欧洲各地,并将这种高水平玻璃制造工艺传播到整个欧洲。
玻璃工匠们逃出穆拉诺岛后,将水晶玻璃的制作工艺传遍欧洲
三、玻璃对于古罗马和欧洲的影响1、 生活
玻璃的量产首先影响的自然是古罗马人的生活。由于玻璃作为一种实用器皿,相较于陶瓷和金属具有更加漂亮的外观以及更加轻便的体积。所以玻璃产品廉价化之后,首先就成为了古罗马人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用具。在古罗马的考古也证明了这一点,现今发掘的罗马时期出土的玻璃器皿中,实用器皿如碗、盘、杯等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说明在玻璃制作工艺日趋成熟后,越来越多的罗马人开始使用这种功能强大而且外观优雅的器皿。
美丽的古罗马蓝色双耳玻璃杯
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玻璃制作的实用器仍然得到了发展。北部诸多继承了罗马玻璃制作工艺的欧洲国家利用玻璃制造了名目繁多的并且有着自己国家风格的炊具。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英格兰地区制造的蓝色玻璃器。这表明在欧洲北部的诸国,玻璃主要被作为炊具和餐具使用。当然,这样的影响到今天仍然保留下来,今天不仅仅是欧洲,全世界人们的生活实用其中,玻璃器皿也占到了非常高的比例。玻璃悠久的生命无疑证明了玻璃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有多么巨大。
现今人们生活中的玻璃炊具和餐具
2、 建筑
玻璃在建筑方面同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就是在日常建筑中的使用。古罗马人继承了古埃及人的模压法玻璃制作工艺后,使用玻璃代替了原本颜色不一的石头制造的马赛克墙面和地板。由于模压法可以大规模的制造出规整的玻璃方块,而且可以任意调整玻璃方块的大小。所以当时玻璃质地的马赛克墙面和地板虽然华丽非常,但是造价并不算高。根据考古发掘的结果,古罗马的很多民居中都使用了这种玻璃质地的马赛克墙面或者地板。
欧洲中世纪时期哥特式建筑中的彩色玻璃长窗
此外,玻璃还是欧洲中世纪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哥特式建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哥特式建筑起源于法国,公元13~15世纪期间在欧洲各国如法国、英国、意大利普遍流行。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都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欧洲哥特式建筑的特色之一就是大规模的彩色玻璃长窗。在欧洲哥特式建筑的教堂中,原本用来雕刻和绘画的墙面被彩色玻璃长窗代替。这些玻璃长窗使用了当时流行的玻璃镶嵌的手法进行制作,即将不同颜色的玻璃切割成小块状,进行拼接,制作出想要的图案。这些镶嵌在教堂长窗上的图案大部分都与基督教有关,如《圣经》故事,也有一小部分取材于日常生活,表现人们当时的生活场景。
画着《圣经》人物的科隆大教堂彩绘玻璃窗
以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为例,教堂内部高达一万平米的玻璃窗上镶嵌着各式各样的《圣经》人物。这种彩色的玻璃镶嵌艺术不断地发展,到了公元13世纪左右,已经精致非常,把整个教堂衬托出浓浓的宗教氛围。可以说,玻璃彩窗是哥特式教堂的灵魂部分,承载着宗教传播的目的,如果缺少了这样华美震撼的玻璃彩窗,今天欧洲的哥特式教堂是否还能有如此的魅力恐怕就是未知数了。
阳光照耀下美轮美奂的科隆大教堂彩绘玻璃窗
3、 玻璃行业
从古埃及到古罗马时代,玻璃制造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埃及时代,玻璃的制作仍然局限在比较小的范围内,玻璃制品也基本是为贵族们制作的,被贵族们认为是与金银珠宝有着同等价值的工艺品。因此现今发掘的古埃及时代的玻璃器物基本都出土于贵族墓葬中。同时,当时的主流玻璃制作工艺砂芯法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仅仅可以制作收口的瓶子。后来古罗马人基于古埃及人模压法的玻璃制作工艺,改良出了玻璃吹制工艺。使得玻璃器皿的制作效率大大提高,制作成本也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
古罗马彩绘玻璃碗
此外玻璃器皿的实用性被当时的人们广泛认可,因此需求量不断增加。在这样的市场需求基础上,玻璃制造业进入了一个异常繁盛的时期,玻璃制造厂遍布罗马各地,玻璃制品在古罗马变得简单易得。而即使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玻璃制造的步伐也没有停止,反而得到欧洲诸国的继承和发展。在欧洲北部诸国,各个国家利用玻璃制造了具有自己风格特色的餐饮炊具,使得玻璃与本土文化融合,成为了本土餐饮器皿制造业的一部分。也同时使得玻璃器皿的生产规模更加扩大,生产工艺更加趋向专业化。
牛顿发明的世界上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水晶玻璃的出现促使光学玻璃也应运而生
当时在南部的意大利威尼斯,工匠们制造出了今天这样透明无暇的玻璃。而意大利政府集中工匠进行制造则使得玻璃在穆拉诺岛地区进入到大规模的玻璃产业化生产轨道中。此外威尼斯水晶玻璃的制造同样为后来欧洲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科学仪器所用的光学玻璃,就是在水晶玻璃这种纯净度很高的玻璃上进一步发展形成的。
最初的玻璃眼镜
四、 玻璃创新发展背后的启示玻璃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才发展成今天的样子。玻璃发展到今天,其实也是一部人类智慧不断向前推进的历史。一开始古埃及人发明了砂芯法开创了玻璃器物制作的先河,后来古埃及人发现砂芯法既复杂耗时又有诸多限制,于是不断改良工艺发明了模压法。最后罗马人又更为大胆的把玻璃推上了自由艺术创造的殿堂,并且开创性的使用了马赛克玻璃的建筑装饰手法。古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诸国继承发展了前朝的玻璃制作工艺,创新的制作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玻璃器皿和质量更高的水晶玻璃。
古埃及玻璃碗
正是因为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不断对玻璃进行工艺改良创新和艺术创作,玻璃才有了欣欣向荣的生命力传承至今。所以说玻璃背后闪耀着的是人类对于美好生活不断追求的智慧和努力。人类也正是依赖着这种不断探索和不断进步才能走到今天,并且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