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美女理发师5年没涨过价(杭州美女理发师5年没涨过价)
杭州美女理发师5年没涨过价(杭州美女理发师5年没涨过价)可是,坐在一边等着剪发刮面的客人表示不服。一位从三墩坐了两趟公交专门来剪头发的老人说:“她爸爸还在的时候,我就在鲁记剪头发了,25年了,手艺没变,还多了免费的按摩,价钱也5、6年没有涨了,老板娘从早上忙到晚上,这么兢兢业业的小店,不欺客,这不叫诚实守信,还有什么叫诚实守信?洋泡泡一样的小店剪剪头发,哪里有这里实惠实在。”在鲁于妹眼里,这些真不是“特别的事情。”都不是。用鲁于妹的话说,“就是每天正正常常开门做生意。”她说的这个正常做生意,其实包括这些这家理发店习以为常的日常:比如遇到年纪大的客人多给了钱,不论多少都会还给客人;比如发现客人丢了手机、钱包,都放在一边,客人回头来找,总是是能找到;再比如,每周六上午去上城区微笑驿站帮人免费剪发,雷打不动坚持了好多年。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 黄莺 通讯员 叶慧芳 文/摄
杭州中山南路245号附近,是一片白墙黑瓦古色古香的房子,这里有家“鲁记理发店”。理发店不大,只有三个理发凳,四个师傅轮班,剃头刮面的生意也是少见的“老式门头”。理发店的主人叫鲁于妹,今年61岁,二十年前从父亲手里接下了这家店,父女两代算下来,这家店已经有70年了。
最近,鲁于妹收获了一个新的荣誉——因为诚实守信,登上了4月的浙江好人榜。
小店是归还了客人遗留的巨款,还是做了什么大事吗?
都不是。
用鲁于妹的话说,“就是每天正正常常开门做生意。”
她说的这个正常做生意,其实包括这些这家理发店习以为常的日常:比如遇到年纪大的客人多给了钱,不论多少都会还给客人;比如发现客人丢了手机、钱包,都放在一边,客人回头来找,总是是能找到;再比如,每周六上午去上城区微笑驿站帮人免费剪发,雷打不动坚持了好多年。
在鲁于妹眼里,这些真不是“特别的事情。”
可是,坐在一边等着剪发刮面的客人表示不服。一位从三墩坐了两趟公交专门来剪头发的老人说:“她爸爸还在的时候,我就在鲁记剪头发了,25年了,手艺没变,还多了免费的按摩,价钱也5、6年没有涨了,老板娘从早上忙到晚上,这么兢兢业业的小店,不欺客,这不叫诚实守信,还有什么叫诚实守信?洋泡泡一样的小店剪剪头发,哪里有这里实惠实在。”
这家外貌看起来随时可以拍上世纪80年代文艺片的理发店,店主能登上浙江好人榜的秘诀,客人们心中清清楚楚:就是在实实在在,细水长流的日常里。
1、小店开门的时间越来越早
客人几点来就几点开工
鲁记维持着很多年的格局,前面店面有7、8平方,后面就是住家的厨房,楼上是卧室。
早上五点钟,鲁于妹起床,烧热水把15个热水瓶灌满,剃胡子的客人都要用烫水敷脸。一般6点钟,第一批客人就坐着夜班公交车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赶来,“十年前,翠苑的客人算住得远了,现在古荡、三墩、转塘、滨江、石桥到处都有客人来,更远的是富阳、老余杭的客人。”
“年纪大的客人们来这样早,就是期望自己是第一个,不用等。”鲁于妹说,有时候老客会打电话来预约时间,最早的预约5点15分,“客人说几点就几点,我总是要听的。”
鲁于妹刚接手那会是8点开店门的,但是客人们越来越早,“我一开门,就有白头发的老先生、老阿姨等着了,后来我听到门口有声音,就开门了,然后嘱咐客人们,你来了,轻轻敲下门,我听见了就会开门的。”
于是客人们越来越早,鲁记也越开越早。“客人来的早我就早开工,店里其他师傅7点半来,8点到10点生意最好,下午客人稍微少点,晚上下班了,20、30、40岁的客人都来了。”
老客进门,是不需要多说话的,挑张凳子坐好,师傅们就会按照头形剃偷,要不要刮面剃胡子师傅们也都有数。
所以这里经常看到的的场景是等着的客人各种热聊,坐上凳子倒是没什么话,一直到付钱走人连个眼神都不用和理发师交汇,默契极了。
2、全年几乎无休
最怕有客人大老远白跑一趟
老客们之所以愿意坐上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赶来剃个头,原因总结下来也不过是家附近找不到这么实在又古老的手艺了。
剪个头发十元钱,如果加上刮脸剃须脸部按摩是十五元钱,从早上5点开始上班,做到晚上7点半,一周七天没得休息,除了春节小店都不关门。
被熟客们称为“老板娘”的鲁于妹一天基本上要剃100个头,没法外出旅游,“我护照都办了十年了,一次都没出去过。”老客们都习惯了一个月剃一次头,哪一天店临时关个门,真不知道有多少老人要白跑一趟。
“我原来想着做到50岁退休就再也不要开了,但是做做弄弄又这么多年。”鲁于妹说,年纪大了,身体是越来越吃不消了,站上一天腰疼颈椎疼,胳膊也酸。“有时候真是不想做了,但就是舍不得。”
图说:帮客人按摩时可以看看窗外的绿化,鲁于妹也想关了店出去走走。
“我爸爸13岁学了剃头的手艺,16岁跟着师傅来杭州开店,最早在河坊街那里,再两年,就自己到这个店面来开店了。和我妈妈结婚后,我妈妈也跟着爸爸学,两个人当时都在紫阳理发合作小组里做事情,养活我们三个孩子,我从小就在这家店的楼上住的,每天去上学出去玩,都看到爸爸妈妈在店里忙的。”鲁于妹说,她1975年高中毕业,一心想去工厂上班,是父亲一定要让她学理发的手艺。
“那时候年轻,一开始挺抗拒当剃头师傅的,爸爸不注意,我就溜出去玩了。那会的客人都很好,看我一个小姑娘拿着剃刀颤巍巍的,都来说,你胆子大一点,在我脸上实验好了,没关系的。熟客也说、第一次来的客人也这样的,所以我当时上手很快。”
“1979年,我真的去工厂上班了,还很高兴不用帮爸爸守店了。”一直到1997年,当时离开退休还有7年的鲁于妹买断工龄,离开了一直工作的工厂。
“当时就回来和爸爸一起当理发师了,心里一直很感激,还好爸爸让我学了个手艺。”
图说:帮客人刮脸剃胡子时候,她很严肃,几乎全程找不到一个笑容。
3、这样的服务已经5年没涨过价
老客劝她涨价,她说撑不下去再说
两年后的1999年,鲁爸爸去世,鲁于妹就顶撑起了这家店。
其实她每月赚的钱,和小店关掉出租临街的店面相比,差不了多少。可守店鲁于妹花费的精力却完全不同,手艺是40年前父亲传下来的老手艺,但剃胡子的刀片早就换成了一次性的,如今还附赠免费按摩。
店里的朱师傅,今年62岁,当年鲁爸爸还在就在店里帮忙剪头发了,如今他的胡子头发都是鲁于妹承包的。他说,热水敷在脸上仿佛所有的毛孔都打开了,剃刀剃胡子,感觉更安静,胡子根都能剃掉,剃好了皮肤有点干,擦好孔凤春的珍珠霜或者白玉霜,再享受个店里独有的面部按摩那真是爽了。
图说:这样朴实的理发工具和支付方式,是不是很少在发廊里见到了。
“这个面部按摩,是我们免费送的,时间不长的,每个师傅的手法不一样。”鲁于妹说,这个服务老底子的理发店也是没有,从1997年后她接下这个店才开始有的,“大概一开始是顺手做了,就像美容院帮你脸上按摩按摩一样,按照眼保健操的穴位再在穴位上按摩按摩,也就2、3分钟,但是老人们真的很喜欢,都说舒服舒服,后来慢慢的就成了店里的保留项目了。”
“你们年轻人都去店里做按摩的,老年人也要享受一下的。”朱师傅说,他自己就觉得剃好胡子刮好脸按摩一下,真是很舒服很精神。
服务多了,但是店里尽量不涨价,最近的价格至少5年没动过了,老客们有时候也劝,要么涨一点,贵一点总比店关了好。
但是鲁于妹笑笑说价格还是那个价格,“店面是爸爸留给我的,老客也是爸爸留给我的,我们房子不要店租,能这样过过么,就先这样过过,实在撑不下去了,再说。”
守着这小店,客人进进出出,鲁于妹的心是越来越安宁,这些年也算目睹了杭州的大变化:中河对面的老房子拆了,门口造起了中河高架,车越来越多,绿化越来越好,店里的老客也越来越多。
钱江晚报新闻资讯客户端“浙江24小时”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版权合作请联系qbwl@8531.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