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徽州府徽杭古道如何采集艾草(由7000根龙须草编成)

徽州府徽杭古道如何采集艾草(由7000根龙须草编成)众所周知,缙云的仙都山,有一个美丽的称号:神仙住的地方,还被唐太宗亲自下旨赐名为:仙都山。但今天还是想跟大家讲讲,缙云龙须草和贡席的故事,品一品缙云的文化特色和工匠精神,一起探讨如何面对传统工艺的消失?当然,不是每一种草席都能成为入皇宫的贡品,缙云上贡的这个叫“龙须席”。编织一床龙须席,一般要用7000根龙须草,需耗时20天左右,最主要的是,如果这7000根有一根编错,就前功尽弃,得重头再来。如今凉席都用机器代替,这种缙云的手工草席,真的是有钱都买不到!

相信现在年轻一点的孩子,都会有一个疑问,没有空调的时候,在快40度的大夏天,人们都是怎么过来的呢?

过来人告诉你:其实在没有空调甚至没有电扇都很稀有的时候,一张凉席就成了必需品。

30多度酷热难耐的夜晚,用湿毛巾擦一下凉席,躺上去的瞬间,就是一天中最满足的时刻。

徽州府徽杭古道如何采集艾草(由7000根龙须草编成)(1)

凉席存在的历史就相当久远了,在缙云,曾专门有几个小村落,给宫廷贵人编织上好的草席。

当然,不是每一种草席都能成为入皇宫的贡品,缙云上贡的这个叫“龙须席”。

编织一床龙须席,一般要用7000根龙须草,需耗时20天左右,最主要的是,如果这7000根有一根编错,就前功尽弃,得重头再来。

徽州府徽杭古道如何采集艾草(由7000根龙须草编成)(2)

如今凉席都用机器代替,这种缙云的手工草席,真的是有钱都买不到!

但今天还是想跟大家讲讲,缙云龙须草和贡席的故事,品一品缙云的文化特色和工匠精神,一起探讨如何面对传统工艺的消失?

徽州府徽杭古道如何采集艾草(由7000根龙须草编成)(3)


龙须草原来是黄帝的“胡子”

众所周知,缙云的仙都山,有一个美丽的称号:神仙住的地方,还被唐太宗亲自下旨赐名为:仙都山。

古代的轩辕黄帝看中缙云的秀丽山水,便孤身来此修道,经过上千年的苦心修行,黄帝终于得到。

却没想到在刚要乘龙飞升之时,被一群想要跟随黄帝成仙的臣子扯住了龙须。

结果不仅人无法跟着飞升成仙,反而扯断了很多的龙胡子,使龙须哗啦啦地掉,然后就变成了山上一种其他的草,众人命名:龙须草。

徽州府徽杭古道如何采集艾草(由7000根龙须草编成)(4)

在遥远莫测的远古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每个民族都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祖先的神奇传说,就和藏在我们血液当中的遗传基因一样,代代相传。

黄帝骑龙升天,众臣攀龙须而坠,亦真亦假,亦仙亦人的神话传说固然不能成为龙须草真正的“历史”,但这个传说却不是我们现代人凭空想象的,因为早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就在《游名山志》中写到:

缙云山:凡此诸山多龙须草,以为攀龙而坠,化为此草。

可见,这个美丽的传说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早就成为缙云发展史上的一种特色文化,是一种永不会随世间褪色的艺术瑰宝。

龙须草的来源就足以表明它的珍贵,但它的珍贵却远不止于此。

中国医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中特到了龙须草:

“石龙刍,释名龙须,又名缙云草。缙云……仙都山产此草,因以得名。”

龙须草不仅极具神话色彩和象征意义,还具有十分多的药理功能。

除此之外,它的茎可以织成席子,做成蓑衣,编成草鞋。

徽州府徽杭古道如何采集艾草(由7000根龙须草编成)(5)


龙须席为何能成为 “贡品”?

“龙须席”之所以成为贡品, 固然与“龙须草”本身就很珍贵息息相关,但全国也不只有一个缙云产有这个草类,为何只有缙云的“龙须席”成为了皇亲国戚用的“贡品”呢?。

首先,不是所有龙须草都能用来编草席,只有长1米以上才适合编织。

而且在采摘的过程中,不能囫囵吞枣的瞎采,而是要特别小心的采那些适合的草,并且不能摘断、不能破坏;同时要保留下一部分没有1米高的草,等待来年可以继续采。

徽州府徽杭古道如何采集艾草(由7000根龙须草编成)(6)

其次,龙须席的编织过程要求十分精细,7000根龙须草,容不得一点失误。

手工织草席需要两个人配合进行,一人拉扣,一人送草,夜以继日,非常辛苦。

想一想,这手艺活,给多少钱,我们现在人也做不来啊!

徽州府徽杭古道如何采集艾草(由7000根龙须草编成)(7)

最后,龙须草的采摘是在夏日酷暑,十分艰辛。

龙须草主要生长在林边湿地山溪旁,岩缝中,坡路旁湿地上或灌木丛中,采收时翻山越岭自不必说,更辛苦的是必须在骄阳似火的三伏天进行,因为只有这段时间,龙须草才容易整根拔起,不会断掉。

因此起伏后,全村男女老少全上阵,白天拔草,晚上还要用草木灰一把草、一把草地全部擦过,以增强韧度和保持清白度,然后晒干收藏备织。

拔的人多了,又年复一年无休止地拔,缙云的野生龙须草越来越少。因此当时的上坪村以及其他拔龙须草的人,都分散到金华、温州和本地区等各县去拔,然后运回缙云织席。

徽州府徽杭古道如何采集艾草(由7000根龙须草编成)(8)

看一下龙须席的编织过程,就知道为什么能成为贡品了吧?

因为物以稀为贵为贵,在没有机器,一切需要人工的时代,缙云人需要夜以继日的编织,都是为了贡献给宫廷,自己都舍不得用!

直到后来,缙云的龙须席,没有了“上贡”资格,朴实的缙云人,才自己用上这上好的“龙须席”。

缙云织“龙须席”手艺的渐渐失传

在我们现在人的记忆里,缙云民间手工编织龙须席最出名的就是缙云胡源乡的上坪村。

有一句缙云乃至附近数县妇孺皆知的俗语是“到上坪打草席去”或“到上坪去”,什么意思?就是去睡觉。

为什么这么说?

就是因为那时候上坪村的人,家家织草席,个个手艺精。

那时,不仅缙云县,连附近的县市,都很关注上坪草席。

因此,缙云人把睡觉暗喻为“打草席”,进而又把“上坪村”风趣地替换成“打草席”的意思,从而使一句“到上坪去”成了人们睡觉的代名词了。

徽州府徽杭古道如何采集艾草(由7000根龙须草编成)(9)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缙云的龙须席就不再是给皇亲国戚用的“贡品”,取而代之的是,温州的龙须席在清康熙时开始列为贡品。

温州龙须席之所以取代缙云龙须席的地位,历史原因自不得而知,但通过后来人的历史研究,觉得根本原因就是当时的缙云百姓并没有遵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没有按照龙须草生长习性进行科学采收,当时大量的没有节制地采摘,造成龙须草资源枯竭。以至于对现在的缙云而言,龙须草已经是很稀有的植物了。

现代人,真的是无论有多少钱,都很难再买到一张真正的缙云手工龙须席。

药理功能多元、自古作为仙都一道独特文化名片的龙须仙草,缙云已经稀有。

曾为朝廷贡品、历史文化深刻的手工龙须席,其技艺也濒临消失。

我们该如何去面对,又该去做点什么呢?


依据旅游优势,加大文化民俗发展

如今的缙云,凭借自己得天独厚的秀丽风景,依然吸引着万千游客的纷至沓来。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应该是不仅能吸引人到缙云来,还要能让人舍不得走,最好是能让缙云走出去。

徽州府徽杭古道如何采集艾草(由7000根龙须草编成)(10)

这就需要缙云在发展旅游的同时,能大力推动“旅游➕”的融合发展。

加大发展缙云民俗文化,庙会祈福、传统工艺、黄帝传说、书法篆刻等等,充分发挥缙云特色,大力发展缙云民俗文化体验,让游客在领略缙云山水的同时,能感受到缙云民俗文化的力量。

加速发展缙云商务,将旅游与缙云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相融合,不仅让游客乘兴而来,满载而归,还要让远在世界各地的人,可以轻轻松松吃到源自缙云的天然农产品,除了烧饼,还有笋干、面条、番薯,更长远的目标,是让农产品也成为体验旅游的一大亮点。

徽州府徽杭古道如何采集艾草(由7000根龙须草编成)(11)


嗨,这里是@侃侃人间,你的家乡有什么濒临失传的技艺吗?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