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2012国考真题图形推理解析(20122013年国考行测4道逻辑判断-条件推理)

2012国考真题图形推理解析(20122013年国考行测4道逻辑判断-条件推理)一、记住「逻辑判断」的题目要求今天推送的几道「逻辑判断-条件推理」难题来源于2012、2013两年的国考,他们都有非常有趣的干扰项,各位小伙伴可以尝试来做一下。不同推理的逻辑错误之处不要脑补不存在的事物较为少见的提问方式

全文字数|4387

阅读时间|14分钟

图片来源|网络

  1. 记住「逻辑判断」的题目要求

  2. 不同推理的逻辑错误之处

  3. 不要脑补不存在的事物

  4. 较为少见的提问方式

今天推送的几道「逻辑判断-条件推理」难题来源于2012、2013两年的国考,他们都有非常有趣的干扰项,各位小伙伴可以尝试来做一下。

一、记住「逻辑判断」的题目要求

(2013国考112题)有人说,工作的时候,我们要将重要事务放在主要位置。重要事务是必要条件,关系着一件事情成功与否。重要的事务没做好,一定不成功。但是,细节也是很重要的,细节是成功的充分条件,同样也与一件事情成功与否相关。一个成功的人是能够协调好重要事务与细节的关系的。

由此可以推出:

(A)成功并不代表着所有细节都处理好了

(B)如果不成功则说明重要事务没有做好

(C)成功的前提条件是既要做好重要事务,又要处理好细节

(D)虽然处理好了细节,但没做好重要事务,也不一定成功

2012国考真题图形推理解析(20122013年国考行测4道逻辑判断-条件推理)(1)

由此可以推出:

(A)成功并不代表着所有细节都处理好了

(B)如果不成功则说明重要事务没有做好

(C)成功的前提条件是既要做好重要事务,又要处理好细节

(D)虽然处理好了细节,但没做好重要事务,也不一定成功

本题正确率28%,易错项为C

本题难度接近于纯蒙(25%),其逻辑链非常复杂,需要进行简化:

①「重要事务」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②「细节」是「成功」的充分条件,同样也与「成功」密切相关

③「成功」的人能够协调「重要事务」与「细节」

A「成功并不代表着所有细节都处理好了」正确。

由②可知「细节」是「成功」的充分条件,由①③可知「细节」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没有对应描述)。

且③说的是「成功」的人能够协调「重要事务」与「细节」,「协调」说明「成功的人」能够尽量照顾好两者的关系,不意味着所有的细节都处理好。因此A正确。

B「如果不成功则说明重要事务没有做好」错误。

由①可知,「重要事务」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由①③可知「重要事务」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没有对应描述)不是充分条件,「不成功」还可能有「重要事务没有做好」之外的原因,因此B错误。

由③可知,「成功」的人能够协调「重要事务」与「细节」,说明协调「重要事务」与「细节」的工作做的不好,也可能导致失败,这就是对B选项的解释(不过,即使没有③B也是错误的)。

C「成功的前提条件是既要做好重要事务,又要处理好细节」看上去很像正确答案,但这只是考生通过日常感受所得出来的「伪」正确答案。

原文说的非常非常清楚,「一个成功的人是能够协调好重要事务与细节的关系的」,用的是「协调」,而不是「两者都处理好」。

且通过对A选项的分析可知,「成功并不代表着所有细节都处理好了」。因此,C的描述是错误的,把「处理好细节」改为「协调好重要事务与细节的关系」才是正确描述。

D「虽然处理好了细节,但没做好重要事务,也不一定成功」也是一个看上去非常像正确答案的选项,但在本题中依然是错误的。

由②可知,「细节」是「成功」的充分条件,看到这儿就可以直接排除D了。

本题做错的小伙伴,可以尝试把「细节」、「重要事务」、「成功」换成「黄苹果」、「大苹果」、「好吃的苹果」重新做一下。

2012国考真题图形推理解析(20122013年国考行测4道逻辑判断-条件推理)(2)

2012国考真题图形推理解析(20122013年国考行测4道逻辑判断-条件推理)(3)

这道题的CD两个选项,考察的是考生能否依据试题,而不是日常经验去做。根据日常经验,我们当然可以得出「重要事务」>>「细节」的结论。当然「细节决定成败」,但「重要事务」做不好,连讨论决定成败的资格都没有。

只不过,这是「逻辑判断」题。本题做错的小伙伴们,请再次看一下「逻辑判断」的要求:

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这道题的难度理论上并不高,但很多考生被生活经验所迷惑了。

2012国考真题图形推理解析(20122013年国考行测4道逻辑判断-条件推理)(4)

2012国考真题图形推理解析(20122013年国考行测4道逻辑判断-条件推理)(5)

二、不同推理的逻辑错误之处

(2012国考108题)某刑事人类学家在对260名杀人犯的外貌进行了考察后,发现他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生理特征,于是得出「杀人犯具有广颚、颧骨突出、头发黑而短特征」的结论。

以下哪项与上述推理方式相同?

(A)24-28之间没有质数

(B)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C)植物种子经超声波处理后可增产,所以玉米种子经超声波处理后也可以增产

(D)某高校在对全校学生进行调查后,得出「我校同学学习态度普遍较好」的结论

2012国考真题图形推理解析(20122013年国考行测4道逻辑判断-条件推理)(6)

以下哪项与上述推理方式相同?

(A)24-28之间没有质数

(B)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C)植物种子经超声波处理后可增产,所以玉米种子经超声波处理后也可以增产

(D)某高校在对全校学生进行调查后,得出「我校同学学习态度普遍较好」的结论

本题正确率47%,易错项为D

本题的解题核心,是弄清题干逻辑错在哪儿。其逻辑链为:

「杀人犯」→「广颚、颧骨突出、头发黑而短」

显然这个逻辑错误,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美国近年来用枪杀人的事件非常多,而根据媒体报道可发现罪犯各色各样,并没有上述「共同特征」。

那么这个逻辑链错在哪儿呢?可以发现该论点只考察了260个样本,说明其样本数量是有问题的。

如果该学家考察了260万个样本,或者把结论限定为特定的对象,其逻辑链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大的漏洞了。

也就是说,题干的逻辑错误可归纳为「以偏概全」4个字。分析4个选项:

A「24-28之间没有质数」是事实,并没有以偏概全。

如果把A改为「由于24-28之间没有质数,所以所有的正整数都没有质数」,就犯了和题干相同的推理错误。

B「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的含义为「(所有的)八月十五(都是)云遮月,(所有的)正月十五(都是)雪打灯」。这显然是通过对某几次八月十五、正月十五遇到的现象来概括所有出现的情况,逻辑错误,且错误点也是「以偏概全」,符合题意。

C「植物种子经超声波处理后可增产,所以玉米种子经超声波处理后也可以增产」逻辑正确。「玉米种子」属于「植物种子」,这是从整体共有的属性推出个体同样具有的属性。

C如果把「植物种子」和「玉米种子」的位置换一下,就犯了和题干相同的推理错误。

D「某高校在对全校学生进行调查后,得出「我校同学学习态度普遍较好」的结论」逻辑正确。调查对象为「全校学生」,结论范围也是「我校同学」,因此没有以偏概全,超过范围。

D如果把「全校学生」改为「某重点班学生」,或者把「我校」改为「中国高校」,就犯了和题干相同的推理错误。

2012国考真题图形推理解析(20122013年国考行测4道逻辑判断-条件推理)(7)

2012国考真题图形推理解析(20122013年国考行测4道逻辑判断-条件推理)(8)

通过修改选项使其和题干推理错误相同,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这道题。

本题D选项的调查范围和结论范围是都是「一所高校」,一定要注意哦!

2012国考真题图形推理解析(20122013年国考行测4道逻辑判断-条件推理)(9)

2012国考真题图形推理解析(20122013年国考行测4道逻辑判断-条件推理)(10)

三、不要脑补不存在的事物

(2012国考110题)众所周知,西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可以解决很多中医无法解决的病症,而中医依靠对人体经络和气血的特殊理解也治愈了很多令西医束手无策的难题,据此,针对某些复杂疾病,很多人认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是有必要的。

上述这些人在诊断时作的假设是:

(A)针对这些疾病的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可以相互结合,扬长避短

(B)这些疾病单独用中医疗法或者单独用西医疗法并不能有效治疗

(C)针对这些疾病,医疗界已经掌握了中西医疗法结合的方法

(D)针对这些疾病,医学界已经尝试了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2国考真题图形推理解析(20122013年国考行测4道逻辑判断-条件推理)(11)

上述这些人在诊断时作的假设是:

(A)针对这些疾病的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可以相互结合,扬长避短

(B)这些疾病单独用中医疗法或者单独用西医疗法并不能有效治疗

(C)针对这些疾病,医疗界已经掌握了中西医疗法结合的方法

(D)针对这些疾病,医学界已经尝试了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题正确率35%,易错项为B

题干叙述较为复杂,必须进行简化:

①西医能治中医治不好的病

②中医能治西医治不好的病

由①②和某个条件可推出:

③针对某些复杂疾病,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有必要。

那么,需要补充的是什么条件呢?或者说,从①②到③,缺失的逻辑链是什么呢?

很显然,在①②的前提下,③表达的含义可进一步阐述为:

「针对某些复杂疾病,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比单独用中、西医要好」(否则没有必要采用③)

因此,A「针对这些疾病的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可以相互结合,扬长避短」最符合题干要求,说明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比单独用一种方法要好,而且能够发扬各自的长处,避免短处,正确。

B「这些疾病单独用中医疗法或者单独用西医疗法并不能有效治疗」看上去特别像正确选项。由于结果是「应该用中西医结合」,所以前提是「中、西医单独治不好」,很符合第一感觉,但这种推理逻辑是不对的,中间脑补了一个重要条件(即A选项)。

符合B的正确逻辑为:

「中、西医单独治不好」 「中西医结合疗效好」=「应该用中西医结合」

如果没有「中西医结合疗效好」这个前提,那么即使「中、西医单独治不好」,也不能推出「中西医结合的疗效就一定比单独要好」

可通过「苹果力量」理解B推论错的错误:

假如黄苹果、红苹果的口感都不好,它们混在一起吃的口岸也不一定比单独吃要好(当然也可能会变好,此处仅针对B选项中的描述)

C「针对这些疾病,医疗界已经掌握了中西医疗法结合的方法」错误点同B,不知道中西医结合的疗效效果如何。

D「针对这些疾病,医学界已经尝试了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非常解决正确选项的答案。如果本题没有A,那么D就是正确的。

D不如A的地方在于,A明确指出了「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比「中、西医单独治疗」要好,而且还讲述了好的具体角度,而D只说效果良好,但没有和「中、西医单独治疗」进行明确比较,因此综合考虑,A为正确答案。

2012国考真题图形推理解析(20122013年国考行测4道逻辑判断-条件推理)(12)

2012国考真题图形推理解析(20122013年国考行测4道逻辑判断-条件推理)(13)

本题B选项的诱导性极强。「中、西医单独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看上去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B通过否定前者来诱使考生将思路导向「中西医结合疗效好」并脑补该选项,这个干扰项的角度非常巧妙。如果两个概念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那么否定其中一个概念,不代表肯定另一个。

2012国考真题图形推理解析(20122013年国考行测4道逻辑判断-条件推理)(14)

2012国考真题图形推理解析(20122013年国考行测4道逻辑判断-条件推理)(15)

四、较为少见的提问方式

(2012国考111题)近来网上出现了一则有关「公务员绿色出行」的报道,即A市教育局通过添置公务自行车,使得较近距离的公务活动不再派汽车,从而大幅降低了公务汽车使用率,B市环保局负责人看了这则报道,认为引进公务员自行车能缩减财政开支,于是决定也采取这种做法。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构成上述决定的前提条件?

(A)自行车出行的方式结合B城市的地理环境以及道路交通状况是可行又可取的

(B)B市环保局的公务人员规模和已有公车数量与A市教育局相近

(C)较近距离的公务活动由自行车取代汽车不会影响办公效率

(D)B市环保局原来的公务活动主要是采用汽车出行的方式

2012国考真题图形推理解析(20122013年国考行测4道逻辑判断-条件推理)(16)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构成上述决定的前提条件?

(A)自行车出行的方式结合B城市的地理环境以及道路交通状况是可行又可取的

(B)B市环保局的公务人员规模和已有公车数量与A市教育局相近

(C)较近距离的公务活动由自行车取代汽车不会影响办公效率

(D)B市环保局原来的公务活动主要是采用汽车出行的方式

本题正确率59%,易错项为D

本题问法比较少见,问的是「不能构成前提」的。这种问法的潜在含义为:

本题4个选项中的3个都能够进一步补充B市环保局做出决定的依据,只有正确选项和无法支持决定。

逻辑链:

「A教改汽为自」→「B环改汽为自」,原因是「A教改汽为自后汽车使用率降低,B环认为这样缩减财务开支」。

即逻辑链的核心为「改汽为自,能缩减财务开支」。

A「自行车出行的方式结合B城市的地理环境以及道路交通状况是可行又可取的」说明「B市适合自行车出行」,增强了「改汽为自,能缩减财务开支」的论据。

B「B市环保局的公务人员规模和已有公车数量与A市教育局相近」说明「A教B环的人员、汽车规模类似」,没有从出行角度、办公效率等角度探讨「改汽为自」是否会产生影响,对B市环保局做出的决定没有影响。

可以从反面角度思考,「B环和A教」如果在出行方便程度、办公效率等角度都支持「改汽为自」,但A教有100人、公车5辆,B环有200人,公车15辆,能通过这个「人员和规模不同」就否决「改汽为自」的措施吗?显然是不可以的。

因此B不能构成结论的前提,正确。

C「较近距离的公务活动由自行车取代汽车不会影响办公效率」说明「改汽为自负面影响小」,增强了「改汽为自,能缩减财务开支」的论据。

D「B市环保局原来的公务活动主要是采用汽车出行的方式」说明「改汽为自」这个措施是有必要的。

从反面角度考虑,如果「B市环保局99%的公务都不需要汽车出行」,那么这个措施就缺乏针对性,因此D能够支持「改汽为自,能缩减财务开支」的论据。

2012国考真题图形推理解析(20122013年国考行测4道逻辑判断-条件推理)(17)

2012国考真题图形推理解析(20122013年国考行测4道逻辑判断-条件推理)(18)

本题需要注意理解「不能构成前提」这种问法的解题关键。

相对而言,如果A教和B环人员和公车规模都非常接近,对于改革参照来说肯定是好事,但并不能构成B环决定的前提。从「最强程度」的角度理解,本题B选项属于「无关或微弱支持」项,其程度是非常微弱的,达不到「构成前提」的程度。

2012国考真题图形推理解析(20122013年国考行测4道逻辑判断-条件推理)(19)

2012国考真题图形推理解析(20122013年国考行测4道逻辑判断-条件推理)(2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