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诗人鱼玄机与师兄的故事(道姑女诗人.鱼玄机)
古代女诗人鱼玄机与师兄的故事(道姑女诗人.鱼玄机)香朝罗绮谁家席,风送歌声何处楼深巷穷门少侣俦,阮郎唯有梦中留大中十二年(855年)春,李亿状元及第,崇真观题诗与李亿相识,经温庭筠从中撮合,鱼玄机嫁李亿为妾,此时李亿己有正妻,鱼玄机十四岁。鱼玄机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孩子为什么愿意嫁李亿为妾,不为妻。世人皆传是因为鱼玄机和温庭筠朝夕相处中,处久生情,渐渐的爱上了温庭筠,而温庭筠不知如何应对,故把她借绍给李亿为妾。咸通三年862年春,鱼玄机返回长安,她心情不佳,与李亿正妻不和,遂写《暮春即事》疗愈心情。
鱼幼薇,生于公元约844年,字蕙兰,道号:鱼玄机。与李冶(李季兰)、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
鱼玄机,性聪彗,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录于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生平不见正史,尽管名传千古,但野史、正史官终未能留下只言片语,或许是因为她非官宦显要。其事迹《唐才子传》《太平广记》等书中留存相关短句。
鱼玄机七岁开始作诗作文,十岁时就声名在外,被誉为“诗童”。次年十一岁在鄠杜与温庭筠相识,温庭筠是婉约派诗歌的领袖,花间词的鼻祖,与李商隐并称晚唐“温李”。
时年温庭筠二十四岁,早就听说眼前这个十一岁的小女孩尤工诗,于是让她以“江边柳”为题,赋诗一首。鱼玄机点点头,点头之际《赋得江边柳》腾空而出,当她呤出一句“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时惊得温庭筠连连称赞。随后收其为女弟子,两人亦师亦友,结忘年之交。
大中十二年(855年)春,李亿状元及第,崇真观题诗与李亿相识,经温庭筠从中撮合,鱼玄机嫁李亿为妾,此时李亿己有正妻,鱼玄机十四岁。
鱼玄机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孩子为什么愿意嫁李亿为妾,不为妻。世人皆传是因为鱼玄机和温庭筠朝夕相处中,处久生情,渐渐的爱上了温庭筠,而温庭筠不知如何应对,故把她借绍给李亿为妾。
咸通三年862年春,鱼玄机返回长安,她心情不佳,与李亿正妻不和,遂写《暮春即事》疗愈心情。
深巷穷门少侣俦,阮郎唯有梦中留
香朝罗绮谁家席,风送歌声何处楼
街近鼓鼙喧晓睡,庭闲散语乱春愁
安能追逐人间事,万里身同不系舟
侣俦:即指同伴,
阮郞:借指情人
罗绮:华贵的衣服
鼓鼙:乱鼓声。晓睡:即早睡
不系舟:漂泊不定
首联一至二句,诗人孤独寂寞,思念着有情郎
颔联三至四句,想象梦中情人的生活,高雅舒适
颈联五至六句,居住穷巷,喧闹不得安静
尾联七至八句,希望过自由的生活。
咸通四年(863年)在昭义节度府任职。次年(864年)为李亿正妻所不容。在咸宜观出家为道人,取道号“鱼玄机”这也是鱼玄机三字的由来。
在一个暮春的日子里,鱼玄机看到长安街剩下卖不出的牡丹,写了一首咏物诗《卖残牡丹》
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
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
残:即剩下的
牡丹:花名,原产地山西一带,贞元年间被移值长安,珍品。被人誉为“国花”赏玩牡丹为长安社会风气。
临:瞬间。潜消:暗暗的消失
红英:即鲜花
上林苑:宫苑名。秦旧苑,汉武帝扩建周围三百里,有离宫七十所,苑中养禽兽,供皇帝春秋打猎,此指皇家苑
王孙:指富贵,贵族子弟
这首七言律诗风格清婉,寄托深远,表面是在咏物,实则是在托人。诗中不仅描绘了牡丹不同寻常的美丽外貌,香味颜色,还传达了她们的高贵品性,精神和价值。诗中字字皆可读为即指牡丹,又指诗人,花即人,人即花,人花合一,不可分离。寄托着诗人的身世之感,因清高而不被人赏识,因才高而不被接纳的处境。
咸通九年(868年),这一年鱼玄机年仅二十四岁,她委托温庭筠送李亿回府,温庭筠作《送李亿东归》。之后鱼玄机因妒杀女俾绿翘被捕入狱,在狱中作《狱中作》一首
焚香登玉坛,端简礼金阙
明向照幽隙,清风开短襟
从这首诗中不难看出,鱼玄机对自己的处境还是抱有希望的,虽说失手打死自己的婢女有罪,但罪不至死,奈何出狱两年后还是没能逃出唐朝的法律,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终年二十六岁。
关于鱼玄机的罪案,给后世之人留下很多的文学题材,但温州大学张乘健教授认为“妒杀”绿翘的故事有编造的痕迹,理由是绿翘己死,死前说的话来源并不可靠,还有就里,绿翘作为鱼玄机的女僮,顶多不过十几岁,断然说不出那些义正严词的话,所谓的鱼玄机“妒杀”案是亘古之谜,也是千古奇冤,而我更相信以鱼玄机的品性,绝不会做那种争风吃醋的事情,而是含冤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