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一口气看宋太祖赵匡胤(三字经第三十二章)

一口气看宋太祖赵匡胤(三字经第三十二章)(2)兴:兴盛、兴起。(1)炎宋:指宋朝,炎是火的意思。宋朝人认为宋太祖因为具有五行中的火德而得天下,所以称为炎宋。炎宋兴 受周禅 十八传 南北混十七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我先把需要讲解的字解释一下:

《三字经》第三十二章:应从保定涿州市具有火德的宋太祖赵匡胤谈起。因为本章讲的是大宋朝的建立,统一中原,结束的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赵匡胤,字元朗,小名赵九重、香孩儿,涿郡人,就是今天的河北保定涿州市人。保定涿州市,位于北京的西南部,京畿南大门,地处华北平原西北部,东临固安,南到高碑店,西接涞水,北通北京,这里出过刘备、张飞、郦道元等历史名人,当然还有今天我们所要讲到的保定涿州市的赵匡胤。

一口气看宋太祖赵匡胤(三字经第三十二章)(1)

保定涿州市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逼迫周恭帝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或“北宋”。赵匡胤统一了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地方割据势力,完成了全国统一,然后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免了功臣的兵权,这样就解决子唐朝以来藩镇割据的不稳定因素,从此稳定的政治环境下,中国经济开始走向繁荣。下面我们先看一下本章《三字经》的原文:

一口气看宋太祖赵匡胤(三字经第三十二章)(2)

宋太祖

炎宋兴 受周禅 十八传 南北混

十七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我先把需要讲解的字解释一下:

(1)炎宋:指宋朝,炎是火的意思。宋朝人认为宋太祖因为具有五行中的火德而得天下,所以称为炎宋。

(2)兴:兴盛、兴起。

(3)受:接受。

(4)周:指的是后周。

(5)禅:古代天子巡守四岳,则有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因此把传帝位给贤者称为禅。这里指的是宋太祖接受周恭帝的禅让。

(6)十八传:指宋朝总共传了十八位皇帝。

(7)混:混乱。南北混指的是北方的辽、金、元等时常攻打中原,局势混乱。

(8)十七史:十七部史书。指史记、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齐书、梁书、陈书、北魏书、北齐书、北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唐书、五代史等。

(9)兹:此、这里。

(10)载:记录。

(11)治:太平盛世。

(12)乱:天下不安,乱世。

(13)兴衰:兴盛和衰亡。

为了帮助一些朋友的读音,我把这个原文的拼音也写出来:

炎(yán) 宋(sòng) 兴(xīng),受(shòu) 周(zhōu) 禅(shàn),

十(shí) 八(bā) 传(chuán),南(nán) 北(běi) 混(hùn)。

十(shí) 七(qī) 史(shǐ),全(quán) 在(zài) 兹(zī),

载(zài) 治(zhì) 乱(luàn),知(zhī) 兴(xīng) 衰(shuāi)。

下面我把这一章的现代白话文的意思说一下:

赵匡胤接受后周禅让的帝位,建立宋朝,建都汴京,传了十八位皇帝后被元朝所灭。钦宗(九世)的时候,金人来攻汴京,把徽宗和钦宗都掳了去。宋高宗迁都杭州,此后称为南宋,高宗之前的称为北宋。宋朝时期,辽国、金国与元都入侵中原而形成南北混乱的局势。

古往今来所发生的历史,上自三皇五帝下至五代(宋朝之前),历朝历代发生的史事都在十七部史书中,包括君之圣愚,臣之贤奸,人之善恶,各世代的太平与动乱,全在史书里详细记载。读了它我们就可以明白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原因,从而得到宝贵的智慧与教训。

下面我再讲一下“宋史简介”

宋太祖赵匡胤原本是后周的将领,他奉命率军北上抵御契丹,行至陈桥驿时,将士拿出事先准备的黄袍,拥立他为皇帝。因此年幼的后周恭帝让位给他,宋太祖封后周恭帝为郑王。次年,太祖准备了丰盛的筵席宴请重要将领,酒酣之间,太祖劝告他们到地方买好田,建华宅,多置产业,安享清福。次日众将领皆称病辞官。这就是 著名的“陈桥兵变”与“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一口气看宋太祖赵匡胤(三字经第三十二章)(3)

杯酒释兵权

北宋初期主要的外患是北方的辽国与西北的西夏。太宗时辽国入侵,名将杨业在雁门关以数千兵力破 辽的十万大军,开启历史上“杨家将”的动人事迹。北宋第一名将杨延昭(六郎)为杨业之子,杨业率军北伐时,延昭任先锋与契丹激战。厮杀中,延昭被乱箭射穿手臂,仍威风凛凛,率众大败契丹军。

真宗时,辽军在萧太后的亲自督军下進攻遂城,杨延昭以冰城奇计挽救城破之危。数年后,萧太后又率数十万大军南下,并趁虚绕道直抵澶州,宰相寇准深信延昭等将士之能,力主真宗亲征,宋军大振,辽国求和。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一口气看宋太祖赵匡胤(三字经第三十二章)(4)

澶渊之盟

仁宗时西夏屡攻宋朝,当时有韩琦与范仲淹固守边疆,范仲淹看到西夏物资匮乏,而宋朝兵弱,因此提出以守代攻的策略,最后西夏称臣求和。范仲淹曾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

宋朝人毕升所发明的活字印刷是改变世界的重大发明。《梦溪笔谈》是沈括所写,记载了包括古代的数学、天文、医学、社会学与奇闻异事等包罗万象的内容,其中就记载了毕升发明活字印刷这件事。

神宗时名相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史书,但是考虑史书过多,难以尽读,于是费十年之力编写了《资治通鉴》,以编年的方式记录重要史实。

金灭辽,并于钦宗时攻陷宋朝首都汴京,掳走了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祸”。北宋终结。高宗即位,建都临安,南宋开始。名震古今的“精忠报国”岳飞就是此时之人。

一口气看宋太祖赵匡胤(三字经第三十二章)(5)

靖康之祸

岳飞,喜读《左传》,武艺超群,有智谋,是难见的文武双全之人。他能以寡胜众,曾领兵八百大破五十万盗贼;在朱仙镇以五百骑亲兵,大破兀朮率领的十万金兵。 郾城之战兀朮派出一万五千名所向无敌的“拐子马”军队,众将领都感到畏惧,岳飞从容的命士兵以刀入阵砍马足,而大破金兵,“拐子马”从此就废了。在岳飞即将攻入汴京,迎回徽、钦二帝时,可惜秦桧力主和议,于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还,诬以“莫须有”的罪名而死于狱。

南宋末年,蒙古兴起,忽必烈雄才大略,灭了宋朝建立元朝。时宋相文天祥宁死不屈,在狱中写下著名的《正气歌》,忽必烈招抚不成。文天祥就义之后,人们在他的腰带找到纸条写着:“孔曰成仁,孟云取义,从今而后,庶几无愧。”

最后希望保定涿州市的朋友都来关注我,并提出宝贵意见,如果大家对宋太祖赵匡胤或宋朝历史感兴趣的话,请帮助转发此文。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