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贺铸有关的诗句(贺铸的这首豪气干云的词作)
与贺铸有关的诗句(贺铸的这首豪气干云的词作)《宋史》记载:“贺铸,孝卫皇后之族孙,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族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从史料中不难看出贺铸正直且任侠好气的性格特点。贺铸以74岁的高龄度过了他兜兜转转、游离于仕途却钟情于文学的一生,他的一生也见证了宋词走向繁荣的轨迹。但是作为一名词人,贺铸却常以侠士自居,其身上有豪侠之气与狂士之风。贺铸,字方回,号庆湖遗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北宋中后期的著名词人,他继苏轼之后,拓展了词的写作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内涵,并融合众家之长‚形成了多样化的风格。清代学者陈廷焯在《云韶集》卷二中曾评价贺铸的词作:“词至方回,悲壮风流,抑扬顿挫,兼晏、欧、秦、柳之长,备苏、黄、辛、陆之体,一时尽掩古人,两宋词人除清真、白石两家外,莫敢与先生抗手。”贺铸有经世致用的学识,且见识广博,但因其出身武弁,在重文抑武的宋代始终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可谓蹉跎一生,壮志难酬。眼见
在我国古代文学中,作为糅合了音乐元素与文学元素的词,到晚唐五代时期,经过众多填词家的接力与传承,基本上趋于成熟。词到宋代达到巅峰,并确立了绮丽婉约的风格和娱乐与休闲的价值体系。
词是抒情文学,所写的内容多是伤春伤别 、闺情闺怨、娱宾遣兴。北宋词坛的大致风貌与主流风格基本上是以婉约为正宗的。“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的风尚流行于各个层面,处处回荡着柔曼婉转的歌声。
这期间,苏轼欲以豪放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苏轼的振臂高呼终因响应者寥寥而难以挽转局面,当时词坛的名家,如晏几道、秦观,以及后起之秀周邦彦,无一不是沿着婉约的道路发展的。只有贺铸,当苏轼在词坛上“ 孤军奋战” 的时候,继之而起,扩大了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给词坛吹进了一股遒劲、雄伟的清刚之气。
贺铸的豪放词风是对苏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贺铸继承了苏轼寄寓人生感慨这一风格特点。却也在此基础之上开创了表现关心国家大事,对于国家命运忧虑的词风特征。
贺铸,字方回,号庆湖遗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北宋中后期的著名词人,他继苏轼之后,拓展了词的写作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内涵,并融合众家之长‚形成了多样化的风格。
清代学者陈廷焯在《云韶集》卷二中曾评价贺铸的词作:“词至方回,悲壮风流,抑扬顿挫,兼晏、欧、秦、柳之长,备苏、黄、辛、陆之体,一时尽掩古人,两宋词人除清真、白石两家外,莫敢与先生抗手。”
贺铸有经世致用的学识,且见识广博,但因其出身武弁,在重文抑武的宋代始终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可谓蹉跎一生,壮志难酬。眼见一生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于是他在五十八岁那年急流勇退,隐居苏州,从此远离仕途的困扰,遂潜心学问,闭门读书,填词作曲,校勘诗文。
贺铸以74岁的高龄度过了他兜兜转转、游离于仕途却钟情于文学的一生,他的一生也见证了宋词走向繁荣的轨迹。但是作为一名词人,贺铸却常以侠士自居,其身上有豪侠之气与狂士之风。
《宋史》记载:“贺铸,孝卫皇后之族孙,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族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从史料中不难看出贺铸正直且任侠好气的性格特点。
正如苏轼所说的,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词所抒发的也应是作者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贺铸的词是人生的写照,如《青玉案》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着重写自己宦海沉浮,郁郁不得志的闲愁。
贺铸少怀壮志,一生坎坷,侠气干云,柔情如水,集侠骨文心于一身,挥婉约豪放成百词,以婉约始而以豪放终,以婉约为表豪放为里,他以委婉细腻之文心写豪放雄侠之劲词。
贺铸是以文心写侠骨,以豪气振文意,婉约而不柔靡,豪侠而不疏落,在宋词史上,占有从婉约词风转向豪放词风的承继地位,是一个风格独特、卓有成就、引人注目的词人。
贺铸虽然官居下位,却关心国家大事。当北宋与西夏在边关发生战事之际,宋廷一味委屈求和,贺铸身怀报国志,却苦于无路请缨,他的理想在现实中一再碰壁,于是产生了这首洋溢着爱国主义的豪放词名作《六州歌头》: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和北宋绝大多数著名词家不同,贺铸出生在一个七代担任武职的军人世家,其本人的仕宦生涯,也从武弁开始。贺铸青年时离开家乡来到汴梁,靠着门荫,当上了一名侍卫武官。就这样,他在汴梁度过了六七年的游侠生活,这是词人一生中引以为豪的时光。
这首词的上阕,就是对这段生活经历的追忆。开篇两句“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大意是说:少年时血气方刚,浑身上下都是一股侠义之气,而且结交的都是各大都市的志同道合的豪雄之士。这两句写得很有神采,也很有感染力,为上阕定下了一个激越昂扬的基调。
其实这两句是贺铸从李白的诗句“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中化用而来的。在诗词中化用前人诗句、征引典故是常见的创作手法之一,对于贺铸来说,用典是诗歌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也是他展现才学的用武之地。
贺铸的用典较前人更为广博,史传人物、儒家经典、佛教道义、前人诗文等等,皆是贺铸创作诗歌、旁征博引的源泉,娴熟程度达到了“用巧而不见巧,锻炼而不着痕迹”的炉火纯青的境界。也难怪贺铸曾非常自负地说:“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
从“肝胆洞”至“矜豪纵”,共七句,词人概括地传写自己与志同道合的好友们侠义勇为的英勇事迹:他们肝胆相照,极富有血性和正义感,听到或遇到不平之事,即刻怒发冲冠;他们性格豪爽,志趣相投,不待坐下来细谈,便结为生死之交;他们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答允别人的事,一诺千金,誓不反悔;他们推崇勇敢,并且以豪放不羁而自矜。
为了进一步渲染少年时期的豪侠义气,贺铸不惜笔墨地进行了大力渲染,接下来的九句全部都是他们青春年华与豪气干云的生动:他们相聚在一起的时候,就在酒店里豪饮,酒坛浮现出诱人的春色,他们像长鲸和垂虹那样饮酒,酒杯顷刻即干。有时候,他们还会带着鹰犬去打猎,拉弓射出羽箭,瞬时便荡平了狡兔的巢穴。
说到饮酒,不得不提一下北宋的崇尚饮酒、重交游的社会氛围,北宋是个“举世重交游”的社会,贺铸生活的北宋中后期,社会稳定,社会生产力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经济生活领域较之前更为活跃,尤其是商品经济已经成为宋代社会经济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
另外,北宋坊市界限的破除、夜禁制度的松弛都为文人交游作乐提供了前提和便利,经济的发达促进了文化的高度繁荣,文化的繁荣为宋代的文人士大夫提供了文化享乐的温床。贺铸生活在这样一个重交游,重行乐的文化氛围之中,自然少不了诗酒唱和、宴饮作乐,也自然免不了创作以歌儿舞女,侑酒侍宴为主要内容的词作。
行文至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词人挥毫泼墨的层次感,有虚实结合,有点染与勾勒,有抽象与具体,不管是第一层中的英勇事迹,还是第二层中的豪气干云,词人都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弓刀武侠、快意人生的生动画卷。
上阕最后一句“乐匆匆”与下阕首句“似黄粱梦”,是全词文义转折、情绪变换的节点,大意是说:青年时代的侠雄生活朝气蓬勃、龙腾虎掷,虽然欢快,可惜太短促了。这两句既承接了上阕对过去的回忆,又把思绪从过去拉回到现实中来。
这承上启下的两句,将词人赏心乐事连同那兴高采烈的气氛收束殆尽,骤然转入对离开汴梁之后的羁旅漂泊、环海沉浮、悒悒寡欢的生活经历的陈述。词人移宫换羽,词意波澜顿生,情感流泻而出,一发而不可收。
从“辞丹凤”至“忽奇功”,这一段共十句,大意是说自己离开京城到外地供职,乘坐一叶孤舟漂泊在旅途的河流上,唯有明月相伴。
词人报效家国的情怀只是一厢情愿,他介于身份的尴尬与建功立业的壮志中,情怀愁苦。像贺铸这样的满怀赤子之心的人何止千万,但朝廷重文轻武,他无路请缨,只能劳碌于案牍间。
如果说,太平时期,马放南山,那还情有可原;而如今,正值边关多事之秋,正值国家用人之际,需要既有热血激情又有学识胆力的英雄人物来振奋人心力。然而,爱国将士空有一腔抱负而无用武之地。所以,十多来年的郁积在词人心头的幽怨,到了不吐不快的时候。
因此,这一段恰似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最初,词人还只是感慨自己的人生际遇、喟叹个人的怀才不遇,继而扩大到替包括自己在内的众多呐喊不平,把锋芒毕露随着词人激愤情绪的一步步高昂,词的主题也在不断地深化。
接下来的六句,声律铿锵有力,句句震耳发聩,也让词意达到高峰。原来词人听到了边关战事又起的消息,此时词人虽然远在和州,却心系国事,他一心要想为国效力,报效沙场是词人平生的夙愿,可是他并没有接到任何征召。
所以,词人痛心地写道:军乐吹奏起来了,边关上发生了战事。想我这悲愤的老兵啊,却无路请缨,不能冲锋陷阵,就连随身的宝剑也在秋风中发出愤怒的吼声。“剑吼西风”这一句,掷地有声,道出了词人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的愤慨,千载之下依然跳动着感人的旋律与时代的脉搏。
至此,一个飞鹰走狗的五陵侠少,已经完成了他向“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仁人志士的转变,形象更高大、更丰满了。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词最后三句恰恰是以景结情,读来别有一番滋味。词人的满腔热血、词人的凌云壮志、词人的豪气干云,都没有得到回应,他只好满怀幽怨,游山逛水,抚琴寄情,目送归鸿,以此来宣泄、倾诉内心的情感。
贺铸年轻的时候豪侠仗义,是一个充满理想的热血青年,正如他在这首扛鼎之作《六州歌头》中说的“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一样,但他这样的性格却让他在仕途上很难得到赏识。
这首词的出现,既承接了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等豪放风格的作品,又开启了南宋辛弃疾等词人的豪放派作品。可以说,贺铸与他的《六州歌头》是由北宋豪放词风到南宋豪放派形成的一个过渡。《六州歌头》是贺铸豪放词的代表作,词中闪耀着熠熠生辉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情感激励着世人。
贺铸性格磊落,胸怀坦荡,正直而不阿谀,所以他的仕途之路一直磕磕绊绊,理想在现实中屡屡碰壁,因而贺铸选择的仕途之路反而给他留下了悒悒不得志的印象记忆。
贺铸在晚年居住在苏州“企鸿居”,并作了一首著名的《青玉案》,以“凌波不过横塘路”的香草美人式的比兴,映照了自己怀才不遇又不肯与俗世同流合污的孤洁与悲愤的一生,这与《六州歌头》中的“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所表达的境界何其相似。
这首词通篇为赋体,上片极力铺排、渲染自己少年时的壮志豪情,这种洒脱磊落的英姿,正是贺铸本人栩栩如生的写照。这首词也是一首自叙身世的长调,词人回忆了自己青年时代的豪侠生活,抒发了自己仕途失意,壮志未酬的爱国情感。读完这首词,一位豪气干云、一心报国的英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