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历代经典楹联展(楹联并不全是文化人的专利)

历代经典楹联展(楹联并不全是文化人的专利)过年只有两升米; 压岁并无一分钱。 横披:我也过年 1980年,彭家写出的春联是: 湖北省天门县农民彭立成,在“四人帮”横行时期,曾经写过一副春联: 改革开放之后,楹联文化的繁荣发展,在农村和群众中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春联上。这个时期,农村春联的鲜明特点是内容新颖,感情丰富,语言通俗,格律宽泛,可以视为一种最普及、最朴实、最受欢迎的农民文学和民间文学。 ——改革开放前后农民对联内容的变化,反映了广大农村发生的变化和农民对党的政策的高度拥挤和支持—— ※湖北农民的三副春联

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唯一既可以在文化圈层喜闻乐见,又可以在乡村僻野倍受欢迎的文学形式。文人雅士可以在自己的书房里挂一副自己书写的佳句妙联,平民百姓也能用对仗不太工整的大红春联装饰一个吉庆的春节。

这篇文章我专门收录了一些没有多少文化水平的普通老百姓作的对联,艺术水准可能不高,但有的却充满了意趣,是文人楹联中所没法见到的“野趣”。

历代经典楹联展(楹联并不全是文化人的专利)(1)


楹联文化历来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艺术形式,自古以来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只是到了现代其表现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而已。

1978年之后 ,我国改革的春风不仅唤醒了人们禁锢已久的思想意识,也对楹联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进入了以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为中心的亲时期。在这个百废待兴的新时代里,楹联的创作和应用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新的兴盛的势头。这在文化界表现突出,在广大农村和普通百姓之中也毫不逊色。

改革开放之后,楹联文化的繁荣发展,在农村和群众中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春联上。这个时期,农村春联的鲜明特点是内容新颖,感情丰富,语言通俗,格律宽泛,可以视为一种最普及、最朴实、最受欢迎的农民文学和民间文学。

历代经典楹联展(楹联并不全是文化人的专利)(2)

【方圆居文化】---01

——改革开放前后农民对联内容的变化,反映了广大农村发生的变化和农民对党的政策的高度拥挤和支持——

※湖北农民的三副春联

湖北省天门县农民彭立成,在“四人帮”横行时期,曾经写过一副春联:

过年只有两升米; 压岁并无一分钱。 横披:我也过年

1980年,彭家写出的春联是:

过年储粮十余担; 压岁存款上千元。 横披:欢度春节

1983年,湖北虽然受灾,但彭家的农副业收入却达到了七千多元,还添了一栋新瓦房。这年他家的春联是:

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 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 横披:永跟党走

历代经典楹联展(楹联并不全是文化人的专利)(3)

※辽宁农民白洪波家的三副对联

辽宁省辽阳县农民白洪波,1975年春节写了一副奇特的春联:

辞旧岁旧债未还; 迎新春新债又添。

1979年,白洪波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又写了一副春联:

十载秋风浸岁月,百花凋零; 一朝春雨洗山乡,万木峥嵘。

他的爱人也是半个文化人,看到他写的春联,便加了一个横披:富在眼前,倒也朴实妥帖。

1982年,当地开始实行包产到户,白成了远近闻名的冒尖户,当年,他家贴出的春联是:

张灯结彩,喜迎包字进村; 鞭炮齐鸣,恭贺富字扎根。

横披:小康之家

历代经典楹联展(楹联并不全是文化人的专利)(4)

※安徽省农民何开升的三副春联

何开升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过去是有名的贫困户。1978年,他家贴出的春联是:

吃一斤,借一斤,斤斤不断; 借新帐,还旧帐,帐帐不清。

横披:老牛落在枯井里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到1982年,他家的农副业收入4550元。1983年春节,他贴出了这样一副春联:

吃陈粮,烧陈草,允富政策好; 迎新春,迈新步,更上一层楼。

横披:政策加科学展翅高飞

1983年,何开升包鱼塘,养母猪,载栗树,成为村里勤劳致富带头人。1984年春节,他又编了副春联:

穿新衣,住新房,人均吨粮; 忙生产,干四化,实现翻番。

横披:坚信党的政策

历代经典楹联展(楹联并不全是文化人的专利)(5)

【方圆居文化】---02

——农民写的对联幽默风趣,读来让人发出会心的笑——

※河北束鹿县新城乡九十五岁农民高棉元的春联

一脚踢出穷鬼去; 双手迎进财神来。 横披:天下大喜

※河北深县农民高建民的春联

往年放炮崩穷气,生活靠救济; 今年放炮庆丰收,吃穿都富裕。 横披:政策英明 【方圆居文化】---03

——老百姓的对联也很讲究工整对仗——

※江苏省东台县万元户薛太足1983年春节写的春联:

富社、富队、富人家; 新年、新岁、新华堂。

※湖南洞庭湖区一户农民家贴的春联

政策落实,东西南北,方方有利; 生产发展,春夏秋冬,季季常青。

历代经典楹联展(楹联并不全是文化人的专利)(6)

【方圆居文化】---04

——有的对联运用对比映衬手法,虽然朴实但很生动——

※河南夏邑县农民李建生家的春联

往日三靠人家; 今日富裕门庭。

※湖北监利县农民、老困难户万方文家的春联

大有之年人皆大有; 丰收队里我又丰收。

历代经典楹联展(楹联并不全是文化人的专利)(7)

【方圆居文化】---05

——各行各业的行业联也出现了蓬勃发展之势——

改革开放初期,不光农民的对联出现了新气象,其实工业、商业、文教、军队、科技等各行各业的春联创作也都活跃起来,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春联作品。如:

北京一市民的春联——

燕山日丽; 小院春深。

历代经典楹联展(楹联并不全是文化人的专利)(8)

写的非常雅致,很有文人风范。

福建厦门一市民的春联——

浪平两岸近; 风正一帆悬。

通过春联表达了两岸期盼和平统一的心情,很有高度。

为老干部题写的春联——

春色无边,虚怀若谷; 竹节有心,壮志凌云。

为教师写的春联——

引万道清泉浇祖国花朵; 倾一腔热血铸人类灵魂。

历代经典楹联展(楹联并不全是文化人的专利)(9)

当时,常用祖国的花朵比喻学生,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比喻教师,此联上下句分别用了这两个比喻,很生动。

苏州一工厂的春联——

飞天羽绣千缕彩; 不夜城镶万斛珠。

这应该是一家苏绣工厂,上下联把苏州的两大特产苏绣和珍珠都写进去,很有代表意义。

【方圆居文化】---06

——这个时期文化名人和社会名流也加入了民间对联的创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在大众阶层对联创作如火如荼之时,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对春联的热爱和创作,引起了当时许多知识分子和社会名流的响应与支持,他们纷纷挥毫赋联,予以应和,使当时的春联文化达到了空前的高潮。

郭沫若写的春联——

粉碎四人帮,春回宇内; 促进现代化,劲满神州。

臧克家写的春联——

凌霄羽毛原无力; 掷地金石自有声。

历代经典楹联展(楹联并不全是文化人的专利)(10)

张伯驹写的春联——

万水千山疆永固; 五风十雨庆丰登。

廖沫沙写的春联——

鸡鸣天上登仙境; 大吠云中入宝山。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