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民生故事大家听(听百姓讲故事我们这)

民生故事大家听(听百姓讲故事我们这)“这20多年来,从城市到车队再到自己的生活,都有着唠不完的变化。就说我们这个车队吧。建队时卫星广场还是荒地,当时车队是简易的砖头平房,冬天取暖全靠烧媒、烧炉子。司机回来全挤在十来平的小屋里取暖,因为没有食堂,车队办公室的文职人员还负责司机的早餐和午餐,大家吃饭时因为没有正经的餐桌,盛完饭菜就自己找个角落蹲着吃起来。现在,88路有自己独立的办公楼,宽敞明亮,冬天有地热,有独立的停车场,有专门的职工食堂,一排排整洁的餐桌,有专门的配餐员负责大家的配餐工作,大家发车回来有说有笑地在食堂就餐。”十年间,88路车队由砖头平房、烧煤取暖变成了宽敞明亮、现代感十足的办公楼。吴茗 摄凌晨4点起床,是88路公交车司机曲威多年来形成的生物钟。4点20分下楼坐班车,4点40分到单位,到单位后,曲师傅先在车外边走一圈,看看车皮、轮胎、玻璃有没有刮蹭;然后做三检:检查车的油、水、电缺不缺;之后再检查车的线路,看看有

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世界的目光聚焦新时代中国,百姓的目光聚焦人民大会堂。长春各个社区,百姓都自发地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现场直播,聆听所作的报告,随着党代表的掌声一起欢欣鼓舞,为过去十年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近日,记者采访了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长春市民百姓,听他们讲述身边的“十年之变”。

十年,日新月异;十年,时代昂扬。十年间的发展,对于每一位正在经历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是社会方方面面的变迁,更是生活中具体可感的细节。

公交车司机曲威:在路上,我见证着时代之变

民生故事大家听(听百姓讲故事我们这)(1)

在88路公交车司机曲威的眼中,过去这十年,长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吴茗 摄

凌晨4点起床,是88路公交车司机曲威多年来形成的生物钟。4点20分下楼坐班车,4点40分到单位,到单位后,曲师傅先在车外边走一圈,看看车皮、轮胎、玻璃有没有刮蹭;然后做三检:检查车的油、水、电缺不缺;之后再检查车的线路,看看有没有故障,都检查完之后,曲师傅上车收拾卫生,随后进屋签到,签完到之后,等待调度员发车。

曲师傅告诉记者,凌晨5点17分准时发第一趟班车。

曲师傅今年50岁,是88路车队里的老大哥。自打2001年236路(2009年变更为88路)成立,他就被调到车队。这条线路,他一跑就是21年。

民生故事大家听(听百姓讲故事我们这)(2)

十年间,88路车队由砖头平房、烧煤取暖变成了宽敞明亮、现代感十足的办公楼。吴茗 摄

“这20多年来,从城市到车队再到自己的生活,都有着唠不完的变化。就说我们这个车队吧。建队时卫星广场还是荒地,当时车队是简易的砖头平房,冬天取暖全靠烧媒、烧炉子。司机回来全挤在十来平的小屋里取暖,因为没有食堂,车队办公室的文职人员还负责司机的早餐和午餐,大家吃饭时因为没有正经的餐桌,盛完饭菜就自己找个角落蹲着吃起来。现在,88路有自己独立的办公楼,宽敞明亮,冬天有地热,有独立的停车场,有专门的职工食堂,一排排整洁的餐桌,有专门的配餐员负责大家的配餐工作,大家发车回来有说有笑地在食堂就餐。”

民生故事大家听(听百姓讲故事我们这)(3)

智能公交车电子站牌取代了传统站牌,全方位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十年间,公共交通的变化让百姓幸福感更多。吴茗 摄

“打建队以来,从燃油车、液化气车、天然气车、纯电动车,经历了几个时代。当时236路,没有车库存放,车内没有取暖设施,车是后置发动车,冬天时车内还是挺冷的,待几分钟乘客就直跺脚。”曲师傅介绍,那时候冬天早上车辆需要加齿轮油,先用喷灯烤,烤化了再往差速器里倒,让车辆正常运转,保证发车。车辆卫生也很难清理,由于车厢很冷,刷车就很容易上冻,刷一台车下来最快也得半小时,手都冻伤了。但现在88路全部更换了新能源电动车。车辆夏有空调、冬有暖风,乘车条件非常好,车辆还是自动档非常省力,减轻了司机的工作强度。“现在还为公交车盖了暖库,增添了刷车机,刷一台车也就三分钟。”

民生故事大家听(听百姓讲故事我们这)(4)

公共交通是民生领域的一个重要板块,它一次次的迭代升级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时代的光彩。吴茗 摄

那时候曲威家在铁北,3点40分就得起床上班。以前交通不方便,道路也不发达,自打长春两横三纵通车后,他上班也变得方便。

“时代发展了,市民原来乘车只有月票、零钱,现在可以使用IC卡、码码通、支付宝乘车。以前线路上如里遇有堵车、事故等情况,必须人到场进行调度车辆,现在公交有了智能调度平台,直接在平台就能看到车辆的运行情况,故障、车辆间隔等都能及时地进行调整和处理”……

每天开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曲师傅深深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了,咱们老百姓迎来了新时代新征程,对生活也充满了期待和憧憬。虽然我今年50岁了,但仍然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同全省公交人一起,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朝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前进!”

老党员张秀英:十年风雨升旗路

民生故事大家听(听百姓讲故事我们这)(5)

在长春市宽城区柳影街道富丰家园小区,每周一都会举行升旗仪式,风雨无阻从未间断。于悦 摄

在长春市宽城区柳影街道,有这样一个远近闻名的“升旗小区”——富丰家园小区。从2012年1月开始,老党员张秀英和老伴梁金华坚持每周一清晨在小区广场举行升国旗仪式。十年过去了,升旗仪式从未间断,五星红旗在小区上空高高飘扬。

民生故事大家听(听百姓讲故事我们这)(6)

富丰家园小区经常会举办各种活动,居民积极参与,乐在其中。于悦 摄

张秀英今年78岁,是富丰家园小区党支部书记,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国旗奶奶”。曾经的富丰家园小区是出了名的脏乱差,因为是棚改回迁小区,环境不好、设施不全,邻里之间关系疏远、矛盾频发。张秀英和老伴十分焦急,于是二人决定在小区内举行升国旗仪式,希望国旗精神能让大家聚在一起,齐心协力把自己的家园治理好。

民生故事大家听(听百姓讲故事我们这)(7)

在国旗精神的引领下,富丰家园小区越来越好,成为远近闻名的“国旗小区”。于悦 摄

“十年来,我们的旗杆换了三代,最开始是一根只有1.5米高、绑在变电箱上的木制旗杆,2015年换成了高7米的铁制旗杆,现在这个旗杆有15米高,2018年更换之后沿用至今。五星红旗也换了三十余面,参与升旗的人数也有十余万人次了。”回想起自己十年来的风雨升旗路,张秀英颇为感慨。

2012年6月,在柳影街道和富丰路社区的指导下,富丰家园小区党支部正式成立,由张秀英担任党支部书记,老党员、热心居民积极参与。从此,小区有了“主心骨”。

正如张秀英和老伴设想的一样,慷慨激昂的国歌和冉冉升起的国旗让人心凝聚在了一起,参加升旗仪式的人越来越多,大家有了聚在一起的机会,很多原有的问题和矛盾也都逐一解决。张秀英表示,小区党支部会不定期召开议事会,邀请社区、物业等共同参加。在党建引领下,大家齐心协力去治理、维护家园,小区生活环境与居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居民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民生故事大家听(听百姓讲故事我们这)(8)

在富丰家园小区邻里中心内,经常会举办各类活动,丰富居民休闲生活。于悦 摄

更暖心的是,小区不断涌现出各种好人好事,有居民从自家接水管给花坛浇水,有居民义务为老人理发,还有居民组织义务巡逻……“我们有个‘帮帮团’,无论谁家有事,只要在微信群里喊一声,肯定马上就有人伸援手。”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关系日益和谐。

民生故事大家听(听百姓讲故事我们这)(9)

现如今的富丰家园小区不再是曾经脏乱差的模样,小区广场宽敞整洁,幸福指数直线上升。于悦 摄

十年间,富丰家园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如今的小区环境优美、设施齐备,邻里和睦,经常会举办各种活动。张秀英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话说到了咱百姓的心坎上,让我们充满了干劲,对未来信心满满。我们会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加强党建引领,大家齐心协力建设幸福小区,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非遗传承人白春雨:用双手捏出来生活新篇章

民生故事大家听(听百姓讲故事我们这)(10)

白春雨捏的人参娃娃作品。韩玉红 摄

白春雨的这十年,用双手捏出了一段不一样的人生。作为“吉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白氏面塑的传承人,白春雨的一双巧手像“卡通版”的3D打印机一般,创作出数千个极为精巧的作品。

儿时的白春雨,经常看到爷爷在农闲时挑着挑子到村屯捏面人卖给孩子们,耳濡目染对这门手艺产生了兴趣。虽然没有特意学过,可他从小对人物绘画就有天分,画啥像啥。大学学的又是广告设计专业,毕业后进了一家工艺品公司的雕刻部门工作。

民生故事大家听(听百姓讲故事我们这)(11)

白春雨教小朋友捏面塑。(白春雨供图)

因为一次在商场里跟捏面人的老师傅“偷师”的经历,2010年,白春雨毅然辞去工作,在大学附近的农贸市场里花一年2000元的租金租了摊位,靠捏面人为生。从白领到手艺人,他的决定一度让父亲很不理解,“现在这个年代,放着好好的班不上,却把捏面人当成全职,这不是不务正业吗?”结果,白春雨的这次转型,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能赚钱养活自己了。

民生故事大家听(听百姓讲故事我们这)(12)

白春雨捏的人物肖像夸张又不失趣味。韩玉红 摄

起初,白春雨捏的都是卡通人物。他的第一个人像作品捏了“自己”,摆在摊位的案头上,虽说只有六分像,但也被顾客一眼认出。后来,白春雨的手艺被附近的大学生口口相传,很多人都来找他捏人像。2011年,网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白春雨适时注册了淘宝店铺,订单也开始从四面八方涌来。

民生故事大家听(听百姓讲故事我们这)(13)

白春雨捏的人物肖像栩栩如生。韩玉红 摄

白氏面塑传承到白春雨已是四代,至今有百年传承历史。他的作品里,既有东北民俗系列、长白山人参系列,用手艺来展示家乡的特色和文化,也有年轻人十分喜爱的“流行时尚人物肖像系列”,成龙、甄子丹、宋小宝、周星驰、贾玲……这些知名演员的卡通肖像摆在他的展架上,让人有一种“数星星”感觉。

白春雨最擅长的是捏人物,造型简练生动,形象逼真传神,比例适度夸张。在他的工作室里,展架上摆满了经典作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这位“80后”非遗传承人融入新鲜事物更快,2014年,白春雨在网上看到面塑的教学视频,大受启发,自己也如法炮制,发了几段,没想到十分欢迎。很多人通过他发布的视频,对面塑制作技艺感兴趣,纷纷慕名来到长春拜师学艺。

这几年,白春雨教过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有从新疆坐火车前来学艺的,还有一位远嫁美国的大姐特意飞回国。

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之后,白春雨为国家能够对文化如此重视,感到十分开心。现在白春雨有了新的想法,除了想把面塑的材料、配方不断做技术更新外,还希望开拓更大的市场,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传承非遗。他想从娃娃抓起,“让孩子在玩中不知不觉学会,让他们多掌握一个技能,以后人生中也会增加更多选择。”

志愿者吕志国:一起做公益的人越来越多了

民生故事大家听(听百姓讲故事我们这)(14)

吉林省老兵志愿服务队开展应急救援活动。(吕志国提供)

“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在当下的长春市街头巷尾,总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活跃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成为这座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吕志国就是这样一位志愿者。今年37岁的他是党员,也是吉林省老兵志愿服务队队长。对他来说,非凡十年,日新月异,身边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变化最大的,是一起做公益的人越来越多了。

“10多年前,我们几个志同道合的退伍老兵走上了公益道路。那时候人手少,大家仅凭着一股热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而如今,我们成立了吉林省第一支专业的老兵志愿服务组织,成员上百人,开展了‘兵蕾’计划、‘戎创青春’等志愿服务项目,带动、扶持了一个个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组织。”

民生故事大家听(听百姓讲故事我们这)(15)

吕志国和老兵志愿者一起商讨志愿服务项目设立。(吕志国提供)

2009年12月退伍返乡后,吕志国虽然脱下了军装,但始终不忘部队的教育和培养,把关心帮助他人、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默默做着好人好事。大家都说,风雨中总能见到吕志国的身影,在别人困难时也总能找到他。

永吉县发生特大洪水,吕志国带领的志愿队伍,是第一支到达灾情最严重的歪头村的救援应急分队。他带去了无人机等多种设备,帮助村民搜寻物资,消杀环境,运送一千余件、达5吨重的生活和药品等物资。

他曾在大凉山深处军营当兵,离开这么多年,依然心系大凉山的乡亲们,组织实施“情系大凉山,伸手共相援”的援助志愿服务项目,长期资助那里的贫困儿童与困难群众,帮助政府完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任务。他还开展“兵蕾关爱儿童计划”,长期为长春市多名困难儿童筹集资金,总金额达215万余元,为全省40多所小学赠书2万余册。

民生故事大家听(听百姓讲故事我们这)(16)

吉林省老兵志愿服务队看望老兵。(吕志国提供)

“十年来,我省的志愿服务蓬勃发展,欣欣向荣。如今我们着重发展志愿服务品牌,打造精品服务项目。在志愿队伍正规化、志愿者专业化、志愿服务常态化的道路上花心思、下力气,在沉淀与开展服务中不断积累、不断壮大。”吕志国说,回顾过去,从最初的8人不断发展到现在的230人,公益路上的小伙伴越来越多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深入阐释。作为党员、退伍老兵、志愿者,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持续激活志愿服务的‘红色细胞’,利用好自身优势,用实际行动讲好志愿服务故事,为退役军人服务和困难群体提供更贴心的服务,让志愿服务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茗 于悦 韩玉红 马贺

编辑:马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