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用文学点亮心灯(点亮心灯我的文学梦)

用文学点亮心灯(点亮心灯我的文学梦)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作经历,告诉我:一个人在童年时期所受的教育会影响他的人生选择,甚至决定一个人一生的道路。一个人,在学生时代遇上一个好老师是何其的幸运,一个老师教学生的时间虽然有限,但是在短短的三五年里,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他改变的不仅是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而且可能由此改变学生的一生。由于我喜欢文学,在我的语文课堂上也就慢慢的向学生补充一些课外的东西,有时候就给学生讲一些文学名著的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这些也使得我的语文课与别的老师与众不同,慢慢的,我的学生也喜欢上了读书和写作,后来我的学生跟着我开办文学社,我们还编印了几期社刊。当年用手刻钢板油印的小册子至今我还保留着。现在我的学生中,语文老师就有好几个,还有的在政府机关从事文字工作。由于这些学生在我的带动下喜欢上了读书写作,有的喜欢上了写诗写小说写散文,有的学生还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和各级地方的作家协会,现在想想,这也

文/王辉成

用文学点亮心灯(点亮心灯我的文学梦)(1)

说起我的文学梦想,可能要追溯到我的小学时代。我出生在60年代后期,我的小学是在我所生活的村子里上的。那时学校大多还都没有今天这样正规的校舍,单是我短短的5年小学生活,就先后搬过三次家。记得当年我入校的第一天,当我忐忑不安的牵着母亲的手来到学校时,我离当时规定的入学年龄还差接近一个月呢。我不敢抬头去看老师,尽管后来我发现原来我的老师是那么的和蔼可亲,那是我的老师看上去也就只有三四十岁。那时规定的小学入学年龄是七周岁,所以我当时最害怕的是老师会拒绝收留我。我的猜想果然没有错,当看了户口本后,老师断然拒绝了我母亲,让她把我领回家去,说我还太小,等明年再上吧。我眼巴巴的看着和我一般大的同龄人,蹦蹦跳跳的在校园里跑来跑去,我的心里别提有多羡慕了,于是我摇摇母亲的手,暗示她求求老师。也许是我母亲说的一大通好话打动了老师吧,后来老师终于答应先让我留下来上一天课,看看再说,如果不行明天就不用来了。第二天,我不但留了下来,而且很快就成了老师经常表扬的好学生,因为我在班上的各种表现都不比同龄人差,而且三年级的时候,我还因为帮助同学获得了乡里的表彰。要知道,那时的我,最担心的就是自己表现不好被老师撵回家去,万一那样该多丢人呢!

用文学点亮心灯(点亮心灯我的文学梦)(2)

那时的小学还没有今天这么多的科目,我印象当中只有语文和算术两门学科,剩下的时间大多都是老师带着我们做游戏。在语文和算术两门学科中,我最喜欢的是上语文课。教我语文的就是当初留下我的老师,他的名字和其他人格外不同,当时我也说不清,就是喜欢他的名字,现在想一下也许就是因为老师的名字特别雅致吧,我的语文老师也是我的班主任,他叫张若秋,这个名字一听起来就不像别人的名字那样俗气。后来我才听大人讲,他是这个学校里学历最高的老师,也是唯一一个从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老师,他除了老师的身份之外,还有一个比其他老师都荣耀的身份,他还是我们小学的校长。

用文学点亮心灯(点亮心灯我的文学梦)(3)

当时在张老师的语文课上,我们都学了什么?我现在已经很难想起来了。仔徊想一想,无外乎就是教会了我们常见的汉字,但但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点是当时老师对我们的要求特别严格,他能写一手特别漂亮的毛笔字,小小的校园里,几乎到处都能看到他的手笔。我们对张老师是又喜欢又害怕,现在想来那叫敬畏吧,老师是用他深厚的学养和渊博的学识感染了我们。正是因为老师的言传身教和谆谆教诲,我们才在小学里养成了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这种习惯让我们受益终生,也让我们得以顺利的升入了初中。

用文学点亮心灯(点亮心灯我的文学梦)(4)

我特别幸运的是在初中同样遇到了一位让我敬重的好老师。他就是教我们语文也当我们班主任的苑保才老师。我从苑老师身上学到的东西,可以说深深地影响了我一生的道路,我后来之所以能在初中毕业时毫不犹豫的报考师范学校,而在三个报考志愿中都填写了同一所师范学校的名字,就是深受老师的影响所致。与小学老师不一样的,是在初中的语文课堂上,我从苑老师那里不光学到了扎扎实实的语文基础知识,而且还听他讲述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我们升入初中时,能唯一能看到的书籍,大多都是革命战争题材的红色故事,像《红岩》《大刀记》《烈火金钢》《烈火春风斗古城》等,后来我们读到的这些红色经典,大多都是在初中时候的语文课堂上听到的,如果说苑老师的语文课是我们最早的文学启蒙课,一点也不过分。就这样,初中毕业时我的志愿,就是要当一个像我的语文老师一样的语文老师。没想到命运对我特别眷顾,三年后当我离开师范校园又回到了初中的校园,只不过这次我的身份变成了我向往已久的语文老师。

用文学点亮心灯(点亮心灯我的文学梦)(5)

由于职业的原因,我这个刚上任的语文老师保持了我在师范上学时的读书习惯,那时我和好朋友一到周末就钻进学校图书馆,在为数不多的文学名著里徜徉。80年代初期的校园里,还不像今天这样有大量的图书学校,图书室里的库存并不多,但是这代我们已经足够了,于是我就在学校里如饥似渴的读到了许多老师课堂上推荐的中外名著。那是我们读的书很杂,像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镜花缘》《聊斋志异》《三言两拍》,现代文学名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红旗谱》《暴风骤雨》《李有才板话》,外国名著《基督山伯爵》《三剑客》《红与黑》《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当然,八十年代初刘心武的《班主任》《灵与肉》《钟鼓楼》等伤痕文学和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雪城》《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知青文学,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和《山中,那十九座坟茔》等,席慕荣、琼瑶、三毛等台湾作家的爱情小说,梁羽生、古龙、金庸等名家的武侠小说,在当时也曾风靡一时,这些都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热点。现在想想,我们那个时候没有网络和手机,倒成了一种成长机遇,不然的话,也许我们没有心思静下心来读那么多的文学经典。

用文学点亮心灯(点亮心灯我的文学梦)(6)

就这样,因为爱上了读书,文学的梦想就慢慢的在心底潜滋暗长了。我也说不清从哪天起,开始在心里种下了文学的种子,但是这些学生时代的读书经历,无疑是后来我走上文学道路的内驱力。我今天之所以依然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并在自己心有触动的情况下,提笔写下一些文字,和别人分享文字的美好和思想的启迪,这些都与当年自己的读书经历不无关系。

用文学点亮心灯(点亮心灯我的文学梦)(7)

由于我喜欢文学,在我的语文课堂上也就慢慢的向学生补充一些课外的东西,有时候就给学生讲一些文学名著的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这些也使得我的语文课与别的老师与众不同,慢慢的,我的学生也喜欢上了读书和写作,后来我的学生跟着我开办文学社,我们还编印了几期社刊。当年用手刻钢板油印的小册子至今我还保留着。现在我的学生中,语文老师就有好几个,还有的在政府机关从事文字工作。由于这些学生在我的带动下喜欢上了读书写作,有的喜欢上了写诗写小说写散文,有的学生还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和各级地方的作家协会,现在想想,这也是让我倍感欣慰的地方,当然这也与我喜爱文学,不无关系。

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作经历,告诉我:一个人在童年时期所受的教育会影响他的人生选择,甚至决定一个人一生的道路。一个人,在学生时代遇上一个好老师是何其的幸运,一个老师教学生的时间虽然有限,但是在短短的三五年里,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他改变的不仅是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而且可能由此改变学生的一生。

用文学点亮心灯(点亮心灯我的文学梦)(8)

作者简介:王辉成,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壹点号原创达人,《中国乡村·中乡美文化》文学平台散文编辑,青年作家网、精短小说杂志、首都文学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语言文字报》《齐鲁晚报》《山东教育报》《济南日报》《北京精短文学》《西部文学选刊》《青年文学家》《精短小说》《当代散文》《山东教育》《现代教育》《济南教育》和《九州作家》《齐鲁文学》《当代散文家》《孔子文学》《作家地带》《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山东精短文学微刊》等报刊和网络平台。

壹点号 王辉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