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活了多少岁(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死后)
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活了多少岁(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死后)张居正病重期间还没有什么时期发生,但是就在张居正死后的一个月之内,他的政治盟友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被万历皇帝打发到南京明孝陵守墓。这就是一个政治信号,随后各级地方官员、各地的藩王、京中的勋贵还有张居正的同僚们一起发力攻击张居正。由于政治攻势过于猛烈,张居正的徒子徒孙们无力应付,最终奔溃。张居正被追回一切赏赐,京城和江陵老家被查抄,因此张家饿死了十几口人。万历皇帝和官员们是过瘾了,但是明朝的政治再次恢复到了老样子。到了崇祯皇帝登基的第一年,英气勃发的崇祯皇帝环视大明朝中的景象,不由叹了一口冷气,面对几乎无力回天的朝政,崇祯皇帝追封张居正为“国师”。可是一切都已经晚了,17年后大明王朝崩溃。标准的祖宗债,子孙还。在万历初年,由于万历皇帝年少无知,朝政归属张居正全权处理这无可厚非。但是随着万历皇帝逐渐长大,作为一个帝王对权利的渴望越来越严重,但张居正丝毫没有要放权的意思。在万历皇帝大婚以后,万历向
张居正这个人在明朝历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正是他的改革使明朝濒临崩溃的颓势得以起死回生。清末民初的梁启超甚至将张居正评价为中国古代六大政治家之一,认为是明朝第一名相,这是相当高的评价。但是在张居正死后,他本人和他的家人为什么会有那么惨的遭遇。
一、清丈田亩使各地藩王和京中的勋贵对他恨之如骨
隆庆皇帝驾崩以后,他唯一的儿子继位,建年号万历,因此被称为万历皇帝。张居正利用了时任内阁首辅高拱和万历皇帝生母李贵妃之间的矛盾,成功的赶走了高拱,自己成为了内阁首辅。由于当时的万历皇帝还是一个小孩,根本没有能力处理政务,陈皇后和李贵妃又是女人也不懂朝政。明朝一直就没有垂帘听政的例子,因此这两个女人不可能像三百年之后的慈安和慈禧那样出现在皇帝的后方。因此朝政全部交给了张居正,张居正一时权倾朝野,后世称之为张摄政。
二、一条鞭法和考成法使各级官员也对张居正心怀怨恨
由于正德和嘉靖半个多世纪的怠工,明朝的政治已经腐败透顶,严嵩把握朝政二十多年,各级官员对百姓敲骨吸髓,大明朝的百姓再也经不起折腾了。张居正在民间读书时就看到了底层百姓为了缴纳赋税卖儿卖女的惨状。其实不是明朝政府的赋税太高,而是地方官员层层增加,到了最后,百姓付出的是中央要求的两倍以上。为了遏制这种极度败坏的风气,挽救明朝的政治,张居正推出了一条鞭法。一条办法推行以后,各级官员想再层层盘剥便没有那么容易了。由于官员灰色收入的大幅度减少,张居正也遭到了地方各级官员甚至中央高级官员的嫉恨。
明朝京中官员因为严嵩的长期把持,很多不学无术或者道德败坏之人进入了明朝的官员队伍,成为了管理者。张居正决定整饬官场风纪,推出了考成法,并推荐自己的好友王国光为吏部尚书,主要负责此事。经过考成法之后,一大批官员被罢官或者降级,这些官员都有同乡、同年和座师。可以说是得罪了整个官场,张居正此时深受皇帝和两宫太后的信任,这些官员不能把张居正怎么样,但是他们都在等待机会。
三、张居正的大权独揽引起了万历皇帝的不满
在万历初年,由于万历皇帝年少无知,朝政归属张居正全权处理这无可厚非。但是随着万历皇帝逐渐长大,作为一个帝王对权利的渴望越来越严重,但张居正丝毫没有要放权的意思。在万历皇帝大婚以后,万历向生母李太后表示希望自己可以亲政,但是李太后的回答让年轻的万历皇帝心凉了大半截。李太后的回答是“你30岁之前不要有亲政的念头,一切事物都交给张先生”,这无疑加重了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嫉恨和不满。
张居正病重期间还没有什么时期发生,但是就在张居正死后的一个月之内,他的政治盟友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被万历皇帝打发到南京明孝陵守墓。这就是一个政治信号,随后各级地方官员、各地的藩王、京中的勋贵还有张居正的同僚们一起发力攻击张居正。由于政治攻势过于猛烈,张居正的徒子徒孙们无力应付,最终奔溃。张居正被追回一切赏赐,京城和江陵老家被查抄,因此张家饿死了十几口人。万历皇帝和官员们是过瘾了,但是明朝的政治再次恢复到了老样子。到了崇祯皇帝登基的第一年,英气勃发的崇祯皇帝环视大明朝中的景象,不由叹了一口冷气,面对几乎无力回天的朝政,崇祯皇帝追封张居正为“国师”。可是一切都已经晚了,17年后大明王朝崩溃。标准的祖宗债,子孙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