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波兰用骑兵打德国(波兰骑兵刀砍德国坦克)
二战中波兰用骑兵打德国(波兰骑兵刀砍德国坦克)1936年德国干涉西班牙内战,经过三年苦战最终胜利,部队得到了充分锻炼,也得到了西班牙和意大利两个不大可靠的盟友。1936年德国撕毁了凡尔赛协定,军事力量在三年内从机枪都不许拥有的十万之众,变成了机械化、摩托化三军种齐全的百万大军。画中的人,基本信息不用介绍,看到坦克,大家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纳粹德国。毕竟德三坦克在历史中已然脸谱化了。随着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几乎是瞬间完成了战败国到法西斯强国的转变。1935年,萨尔州经过公投回归德国。
这著名的油画,很多人会情不自禁的哈哈哈。愚蠢的波兰人又双叒叕撞坦克了?
这个军事史上被反复提起,用来教育军人落后就要挨打的战例,很可能只是个谣言。就让我们一起回到八十年前,看看波德战争的真实战场。故事么,就从油画讲起。
秋风起,纳粹鼓声急。谋奇袭。
飞机坦克,百万劲旅,横卷炮衣亮铁蹄。
画中的人,基本信息不用介绍,看到坦克,大家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纳粹德国。毕竟德三坦克在历史中已然脸谱化了。
随着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几乎是瞬间完成了战败国到法西斯强国的转变。
1935年,萨尔州经过公投回归德国。
1936年德国撕毁了凡尔赛协定,军事力量在三年内从机枪都不许拥有的十万之众,变成了机械化、摩托化三军种齐全的百万大军。
1936年德国干涉西班牙内战,经过三年苦战最终胜利,部队得到了充分锻炼,也得到了西班牙和意大利两个不大可靠的盟友。
1936年德军重返不可驻军的莱茵兰,对法国公然打脸并形成战略威慑。
1938德国与奥地利合并。同年德国在慕尼黑协议后分三步吞并苏台德区,捷克,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经过二十年积累仇恨和五年来的疯狂扩军备战,战前的德国拥有近一百六十万军队,其中约九十万堆满了波德边境。
1939年的多事之秋,德国又一次向波兰提出领土要求,这次,要求的是但泽走廊。沉浸在复国后一轮又一轮扩张的波兰,自恃强大且有强援,把这自认为无理的要求一如既往地扔进垃圾桶。而但泽港外,德国的三朝元老舰荷尔斯泰因号,正悄悄扯下了掩盖着“友好访问”名义的炮衣。
花蔽膝,照铁衣。复国一场大梦,敢夸征四夷。
佳人调、句句使人迷,欢宴席。何年何日,国运已成谜。
反观骑兵,第一反应就是波兰。
历史上的波兰和现在这个只有31万平方公里的方块小国差异甚大。波兰在历史上,在东欧和中欧的土地上,曾经是第一大国,辉煌过八百余年。但由于自由选王制度,过分的贵族民主制,最终导致了三个强邻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的三次瓜分。灭亡长达123年之久。
而它在历史上的辉煌,多半来源于富饶土地上出产的木材和谷物,华丽的宫廷舞会,以及被称为骑士超模的波兰翼骑兵……Winged Hussar,这个充满着光荣的名字,记载了波兰立陶宛联邦三百年的辉煌战史。他们的华丽身影,出现在奥尔沙全歼罗斯大军的侧翼,像中流砥柱一样阻挡着几乎灭国的大洪水时代,如天使降世一般排山倒海的切入围困维也纳的土耳其军阵里拯救欧洲,最终随着三次瓜分走向衰落,然后随托尼亚托夫斯基元帅一起,和拿破仑大军一起陨落在莱比锡民族会战的战场。
莱比锡会战
1918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惨烈的世界大战硝烟散尽,三个恶邻遭到了历史的反噬,相继解体灭亡,波兰第二共和国从东线的血泊中浴火重生。是年深秋十一月,波兰复国,而它短短的二十年生命,却是在和邻居们不间断的领土冲突中度过的……
1920年,侵略当年兄弟立陶宛,抢走了该国的首都,后来在立陶宛人的激烈反抗下才放弃了吞并该国的打算。
同年波兰入侵苏联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地区,试图恢复1772年东线国界。在进军过程中,波军沿途大肆烧杀抢掠,吸满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地区的仇恨值。最终一路杀到基辅,从而招致了结束内战后卯足全力的苏联毁灭性打击。在华沙城下,新生的波兰军队依托维斯瓦河天险和英法军事政治支持,利用苏联名将图哈切夫斯基的指挥失误才堪堪逆转局势,免于灭亡。最终战至精疲力尽的双方以寇松线为界,双方大量战俘则在集中营的虐待下面见死神……由于波兰首先动手,而其集中营的状态又远远恶劣于苏联一方,苏联自此将波兰视为不可理喻的邪恶政权。
图哈切夫斯基
因为缺乏海岸线和出海口,波兰利用对德合约开拓出但泽走廊,并将但泽市划为自由港。这次波兰向北拓地至波罗的海,其代价则是大幅损害德国利益,将德属普鲁士与本土一分为二。
法国出于对德国的防范,在东欧地区拼凑过小协约国同盟。但德国试图染指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时,波兰趁火打劫,为了切欣领土背刺捷克,导致法国放弃东欧体系,已经全国总动员的捷克面对英法绥靖,波德即将宣战,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也提出领土要求的局势下,被迫签订了亡国条约。
一通纵横捭阖,波兰北取但泽走廊、梅梅尔、维尔纽斯;东拓地至基辅;南取捷克切欣;西杠魏玛德国。平独镇露,暴打四邻,毁约扩张,得到不少好处的同时也与英法德俄同时交恶,埋下了未来的祸根。二战前,扩张最烈的欧洲国家里,希特勒德国算一个,红色苏联算一个,波兰算一个,意大利算一个……这几个战争策源地还是邻居,地缘政治也决定了它们最终一定会互相撕咬。
在三十年代末,波兰扩军后号称“世界第四军事力量”,总数高达百万。对于领土波兰一贯是先吃先拿,战略上却没有清晰方向。外交上第二共和国则是保持了中世纪领主的水准和眼界,以至于远在利害关系外的友邦英国首相,从牙缝里挤出了千古名言:“给予波兰独立无异于给猴子一块高级怀表”……
当德国的复仇野心遇到了醉心恢复古代辉煌的波兰,双方的决斗也就在所难免了。可波兰的上层建筑远不如德国法西斯思路清晰,路线明快。在军队威武恢复旧疆的迷梦里,在觥筹交错的莺歌燕舞中,波兰第二共和国走上了骤然灭亡的不归之路。
空袭紧,闪电裂王旗。阵云齐。
萧萧飒飒,狼烟四起,愁看苏军与德意。
早在1939年8月26日,就有严谨古板的德军小分队按过时的计划书攻入波兰边境车站。但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居然也没有引起波兰足够的危机感。9月1日,德国按“白色计划”全面侵波,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在但泽走廊打响第一枪。
开战前,波兰自恃英法撑腰,自己有百万大军不虚德国,而波兰军队上层甚至有攻入柏林的计划。德国89万军队在边境展开,波兰则以百万之众迎战。
数量上由于德军有数十万蹲守齐格飞防线防御英法联军,在东线波兰人数上还小有优势,但主要技术兵器上双方不成正比。大炮是六千比三千,坦克是两千八比不到一千,飞机是两千对不到五百,海军德国二流,波兰约等于没有……更主要的,还是德国占了突然袭击的优势,同时作战理念和技战术水平强于波兰甚多。而波兰唯一优于德国的,就是军马数量与质量,波兰有十一个骑兵旅,德国已经没有大编制骑兵单位了。为了激励士气,缅怀荣光,波兰将自己的坦克纷纷漆上了翼骑兵的翅膀。而威武的骑兵队伍四面驰骋,试图御敌于国门之外。殊不知危险已经悄然降临。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覆盖式空袭后,但泽走廊的波莫瑞集团军首当其冲陷入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的围攻中,这个庞大的集团军只坚持了三天就基本成建制被歼灭了。战争开始一周时,波兰空军基本失去了制空权,西线三个波兰集团军尽管拼命抵抗,也发起过一系列反冲击,但还是逐渐被分割包围……德国以革命性的军事理念,完成了对强大邻国的降维打击。
德军坦克部队
波军惨败的消息传到首都华沙,政府在一片混乱中选择南逃卢布林。而波军的军事理念还停留在各集团军以中心城市为核心阵地各自为战,试图守住自己看得见的领土。而德军机械化行军,绕过各大城市后经常在行进路上成团俘虏无法抵御的步兵和炮兵。到九月中旬,华沙已经无法挽救,西线五十万波军挣扎在钢铁洪流包围的孤岛里等待最终的结局。
而这时,波兰外交政策结出的硕果也砸向了自己。 9月17日,苏联背刺,东线25万波军被解除武装,军官们被押往卡廷森林,即将被苏联灭亡的立陶宛扣押波兰所有物资,驱逐波兰人,封闭边界,最后宣战。捷克斯洛伐克尽管已沦为德国傀儡,还是愤怒地越过边境,追打波军……两个小国开始了灭亡前的末日狂欢,也在群殴结束后按约分到了不少波兰领土。
9月28日,华沙投降,投降后华沙还吃到了最后一次大规模空袭。德军和苏军在约定好的分割线会师,友好握手。波兰第二共和国至此又被瓜分,尸骨无存。
华沙北,维水西。残军聚散无定,国难思翼骑。
血肉祭、谎言抹扬蹄,世代记。正确姿势,淮海有奇迹。
波德战争在36天内结束了。
“世界第四陆军”连同辉煌的骑兵传统,被机械化法西斯打得灰飞烟灭。国家灭亡了,整个民族又陷入黑暗记忆的轮回。于是很多人以为,波兰军队是废物,波兰骑兵是笑话,波兰人民是逗比,波兰政权是个垃圾堆,波兰战史是段子手的故事集。
真的这样么?波兰历史上,从来不缺外交和政治上的愚蠢,也从来不缺真正的军人和令人惊叹的勇气。波兰人民中贡献了无数个性奇异的天才,从肖邦到居里夫人,他们的成绩无与伦比。而波兰的骑兵,在国家灭亡前也曾经做到过真正的雄起。
居里夫人
片头作为笑话图的油画,其实是在一个小镇爆发的遭遇战。这个波兰语称之为krojanty的地名,被信达雅地翻译为克罗扬蹄。这是二战中一场不算大的战斗,也是军事史上最大的谣言之一……
前文说道,驻守但泽走廊的波莫瑞集团军,在遭到连续打击濒临覆灭时,一小支波兰军队试图掩护他们撤退方向的侧翼。顺利推进的德军第十九装甲军在战斗间隙休整时,遭到了波军第十八骑兵团侧翼突击。德军被打击的部分,正好是两个摩托化师的结合部,而首当其冲的一个在森林中的步兵营,遭到了践踏冲击而溃散。如果战斗到这里结束,我们就应该惊叹这支波军的敏锐和勇气了。然而……
机械化师其他部分听到战斗声音,立马发动了反击,装甲车和坦克源源不断地赶来,骑兵团在追击中遭到了车载机枪的火力覆盖,大量伤亡。其团长马特拉扎上校,团参谋长,副官等人在打击中相继阵亡,骑兵团的其他人四散而去。是役德军和波军损失差不多,都是百人阵亡,但谁也没有注意到树林中其他人的身影。在被击溃的步兵营后面,是德军机械化之父古德里安及其参谋人员。古德里安当时已经有了率队肉搏的觉悟,但机械化部队的优势改变了历史进程。
古德里安
第二天,意大利记者乔治帕来到战场,看到遍地人马残骸和德军坦克,半是脑补半是妙笔生花地描述了波军如何长矛刺坦克,手枪点铁皮。在他笔下波军骑兵像唐吉柯德一样追杀隆隆作响的钢铁巨兽,最终骑士精神化作红泥碾作尘,变成了战场上的累累尸骨。
古德里安在回忆录中说,波兰政权在开战前声称德国坦克都是锡板刷漆,不堪一击,结果骗到了自己人。无数波军骑兵长枪一刺,就此身亡。这可能是意大利记者描写过于禁不起推敲的找补之语。
真实的波军骑兵旅一般6000人编制,有两百挺轻重机枪和大量车辆以及乘骑炮兵,有小口径大口径迫击炮,有高射炮和在战役后期有很多部队甚至研究出对付坦克的方法,骑兵身背反坦克枪,残部携带37毫米反坦克炮。而漆着翼骑兵翅膀的坦克部队,还在南线面对四支德国部队打赢过坦克战.
但他们的国家最终战败了。
为什么这个传说流传这么广?波兰政府希望用这种应用精神激励国民抗战到底。他们不愿意辟谣。直到克罗扬蹄20周年后,波兰自己拍摄骑兵神剧《罗特纳》,还有这个桥段。德国更不愿意辟谣,宣扬法西斯闪电战的威力,没有比这坦克碾骑兵更爽更唬人的广告了。大家心照不宣地维护着故事的戏剧性,然后又吓倒了法国,吓倒了西欧南欧一片小国,最后又去吓唬苏联……
故事仔细琢磨就会出漏洞,后来有些真实的战例反而被坏名声埋没了。波兰的骑兵神剧,被老兵一顿抗议。而吓不倒的苏联,甚至为此毙了我国一个很好的战例改编电影。
这个电影背景板是波德战争后十年。我国的淮海战场上。1949年1月6日,溃不成军几乎饿垮的国军杜聿明集团,走到了山穷水尽的最后一步。总指挥部还有第一战车部队较为完好的十五辆坦克,试图掩护总指挥部突围。这时,敌副营长吴秀章帅车队试图逃往驻马店,却遇上了我华东野战军的两个骑兵中队。第一天,坦克在突围路上炮火从中损失了九辆,吴副营长居然不抛弃不放弃,拉起其他车组人员一起跑。剩下六辆在跑路中多次与骑兵交火,骑兵也是敲打扒天线,下马机枪扫射一路骚扰,但始终也不得法。双方打打停停。最终大部坦克因为塞人太多空气恶劣,天线损失不辨方向,潜望镜击毁无法反击等等原因相继被俘。只有最后一辆窜往亳州,一直跑到没油……可怜的坦克兵爬出车来,看到的是同样可怜马都快累死的骑兵队伍。
总崩溃的状态下,华野骑兵全歼了国军坦克部队,这,可能才是正确的骑兵打坦克姿势吧。
番外,有关波兰的其他段子:
前天德国例行向波兰道歉,发动二战是我国纳粹罪该万死。
波兰一如既往不邀请俄罗斯。虽然俄罗斯把它西部领土扩展到奥得河。
波兰大度地接受了德国的道歉,毕竟波兰波兹南女生默克尔,正坐在德国总理府呢。
波兰在巴黎和会支持日本,可能也是个谣言。
波兰球是个很好玩的东西,啥都可以往这里装。
我们不应该对不了解的波兰人民产生奇怪的敌意。毕竟我们都曾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清朝末年我们的觉醒,基本就是以波兰和朝鲜为鉴。
最后,无论是人民还是国家,在国际交往上请尽量警惕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