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历史背后的故事(一部武术的活字典)
李连杰历史背后的故事(一部武术的活字典)马云还把太极思维运用于企业的治理,他这句“马氏名言”简直是人尽皆知。“人要活得长,要少动;要活得好,要多动。人生和公司都一样,要想活得又长又好,就得练太极拳,慢慢动。”他还试着通过太极拳消除员工的焦虑。在太极拳发源地认识太极宗师王西安后,他就在阿里巴巴开设了太极课,第一期报名的就有400多人。第二期时,高管彭蕾等人也都成了学员。2011年,马云还请来陈家沟5位拿过全国比赛冠军的陈式太极高手王翠花等,每周定期给员工培训。
李连杰一直都是国内一线大牌的演员,能请到他是非常不容易的, 因为在国内李连杰可以和成龙相提并论了,李连杰虽然没有成龙的名气大,但是在国内的影响力,两个人真的差不多,李连杰出演了太多好的电影,《少林寺》《中南海保镖》《精武英雄》《黄飞鸿》等等,都让观众记忆犹新。李连杰生病后,对人生有了感悟,死后捐百亿财产,为了葬在祖国。
马云是太极拳的爱好者。太极拳于他而言,简直像盐入了水,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基金内部开会时,马云绕着会议室桌子一圈,边打着太极边讲话,抑或总结点评,看似闲庭信步,但思维极其清晰。”记录马云这件趣事的是一个知乎的认证账户。
据阿里巴巴公关部门的员工讲,马云平时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也常常会练几手太极,甚至有时在和下属开会时,大家聊着聊着,他会突然起身打上一套太极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理理思路,找找灵感”。
他还试着通过太极拳消除员工的焦虑。
在太极拳发源地认识太极宗师王西安后,他就在阿里巴巴开设了太极课,第一期报名的就有400多人。
第二期时,高管彭蕾等人也都成了学员。2011年,马云还请来陈家沟5位拿过全国比赛冠军的陈式太极高手王翠花等,每周定期给员工培训。
“人要活得长,要少动;要活得好,要多动。人生和公司都一样,要想活得又长又好,就得练太极拳,慢慢动。”
马云还把太极思维运用于企业的治理,他这句“马氏名言”简直是人尽皆知。
老舍、梅兰芳..都是太极拳爱好者
自古及今,把太极拳当成生活方式的人有很多。我们熟知的老舍先生、梅兰芳先生,他们都是太极拳的拥趸。
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生活十年的老舍刚回国,在济南的山东大学任教。彼时的老舍,作为留欧派,妥妥的时尚一族。
但他在《我的理想家庭》一文中,认为太极拳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现在的高尚小区,里面必须有游泳池,而当年需要有一个打拳的拳场:
院子必须很大。靠墙有几株小果木树。除了一块长方的土地,平坦无草,足够打开太极拳的,其他地方就种着花草……
老舍为了练好太极拳,还特意拜济南著名拳师马永奎为师。1934年端午节前夕,老舍书折扇一把赠予老师,上云:
……每日晨起,自习半时许,体热汗下,食欲渐增,精神亦旺。子元先生教授有方,由浅入深,不求急效,亦弗吝所长,良可感也。
这一年,老舍只有35岁。可以看出,那时的人并不认为太极拳是一种老年人的运动。
文艺圈里不止有老舍喜欢太极拳,京剧大师梅兰芳、程砚秋都是太极拳、太极剑的爱好者。
这两位在当时的流行程度,对比今日的胡歌、鹿晗,犹有过之,是真正的天王巨星。
让人惊喜的是,梅兰芳先生还留下了一段太极剑的视频:
由此也可以看出,太极拳在当年的流行程度,至少在当时的上流社会,是一种被大家推崇的运动和生活方式。
太极拳可以养生、保健,中国人都知道。但具体的作用和原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在近些年来才有了更多的研究。
练太极到底有什么用?
据航天员教员仝飞舟说,神九执行任务的航天员都非常喜欢太极拳这个项目。
在太空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们会利用业余时间,来打这么一套调节身心,这对他们的身体平衡、姿态控制也非常有益。
太极拳还可以减少失眠。
《纽约时报》就有关于太极拳可以减少失眠和炎症的报道。
那个研究证明睡眠不足与炎症增加相关,炎症增加可能会导致心脏病和其他多种疾病,而太极拳可以同时减少失眠和炎症。
研究人员研究了123名超过55岁的失眠症患者,在练习太极拳后,血液C反应蛋白浓度有所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减少,这两者均是炎症的指标。
这个研究的主要作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精神病学教授迈克尔·R·欧文博士说:
使用太极拳和认知疗法来治疗失眠,是因为它们不像药物那样会产生有害的副作用。
“随着失眠的改善,炎症在全身和基因层次上都出现了逆转。”他补充道,“而炎症是心血管疾病、抑郁症和癌症的原因之一。”
此外,太极拳也能预防老年人跌跤。
从大数据上看,跌跤成为中国65岁以上老人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老年人跌倒预防报告》里说:每年约30%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发生一次跌倒。
而数百篇医学论文的研究显示,练习太极拳可以增强身体平衡能力,增强下肢的肌肉,防止老年人摔倒。
同时,练习太极拳的时候,强调意念、呼吸,因而使得老年人的认知能力提高,使得太极拳比快走等锻炼方式更能增强身体稳定性。
由于太极拳对于人的平衡和姿态控制有帮助,太极拳运动也成为帕金森的标准康复训练之一。
但太极拳虽然柔和,如果没有正确练习、良好的运动习惯,很容易扭伤。
所以中老年人在练习太极拳时,一定要遵守练拳“中正安舒、不偏不倚”的基本规则。
但是在动作质量、动作幅度上则不要太苛刻,应以高架势、小步幅、慢旋转、小角度为佳。
如果有一个资深的太极拳老师指导,这些运动伤害就会得到最大程度地避免,而李连杰的《太极云手》课,可能是这个领域最好的选择。
李连杰的《太极云手》课
近日李连杰一张在西藏拉萨寺院的照片,白发秃头要人搀扶,被形容为像80岁老头,其后更传出许多不利于他健康的消息。
当然,这个消息过于捕风捉影了,其实他这些年来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和太极拳的推广。
导演袁和平曾说李连杰是“一部武术的活字典”,不论哪门哪派的,只要一说他都能耍出来。但要说到最爱,那非太极拳莫属。
太极对李连杰的影响可以追溯到1982年他拍摄《少林寺史》的时候,后来他更意识到:
我们有责任传承并推广这种智慧,如果一个民族只生产衣服,只生产GDP,只生产’污染’,那真的太遗憾了。
2011年,对太极文化念兹在兹的李连杰,与马云一道创立了“太极禅”。
李连杰希望能用10至15年的时间把太极真正推向全世界,使它形成一种新的价值观。让全世界认识到太极也是时尚,要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模式,而不是一味地去模仿西方。
在推广的过程中,李连杰认识到:
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垂直化传承,讲究师徒制,可是我们能有多少个老师呢?
太极禅想要走出世界,要做到标准化和普及化,我们要做幼儿园程度的太极禅,让所有年轻人感受到它的的益处和魅力,才有人愿意学习和推广。
考虑到这一点,李连杰希望更多地运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的技术,找到真正的太极拳大师,做出优秀的节目,让真正的太极拳得到发扬,使更多的年轻人爱上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