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经中的婚恋诗(诗经精选之竹竿)
关于诗经中的婚恋诗(诗经精选之竹竿)驾言出游,以写(xiè)我忧。淇水滺滺(yōu),桧楫(guì jí)松舟。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cuō),佩玉之傩(nuó)。
【原文】
籊籊(dí)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巧笑之瑳(cuō),佩玉之傩(nuó)。
淇水滺滺(yōu),桧楫(guì jí)松舟。
驾言出游,以写(xiè)我忧。
【译文】
又长又细青竹竿,当年垂钓淇水上。
难道旧地不想念?太远不能回故乡。
家乡左边是泉源,家乡右边是淇水。
女子出嫁到他乡,远离父母和兄弟。
家乡右边是淇水,家乡左边是泉源。
巧笑细齿白如玉,佩玉纤腰行若旋。
淇水清清涓涓流,桧木之桨松木舟。
乘着小船去出游,排遣心里思乡愁。
【品读】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远嫁异地的卫国女子对家乡的思念。全诗分为四章,每章四句,运用了兴的手法。
第一章写女子回忆幼年时在淇水岸边钓鱼游玩的快乐生活。“籊籊”是长而细的样子。
淇水
第二章写女子回忆出嫁时离开家乡和亲人的心情。“泉源”是淇水上游的支流,在卫国的西北,在卫国的东南方汇入淇水。古人称北边的河流为左,南边的河流为右,泉源在卫国北边,淇水在卫国南边,所以诗里说“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淇水东流
第三章写女子回忆出嫁前在家里的风采。“瑳”指玉色鲜白,这里形容女子的牙齿洁白如玉。“傩”是“娜”的通假字,这里表示女子走路时腰身婀娜多姿,身上的佩玉随着她有节奏的摆动。
第四章写女子无法回卫国,只能借驾船出游以排遣心中的忧愁。“桧楫”是用桧木制的船桨。“写”是“泻”的通假字,消除的意思。
桧木
以前很多人认为《竹竿》的作者就是《载驰》的作者许穆夫人,但现代学者大多认为不是。从诗的文字和内容上来看,《竹竿》与《泉水》倒是有一定的联系。
#阅读的温度##读书##文化##诗词##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