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要掌握的一个重要的自律(成年人最大的自律)
成年人要掌握的一个重要的自律(成年人最大的自律)记得高中的时候,我和好朋友不在同一个班级,但我们约好了周末一起出去玩。不管在哪个领域,“心流”的状态,都是可遇不可求。我们不能坐着心流的出现,要去努力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某一刻,或许它就出现了。在比赛的时候有一股力量,“完全没有怀疑,她就是赢不了我。”邓亚萍还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就是专注于每一次的比赛,不去计较得失,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果早晚会到来。心流,是我们在专注进行某项行为所表现出的一种心理状态,不愿意被打扰和中断。
作者:可乐
1
在一个综艺《圆桌派》中,邓亚萍提过自己专注的一段经历。
她在节目里说到:“1990年北京的亚运会,自己第一次感受到心流的那种状态。”
在比赛的时候有一股力量,“完全没有怀疑,她就是赢不了我。”
邓亚萍还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就是专注于每一次的比赛,不去计较得失,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果早晚会到来。
心流,是我们在专注进行某项行为所表现出的一种心理状态,不愿意被打扰和中断。
不管在哪个领域,“心流”的状态,都是可遇不可求。我们不能坐着心流的出现,要去努力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某一刻,或许它就出现了。
记得高中的时候,我和好朋友不在同一个班级,但我们约好了周末一起出去玩。
放学后,我去教室找她。
她说:“我还有几道题没做完,你先坐下等我一下。”谁知道,那一等就是一个晚上。
我中午困意很少,基本不午休,但是到了下午就开始犯困。为了不打扰朋友做题,我便在旁边睡着了。
等我睡醒,发现已经八点了,朋友此时还在做数学题。我没有贸然打扰,然后拿起了课外书看。
朋友做完题,叫我去吃饭。我说:“就出校门随便吃点吧,快九点了,去商场也来不及了。”
后来,朋友跟我解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虽然设置了做题时间,但是数学题越做越有成就感,就一直想做题目提升自己。”
她的成绩比我好的原因,在那一刻,我找到了答案。
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她不会带手机过去,而我却和她相反。一个上午,她可以看完一本四五百页的书籍,我却只翻开了几页,之后再也没有动过。
看书的时候,我不能和她一样做到专注,总喜欢看看手机,不然就在本子上涂涂画画。
之后,朋友参加学校组织的高二年级作文大赛,没想到,拿了年级组的第一。
班主任一直在班上表扬她的时候,我心在想:这是朋友专注得来的结果,在某些事上付出的精力和专注力越多,得到的反馈就越容易成正比。
专注,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优秀成绩背后的一个秘诀。
给自己所做的事情多一点时间,努力让自己专注于此,你会体会到专注带来的心静。
2
曾经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话:“专注的力量很大,它能把一个人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我成长路上,有一个老师对我来说至关重要。
我曾经在老师工作伙伴的公众号看见,我的老师有一次沉迷做课件,忘记吃饭。不但是她自己没吃,她的儿子也跟着受苦了。
她儿子主动去问她:“妈妈,晚上吃什么。”她才想起,自己没做晚饭。
后来,靠外卖过了一个晚上。
在我老师出版的一本书中,了解到她的过去。因经济原因,无法去读大学,只能出去打工补贴家用。
她不甘心一辈子都在工厂打工,经常利用一些零碎时间进行学习。
被同一个流水线上的人看见,总有人嘲讽她。
“有这本事,为什么不去上大学?”
老师,并没有被这些带水带浆的话中伤。而是,自己利用假期,找了一个安静的环境,专注地学习。
持续的努力和不断地专注,老师最后拿到了毕业证,还找了一个不错的工作。
在工作之余,靠着自己的专注,努力在新媒体写作上做出了不错的成绩。
写的文章被官媒转发,还带领众多学员靠写作变现。
当一个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会更容易进入状态。那一瞬间,忘记时间的存在,肚子饿得呱呱叫,都觉得是小事,做好自己手上的事情才重要。
顶级的快乐,是通过专注得来的。
我曾经也是这样。
当我在拍照的时候,连拍了三四个小时,居然没有感觉到很累。
一直举着相机到处找角度,和模特大声对话。
直到模特跟我说:“要不,我们先去吃饭吧”,那时候我才意识到已经拍了五个小时。
遇到一个很合得来的模特,给我时间让我一直在创作。
拍出来的片子,大家都很喜欢。在某个平台上,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也让我第一次尝试到通过自己的热爱和专注,得到了人生路上的第一桶金。
从那之后,我开始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在拍照上。尽管在走的路上一直都不起眼,但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会更专注。
正是因为我的的专注,作品才越来越好。发朋友圈或者某些平台,经常会有人来评论:“一看这风格,就知道是你拍的。”
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天赋型选手,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都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地努力和专注。
当你沉淀的越久,专注的越久,得到的结果也不会差。正反馈,永远不会缺席。
3
在《心流》这本书中,有一个故事:
里柯•麦得林和胡里欧在同一个装配线上工作,大家的工作时间都是一样的。每天,都重复一样的流水线工作。
很多人开始觉得这份工作很无聊,开始懈怠。但里柯做这份工作已经做了五年多,仍然觉得很愉快,常常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上的难题。
“积极的反馈强化了自我,使我们能投入更多的注意力。”
43秒要完成一个单元,而他打破了最佳纪录,28秒就可以装配完成。
在别人看来,是一份枯燥乏味的工作,甚至想要放弃的时候,里柯没有。
他继续保持着专注的精神在工作上不断突破,还利用晚上的时间去学电子学的课程。
当你在某件事投入的专注越多,你会比别人更容易取得小进步。
专注于某件事时,我们的心就不会太浮躁,在哪个时刻,只会想着最好那件事。
记得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我总是很急功近利。
总想着快点写完,交完稿子就没事了。然后,想着一稿可以通过,就可以拿到稿费了。
但,事实往往与我想的不一样。
尽管发过去的稿子,没有被拒,但是,编辑会说:“写得深度不够,还要改一改。”
收到这样的回复,我的心情五味杂陈。
想起,我在写稿的时候不能保持专心,那写出来的文章肯定也是一盘散沙。
之后,我觉得这样的做法,不仅对自己的成长不利,更是对自己写的文字不负责。
从那次开始,每次写作前,我都要把电子产品从书桌拿走,只留下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虽然,没有写出很厉害的文章,但我养成了一个自律的习惯:保持专注。
当我开始做某件事之前,我会提前放下干扰我的东西,慢慢地进入自己的状态。
“选定一个目标,投入全部的注意力,不论做什么事都会觉得乐趣无穷。”
4
18岁之后,生活就好像一个加速器,不断地催着我们前进。
在走的过程中,很多人会因为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产生焦虑。
忘了自己本来的初衷,也越来越难在一件事上保持自己的专注。
“在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上,我们不可能要求事事都完美。”
我们不能决定所处的环境,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想要的生活我们可以自己去创造。
每天用一两个小时去专注自己热爱的事情,累积下来,你已经超越了许多人。
只有去改变,才有可能收获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能在一件事上付出自己的专注,不计成果,只遵当时本心。
“心流的目标就是持续不断地流动,不是为了到达山顶或乌托邦,而是为了让流动继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