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刘禹锡选择题(皎然题赠了一首五言排律)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选择题(皎然题赠了一首五言排律)林下方欢会,山中独寂寥。乡云心渺渺,楚水路遥遥。唐代:皎然临川千里别,惆怅上津桥。日暮人归尽,山空雪未消。
借景抒情是诗词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方法,作者并不直接抒写内心的激动、喜悦,以及悲愁、苦闷,而是借助一些意象和场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复杂情思,却具有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比如落花代表着失去的年华,月亮象征着思亲的深情;流云意味着漂泊不定,杨柳表达了惜别之意。诗词中的各种意象不胜枚举,但是大家如果可以熟练地掌握,就会很好地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
唐代一位诗僧就深有体会,也能加以灵活应用。下面分享朋友回乡省亲,皎然题赠了一首五言排律,跌宕起伏,更显匠心独运。
冬日送颜延之明府抚州觐叔父
唐代:皎然
临川千里别,惆怅上津桥。
日暮人归尽,山空雪未消。
乡云心渺渺,楚水路遥遥。
林下方欢会,山中独寂寥。
天寒惊断雁,江信望回潮。
岁晚流芳歇,思君在此宵。
皎然是唐代著名的诗僧,其诗语言朴实、闲适恬淡。诗人交往广泛,当时的很多士大夫都非常欣赏他的诗才,也愿意与其密切来往。作者有一位朋友叫颜延之,他有一次要去抚州探望其叔父,诗人前往送别,并赋诗表达惜别之意。明府,是对县令的尊称;觐,会见的意思。
时值冬日、寒风凛冽,朋友即将远行,诗人却不知何时才能与其重逢,心中深感依依不舍。首联道出送别之意,“临川千里别,惆怅上津桥。”此次离别,友人征途漫漫,他从浙江吴兴的若溪出发,千里迢迢地从水路奔赴江西抚州。“惆怅”二字,直抒胸臆,看似直白,却彰显出作者的真情。
次联交代时节和天气,也进一步表达诗人内心的焦虑,“日暮人归尽,山空雪未消。”诗人在渡口送别了好友,自己却久久不愿离开。此时夕阳衔山、空谷积雪,渡口边的游客都早已不见影踪,唯有作者独自在此徘徊。他似乎在守候着什么,又好像有所期待,内心一定感到非常孤寂。
第三联是虚写,作者遥想朋友途中的情景,“乡云心渺渺,楚水路遥遥。”诗人思友之情难消,虽然身留此地,一颗心却已追随好友远去。他想象友人在途中一定思绪万千:家乡的云朵早已渺然不可见,楚水(即抚河)却依然远在天边,遥远的征途如此单调,着实令人烦躁不安。
第四联抒写了愁闷之情,也委婉地传达出彼此的深情厚谊,“林下方欢会,山中独寂寥。”友人远别、诗人寂寥,不禁勾起作者对过往的回忆。似乎不久前大家还在一起欢聚,此时却只剩自己形影相吊,他更觉百无聊赖、无比寂寞。
第五联是作者触景生情,并进行遐想,“天寒惊断雁,江信望回潮。”诗人看到高空中忽然出现了一只离群的孤雁,从而联想到自从与朋友分别之后,自己何尝不是一只“断雁”。
诗人又盼望朋友就像江水定时涨落一样,可以早日回信,从而能给自己一个念想。可是这不过是诗人的一厢情愿,对方远在异乡,经常会身不由己,很难及时和准确地回复信息。
结尾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岁晚流芳歇,思君在此宵。”冬日的山林早已芳华凋谢,而因为友人的远离,山中更显寂寥,作者也真切地体验到一种冷寂和萧索的气氛。
友人已作“千里别”,诗人即使返回居处,依然会沉浸在思念的情绪中,更将辗转难眠。寂寞会伴随着漫长的暗夜,心绪好像还在跟随孤舟起伏,诗人虽然只在结尾到处一个“思”字,其实满篇都溢满了深情。
皎然的这首五言排律跌宕起伏,作者如抽丝剥茧,一层层地表达出自己的惜别和悲伤,可谓匠心独运、情感真切。作者又用“日暮、空山,乡云、楚水,断雁、江潮”等意象进行叠加,细腻逼真地传达出内心的愁情,令人赞赏不已。
皎然是一位出家人,按照常理来说,他应该淡然面对一次别离。但是他同时又具有诗人多愁善感的特性,所以当他身临其境时,也会很自然地在内心激发起伤感和惆怅的情绪,却更令人相信,这些朴实的话语都是发自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