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的主要流派有多少派(诸子百家之一的小说家)
诸子百家的主要流派有多少派(诸子百家之一的小说家)小说家在“诸子百家”里边起源较晚,主要职责是记录民间的奇闻异事,以及老百姓的一言一行,并把这些记录呈报给上级,以便上级随时掌握民风民情,其工作内容类似于今天的记者。二,小说家的主要职责和代表人物每个家都有旗帜性人物,如,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道家的老子和庄子,法家的韩非子和管仲,墨家的墨子,纵横家的苏秦和张仪,等等。有些人物博学多才,精通数门学问,很难把他归类为某一个流派,代表人物无疑是鬼谷子,说他是道家、兵家、纵横家都没有错。之所以会出现这个现象,是因为许多学问是从儒家和道家衍生出来的,把儒家和道家的某一个观点发扬光大后,再吸收其它学问,最终完善成另一种学问。
文·段宏刚
一,诸子百家的由来和代表人物
先秦时期,外界对文化的干扰很少,有学问的人经常坐在一起探讨问题,交流思想,由此碰撞出“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产生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学术流派。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记载:先秦时期一共衍生出189家学术流派,史称“诸子百家”。
然而,最终发展成影响力较大,并被传承下来的学派,不过十几家,其中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纵横家、兵家、医家、阴阳家、农家、杂家等。
每个家都有旗帜性人物,如,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道家的老子和庄子,法家的韩非子和管仲,墨家的墨子,纵横家的苏秦和张仪,等等。
有些人物博学多才,精通数门学问,很难把他归类为某一个流派,代表人物无疑是鬼谷子,说他是道家、兵家、纵横家都没有错。
之所以会出现这个现象,是因为许多学问是从儒家和道家衍生出来的,把儒家和道家的某一个观点发扬光大后,再吸收其它学问,最终完善成另一种学问。
二,小说家的主要职责和代表人物
小说家在“诸子百家”里边起源较晚,主要职责是记录民间的奇闻异事,以及老百姓的一言一行,并把这些记录呈报给上级,以便上级随时掌握民风民情,其工作内容类似于今天的记者。
可以看出,小说家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小说家不可能产生什么高深的思想。
小说家自先秦时期诞生以来,直到西汉初年才出现了一位有影响的人物,名叫虞初,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著有《虞初周说》一书,写作风格模仿《山海经》,收录有1000多篇故事,这些故事的写法在后来对中国古代的传奇小说有深刻地影响。
三,小说家消失的原因
总体来说,小说家在历史长河里最终消失,有三个主要原因。
其一,小说家没有自己的核心思想,注定会被历史淘汰。
“诸子百家”里边,儒家是研究人与社会的学问,其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忠孝悌”;道家是研究人与自然乃至万物的学问,核心思想是“道法自然”和“无为而为”;法家是研究人性与法治的学问,核心思想是“以法治国”;纵横家是研究政治外交的学问,核心思想是“事无定主,反复无常”;墨家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学问,核心思想是“兼爱利他”,等等。
唯独小说家没有自己的研究方向与核心思想,由此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导致研究、学习和传承它的人就非常少,久而久之,就没人关注它了。
其二,小说家的实际贡献小,历朝历代不重视小说家,把其看作是不入流的学派。
从小说家的工作内容来看,小说家不参与或者很少参与学问的研究,没有自己的学问体系,只是作为时代记录者的角色而存在,所记录的奇闻异事主要供人们消遣,对人们的思想和精神很难产生重大影响,对社会文明的推进程度也很有限。因此,不论是历朝历代的掌权者还是学问家,都看不起小说家,认为小说家根本不入流,无法跟其它的“诸子百家”相提并论。
其三,小说家的著作缺乏保护,绝大部分遗失,导致后世学者无法看到小说家的全貌,没办法对其进行系统地研究。
“诸子百家”里边其他家的著作历朝历代都会多次制版和印刷,甚至会以官方的名义来推广这些著作。
小说家因为不被重视,他们的著作也不被重视,小说家的著作只在民间流传,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在长年累月中,他们的著作就变得越来越少,流传到今天的就更少,后人想研究它们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