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楚汉之争刘邦为什么能够打败项羽(楚汉争霸看刘邦和项羽龙虎之争)

楚汉之争刘邦为什么能够打败项羽(楚汉争霸看刘邦和项羽龙虎之争)彭城之战短暂的休养过后,刘邦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作战行动。由于河南地区已尽在掌握,他在汉二年三月,进攻河北地区(大约在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亲率曹参、灌婴等人从临晋关渡河,西魏王魏豹闻风而降,随后进攻河内,殷王司马卬(yǎng)也一样不战而降。刘邦此时真可谓是兵锋所向一往无前,此前被项羽欺负的阴霾估计也扫的差不多了,雄心抱负便就此重新归来。自起兵冲出巴蜀之地起不过半年左右,刘邦便一举攻克关中、河南、河北(大约为今陕西、河南、山西南部),北边的张耳也投靠了自己,俨然成为了北方的霸主,估计直到现在,他也才正式的有了和项羽扳一扳手腕的想法。刘邦平定关中、河南、河北地区回到上文的时间线中,就在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七月,田荣在齐地大肆攻伐之时,窝在蜀地南郑的刘邦也坐不住了,他周围的谋士良臣三番五次的劝说,就是想让他打回去,毕竟在异乡呆着思乡心切。最终刘邦听从韩信的建议,"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汉元

刘邦入秦后,约束士兵,礼贤下士,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深得老百姓民心。百姓唯恐刘邦不当秦王,劝刘邦固守函谷关,以防项羽及诸侯军进入关中,刘邦也采纳了这一建议。项羽此时率自己部下以及各诸侯军40万,一路向西,不断攻取秦国地盘,终于到达函谷关。而刘邦的闭关之策使得项羽非常恼怒,遂派军强攻函谷关而入。刘邦眼见项羽实力如此雄厚,便主动示好,使得项羽放弃了攻打刘邦的打算。项羽随后引兵屠杀咸阳,杀死了之前投降的秦王子婴,烧掉了秦国几百年的宫室,大火三月未灭。之后项羽拒绝了一些人对其建都咸阳的建议,最终决定返回故乡,建都彭城。

在灭秦大业最终完成之后,志得意满、名满天下的项羽组织了一场瓜分天下的大会,即"诸侯相王"。各诸侯经过'友好协商'后,按照自己的实力、与项羽的亲密度、发家之地、灭秦过程中的贡献等综合排名,确定了自己的领地,自己成为了各地之王。当时之势,虽然秦始皇将郡县制推广于全国,意图加强中央集权,提升国家实力,但在绝大多数人心中,西周东周时期的分封制度才是正统,什么郡县制实为异类,毕竟这一将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制度此时才刚刚施行不过十几年,难以改变众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如项羽之流,尚难以发觉这一制度的优势,还按照周朝时期天下共主的方案,分封诸侯,自己只满足于做一个伯天下的"西楚霸王"。这一名号类似于春秋时期的齐桓晋文,只希望成为霸主,并无吞并天下,建立"一家之国"的野心。

话说公元前206年4月,西楚霸王项羽分封天下之后,也有多位诸侯不服,不过大多敢怒而不敢言,就连实力较为雄厚的汉王刘邦都是灰溜溜的进入蜀地,并烧绝栈道,"以示项王无东意"。但齐地的田荣就不答应了,前面讲过,田荣拥立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现在项羽在他的地盘上另外安排了两个诸侯,一个齐王(田都)、一个济北王(田安),又把自己立的齐王田市改封胶东王,这是对自己赤裸裸的挑衅,于是率兵攻打新任的齐王田都,田都战败逃入楚地。不过项王的赫赫威名传遍大江南北,战场上厮杀出来的田荣不怕,居于深宫的田市却是乖乖的跑去即墨就任了。刚刚从前线退下来的田荣得知此消息真可谓怒不可遏,于是率兵追击,杀之于即墨,随即田荣趁势自立为齐王。然后就向西出兵,击败了新封的济北王田安,统一了"三齐"。

此处需要介绍一下后来举世闻名的"汉初三杰"之一的彭越,他是昌邑人,现在山东金乡县,在陈胜举兵之时就拉起了一支千人左右的队伍,还帮助过刘邦攻打昌邑,并收拢散兵在梁地(今开封一带)与秦国作战,队伍逐渐壮大至万余人,对秦军造成了重大的打击。不过在后来项羽分封诸侯之时,却对彭越没有任何表示。正当其郁闷与迷茫之时,齐王田荣接纳了他,授予了彭越将军印,使之出击济北,他也不负众望击杀了济北王田安,帮助田荣平定三齐。随后彭越又奉命在梁地攻打楚军,并大胜项羽派来的萧公角的军队。之后彭越归附刘邦,在楚军的大后方不断游击,采用"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的战术,成功的扰乱了项羽的后勤与援军,保证了前线的汉军一直没有被强大的楚军所歼灭,是故刘邦前期虽然不断战败却不至于陷入绝境,由此可见彭越的能力虽不如韩信,可其所立功勋却也不逊于韩信。而彭越也可谓是开创了游击战之先河,是游击战术的鼻祖。

刘邦平定关中、河南、河北地区

回到上文的时间线中,就在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七月,田荣在齐地大肆攻伐之时,窝在蜀地南郑的刘邦也坐不住了,他周围的谋士良臣三番五次的劝说,就是想让他打回去,毕竟在异乡呆着思乡心切。最终刘邦听从韩信的建议,"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汉元年八月出袭雍地,楚汉战争正式打响。战争甫一开始,汉军便势如破竹一般,一月之内连定三秦,先是雍王章邯战败、退保废丘,其后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接连降汉,项羽随即指派郑昌为韩王,与汉军相周旋。当时项羽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先去对付谁是个需要考虑的难题。恰好此时张良遣书说"汉王只是想重获本应属于自己的关中之地,并没有其它想法",而且齐地的田荣也确实猖獗,并且开始与陈余取得联系,助其击败张耳,迎回原赵王赵歇,眼看局势即将失去控制,项羽也不得不先拔掉这颗眼中钉。于是项羽亲率大军攻打田荣,可惜田荣虽为一代枭雄,战功卓著,却也敌不过战神一般的项羽,汉二年十一月(注:当时历法,十月为第一个月)田荣在城阳一战中大败,退至平原城,被当地百姓所杀。可怜一代豪杰就此凄惨落幕。随后齐国全部降楚,项羽立田假为齐王。

就在项羽北伐齐国之时,降服关中之地的刘邦却并不像张良给项羽的信中所说的那么老实,他趁项羽大军陷入齐国战场之中无法自拔之时,果断迅速地向东扩张,攻略河南之地。刘邦在九月派遣薛欧王吸从武关进入南阳,用迎接吕后和太公的名义,接管了张良所管辖的韩国部分地盘;在十月又亲自带兵到达函谷关一带,招抚了河南王申阳,并设置了河南郡;同时又派遣韩太尉韩信击败项羽所立的韩王郑昌,随后便立其为韩王,这便是与楚王韩信同名的韩王信。至此之时,河南之地已经平定。之后刘邦并未趁胜出击,而是撤回大军巩固后方,消灭三秦旧部,整备边防以防范匈奴,并在栎阳建都。

楚汉之争刘邦为什么能够打败项羽(楚汉争霸看刘邦和项羽龙虎之争)(1)

短暂的休养过后,刘邦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作战行动。由于河南地区已尽在掌握,他在汉二年三月,进攻河北地区(大约在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亲率曹参、灌婴等人从临晋关渡河,西魏王魏豹闻风而降,随后进攻河内,殷王司马卬(yǎng)也一样不战而降。刘邦此时真可谓是兵锋所向一往无前,此前被项羽欺负的阴霾估计也扫的差不多了,雄心抱负便就此重新归来。自起兵冲出巴蜀之地起不过半年左右,刘邦便一举攻克关中、河南、河北(大约为今陕西、河南、山西南部),北边的张耳也投靠了自己,俨然成为了北方的霸主,估计直到现在,他也才正式的有了和项羽扳一扳手腕的想法。

彭城之战

楚汉之争刘邦为什么能够打败项羽(楚汉争霸看刘邦和项羽龙虎之争)(2)

徐州

就在刘邦收服河内地区,几乎将西边与北边反楚势力连为一体之时,项羽的征齐大军却难以抽身返回。项羽在田荣死后,大肆屠杀齐国百姓,齐国各地又开始纷纷叛变,田荣的弟弟田横趁此时机又拉拢起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继续从事反楚大业,不断给项羽制造麻烦。烦不胜烦的项羽决定一鼓作气,先把齐国这些叛逆宵小消灭干净之后再回兵收拾那个趁自己不在占了不少便宜的刘邦。正是这一决定,让刘邦看见了自己可以染指楚国地盘的机会。

刘邦收服河内之后,又继续进军修武,恰逢陈平从楚国投奔汉军,他得知了楚军的走向以及楚国都城彭城内部空虚,有可乘之机。于是刘邦行进至洛阳一带,开始准备东袭彭城的计划。他先是以为义帝发丧的名义,发表了一篇痛斥项羽不讲信用、谋杀义帝的檄文,给自己以及自己未来的盟友一个政治上正确的出兵理由;然后便将此檄文通告至天下各位诸侯,号召诸侯一起来帮忙,其实主要还是自己这半年多以来亲自打下来的各路诸侯。他为了拉拢赵国的陈余出兵,还杀了一个长得像张耳的人,以假意答应陈余的要求。

刘邦一边号召各路诸侯来洛阳集结之时,一边又安排自己的手下各司其职:萧何负责镇守栎阳,筹措物资;韩信继续围攻章邯;征调关中的汉军到洛阳集结。随后便安排了三路大军分别向彭城进发:曹参、樊哙、周勃、灌婴及赵国军队为北路;自己亲率各将及各诸侯为中路的主力部队;将军王吸、薛欧、王陵为南路。三路大军五十六万,浩浩荡荡朝彭城杀来。而远在齐地的项羽显然没有想到这个当年在自己面前唯唯诺诺的痞子居然敢觊觎自己的大本营,还带着这么庞大的军队,楚国沿线的防备都不算十分的稳固,刘邦三路大军并未费什么力气便抵达彭城并完成会师,随后进入彭城。

楚汉之争刘邦为什么能够打败项羽(楚汉争霸看刘邦和项羽龙虎之争)(3)

彭城的陷落对楚军的打击可谓是致命的,首都一失守,意味着远赴齐地的这支楚军成为了真正的孤军,前有强敌、后无支援,稍有不慎便有两面受敌的危险。面临如此危局的项羽并没有惶恐不知所措,他凭借自己对战争的独特嗅觉以及他人难以匹敌的战争天赋与勇猛斗志,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自己率精骑三万回师救援,其余的楚军继续留在齐地内剿灭残余的反楚势力。这个决定看来是这么的难以置信,但是想想曾经的破釜沉舟的项羽以及现在骑虎难下的局面,这个决定又似乎是当时项羽的唯一解。于是,楚汉战争中最恢宏的一战即将拉开帷幕。

刘邦在进入彭城后,志得意满,住在项羽的宫殿中,睡他的女人,花他的钱,一点也没有了当年进入秦王宫的那份谨慎与贤明,此时的汉王刘邦想必已经认定天下唾手可得了,自己不需要继续韬光养晦、继续故作贤德了。各地士兵也是日日欢歌、夜夜饮酒,军营中弥漫着十分乐观的情绪。但是刘邦没有意识到,项羽之所以为项羽,称霸王,不是因为他的都城,而是因为他的军队,只要项羽手里仍握有军队,那他就有能力扭转战局。轻敌,永远是战争中最危险的行为。

项羽决定回击彭城后,挑选了自己帐下三万精骑,随自己飞奔回彭城。这支骑兵部队应当是当时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俘获的王离部下,这些骑兵随王离镇守边疆多年,军事素养颇高,其中不乏楼烦勇士,战斗力实在不容小觑。就在项羽带着这支部队马不停蹄的赶回彭城之时,刘邦却仍然夜夜笙歌,虽也安排了外围的防卫,但却没有严阵以待的架势,他没想到项羽的军队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返回,各军驻地之间沟通不足,项羽把握住这难得的战机,将多处军营各个击破。他先是在暇丘击败樊哙等军后,迅速在胡陵至肖县一带移动,寻找战机。当发现在肖县东南有多处汉军军营后,他便趁夜间悄悄抵达肖县,并于拂晓时分发动攻势,由西向东攻击汉军侧背,汉军显然对此准备不足,面对项羽铁骑的突然攻击,无法组织抵抗,自相踩踏,乱作一团,到中午时分便被项羽击破,刘邦不敌项羽攻势,率军撤走。楚军追击汉军至彭城,又在彭城的郊区大败汉军,斩杀汉军十余万,刘邦只好继续率军撤退。撤退途中,刘邦希望以山为屏障,组织军队抵抗,没想到项羽军队行动迅速,又被其击溃,并驱赶至淮水边上,大量汉军被逼入水中淹死,淮水甚至因此而断流,刘邦此时实在可谓是走投无路了。可是老天爷总喜欢在这种关键时刻捣捣乱,一时之间战场刮起大风,飞沙走石、遮天蔽日,风向还正好迎着楚军,楚军顿时大乱,刘邦也趁乱得以逃脱,逃出生天之时周围不过十余骑(类似这样因为突然而来的极端天气而改变战局甚至改变历史发展方向的,在中国可没少发生,明成祖朱棣造反的时候就发生过不止一次)。

楚汉之争刘邦为什么能够打败项羽(楚汉争霸看刘邦和项羽龙虎之争)(4)

刘邦逃出生天后,继续西逃,可是项羽的军队穷追不舍,逼得刘邦连续几次都把和自己同车的儿子女儿都推下车以保证自己跑得快一点,夏侯婴又几次三番的把这两孩子救回来,最终逃脱了项羽的追兵。而刘邦的老婆和父亲却没有这么幸运,最终在逃亡途中被楚军擒获。

刘邦一路西逃最终在五月到达荥阳,此时萧何迅速行动,征召关中地区的老人和小孩入军队来守卫荥阳(青壮年基本都被刘邦败光了),又通知韩信紧急向东到达荥阳支援。楚军此时也势如破竹一般朝荥阳攻来,不过在荥阳附近被韩信击败,攻势顿减,刘邦终于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得以寻找机会继续与楚军周旋。

彭城一战中,刘邦带领的汉军几十万人,有二十多万被项羽斩杀,剩下的士卒几乎全部溃散,损失极其惨重。辛辛苦苦或降服或拉拢的各地诸侯也纷纷又转向楚军阵营:齐国的田横战胜田假,田假被项羽斩杀后,齐与楚联盟;赵国的陈余得知张耳未死,明白了自己是上当了,遂背汉而与楚和谈;彭越也放弃魏国的城池,撤军于河上,保存实力,旁观楚汉相争;殷王司马卬战死,翟王司马欣、塞王董翳相继叛汉归楚;魏王魏豹也找了个理由返回魏国,随后反汉。刘邦在短短两个月内便感受到了天上与地下的差别,当时看来大好的局面被打破的居然就如此容易,此时的汉军可谓是一片颓势。幸好刘邦手下还有萧何与韩信,萧何从关内、蜀地源源不断的筹措粮草兵员,韩信在前线与强大的楚军不断周旋,楚汉就此在荥阳进入了对峙的局面。

荥阳对峙

楚汉之争刘邦为什么能够打败项羽(楚汉争霸看刘邦和项羽龙虎之争)(5)

荥阳

楚军在荥阳附近被韩信击败,不能西进,被阻于荥阳以东地区,可以说韩信的这场胜利,为刘邦接下来的战局部署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与空间。刘邦迅速建起一条甬道,连接荥阳与敖仓(敖仓是秦军建造的粮仓,在荥阳西北山上),为荥阳的固守提供充足粮草。随后,在六月,让韩信留守荥阳,自己亲自带领众将返回栎阳,完成巩固关中的部署。

当时的关中地区,章邯仍然独霸一方,一直与汉军作战;关中地区由于大量青壮年外出打仗,遇到大饥荒,甚至到了人相食的地步,形势很不容乐观。针对这种情况,刘邦进行了几项行动,稳定住了局面,使大后方得以稳固:1、立太子,由萧何辅佐,以稳固人心,并使其负责粮草兵卒的转运,为前线部队提供坚实可靠的保证;2、亲率大军攻打章邯,引水灌入废丘城,迫使废丘投降,章邯自杀,然后攻下雍州八十余县,至此时,关中地区方才算是完全平定;3、由于关中粮食匮乏,便将大量民众迁徙至蜀中,稳定住了民心,由此可见巴蜀之地对于刘邦成功的重要作用;4、将关中各地的士卒派往边境各要塞,主要有临晋关、函谷关、峣关、武关,以防敌人从这些地方进入关中与蜀地。待到上述一系列行动完成,刘邦也终于获得了一个稳固如昔的大后方,从而能够为自己之后的行动提供坚实的保障。

于是,汉王刘邦于八月返回,亲自前往荥阳前线指挥作战,并派遣郦食其游说魏王魏豹,使其再次归附汉军(之前,刘邦已派人拉拢了彭越和九江王英布),不过魏豹并未归附,刘邦随后派韩信北征,俘虏了魏豹。在这之前,项羽已经与齐赵和解,于是全力西进,试图从两路攻击汉军,一路由项羽亲自率领,攻取荥阳、成皋(gao)以及函谷关,从而进入关中;一路由英布率军由武关进入关中(当时的诸侯中只有英布尚未反叛)。不过随后英布便在随何的忽悠下,叛楚归汉,项羽的这个计划也就无法实施了。英布在叛变后,便被项羽派遣的项声、龙且击败,率残军辗转行至荥阳。刘邦在八月返回荥阳时,正是项羽率大军攻打下邑以及楚军与英布激战于九江的时候,在十一月时,英布败走至汉,十二月时,项羽便率军大举进攻荥阳。楚汉两军围绕荥阳地区的一系列攻坚正式拉开帷幕。

项羽依照当年攻打章邯的老办法:绝其粮道,不断派兵袭击以及破坏汉军的粮食运输的甬道,汉军的粮食供应也因此逐渐不支。刘邦遇到这样严重的威胁,也是一个头两个大,于是号召谋臣出谋划策,赶紧想办法。郦食其首先想了个办法,就是以汉的名义,大封六国后人,赢取六国民心,在政治上孤立楚国,不过,这个办法很快就被张良无情的驳斥一番,最终并未实施;陈平随后又献上了离间之计,当时的项羽骨干,就只有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等几人,倘若能想办法离间他们,项羽的军力必定大打折扣,这个方法获得了刘邦的批准,陈平拿着大量黄金进入楚境,制造各种谣言,离间项羽与各臣属的关系,最终迫使范增离去,周殷叛乱。

而汉军眼下正遭受着项羽的猛烈攻击,陈平的离间虽然已经起效(迫使范增离去),但仍然难解眼前之危局。最终,在汉三年5月,独木难支的刘邦令将军纪信假装自己出城投降,楚军得知后纷纷前往东城观看,刘邦趁机从西城逃出,待到项羽得知真相之时,刘邦已然逃走,而荥阳也毫无投降的意思,依然固守。此一战役,刘邦真可谓九死一生,若非如此巧计,恐怕是难以逃出荥阳城池,楚汉的战事可能就要走向另一个不同的结局了。

项羽随后带兵追击刘邦,攻破成皋,刘邦只好慌乱之间再次撤入关中,收拢兵士再战。待得刘邦又收拢起一支军队,打算再次出关,迎战楚军收服成皋时,辕生献计:南出武关,引诱楚军主力,缓解荥阳压力;让韩信率军攻打齐地(此前韩信已经击败魏豹,并趁胜在两个月内击败或降服了代、赵、燕,瓦解了楚国在北方的势力,为汉军在前线减轻了不少的压力);让彭越与英布在楚军后方活动,分散楚军的兵力(此前,刘邦招降彭越后,彭越就一直在楚国后方打游击)。刘邦采纳辕生的建议,汉军被迫的应战得以转变为主动的出击。

于是,刘邦从武关出关,在宛、叶地区(现河南省南阳市一带)活动,英布奔赴九江收拢残军,大有由南方进攻楚军的态势。项羽现在一心想要干掉刘邦,因此留一部分兵力继续围困荥阳,自己亲率军进攻刘邦。没想到祸不单行,彭越突然带着游击队出现在楚国国都彭城附近,后来甚至还击败了项声、薛公军,杀死了薛公。项羽得知消息后,又不得不率军奔赴彭城,击败了彭越。刘邦觅得这难得的良机,与英布招揽的九江军一起北上,收复了成皋,荥阳的局势又似乎要恢复如初。不过,项羽也不负战神之威名,在六月,刚一击败彭越,便迅速带兵返回荥阳前线,并且一鼓作气攻下荥阳、成皋,杀死了荥阳守将周苛、枞公,俘虏了韩王信。对于项羽而言,这块难啃的骨头终于啃了下来,自己的大军距离函谷关又进了一步;而对于刘邦而言,汉军已经在之前赢得的时间里,营造起了第二条防线:巩县、修武一带,继续顽强的抵抗着楚军的锐利兵锋。战事又一次陷入了胶着之中。

在这一阶段的战事中,项羽看起来屡战屡胜,但在战略态势上,刘邦已经开始逐渐挽回颓势。他利用自己以及关中地区为诱饵,吸引住项羽的主力军团,从而为第二战场的韩信赢得宝贵的发展机会,又利用楚军腹地游击的彭越不断骚扰楚军,拖延楚军行动、消耗楚军的有生力量,而肥沃的蜀中平原与人口众多的关中地区,也为屡战屡败的刘邦提供了充足的粮食与人员保证。反观项羽,与刘邦步兵为主力不同,项羽的军队主力是骑兵,人员成分主要是各地贵族,无论是人员还是马匹都非常不容易补充,生力军的不断消耗为楚军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后方的不稳定也对前线士兵的士气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楚汉之争刘邦为什么能够打败项羽(楚汉争霸看刘邦和项羽龙虎之争)(6)

项羽突破荥阳、成皋防线后,与汉军对峙于巩县,韩信此时已经攻下赵国九个月有余,驻扎在修武。刘邦在巩县布置完防线之后,便到修武,在清晨之时,收回了韩信的兵权,并命其准备伐齐,同时命令张耳收拢赵地的士兵,以补充防线。得到韩信常胜军的汉军,士气大振,不过刘邦听从了臣属的建议,并未主动出击收回荥阳,而是继续坚守以待。

此时的刘邦与项羽对峙于巩县,短时期内谁也拿谁没有办法。项羽兵士虽强,但毕竟远征日久,士气难免下降,离自己大本营太远,补给也是个难题;而刘邦的汉军被楚军一次次击败,已然心生怯意,军力此时也不是特别充足,但胜在补给线短,不会受到骚扰,而且自己据险而守,对方暂时也无可奈何。刘邦趁拖住项羽主力之时,于汉三年八月又派给彭越两万人,助其在后方行动。彭越也没辜负刘邦的厚望,带着众人在楚军后方攻城略地,还专挑楚军的仓库下手,粮食武器烧了一大堆。这么搞了一个月,项羽就受不了了,这么下去自己前线的仗就根本没法打了,粮食都快被人家败光了。

于是,汉三年9月,项羽命大将军曹咎与塞王司马欣共守成皋,自己率军攻打彭越。刘邦采纳郦食其的建议,一面攻打成皋防守的楚军,一面派郦食其前往说服齐国。此时的韩信正率领赵国的军队,向齐国的历下杀奔而来,路上听说郦食其已经说服了齐王田广,由于种种原因,不仅没有停战言和,还趁此机会出其不意,在历下将田广的二十万大军打得大败,随即迅速攻下临淄,齐国君臣仓皇而逃。可怜郦食其,以为自己说服齐国立了一大功,没想到最后被自己人卖了,队友显然根本没有考虑依然身在齐国的郦食其,为了真正统一齐国,防止齐国降而复叛,只好牺牲掉了这个谋士。被打得大败的田广只好求救于楚国,楚国到底家底还算殷实,派出将军龙且带领军队救援,号称二十万。楚国的军队大部分是楼烦骑兵,行动非常迅速,短时间内便与齐王残军会合,在淮水以东扎营;韩信听说后,也命令汉军在淮水以西扎营,准备迎击齐楚联军。为了引诱齐楚军队渡河,韩信用沙袋堵住淮水上游,降低水位,半夜袭击齐楚联军,但打了一会儿便又撤了回去,这么一来,龙且就以为韩信是担心汉军兵力不足不敢强攻,一看水位也不高,于是便命令大军渡河追击。没想到,韩信等得就是敌人渡河,等到龙且军一半士兵渡河,汉军便撤去沙袋,让大水冲了下来,齐楚军队顿时被分割为两截。随后韩信率大军对渡过河的敌人进行了猛烈的攻击,主帅龙且被斩杀,各级司马、将领多人被擒,东岸的齐楚联军一看西岸军队遭如此惨败,果断的都跑了。韩信一直追到城阳,楚军全部投降,随后便抓住并杀掉了齐王田广,韩信又派曹参消灭了驻扎在胶东的田既。田横听说齐王被杀,便自立为齐王,韩信又派人击败了田横,田横于是逃亡投奔了彭越。至此之时,齐国全境平定。

韩信伐齐的胜利,极大的缓解了汉军的压力,打击了楚军的士气。可以说,韩信用这场胜利成功的改变了整场战争的走势,从此开始,楚军已毫无战略上的优势,而占领齐国的韩信也就成了楚汉对峙中的关键人物。韩信于是趁机向刘邦邀功,希望刘邦封他个齐王当当。刘邦虽然生气,但是又不敢得罪韩信,只好同意了他的请求。得知楚军失败,傲气凌人的项羽都不免震恐,他深知,今后天下的走势,要看韩信的眼色了,于是连忙派人去游说韩信,希望韩信叛汉与楚联盟,日后便可三分天下,当一个自己说了算的诸侯王。韩信的谋士也劝韩信,与其归附汉王,不如自立为王,当今天下之势,楚汉打得难解难分,自己要是叛汉,必然能成三足鼎立之势。不过军事上天才,而政治上天真的韩信并没有听从这些建议,他感念汉王的知遇之恩,不愿意做这样不忠之事,仍然坚定得站在刘邦这一方,派出灌婴率骑兵深入楚国腹地,不断攻破楚国城池,消灭楚国军队,纵横捭阖、来去自如,将项羽位于北境与南境的两大粮仓或粮食主产区破坏殆尽。这样一来,对依然在荥阳与汉军对峙的楚军打击不小,粮食的匮乏与对家乡的担忧时刻笼罩在楚军士兵的头上。

韩信击破楚将龙且带领的楚军是汉四年十一月(第二个月),而前面说到项羽率军攻打彭越是在九月。刘邦听说项羽走了,也是非常开心,派人挑衅曹咎,曹咎没忍住,率军出城攻打刘邦,反被刘邦击败,曹咎与司马欣皆自杀。随后刘邦便攻下成皋,收服广武,并派大军将楚军钟离昧部围困与荥阳东(注:成皋、广武、荥阳为三角形站位),试图再次恢复荥阳——成皋这一防线。听闻曹咎军败消息的项羽,正在魏地收复失地,这时也顾不上了,赶忙又返回前线,正好碰上刘邦围困钟离昧,于是与刘邦交战,刘邦于是撤军,在广武与项羽继续对峙。

从此时开始,楚汉双方在广武这一区域进行了长达十一个月的对峙,在此期间,双方为了达成自己的作战目的都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项羽以煮了刘邦父亲威胁,刘邦却丝毫不为之动摇,甚至说如果煮好了,也给我分一杯羹这样的话,面对这样的对手,项羽表示很无奈。项羽又向刘邦挑战,试图通过两人1V1的方式结束这场战争,刘邦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和力能扛鼎的霸王PK,这不是明摆着找死吗?项羽派人挑战,都被刘邦的楼烦士兵射杀,逼得项羽亲自上前挑战,楼烦兵准备再射,没想到项羽对着他瞪眼发怒"怒目叱之",可怜的士兵被吓坏了,慌忙跑了。于是项羽得以与刘邦面对面对骂,不过武力过人的项羽,演讲能力反倒差了刘邦一大截,被刘邦一顿嘲讽加谩骂,怒气冲天,便指示手下用弩射击刘邦。这位手下也确实不辱使命,一下便射中刘邦胸部,不过机智的刘邦却大喊"你射中老子的指头啦",以稳定军心。在这对峙期间,韩信于十一月灭齐,并于二月受封齐王;彭越继续采用游击战术骚扰楚国;七月,立英布为淮南王,指使其与汉军围攻楚国寿春。

鸿沟议和与垓下之战

楚汉之争刘邦为什么能够打败项羽(楚汉争霸看刘邦和项羽龙虎之争)(7)

鸿沟

此时,占尽优势的刘邦请求归还太公(刘邦老父亲),并以和谈为条件。不过后方深受困扰的项羽却仍然不愿意退让,最终在刘邦谋臣与辩士一再相劝才同意了和谈。由此也可见,即使面对在战略上吃尽苦头的项羽,刘邦也不敢小觑,毕竟项羽战神一般的人物,又对其有过三万灭56万的辉煌战绩,刘邦在内心还是十分忌惮的。和谈的结果看起来也挺令人满意,双方握手言和,项羽归还太公,楚汉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双方各得一半。征战奔波了数年的项羽以及楚军,此时总算是舒了口气,他们想着:战争终于结束了,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和谈结束后,项羽便率军东撤,返回楚地。

精疲力尽的项羽和楚军兴冲冲的往楚地行进,急切地想与妻儿老小团聚。狡诈的刘邦与其臣属可没这么信守承诺,等到刘邦接回太公与吕后之后,便在张良与陈平的建议之下,会同韩信、彭越、英布再次共同伐楚,自己更是亲率十万汉军追击饥疲交困的楚军,试图给予楚军最后一击。不过,项羽的霸王之名毕竟不是浪得的,听闻汉军背约追击,便在阳夏停止前进,等待刘邦。刘邦追击到项王不远处时,韩信、彭越等人的支援尚未赶到,于是便也停止了前进,毕竟刘邦还是不敢和项羽正面PK,不过项羽在战场上掌握战机的能力是数一数二的,发现了刘邦的行迹,便挥军反击,将刘邦打了个大败。悲催的刘邦只好再次缩入城中固守,张良于是建议刘邦给予韩信更多封地以及给彭越封王,这样两人才会积极服从命令,刘邦听从了这一建议,将陈以东之地皆封给韩信,立彭越为梁王。彭越、韩信随后果然迅速出兵,配合刘邦的军事行动,三面围剿孤立无援的项羽。垓下之战因此得以展开。

汉四年十月,项羽正与刘邦在陈地对峙之时,齐王韩信出兵,自率大军南下,军队首先攻破彭城,俘虏楚国柱国项佗,随后一路西进,攻破沿路各大小城池,直逼项羽军队之后方。项羽无奈,为免陷入被两面夹击的困境,随即向垓下撤退。十一月,项羽率兵九万向垓下败退,韩信则统率齐、汉大军一路追击,此时,叛楚的周殷、英布、彭越也均已赶到,刘邦于是命令韩信统率所有军队约三十万,对项羽的楚军继续追击。勇猛的项羽也知道逃跑不是办法,于是停止撤退,整军备战,准备与韩信进行决战。韩信也布置好阵势,以孔将军在左,费将军居右,韩信自己坐镇中路,刘邦居于后军,韩信又派周勃、柴将军率军在刘邦之后作为保护。

布置完毕,韩信率军向前,中路军遭到项羽猛烈的攻击,韩信大败,不得不后撤。不过就在项羽想要继续追击之时,两翼却受到孔将军、费将军的袭击,楚军渐成劣势,韩信又趁机回军反击,楚军三面受敌,终遭大败,这也是项羽生平为数不多的失败战役,不成想一次失败便将走向无可挽回之地。项羽遭遇大败,全军筑壁自守,韩信也不着急进攻,用三十万大军将其围了个水泄不通。深知项羽及楚军战斗力之强的韩信,虽然占尽优势却也没有对其猛攻,反倒是以"攻心之术"对楚军进行了长时间的折磨,他令汉军及各诸侯军都在夜里唱楚歌,思想心切的楚军士兵顿时厌战程度剧增,战斗力迅速下降。而项羽也以为汉军已尽得楚地,心里已然丧失了斗志,不过英勇的项王还是带着自己的八百骑兵冲出了层层的包围圈,一路逃至乌江。眼见自己的霸业已然凋零的项羽,最终做出了一个让后世文人扼腕叹息的决定:乌江自刎,一代英雄就此落幕,年仅31岁(此时刘邦已经54岁),留给后人不尽的感慨与怀念。

至此之时,进行了四年的楚汉之争收官,为了胜利用尽各种手段的刘邦笑到了最后,绵延四百年的大汉王朝自此建立,同时也成就了众多的贤臣良将的赫赫威名,后人有谁人不知萧何、韩信与张良,而彭越、英布、灌婴等等杰出将领的大名也一样流传千秋,直到两千年后的今天依然为人所传颂。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