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时间观念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具备时间思维的人)
良好的时间观念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具备时间思维的人)期间,他接到在香港工作的父亲打来的长途电话,叫他帮忙买几盒感冒药,因为香港买不到,而且由于疫情要隔离十四天,又无法回来买,就只好拜托儿子,买了后寄过去香港。有一次我跟一家相熟合作公司的项目负责人谈事情,也算是朋友吧。想要培养出正确的“时间思维”,第一步,首先要在心里建立一个概念,就是“时间成本”。 时间也是有成本的。当然,每个人的时间成本也不一样。
我们都知道,时间是“稀缺资源”。
但很多人对于时间的管理和运用,往往是抱着“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心态去做事。于是一些设定好的目标和计划,从来都不会正确用好时间去打好基础,积累资本,最终让自己一无所获。
如果你对时间管理的理解,依然停留在“随心所欲”的层面,那时间不仅永远不够你用,而且你也无法用好时间,让自己的产出价值最大化。
当然,所谓的“时间管理”,并不是说如何用尽所有零碎的时间,让一分一秒都都能够“物尽其用”。这完全是错误的观念,也没必要这样做。
想要培养出正确的“时间思维”,第一步,首先要在心里建立一个概念,就是“时间成本”。
什么是时间成本?
时间也是有成本的。当然,每个人的时间成本也不一样。
有一次我跟一家相熟合作公司的项目负责人谈事情,也算是朋友吧。
期间,他接到在香港工作的父亲打来的长途电话,叫他帮忙买几盒感冒药,因为香港买不到,而且由于疫情要隔离十四天,又无法回来买,就只好拜托儿子,买了后寄过去香港。
由于我父母也住在香港,所以朋友问我怎么把东西寄过去香港。我说药品这些东西可能要向海关申报,还要有药品的发票,以便香港抽查用,然后一般是用邮政寄过去,大概三、四天左右。
说完,朋友就在天猫的网上药店搜索这个药品,但这个药品只有湖南省那边的店铺才有得卖,于是朋友就索性拜托网店的老板,帮忙寄这个药品去香港。
一顿操作下来要付费了,一问之下才知道,六瓶感冒药一共36元,而从湖南寄到香港的邮费,居然是120元!但没想到朋友想都不想,就立刻微信转账给店铺掌柜了。
我很惊奇地问他,为什么不自己去买这个药,自己去寄?从我们这边寄过去香港,邮费顶多三、四十元而已。
朋友这样回答我:“先不说我能不能找到这个药,就算找得到,我又要特意找时间去邮局寄快递,填写什么药品的申报单。更何况找不到这个药,那么我又要花费更多时间到不同的药店询问。这样来来回回,至少用掉我一两个小时的时间。”
我问:“用掉一两个小时又怎样呢?帮你父亲买药而已!”
朋友说:“我每天工作获得的日薪大概1000元,平均下来每个小时大概能挣到一百多。我自己去寄,也许只是节省了几十块钱邮费,但我却没了两百元的工资。但给别人去寄,尽管多花几十块钱,但我依然能够挣到两百元。我为什么不交托其他人帮我做呢?”
我想,这就是“时间成本”了。
所谓“时间成本”,就是如果把时间用于做别的事情,可以获得的收益。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机会成本。懂得计算时间成本,可以帮助我们做出理性的决策。
例如朋友自己去寄,可能总共花费76元,药店老板帮忙寄就要花费156元,多出80元。为了省下这80元的邮费,而没了两百元的工资,这就得不偿失了。
虽然在我看来,以朋友的职位,就算他自己腾出时间去寄,他每天依然会挣到1000元的日薪。其实他只是嫌麻烦,懒得跑来跑去而已。
但这也说明一个问题,有时间思维的人,都懂得让自己在一段时间单位内的价值产出最大化。正是这个原因,他们管理时间的方式就能够他们“成大事”。
但怎么才能够具备这种时间思维?下面分享五个“时间管理”的法则。
法则一:你的时间有没有效益,取决于你的“生产力”是怎样
大部分人都觉得,想完成一件事,只要“安排时间去做”就可以了?
但现实的情况是,即使你安排出合理时间,事情也不会好像你想象中那样进展顺利,除了一再拖延,还会影响到你去完成其他重要的目标。
很多人把原因归咎于自己没有做好时间管理,于是找了许多时间管理方法,但却没注意到另外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精力”和“专注力”。
因为这两个因素,才是决定我们的时间能不能从中产生效益。这就是构建时间生产力的公式:
- 生产力 = 时间 × 精力 × 专注力
也就是说,“时间管理”是其次,我们应该优先管理好自己的“精力”和“专注力”,这会决定我们能不能让时间生产出更多效益的先决条件。
并不是花越多时间生产力就越高,还要考虑“精力”和“专注力”。
许多事情都会导致我们的专注力分散,例如在有干扰的情况下工作,工作条件不好、长时间工作(超过5小时就算)、情绪不好等等。
如果你损失一半的专注力,那么就算用两倍的时间也未必能够提升生产力。但如果专注力充足,那么很多事情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
同样,在意志力坚强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坚持完成该做的事,一旦意志力用完,我们就会开始自我放纵,如不停的吃东西、玩手机、上网随意浏览网页等。
可以说,专注力影响时间的品质,而意志力影响时间或资源使用的选择,同样都会影响最后总体的生产结果。
有时间的人很多,却不是每个有时间的人都能有大量的生产力,原因并不是你时间有多少,而是你能够使用的“专注时间”有多少。
所以,在安排时间去完成制定的计划和目标时,你首先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精力”和“专注力”能够完成到这件事。
否则,先调整好这两点再说。
法则二,同一时间,不要给自己安排太多的事情做
了解专注力与意志力,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这两个概念,代表我们不应该同一时间给自己安排太多事情。与其你在晚上的时候,想要打游戏,又想看书,又想看电视,倒不如专注完成一件事后,才再去做另一件事!
做好时间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弄清楚自己时间到底用在哪里,明白自己使用时间的习惯,才能做好反思和制定改进的计划。
坐下来,思考一下你每天花去的时间,通常都是如何安排的?这样可以让自己对时间的使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记住一个要点:我们的习惯,是导致时间被用在不同地方的重要因素。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时间会被我们花费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而重要的事情上却并没有花很多时间。而这些,都是由于我们长期建立的习惯行为模式。
所以,想要最大效能利用好自己的时间,我们就需要改变自己平常的习惯,找到那些浪费你大量时间的点,然后尽量减少这些任务,或者不做。
比如,长时间地看电视,刷微信,跟别人聊八卦等等。或因为心情不好,而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效率,导致时间被浪费等。
这里分享一个时间管理工具:GTD。
GTD时间管理用一句来说就是把你要做的事情记录下来,整理好、安排时间执行就可以了。GTD时间管理的5个核心原则就是:收集、整理、组织、回顾、执行。如下图所示。
忙碌如果不能帮你完成任何事情,那跟懒散又有什么差别?少就是多,一次做一件事情,实际上生产力才是最高的。
法则三,不要强求我们能够完成所有想做的事情美国个人和职业发展培训师博恩·崔西,在其著作《吃掉那只青蛙》中,有一句著名的话:
“你不可能做完所有的事情!”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完成自己要做的所有事情。
很多人忙忙碌碌却又没产出太多价值,正是因为”误认为”自己每件事都能做好做成。但实际上,我们根本不可能每件事都做到好,一定要懂得做“取舍”。
问题是在做取舍的时候,往往把一些真正重要、高度产值的大事,默默放弃掉。就算没有放弃,也有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但由于敷衍了事或者心急求成,于是事情通常只有做到80分左右。
完了后就立刻去做那些想做,但又没有多少价值产出的事情了。如玩手机、看电视、打游戏等。
在《一周工作4小时》这本书中也有一句很棒:“把不重要的事情做得很好,不会让事情变重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做好,也不会让事情变重要。”
对应上文我朋友那个例子,这句话是不是说得很有道理呢?与其为了省钱花时间跑去买药,但不如专注当下,跟我谈好合作的项目事宜?
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取舍的困难并不在于你放弃掉什么,因为你可以放弃的事有太多了,所以关键点是:你到底应该选择做什么?
这是下一个法则谈到的问题。
法则四:清楚知道一段时间内,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排除掉专注力、精力等因素之后,那么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哪件事情应该先去做?”
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一书中,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我用三个原则总结一下:
原则1. 拥有一个事物,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拥有它
原则2. 如果你需要花费大量精神才能拥有一些事情,只说明你还不够资格拥有它
原则3. 想让自己拥有更多,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成长”。
换句话说,无论何时最优先的事情都是“自己的成长”。你有些事情你无法拥有更多,那就说明你早已经停止成长很长时间了。
当然,这些原则只对于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人有用,万一你不知道自己现在该做什么,你就要花时间去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了。
因为以结果为导向,才能够让我们针对性地用好自己的时间。
好比我们要规划好需要执行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甚至把年度目标分解到每个月,做好每天的行动计划清单,这样我们才能够利用好每天的时间,为目标进发。
以一个星期为一个大的目标单元是比较合适的,因为我们平时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意外,某些时候我们确实可以无法执行目标,所以制定计划时可以有些灵活的空间。
至于如何制定一个“好目标”,离不开以下几点:
1,目标必须明确而清晰;
2,目标必须可以衡量;
3,目标必须契合实际,可以达成;
4,目标要有确定的时间限制;
例如你想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这个目标就比较笼统,无法细化到每天的执行步骤上。
所以,我们就要继续细化这个目标,让其可以衡量,而且能够让自己达成。我们可以指定每天的“执行目标”,就是“每天掌握一个语法知识点”,“或者背诵十个单词”,或者“掌握十个句型”等。
按照这个方法,就能够制定每天的计划和行程,做好每天的行动清单。
制定计划之后,你就要安排好行动时间,每天列出需要完成的三件重要事情,做好这三件事情,再去考虑其他的事情。哪怕其他的任务没有完成也不要紧,因为你已经把最重要的事情完成了。
当然,想要更好地完成工作,你需要做到你工作的“黄金时间”,让自己的精力和专注力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
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天状态最好的黄金时段,在那个时段工作1小时,可能相当于其他时段 3小时的效益!
例如:许多工程师很喜欢在半夜写程序,只因为程序需要高度的专注,而白天身旁的干扰太多了。
精力与专注力,跟生理状态有很直接的关系,你懂得通过饮食调整、固定运动、避免熬夜,让自己每天能够保持一个最佳的生理状态。
法则五,对结果进行反馈,调整计划,改善不足
不管我们制定的行动计划多么完美,或者我们如何要求自己按照计划去行动,我们总会有做得不到位,或者做到还不够好的地方。
所以,当你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如果你意识到有这些问题的出现,最后就是去检验行动的结果,以及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
建议每周都要留给自己反思和总结的时间,查找不足,改善问问,然后完善整个时间管理计划。
每天晚上也要反思当天的工作,如:
- 当天的目标完成了多少?
- 跟原来的计划相比相差多少?
- 是什么原因导致没有完成?
- 如何防止问题和进行改进?
对于经常操作的任务做好流程化处理,整理成行动清单,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这样就不用每次工作都调用大脑思考,减轻负担,每次只要根据核对经验积累的行动清单来快速执行。
当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之后,我们做起来就会容易很多了,毕竟我们应该不会对自己每天刷牙、洗澡这些行为,觉得是一种苦差吧?
至此,按照这些法则去做事,养成“时间思维”,你才能够高效做事,让时间为你产出的价值做到最大化。
你也因此积累到“成大事”的资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