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姓最厉害的古人(汉字探源曾及曾姓)
曾姓最厉害的古人(汉字探源曾及曾姓) 随着制陶工艺的进步,人们改进了这种陶制炊具,并改称甗[yǎn]。甗的形状,是把上面的甑和下面的鼎用一个腰连成一体,用时箅子放在腰部。 各种形状的陶甑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底部有一个或者多个圆孔,以便蒸汽透过圆孔蒸熟食物。人们最初在甲骨文上记录这种炊具时,只画出了这种炊具和底部不规则的孔和其上冒出的蒸汽的样子。西周初金文中,在其下添加了烧水的釜的形状。接着,经过篆文、隶书的演变,楷书写作曾。后来,为了强调它是用土陶制成的,又加一个瓦字旁,写作甑。 陶甑(曾),是新石器时代发明了土陶之后才有的炊具。陶甑的发明,使人类在吃到烤熟和煮熟的食物之外,又吃到了蒸熟的食物,让后世的人们受益无穷。我国黄河、淮河、长江等流域,都有陶甑出土。最早的陶甑,距今超过8000年。红陶甑(曾)半坡遗址出土的陶甑(曾)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曾,会意字,读作zēng,céng。甲骨文字形上下结构,上像蒸汽升腾的样子,下为圆形带孔的物件,作用同现在用于蒸熟食物的笼屉。金文字形在甲骨文字形之下多出一个釜(锅)。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曾。曾是甑[zèng]的初文。大致有钵、盆、罐三种形状。本义用于蒸熟食物的有箅孔的陶器。
曾字的衍变(《字源》)
一、曾字的由来
陶甑(曾),是新石器时代发明了土陶之后才有的炊具。陶甑的发明,使人类在吃到烤熟和煮熟的食物之外,又吃到了蒸熟的食物,让后世的人们受益无穷。我国黄河、淮河、长江等流域,都有陶甑出土。最早的陶甑,距今超过8000年。
红陶甑(曾)
半坡遗址出土的陶甑(曾)
各种形状的陶甑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底部有一个或者多个圆孔,以便蒸汽透过圆孔蒸熟食物。人们最初在甲骨文上记录这种炊具时,只画出了这种炊具和底部不规则的孔和其上冒出的蒸汽的样子。西周初金文中,在其下添加了烧水的釜的形状。接着,经过篆文、隶书的演变,楷书写作曾。后来,为了强调它是用土陶制成的,又加一个瓦字旁,写作甑。
随着制陶工艺的进步,人们改进了这种陶制炊具,并改称甗[yǎn]。甗的形状,是把上面的甑和下面的鼎用一个腰连成一体,用时箅子放在腰部。
曾(甑)与鼎合体的甗(大汶口文化)
现在,海南黎族同胞还在手工制作陶甑,并用来蒸米饭。同时,还有用坚硬的杉木或者竹子制作的甑。而大多数人已经不用陶甑蒸饭,甑已经变成了用竹、木或金属制作的笼屉,甚至直接用电饭锅蒸饭。
二、曾字的引申义
《说文解字》认为,曾,词之舒也(曾,表示词义的延展)。因为许慎没有见过曾的甲骨文,因此,对曾字的解释出现错误在所难免。
(一)读作zēng
1.用曾(甑)蒸食物,热气蒸腾而上,引申为升腾,高举。(1)屈原《楚辞·九歌·东君》:翾[xuān]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舞姿翩翩像翠鸟升飞,载歌载舞齐声诵诗章)。(2)《淮南子·览冥训》:还至其(凤凰)曾逝万仞之上,翱翔四海之外(后来等到凤凰盘旋升飞到万仞高空,翱翔在四海之外)。
2.曾(甑)放于釜之上,上放盖,引申为叠加,添加。《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此义后写作增,或许是因为釜、盖、曾都是陶土制作的,所以加一个土字旁。
3.釜、曾、盖三种炊具依次向上叠加,一个比一个高,借指人际关系中相隔两代的亲属关系。如,曾祖父,曾孙。
(二)读作céng
1.釜、曾(甑)、盖依次放置,引申为重叠放置,堆积。(1)《管子·轻重戊》:有虞之王,烧曾薮[sǒu],斩群害,以为民利(虞舜时代,火烧堆积的野草,消除各种对人有害的东西,为民谋利)。(2)《淮南子》:魏阙之高,上际青云,大厦曾加,拟于昆仑(宫阙高耸,上接青云,楼宇层层,犹如昆仑)。(3)杜甫《望岳》: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帘)。此义后写作層,形声字,简化字写作层,会意字,丢了声符曾。
2.虚化为量词。《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九曾之台,起于累土(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此义,后写作層,简化为层。如,一层楼。
3.蒸熟食物后,曾(甑)的作用就成为过去时,虚化为时间副词,表示过去发生过的,经历过的,已经。《春秋公羊传·闵公元年》:庄公存之时,乐曾淫于宫中(庄公活着时,仆人邓息乐在宫中淫乱过)。如,曾经,似曾,不曾,未曾。
4.已经过去的,不能改变,引申为无奈,怎能,难道。《论语·八佾》: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5.引申为竟,乃。《诗经·国风·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谁说黄河广又宽?难以容纳小木船。谁说宋国很遥远?一个早晨就能到达)。
三、曾字的衍生字
曾字的衍生字,都与曾字的本义或引申义有关。曾字的衍生字的读音有cēng,céng,cèng,fēn,sēng,zēng,zèng,zhēn。
(一)cēng
1.噌,摩擦的声音。如,猫噌地上了树。
(二)céng
2.層,简化字写作层,初文为曾,见曾。
3.嶒,山势层峦叠嶂。如,崚[léng]嶒 嶒峨。
4.驓,膝下为白色的马,看上去有层次。
膝盖以下是白色的马叫做驓
5.竲,没有顶盖的楼台,曾是楼的一层,立是还可在其上再加盖一层。
(三)cèng
6.蹭,重复摩擦,不断摩擦。如,磨蹭,挪蹭。
(四)fēn
7.朆,吴语字,勿 曾的合音,义为未曾、不曾。
(五)sēng
8.僧 音译字,本为僧伽,源自梵文saṃgha,指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如,僧侣,僧尼,唐僧。
9.鬙,头发散乱,如同搭建巢居的柴薪。如,鬅[péng]鬙,鬔[péng]鬙(头发蓬松散乱)。
(六)zēng
10.增,初文是曾,见曾。如,增加,剧增,陡增,徒增。
11.憎,多重的恨,非常恨。如,憎恨,憎恶,爱憎。
12.罾,像曾的渔网。如,渔罾,罾船(用罾捕鱼的船),扳罾。
捕鱼的渔罾
13.缯,在丝织布上再织上花纹。如,笺缯(书信,古代用丝绸写信),黄缯(黄色的绸子)。
14.矰,古代射鸟用的拴着丝绳的箭。如,飞矰,矰罗(捕鸟的箭和网)。
15.譄,用夸大的言辞描绘事物,夸大其词。
16.鄫,曾邑,古曾国。
17.橧,古人用柴薪架成的住处,巢居。如,橧巢,橧庥[xiū]。
18.璔,用玉石翻新的玉,二手玉。
(七)zèng
19.赠,把宝贝送人,这宝贝就只是过去属于自己的宝贝。如,赠予,赠给,赠送,捐赠,获赠。
20.甑,初文曾,陶甑。如,饭甑,尘甑(甑长期不用而落满尘土,比喻贫穷),甑带(束在甑上的蒲草,久用败烂者可入药)。
21.熷,重复利用的余火。用没有火苗的炭火烘烤竹筒鱼,也称作熷。如,熷鱼(把鱼放进竹筒,用炭火烘烤熟)。
22.磳,山石重峦叠嶂。如,碐磳,磳田(梯田),磳磴(层层石头台阶,引申为人生的挫折)。
(八)zhēn
23.潧,潧河,又称溱头河或臻头河。有的河段称为石滚河,或常发洪水,石头都在洪水中翻滚。不停地翻滚石头的河,就叫潧。
四、曾姓来源
曾(陶甑)这种陶炊具,在长江、黄河、淮河等流域都有考古发现。掌握制作陶甑手艺的各个氏族部落,都可能以曾作为自己氏族部落的图腾标识,自称曾氏。他们建立方国,称为曾国。后来被强国吞并,成为一个邑,称作曾邑,合写作鄫。
山东省兰陵县向城镇文峰山东侧的鄫(曾)国故城
史载,在今山东兰陵、湖北随州等地,商周及之前都有曾国,而且考古都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陶曾(甑),说明都有以曾自称的氏族部落。
需要说明的是,姬姓曾国,即史籍中所称的随国,是西周初,辅佐文王、武王和成王的大将南宫适为首位国君。其任务是,警戒淮夷,监视江夏(武汉)一带,为周朝作屏障。南宫适建立的曾国,战国中晚期被楚国所灭。但没有史籍记载,此曾国的后裔有以曾为氏的。因此,现代曾氏源自姒姓的曾国,以曲烈为始祖,所谓“天下一曾无二曾”。
据文献记载,曾姓的来源有:
1.源于姒姓。大禹,姒姓,治水成功后,接受舜帝禅让。禹之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夏王少康将少子曲烈封在曾(今山东临沂市兰陵县向城镇),建立曾国。因此地盛产丝织品,又称缯国。春秋时期,前567年,曾国被莒国所灭。曾国贵族和国民有以鄫为氏的,后去邑(阝)称曾氏,他们以曲烈为始祖。
2.源于少数民族。在京族、彝族、土家族、布依族、满族、苗族、黎族中都有少量曾姓存在,但其绝大部分的父系是汉族。
如今曾姓人口约730万,按照人口数量排名第32位。
诗曰:
曾指有孔陶炊具,
水汽升腾蒸熟米。
凤凰曾逝万仞上,
九曾之台累土起。
参考文献:
1.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语文出版社,2008年版。
2.李学勤主编《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3.《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17年版。
4.《辞源》,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5.《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6.《实用甲骨文字典》陈年福编著,四川辞书出版社,201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