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炼字方法(中考古诗鉴赏之炼字)
中考古诗炼字方法(中考古诗鉴赏之炼字)3.赏析典故,要挖掘所用典故的本义,探寻作者的用意(即内蕴),答题时注意采用“委婉”“含蓄”“蕴藉”等词语。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对“闻笛赋”怎么理解?——“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这里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已逝老友的怀念之情。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确”“生动”“传神”“清新质朴”“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朴实”“隽永”等词语。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并加以赏析。——“初平”生动地描绘出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渐”准确地写出
品味炼字
【答题指导】
1.赏析动作性词语,要分析其传神之处,以寻求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答题时注意采用“生动”“形象”“简练”“富有表现力”等词语。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两句,“辅”和“望”字用得极精辟,“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雄伟。“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2.赏析描写性词语,要分析其对描绘意境的作用,答题时注意采用“准
确”“生动”“传神”“清新质朴”“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朴实”“隽永”
等词语。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并加以赏
析。——“初平”生动地描绘出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渐”准确地写出
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
3.赏析典故,要挖掘所用典故的本义,探寻作者的用意(即内蕴),答题时注意采用“委婉”“含蓄”“蕴藉”等词语。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对“闻笛赋”怎么理解?——“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这里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已逝老友的怀念之情。
另外,还有一些类型的词值得注意:
1.叠词。一是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二是起强调作用,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感情的表达更加绵密曲折。
2.拟声词。一是给读者以听觉上的感受,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二是能引发视觉、触觉的感受,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
3.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答题步骤】
1.揭示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回原句中描述特点。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或表达怎样的情感。
【答题格式】
“×”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题解析】
例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苫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8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例2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华子岗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请谈谈“侵”“拂”两个字的妙处。
解析:“侵”字本义为“入侵”,在诗中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步骤一),展现了诗人在夕阳中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步骤二)。“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步骤一),也使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步骤二)。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步骤三)。
例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解析:“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