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队的马术比赛(国内唯一一支残疾人马术队在成都)
马术队的马术比赛(国内唯一一支残疾人马术队在成都)“成立半年以来,马术队已经进行了两个阶段的训练,每周进行两次马术常规训练。”成都市残疾人马术队教练赵冀川表示,在马术队中运动员年龄从15岁到40多岁不等,目前的成都市残疾人马术队已具备基础的马术技能,“从马术来说,他们进步非常快。可以完成一些队列动作,甚至是跳过障碍。”成立至今,目前共有12名正式队员参与日常训练,训练内容结合了成都本地残疾人士的马术训练体系及马术理论知识培训。独立控马、指令性场地线路训练、马术队列训练,都可以出色完成。面对教练提出的左转、右转、大圈、小圈等指令要求,也都可以顺利完成。6月14日上午9点,在成都温江金马国际体育城马术公园,十多名运动员在马背上奔腾,慢步、快步、打浪(起坐)、压浪,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运动员看起来飒爽英姿。下马后才会发现,这些紧握缰绳骑马奔驰的运动员,都是残疾人士,包括脑瘫、肢体残疾等特殊人群。骑马,既是他们放飞自我的娱乐方式,也是治愈心灵的疗
每周四上午,在成都温江,成都市残疾人马术队都要开启训练。10多名残疾人士参与训练,马上,飒爽英姿骑马行云流水;马下,需要专人搀扶才能下马走路。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支残疾人马术队。马术队教练赵冀川还打算让他们参与正式的体育赛事,与普通人一较高下, “在我眼中,他们的身份不是残疾人士,而是运动员。”
国内唯一
国内唯一一支残疾人马术队
可以独立控马完成多项动作
6月14日上午9点,在成都温江金马国际体育城马术公园,十多名运动员在马背上奔腾,慢步、快步、打浪(起坐)、压浪,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运动员看起来飒爽英姿。下马后才会发现,这些紧握缰绳骑马奔驰的运动员,都是残疾人士,包括脑瘫、肢体残疾等特殊人群。
骑马,既是他们放飞自我的娱乐方式,也是治愈心灵的疗养方法,这就是国内唯一一支残疾人马术队。
2017年9月,成都市残疾人马术队根据残疾人马术训练筛选标准面向残疾人群体广泛招募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士加入到运动队中。经两个月的筹备期,2017年11月11日,在成都市残疾人联合会、成都市温江区残疾人联合会的指导下,成都市残疾人马术队作为国内唯一一支残疾人马术队正式成立,这也是成都乃至四川首支残疾人马术队。
成立至今,目前共有12名正式队员参与日常训练,训练内容结合了成都本地残疾人士的马术训练体系及马术理论知识培训。独立控马、指令性场地线路训练、马术队列训练,都可以出色完成。面对教练提出的左转、右转、大圈、小圈等指令要求,也都可以顺利完成。
“成立半年以来,马术队已经进行了两个阶段的训练,每周进行两次马术常规训练。”成都市残疾人马术队教练赵冀川表示,在马术队中运动员年龄从15岁到40多岁不等,目前的成都市残疾人马术队已具备基础的马术技能,“从马术来说,他们进步非常快。可以完成一些队列动作,甚至是跳过障碍。”
在一匹小马上独自骑马欢笑的,是15岁的脑瘫儿童楠楠(化名),从去年11月份训练以来,楠楠已经从马上摔下来3次。当时,楠楠听朋友说起残疾人马术队,好奇的他辗转来报名参与,“刚刚开始来的时候,在马上坐都坐不住,现在腰部力量明显增强,平衡力也好一些了。”楠楠透露,每次两个鞍时(每一鞍时45分钟)的训练,自己可以独立在马上撑下来。每一次都是楠楠外婆陪着他来,“明显感觉到身体变好了,原来楠楠每个月要住院一两次,现在已经很少了。”
接下来,赵冀川还准备让这群特殊的马术运动员参加正式马术赛事,与常人一决高下,今年的第八届中国马术节,和四川省马术联赛,都是赵冀川准备让他们参加的目标,“不单单是赛马,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熟悉赛事流程。如何熟悉场地,如何备训,如何跟马热身让马匹调整到最佳状态,这些都是需要熟悉的。”
“在我眼中,他们的身份不是残疾人士,而是运动员。”赵冀川如是说。
马术康复
服务于脑瘫儿童自闭症和肢体残疾者
启动近3年来超过500人受助
除了让残疾人士锻炼身体,本身骑马也是马术康复的一部分。1952年,丹麦残疾女骑手利斯·哈特尔(LIS HARTEL)凭借出色的技艺,获得赫尔辛基奥运会马术银牌,让体育界吃惊,也引起了医学界的注意。
“马的行走和人类步伐频率很接近,骑马可以改善肢体残疾者的步态和平衡能力。一次20-30分钟的马术治疗里,患者能进行上千次重心转移及姿势控制,这是其它训练活动无法达到的。”成都市残障马术康复协会秘书长龙笛透露,马术康复在欧美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60年代的香港、台湾,已经有马术康复的出现,而在中国内地才刚刚起步。
2015年,成都市残障马术康复协会正式成立,也是全国首家在民政系统注册的马术康复治疗机构。“目前康复治疗项目启动以来,受助人群达到500多人,参与的康复志愿者培训也达到300多名。”龙笛透露,脑瘫儿童、唐氏综合症、肢体残疾、自闭症等都是马术康复的治疗对象,“他们在这里都跟马玩得很开心,马术康复的治疗更多是心理上的。”
在马术康复训练中,每一位治疗人士周围都会有3个人:一个马术教练,一个康复老师,一个志愿者,共同协作。
去年11月份,11岁的青少年健健开始接触马匹,“一开始不太想来,有点害怕,马一昂头我就很怕,现在已经慢慢放松了,现在劲也比以前大了很多。”健健说。现实生活中,健健是一位上马、下马必须要有人搀扶的脑瘫儿童,“原来他走路很容易摔倒,现在平衡感好很多了,也慢慢喜欢上这个运动。”健健母亲李女士表示。
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成都市残障马术康复协会在成立近三年时间里,与国际多所马术康复机构取得联系。2016年1月正式加入国际马术康复治疗协会。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颜雪
摄影记者 王红强
编辑 余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