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抗日五大虎将排名(这么牛的简历找不到第二个)

抗日五大虎将排名(这么牛的简历找不到第二个)有一次,张礼泉随蒋介石从重庆上清寺返回西郊林园官邸,途中行经一山洞时,路旁草丛中忽然冒出一个人头来。张礼泉眼尖,发现是个粗壮汉子,赶快喊了一声:“不好!刺客!”接着抬手就是一枪,那人应声倒地。1940年,张礼泉从武汉调至重庆,当了总统侍卫官。从此,蒋介石的一口假牙,全由张礼泉负责清洗。每晚就寝前,张礼泉将双手用酒精消毒后,从蒋介石的口中取出假牙,作第一次清洗。次日蒋起床后,再作第二次清洗,洗毕再安放入蒋的口中。午餐和晚餐后,又要各清洗一次。有一次,张礼泉的大哥因事来到广州,想顺道看望弟弟。因为是星期天,张礼泉的连长同意他离校与其兄见面,但限定晚7时必须返校。由于黄埔军校距市区较远,且交通不便,张礼泉回校时迟到了10分钟。这天正值校长蒋介石来校点名,发现竟然少了一个学生,大为光火。此刻张礼泉急匆匆跑进校门,满头大汗,被蒋校长逮了个正着。他忙向校长解释,但浓重的江津口音却让蒋听不懂,蒋介石反以

本文来源 :史说新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此人或许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但他的个人简历又是独一无二的。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和蒋介石分别代表国共两党的第一人,是当时中国最有权势的两大人物,此人却给他们都当过带枪侍卫;另一位领导人周恩来则对他有大恩,也是让他终生愧疚的人。

此人的名字,如果我不说你一定猜不到,他就是曾担任蒋介石贴身侍卫官、毛泽东特别警卫的张礼泉。

张礼泉,1909年出生于重庆江津,少年从军,后进入黄埔军校学习。

有一次,张礼泉的大哥因事来到广州,想顺道看望弟弟。因为是星期天,张礼泉的连长同意他离校与其兄见面,但限定晚7时必须返校。

由于黄埔军校距市区较远,且交通不便,张礼泉回校时迟到了10分钟。这天正值校长蒋介石来校点名,发现竟然少了一个学生,大为光火。此刻张礼泉急匆匆跑进校门,满头大汗,被蒋校长逮了个正着。

他忙向校长解释,但浓重的江津口音却让蒋听不懂,蒋介石反以为张是有意顶撞,于是恼羞成怒,下令关张礼泉的禁闭,并说要开除这位违纪的学生。

1940年,张礼泉从武汉调至重庆,当了总统侍卫官。从此,蒋介石的一口假牙,全由张礼泉负责清洗。每晚就寝前,张礼泉将双手用酒精消毒后,从蒋介石的口中取出假牙,作第一次清洗。次日蒋起床后,再作第二次清洗,洗毕再安放入蒋的口中。午餐和晚餐后,又要各清洗一次。

有一次,张礼泉随蒋介石从重庆上清寺返回西郊林园官邸,途中行经一山洞时,路旁草丛中忽然冒出一个人头来。张礼泉眼尖,发现是个粗壮汉子,赶快喊了一声:“不好!刺客!”接着抬手就是一枪,那人应声倒地。

张随即下车检视,原来是个农民在此解大便,双手还提着裤子便气绝身亡了。张礼泉顿时心里难过万分,觉得自己不该太鲁莽,以致滥杀无辜。

正当张礼泉不断自责时,蒋介石却安抚他说:“你做得对!保证安全嘛!错杀了个把人算什么!”这件事一直使张礼泉自责不已,也使他认清了蒋介石的秉性。

抗日五大虎将排名(这么牛的简历找不到第二个)(1)

1946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到重庆参加和平谈判。经张治中将军提议,国民党方面派出宪兵三团担任中共代表团的警卫工作,团长张礼泉则被指派为毛泽东的特别警卫。

一天晚上,张治中特意举办晚会招待毛泽东。晚会刚开始,18集团军办事处便打来电话,报告说周恩来的秘书、廖梦醒的丈夫(廖仲恺的女婿)李少石在沙坪坝大街上被人杀害了。

毛泽东闻讯后大为震怒,立即离座告辞,张治中挽留不住,便令张礼泉紧急布置途中警戒,并命他随行护送,确保毛泽东的安全。

一路上,毛泽东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他问身边的张礼泉:“你就是宪兵团长么?听说你是黄埔的?第几期?你的士兵吃得饱么?军饷能按时发放么……”

张礼泉一一作了回答,毛泽东边听边若有所思。

车子抵达红岩村,毛泽东和张礼泉并肩走上200余级石梯坎,过了黄桷树,离寓所不远了,毛泽东便停下了脚步,要张礼泉返回。张以履行职责为由,坚持非要送到不可。两人推让了一会儿,张礼泉只好尊重毛泽东的意,从命止步,但仍目送毛泽东转过墙角,进了大门,上了楼梯,方转身离去。事后,毛泽东特地托人送给他一支钢笔,留作纪念。

抗日五大虎将排名(这么牛的简历找不到第二个)(2)

张礼泉返回后,即奉蒋介石的命令,调查枪杀李少石的案情并缉拿凶手。经过多番周折,终于查明此案系一名驻璧山的过路士兵所为,可能是误伤。

张礼泉将肇事士兵抓获后,就接到张治中的命令:“蒋委员长要亲自审讯案犯。”稍后,周恩来也来了电话,说:“听说凶手已经抓住了,请将此人立即押送八路军办事处,由我们来处理。”

张礼泉这时左右为难,不知该交蒋介石还是该送周恩来,蒋是直接上司,他的命令是不容违抗的,而周恩来是有恩于自己的人……

权衡再三后,张只好向周恩来撤了一个谎:“哎呀,周副主席,您的电话来晚了一点儿。五分钟前,委员长已派人来把犯人提去了,实在对不起!”周恩来只好把电话挂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张礼泉屡遭批斗,几乎被打死。危难之中,正是周总理指示四川省革委对张要进行保护,张礼泉因而免于一死。

此后多年中,张礼泉对周恩来仍念念不忘,多次对人说:“周总理于全国人民有情,于我张礼泉更有恩。我平生干过不少事情,但除了当年错杀那个农民外,一生最大的亏心事,就是当年不该对周先生扯谎,欺骗周先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