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朱棣打到南京朱允炆为什么不迁都(建文帝朱允炆生死之谜)

朱棣打到南京朱允炆为什么不迁都(建文帝朱允炆生死之谜)燕军入城之后,最大的终极目标当然就是皇帝朱允炆。对于朱允炆的结局,《明太宗实录卷九上》是这样记录的:明时南京城防简图皇城之外,是都城的城墙,称为内城。共有太平门、三山门、聚宝门、通济门、正阳门、朝阳门、神策门、金川门、钟阜门、仪凤门、定淮门、清凉门、石城门十三座城门。(其中的聚宝门后来改名为中华门)据说整个内城的城墙周长大约36公里,不但是当时明王朝最大的一座城池,也是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的大都市。由于宫城距离钟山太近,不利于城防。于是在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内城之外又开筑了一座外郭城。外郭城主要是利用内城外围的黄土丘陵筑成,只在一些防守薄弱地段加砌一部分城墙并开设城门18座,所以俗称“土城头”。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三日,南京,金川门。

镇守金川门的曹国公李景隆和谷王朱橞,在谷王府护卫官军的协助下打开金川门城门,将早已守在城外的朱棣大军放进南京城。

建文年间的南京,皇帝平时所生活工作的区域称为宫城,位于南京城东隅,有御河环绕,即今明故宫遗址一带。宫城南北长达2.5公里,东西宽达2公里,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分前朝三大殿和后廷六宫两部分。在宫城城垣上开筑城门有午门、左掖门、右掖门、东华门、西华门和玄武门。

宫城外还有一道城墙,称为皇城。城垣上开筑城门有洪武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

皇城之外,是都城的城墙,称为内城。共有太平门、三山门、聚宝门、通济门、正阳门、朝阳门、神策门、金川门、钟阜门、仪凤门、定淮门、清凉门、石城门十三座城门。(其中的聚宝门后来改名为中华门)据说整个内城的城墙周长大约36公里,不但是当时明王朝最大的一座城池,也是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的大都市。

由于宫城距离钟山太近,不利于城防。于是在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内城之外又开筑了一座外郭城。外郭城主要是利用内城外围的黄土丘陵筑成,只在一些防守薄弱地段加砌一部分城墙并开设城门18座,所以俗称“土城头”。


朱棣打到南京朱允炆为什么不迁都(建文帝朱允炆生死之谜)(1)

明时南京城防简图

燕军入城之后,最大的终极目标当然就是皇帝朱允炆。对于朱允炆的结局,《明太宗实录卷九上》是这样记录的:

建文君欲出迎,左右悉散,惟内侍数人而已。乃叹曰:“我何面目相见耶?” 遂阖宫自焚。

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

上哭曰:“果然若是痴騃耶。吾来为扶翼尔为善,尔竟不亮而遽至此乎?”

这一段的描述很有意思,这里的建文君指的就是朱允炆,他是无法忍受自己以失败者的身份出现在四叔朱棣面前吧。这里的“上”指的是朱棣,这里的“中使”指的是太监刘通。至于这位刘公公究竟是去救皇帝还是杀皇帝,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根据出土的《故太监刘公墓志铭》里面写的“六月,渡大江,夺金川门,平定金陵,肃清宫禁。”这句话来看,杀皇帝的可能性更大。

而满清所编纂的《明史卷四-本纪第四》是这样记载的:

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或云帝由地道出亡。

这一段的记载颇有些令人迷惑的地方。按《明史》的说法可以理解为宫中起火后并没有找到朱允炆,只是发现了皇后的尸体,所以才有“或云帝由地道出亡“这个记载。

我的理解是这里所说的“帝不知所终“其实也是很隐晦地指出朱允炆可能并非自杀,另外这里的帝后应该理解为皇帝和皇后两人。因为在《明太宗实录》中明确记载壬申,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


朱棣打到南京朱允炆为什么不迁都(建文帝朱允炆生死之谜)(2)

《大明风华》中朱棣进入南京皇宫

根据笔者对史料的整理和分析,个人认为朱允炆绝无可能逃脱杀身之祸,理由如下:

1、 在金川门失陷之前,朱允炆本人并没有逃跑的打算。

6月8日,朱棣大军到达龙潭。6月9日,朱允炆问计于方孝孺,方孝孺认为城中尚有劲兵二十万,城高池深,粮食充足。换句话说,如果固守的话,以南京城的防御力,加上城内充足的兵力和粮食储备,守上几个月是没有问题的。同时方孝孺认为还应该尽撤城外民舍,驱民入城,足以为守。城外积木,悉运入城。这样一来“彼无所据,虽来能久驻乎?“朱允炆认为很有道理,下旨按照方孝孺的方法进行坚壁清野。

对于朝廷这种防御政策,朱棣其实是很头痛的,因此在《明太宗实录》中对此做了恶毒的抨击。

建文君从其计,乃役军民、商贾、工匠,日夜拆屋运木,盛暑饥渴,劳苦不胜。死者相枕藉,嗟怨盈路城外。积木既多,兵民疲于搬运,私纵火焚之,火连日不息。西南城崩,役兵民修筑未竟,东北城复连崩不已。兵民老壮,昼夜不得休,咸有来苏之望乃。

除了固守待援,方孝孺还提出应实行缓兵之计。建议让曹国公李景隆、兵部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到朱棣军中议和,根本目的是以割讲和为辞,用觇其虚实。以待援兵至,则选精锐数万,内外夹击,决死一战,可以成功。这一点从战略上来说也没什么问题,当时朱棣孤军深入,利在速战。如果被拖在南京城下旷日持久的话,四方勤王军队一到,战局就不好说了。特别是当时朱棣的亲妹夫驸马都尉梅殷拥兵淮安,离南京咫尺之遥。

对于李景隆等人提出的割地讲和,朱棣不屑一顾,他质问道:“且今割地何名?皇考混一天下为天子,诸子已裂土分封,各有定分。割地之说孰主张?是此又出奸臣之计也。“随即进一步指出:” 吾今之来,但欲得奸臣耳。公等归奏上,但奸臣至是,吾即解甲免胄,谢罪阙下。退孝陵,归奉北藩,永祇臣节。天地神明在上,吾之此心明如皎日,不敢渝也。“

6月10日,李景隆等人回到南京向朱允炆汇报此行结果,李景隆还着重指出:“彼必欲得罪人。“这里的罪人,指的就是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但是朱允炆对战局还抱有幻想,还不愿意壮士断腕,因此希望李景隆等人再去糊弄朱棣说” 罪人俱已窜于外,无在京师者。俟执至,则来献。“目的还是”用以缓我师。“李景隆当然不是傻子,他要是这样去把朱棣当傻子,朱棣非把他扒了皮不可。看到李景隆花式找理由不愿意再去见朱棣,朱允炆迫于无奈,” 令在京诸王与之偕行。“

6月11日,谷王朱橞、安王朱楹到达朱棣军营。但面对志在必得的四哥,诸王也只能说一句:“诸弟之来,岂得已哉?“回到南京城内,估计朱橞也只能和侄子朱允炆说:”四哥托我和您带句话,交出奸臣,一切好说。“

6月12日,朱棣没有进攻,足足等了一天朝廷的回信。但是等来的是朝廷遣人潜赍蜡丸四出促援兵的结果。至此谈判破裂,第二天就发生了金川门之变。

说实话,从6月9日开始,朱棣在城下足足等了4天,不能说他没有和谈的诚意。从淮安到南京不过200公里,如果急行军的话,在淮安的梅驸马足以赶到南京城下。但是朱允炆从一开始就打着拖时间的算盘,压根就没想过认真和朱棣进行谈判。君臣上下对于南京城防的实力和各地勤王军队抱着极高的希望,也就意味着朱允炆压根就没打算出逃。另外提一句,按照《明史卷一百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的记载,方孝孺对朱允炆的最后建议是:“即事不济,当死社稷。“

2、 金川门失陷后,朱允炆缺乏组织逃跑的时间。

6月13日金川门的突然陷落,显然是出乎建文帝君臣的意料之外的。朱棣进城之后立刻派出一千精锐骑兵直扑皇宫而去。“上虑朝廷事急加害周、齐二王,遣骑兵千余驰往卫之。“周、齐二王当时拘押在皇宫西内,朱棣嘴上说是为了保护二王的安全,真实目标必然是奔着皇帝朱允炆本人而去。从金川门到皇宫不超过10公里的路,步行最多两个半小时,动用精锐骑兵的话怎么着一个班小时就能到了。而从金川门陷落到皇宫内收到消息,再上报到皇帝这边,怎么着也要一二十分钟吧,皇帝再召集大臣、准备车驾,还能有时间剩下吗?更何况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朱允炆还不忘动手杀了右军都督府左都督徐增寿。徐增寿是中山武宁王第三子、燕王妃徐氏的兄弟,燕王朱棣的小舅子。此前“上之举义,增寿最效勤诚。有发其事于朝,遂囚之。“但是朱允炆收到金川门陷落的消息,第一时间想的不是逃跑。根据《明太宗实录》记录:

上入金川门,建文君将自焚,命捽至,杀之君顺门庑下。

捽,音zuó,根据《说文》的解释,是“持头发也“的意思。史书上对徐增寿在靖难之役中的作用始终语焉不详,但从朱允炆的表现来看,对他是恨透了。但这样一来肯定又耽搁了不少时间,朱允炆哪里还来得及出逃呢?从朱棣6月17日即位,6月19日立刻追封徐增寿为武阳侯,赐谥忠愍。要知道当时跟随靖难打天下的功臣们都还没能受到封赏,徐增寿有何天大的功劳呢?只能认为是事实上拖住了朱允炆的时间,让他没有机会逃跑。

或许有人提出燕军骑兵到达皇宫的时间只是理论上的,路上很有可能会遭到城内守军或者皇宫禁军的阻击。事实上当时城内守军主力都分散在各个城门进行防御,而守御皇宫的禁军战斗力和刘通手下精锐骑兵也不可同日而语。从刘通墓志上”肃清宫禁“上面所透露出来的洋洋自得的语气来看,这种抵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朱棣打到南京朱允炆为什么不迁都(建文帝朱允炆生死之谜)(3)

《大明风华》中朱允炆的扮相

3、 朱家子孙是有面对危机阖宫自焚的传统的。

洪武二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八子潭王朱梓正因为王妃于氏一家被牵连进胡惟庸逆案而惴惴不安,这时朱元璋派人传旨命他回南京面圣。潭王不堪压力,和王妃一起自焚而死。建文元年,朱元璋第十二子湘王朱柏在面对朱允炆派出抓捕他的军队时,同样选择和王妃一起自焚而死。现在天道昭彰,轮到了他朱允炆自己头上,可以说自焚是他必然的选择。

另外再多提一句,南京故宫遗址现在改造成了明故宫遗址公园,似乎并没有在里面发现过任何的秘密地道。


通过上面的分析,个人可以很肯定的认为朱允炆必然是死于宫中的大火,但由于尸身被烧毁难以辨认,这才给了后人编故事的灵感。粗略整理一下,有关朱允炆的下落大致有:

湄江观音崖藏君洞说、湖南新田大观堡说、东明寺说、江西三清山说、福建宁德上金贝说等到。朱允炆的足迹遍布福建、云南、广西、浙江等地,彷佛朱允炆不是逃难,而是巡幸,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