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急诊处理(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处理原则)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急诊处理(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处理原则)2.抗心律失常药物4. 当室上速伴有显性预激或室内阻滞时可表现为宽大畸形QRS心动过速,此时要与室速鉴别。1. 室上速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中青年,无明确的病因,其临床特征为突发突止,易反复发作。2. 典型心电图多表现为规则的窄QRS心动过速。对于老年或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出现窄QRS心动过速,应注意与其他心律失常进行鉴别。3. 室上速和房扑伴2:1房室传导很容易混淆。II、V1导联出现房扑波(F波)的痕迹有助于诊断。
室上速最重要的临床特点是突发突止,心动过速频率一般为150~240次/min。心电图上不易区分房室折返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内折返的逆行P波通常融合在心室波群内不易查及,而旁路折返的逆行P波紧跟在R波之后,若仔细观察常规12导联心电图,往往能在某些导联中见到倒置的P波(图1)。逆向传导折返性室上速,QRS波群宽大、匀齐,与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往往难于鉴别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一)诊断要点
1. 室上速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中青年,无明确的病因,其临床特征为突发突止,易反复发作。
2. 典型心电图多表现为规则的窄QRS心动过速。对于老年或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出现窄QRS心动过速,应注意与其他心律失常进行鉴别。
3. 室上速和房扑伴2:1房室传导很容易混淆。II、V1导联出现房扑波(F波)的痕迹有助于诊断。
4. 当室上速伴有显性预激或室内阻滞时可表现为宽大畸形QRS心动过速,此时要与室速鉴别。
2.抗心律失常药物
(6)胺碘酮 主要用于顽固性室上速,尤其是用于心律平治疗无效者或疗效较差者,亦用于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上速患者。用量为1mg/kg,以5%的葡萄糖稀释后静推注意避光。
3升压药物 : 升压药物可以提高血压反射性地增加迷走张力,当收缩压升高到160mmHg时心动过速常可终止,适用于无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可选用的升压药有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升压药可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同用,以提高疗效。
4电生理刺激:电生理程序刺激可延长折返途径中某一段组织的不应期,使再传来的激动无法如期通过,从而中止发作,适用于顽固性室上速。
5电复律射 : 若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如果抗心律失常药和迷走神经刺激不能转复,就应进行电复律。可选择同步直流电复律,单向波能量选择100J~200J(双向波 50J~100J )。
6特殊情况下室上速的治疗
(1)伴明显低血压和严重心功能不全者:首选同步直流电复律;药物可选用去乙酰毛花苷 注射液、腺苷。
(2)伴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者:应避免使用影响呼吸功能的药物,钙拮抗剂较安全,应列为首选。
(3)孕妇:尽量避免静脉用药,宜用刺激迷走神经法终止室上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可行电转复。当其它措施无效时,可用药物治疗,但选择药时需兼顾孕妇和胎儿的近期和长期安全,可首选腺苷静注,美托洛尔也可适量应用。
7 射频消融治疗 射频消融治疗是根治室上速的唯一手段。患者病情平稳后可建议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尤其是对于①发作频繁,药物治疗无效或副作用较大;②导致血液动力学改变,引起心脏结构改变,出现心动过速心肌病者,宜尽早行射频消融治疗。
总之,室上速的处理首先决定于血液动力学的状态。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发生室上速时,病人耐受差,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较大,有可能演变为心室纤颤,因此在血液动力学状态不稳定时宜选用直流电同步转复,迅速终止室上速。而多数室上速发生于无器质性病变的心脏,血液动力学状态稳定,即使有轻度胸闷、胸痛或轻度心脏失代偿的现象,可使用物理治疗或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