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国内大咖对话(国内外大咖们说)
国际国内大咖对话(国内外大咖们说)二是干部群众具有克服困难的顽强精神。乌海有很多优势,也有很多劣势,冬季寒冷,春季风大、干旱、土壤瘠薄,这对葡萄生长是不利的因素。但是乌海人民在乌海市委、政府的领导下,克服困难,以战天斗地的精神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值得全国人民学习。一是充分利用沙漠地区的优势,发展沙漠葡萄,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创举。晁无疾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会长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次来乌海至今,已经多次考察乌海葡萄产业发展,每次来都有新变化。乌海是我们国家新兴葡萄基地里面非常突出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较快。乌海的葡萄产业发展有4个特点:
投稿电话2051617 邮箱wuhaixw@163.com
来源:乌海日报
记者:郭婧 高丹妮 段维娜 张程
中国·乌海2016“丝绸之路”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节暨第22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于9月3日至5日在我市举办。乌海日报记者就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产业与乌海葡萄和葡萄酒产业发展等内容对与会专家进行了专访,专家们充分肯定了乌海为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同时,也为乌海葡萄和葡萄酒产业下一步的创新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晁无疾
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会长
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次来乌海至今,已经多次考察乌海葡萄产业发展,每次来都有新变化。乌海是我们国家新兴葡萄基地里面非常突出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较快。乌海的葡萄产业发展有4个特点:
一是充分利用沙漠地区的优势,发展沙漠葡萄,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创举。
二是干部群众具有克服困难的顽强精神。乌海有很多优势,也有很多劣势,冬季寒冷,春季风大、干旱、土壤瘠薄,这对葡萄生长是不利的因素。但是乌海人民在乌海市委、政府的领导下,克服困难,以战天斗地的精神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值得全国人民学习。
三是乌海人民有创新精神。乌海地理条件差,从葡萄品种选择、栽植方式等都是自己创新发展的产物,而且形成了绿色、有机发展理念,这是很不简单的。
四是乌海领导层对葡萄产业的重视。乌海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持之以恒的抓葡萄产业发展,是今天乌海葡萄产业发展成功最重要的原因,这个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
这次葡萄酒文化节意义重大,通过文化节,可以宣传乌海,吸引项目资金人才,更重要的是通过办节,来扩大销售网络和流通面,让我们好的经验、好的果品、好酒走向中国、走向世界。
高凯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今天,参观了3个葡萄园,云飞的鲜食葡萄质量非常好,如果大面积发展,必需保证质量,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还需要继续努力。云飞葡萄作为出口商品可以达到智利葡萄的品相。
下一步,乌海应该使鲜食葡萄与酒葡萄并驾发展,因为葡萄产业中,酒是一种饮食的方法,鲜食葡萄也是一种饮食的方法,鲜食葡萄还有许多后续的加工产品,如葡萄皮、葡萄籽可以做精油提取,做一些保健品,可以发展延伸产品。目前乌海正处于转型期,处于由资源型城市向绿色城市转型的过程,可以考虑鲜食葡萄和葡萄深加工,这正是国家转型的一个侧重点和转型方向。
这次会议非常重要,今天听了乌海市领导对于乌海葡萄将来发展方向的展望,让我们这些从没有来过乌海的人了解了乌海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将来的发展方向,这对于乌海葡萄和葡萄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乌海是一座漂亮干净的城市,空气也非常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时候,应进一步挖掘,特别是从绿色可循环性定位发展旅游业,相信乌海的明天会更好。
赵雅梅
北京绿色农华植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农艺师
乌海是一个融戈壁、沙漠于一体的城市,在缺水的情况下,种植葡萄是一件要比其他工作更为吃力的事情,但是乌海能把葡萄种植的这么好是非常不错的。可以这么说,仅葡萄酒这一方面,把沙漠葡萄酒做起来,对于我国葡萄酒产业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乌海市的葡萄种植品种多,质量好,虽然与内地的种植葡萄大区相比仍有一些差距,但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已经做得相当好了。
通过参观发现,乌海好多葡萄园虽然有灌溉条件,但是多数都是将水引到地头用大水冲,建议配合现代化的灌溉技术,做一些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的设施,这样可能对乌海葡萄生长发育更有好处。
来参加这次会议的都是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嘉宾,通过这次大会可以把乌海葡萄和葡萄酒宣传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对于以后的鲜食葡萄和葡萄酒的品质提升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刘俊
河北林科院院长、葡萄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这次会议组织得非常好,对宣传产区、宣传乌海的葡萄及葡萄酒文化非常有意义。一是提升了乌海葡萄及葡萄酒文化在全国、全世界的地位,也帮助乌海本土酒庄进入了国际视野,为下一步酒庄的规模化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通过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与会代表和外国友人,将乌海的葡萄产业宣传出去,打响了乌海葡萄和葡萄酒的知名度。三是通过葡萄酒文化节的举办,促进了农区居民的增收,促进了相关企业增效。四是区域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以前我不知道乌海有这么多的葡萄酒企业,我是从淮南葡萄产区走出来的,在那里工作了18年。但是这次深入了解了乌海葡萄产业的发展,真的很震撼,乌海葡萄产业做的非常好,葡萄酒庄也做的很好,比如汉森葡萄酒,获得过上百个国际、国内大奖;从酒庄规模看,产量很大,已经进入到中国大酒庄的行列。
在葡萄种植方面,我建议乌海要着力解决好葡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等问题,同时要搞省力栽培,架子、种植密度、管理方式都应该提升。
陈钢
DIVA 中国市场经理
中国·乌海2016“丝绸之路”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节暨第22 届葡萄学术研讨会是一个不错的概念性的文化节,可以提升乌海及乌海葡萄酒的知名度,促进乌海葡萄酒走向世界。
其实越肥沃的土地越不适宜种葡萄,沙漠里种植的葡萄根系会扎的更深,能汲取更多的营养,同时生长期会加长,这样就增加了葡萄的颜色、口感和香味,制作出来的葡萄酒更好。这些年,乌海的葡萄和葡萄酒产业做的如火如荼,尤其是一些企业的品牌推广和宣传做得比较好,在国内葡萄酒界的知名度得到了提升。希望乌海葡萄酒在品质的提升方面再多下一些功夫,市场的推广和宣传要更细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乌海葡萄酒的品质和葡萄酒的系列,让他们逐渐接受这样的生活方式。
迈克·奥法斯
以色列奥德姆山酒庄庄主
第一次来到这个美丽的城市,总体感觉乌海的葡萄酒品质很好,是处于正在上升的趋势。我的酒庄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家族性酒庄,位于以色列的北部,我的酒庄和乌海一样地处沙漠之中,并且我们拥有着共同的宗旨,就是希望把自己的葡萄酒酿成最高品质的产品,让更多的人喜欢。
参加此次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节使我非常的激动,我去过世界很多地方都没有见过类似这样的沙漠葡萄酒的盛会,在盛会上举行的各项活动对双方葡萄酒产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希望通过交流和学习后可以把更高品质的葡萄酒带给大家。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很活跃,这几年的发展非常迅速,在乌海,人们对于葡萄酿制有很强的学习热情,我希望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享用到我们以色列的沙漠葡萄酒。
“丝绸之路”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节,充实着沙漠葡萄酒的概念,沙漠葡萄酒将更为广泛的被世界熟知,而这坚持不懈的精神也将影响更多葡萄酒行业的工作者。
尼古拉斯·吉安诺泊劳斯
希腊萨顿葡萄酒酒庄庄主
来到中国乌海品尝了这里的葡萄酒后我感到非常惊讶,我相信,乌海的葡萄酒产业经过5到10年的发展,完全有可能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沙漠葡萄酒产业。
酿制葡萄酒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急功近利,品质是关键,葡萄酒这个产业的发展是非常需要有耐心的,乌海是非常用心的在做葡萄酒产业,我相信乌海的葡萄酒产业一定会做的很好。乌海的沙漠葡萄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失败也有成功,但一定要有自己的方向,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明白后就去坚持实施。此外,中国人选择葡萄酒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人们不再局限于波尔多葡萄酒,不再局限于拉菲古堡和拉图酒庄等名酒。也正因为此,这里葡萄酒市场就会不断地变化,不会变得枯燥乏味。当然,沙漠葡萄酒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挑战,比如沙漠葡萄酒文化传播还不够等。
乌格斯·阿曼斯兰
法国乌格斯阿曼斯兰酒庄企业董事长
参加这次活动是我的朋友宁小刚先生介绍的,来到乌海我感受到了乌海人民的热情,感受了这里的人文气候,感受到了“葡萄之乡”的葡萄酒香,沙漠葡萄酒文化节让我们见证了沙漠中的奇迹,也见证了沙漠葡萄酒的发展。
参加这个活动对我来说非常新奇也非常开心,一方面我一直都非常向往内蒙古,因为这里是成吉思汗的故乡。另一方面能来到中国乌海了解这边的风土人情,也能够把自己庄园的酒带到这里让更多的人品尝了解,还可以与不同国家的葡萄酒方面的专家进行交流,这些都是我参加沙漠葡萄酒文化节的最大收获,回去之后我要把这边的所见所闻与法国的朋友一起分享。活动期间我也非常高兴品尝到了汉森、吉奥尼等一些乌海本地产的葡萄酒,从口感、饱满度、香气等方面让我印象很深刻,感到非常的出乎意料,感觉尝到了真正沙漠葡萄酒的味道,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相信自己,找准一个目标努力去做,一定会有收获。
李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终身名誉院长
我对乌海葡萄产业比较熟悉,第一次来乌海是1984年,当时乌海葡萄产业引种的品种比较少,主要以鲜食葡萄为主。1986年我再次来到乌海,向市政府建议发展葡萄产业。
“十二五”时期,我们帮助乌海葡萄酒产业编订了相关的规划,推动了乌海葡萄酒产业发展。乌海市葡萄酒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和地里优势,我们为乌海葡萄酒产业的定位是:发展方式走小酒庄大产业路子;乌海葡萄酒产业要打造世界沙漠葡萄酒之都。
在乌海市葡萄酒产业“十三五”规划中,我们建议市委、市政府和投资者,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做好世界沙漠葡萄酒之都这张名片。
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是实现葡萄规范化、简约化、机械化种植。只有降低栽培成本,才能提高葡萄和葡萄酒的质量和竞争力。
四是做出乌海葡萄酒的风格,使乌海葡萄酒真正成为纯自然的葡萄酒,尽量做到在葡萄和葡萄酒整个产业链过程中,避免任何添加物。
乌海市发展葡萄产业受土地资源的限制,不可能做的很大,所以我们要做精,就是做酒庄。酒庄是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可以把过去一二三产业脱节的部分弥补出来,实现全面发展。
陈文朝
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林果研究所所长
乌海葡萄特色产业种植有规模,实现了规范化管理;架形也是国内比较流行的鲜食葡萄的架形,总体发展思路符合国内以及国际上的发展趋势。目前栽培的品种符合国内大趋势,果粒大,香气浓,一些早、中、晚熟葡萄品种的穿插栽培,能够满足不同人需求,这些方面乌海做得比较好,值得我们学习。
乌海的葡萄酒口感非常不错,这里光照强,土壤沙性大,有利于糖分积累,葡萄的品质好,正因为有了好的葡萄才酿出了好的葡萄酒。
参加这次活动的都是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葡萄种植方面的精英,大家一方面在栽培技术或模式上进行观摩;另一方面,相互学习栽培理念,因为中国南北方地域差异比较大,北方冬季室外需要埋土防寒,南方需要避雨栽培,通过沟通交流,大家对各地葡萄种植都有新认识,对于葡萄行业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这对乌海葡萄产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乌海应该继续在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做细做精,把品牌的美誉度、知名度做强做大。
朱力
北京国际酒类交易所总裁
刚才听了来自全世界专业从事葡萄酒产业研究人员的演讲,其中有一句话我听后感到特别的赞同,那就是沟通推广。假设你自身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与资源,如果不告诉别人,就没有人来发现你认可你。我觉得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到今天最应该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沟通推广,这次沙漠葡萄酒文化节就是一个非常适宜的方式之一。首先我们的好东西一定要让别人知道;其次要以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次盛会来了很多有名的庄主,他们的葡萄酒也十分受欢迎,我们可以通过把他们请进来学习他们的长处完善我们自己。
下一步乌海怎么做出拥有自己特色的葡萄酒,我认为应该发挥自己独特的长处,而不是去模仿别人。第一要从栽培上下辛苦,始终记得好的葡萄酒一定是种出来的;第二要从酿造看成果,乌海的许多酒庄学习了国外的酿酒术,说明已经了解了全世界最好的技术和先进的理念进行推广;第三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沙漠葡萄酒,让更多的人来到乌海并且爱上乌海,我觉得这次盛会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施金全
福安市葡萄协会秘书长
今天上午参加了中国·2016“丝绸之路”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节暨第22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开幕式非常有气派,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阅遇书吧等建筑很有特色,乌海街道干净整洁,环境优美,这些都让我印象深刻。
下午参观了葡萄园和酒庄,乌海的葡萄种植很规范,株行距一致,排列整齐,看得出乌海在葡萄种植方面下了工夫。汉森葡萄酒厂的卫生标准、工艺流程都很规范。酒是有生命的,只有生长条件、每个生产环节等方面都做好做细,这样品质才能保证,汉森酒庄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所以汉森才能生产出这么好的酒。
下一步,乌海市政府在创新方面应加以正确引导和帮扶,光靠企业自己发展,没有那么快,没有那么深。同时,企业要做长远规划,不断开发新产品,政府出面监管,这样才能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企业产品品质才能得到保证。
来参加活动的都是全国乃至世界葡萄产业的专家,这对于进一步提高乌海的知名度,提高乌海葡萄酒企业知名度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相信不久的将来,乌海的葡萄酒、酒庄、酒庄旅游会越来越出色。
徐孝源
北京微酿空间传媒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
乌海的葡萄酒产业做得还不错,有些企业的品牌推广也做了不少的工作,其实葡萄酒的推广是一个漫长过程,北京微酿空间传媒技术有限公司可以搭建平台,利用互联网“线上”、“线下”的模式,将多个产地的葡萄酒酒样展示给大家,并进行售卖,让消费者和投资者用自己的舌头亲身感受葡萄酒的品质,努力吸引他们购买和投资乌海葡萄酒。
乌海葡萄酒的推广,一定要走国际化的路线,此次中国·乌海2016“丝绸之路”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节暨第22 届葡萄学术研讨会正是和国际沙漠葡萄酒接轨的一项活动,希望这样的活动再多一些,在频次上、质量上得到有效的保证,逐步让全国、世界了解乌海这一葡萄产区和乌海的文化及风土人情。另一方面,要打造三四家本地的明星产品和明星企业,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乌海葡萄和葡萄酒的品牌,打造乌海整个葡萄酒产区的明星品牌,这两方面要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推动乌海葡萄及葡萄酒走向全国和世界。
撖建平
内蒙古汉森酒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这次盛会请来的专家品位极高,可以说在本地区的葡萄酒行业里面很少见,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人关注乌海,进一步了解了沙漠葡萄酒和其他产区的葡萄酒的区别。
“丝绸之路”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节的主题是“沙漠是我们的,沙漠葡萄酒是世界的”,它说出了沙漠葡萄酒的特点和沙漠葡萄酒的产区寻求国际化的主导思想。乌海市委、政府给我们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为我市的葡萄酒走出内蒙古、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沙漠葡萄酒产业想大发展首先我们要做好品质,其次要做好营销与国际接轨。对下一步如何发展我市的葡萄酒文化产业,我认为首先政府主导是关键;其次中西方葡萄酒文化的融合更有利于我们沙漠葡萄酒产业的发展;第三,我觉得三产融合是解决过去我们种植产量低、用工量大、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的关键,要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更好地保障农户利益;我们可以通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文化包装来完善葡萄酒的旅游功能,这样我们的沙漠葡萄酒产业会越走越远。
(“乌海新闻”微信发布)
精神文明创建
举报电话2999517
举报邮箱whcj2999517@126.com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责编:李镇 审核 :杨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