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嘉兴历史街区在哪里(老底子的嘉兴城河道)

嘉兴历史街区在哪里(老底子的嘉兴城河道)狮子汇水域,水流湍急,过去有五条河流在此交汇。除濠河、秀水外,南为铁路桥水通南湖。由于桥孔狭小,水流受阻,舟行桥孔,水位落差,常使行舟遭覆,水上事故频繁。为缓水急,后又凿一桥孔。过壕股桥,再东侧北弯处,左为狮子汇。二十年代起,南湖渡船停泊在此,逐成船娘聚集之地。当时中共“一大”代表曾在此渡口下船去南湖。渡口河埠甚宽,足有15米之长,解放后曾为南湖菱船起货码头,1971年疏浚长水塘时废弃。现中共“一大”代表雕塑矗立地,与原渡口相距北移约有七、八十米,其地原为宣公桥西堍。漏泽寺西估客多,楼前官道后宫河。正值喧阗日中市,杨花小伎抱筝过。数百年前,这一带水上交易频繁,街市繁华喧闹。官道、宫河、桥畔、寺旁,估客云集,烟火万家。日中吴船歌女,入市筝弹杨花。由于水上交通发达,使众多行商估客云集于此,曾为城外连接城内的繁华闹市区。

嘉兴历史街区在哪里(老底子的嘉兴城河道)(1)

环城河

唐乾宁三年(公元896年),嘉兴筑城,外辟城壕环绕城墙。环城河自南往东往北往西,分别称为濠河、秀水河及大运河段,全长约6公里。

濠河,南自澄海桥,东至宣公桥(现为中共一大代表雕塑地)。澄海桥水会通济河折而东流,约百米,南会新开河,左为南大营(有十个足球场之大,现为沙龙、紫阳宾馆一带),右为铁路坡地。昔日坟墩遍野,两岸无帮岸。边坡较大,河面阔宽。由于左临城垣,城下河滩也称城滩。民国十六年(1927年)拆城筑路后,城滩不少地方始被外来居民所占,搭屋建棚,使壕岸逐向河中伸延。至五十年代,已棚户民居栉比,多为回民、苏北客乡集聚地。至府南街口,原河宽百余米,显弯势。一时水势腾激,行舟颠簸;浅时水流平坦,轻帆飘流。解放前夕,此滩曾辟为国民党青年中学游泳池,为青年军习水游泳之地。府南街口至东约50米,对岸有壕股塔,濒河而立。相传未筑铁路前,南湖之水,汇流于此,水流湍急,有百仞涌城濠之势,故建此佛塔,实为镇水之患。塔平面为正方形,七层砖砌,每层辟有四门。塔高十丈,塔身中空。水盛雨汛,塔基常遭水淹侵蚀,但无倾斜。曾见过往船只,开始仅抽取底部塔砖叠灶野餐于塔下,不到一年,洞大如门,危在旦夕。果一日清晨自行坍坠,时为1969年初夏。

至东,为壕股铁路道桥。过桥,左为穆家洋房,现辟为邮电博物馆;右为铁路外侧,原有放生桥,其高十米有余,为三孔拱形石桥,为南门至东门、南埝必经之路。铁路建成后,水道阻塞,桥下淤浅亦甚。古代壕股桥下有漏泽寺,清朱彝尊写诗云:

漏泽寺西估客多,楼前官道后宫河。

正值喧阗日中市,杨花小伎抱筝过。

数百年前,这一带水上交易频繁,街市繁华喧闹。官道、宫河、桥畔、寺旁,估客云集,烟火万家。日中吴船歌女,入市筝弹杨花。由于水上交通发达,使众多行商估客云集于此,曾为城外连接城内的繁华闹市区。

过壕股桥,再东侧北弯处,左为狮子汇。二十年代起,南湖渡船停泊在此,逐成船娘聚集之地。当时中共“一大”代表曾在此渡口下船去南湖。渡口河埠甚宽,足有15米之长,解放后曾为南湖菱船起货码头,1971年疏浚长水塘时废弃。现中共“一大”代表雕塑矗立地,与原渡口相距北移约有七、八十米,其地原为宣公桥西堍。

狮子汇水域,水流湍急,过去有五条河流在此交汇。除濠河、秀水外,南为铁路桥水通南湖。由于桥孔狭小,水流受阻,舟行桥孔,水位落差,常使行舟遭覆,水上事故频繁。为缓水急,后又凿一桥孔。

狮子汇北傍一径西去,经一小平桥(此河入口及平桥遗址现尚存),向西过环城路上迎紫桥,原为东门水城门。经东门大街、大年堂后,水经县南桥与洲东湾会合,其支流南向干河,地称干河滩。

宣公桥,跨濠河,为单孔石桥,跨有20余米,高约9米。民国初,桥面已改用石子铺路,以利人力车行。旧时桥旁商号林立,并多回民开设的饮食店,为东门热闹集市。宣公桥西有一径东去(现为七一桥址)迂回近水茶馆旁,流经火车站前的车站河,水流向东。车站河为铁路卸货水运之便。

宣公桥于1969年拆除,同年向北移约80米建中山东路桥,始称向阳桥。自此,车辆辐辏,行人接踵。

秀水河,为城东段护城河,自宣公桥处循北而去,此段现称秀水河(古秀水指秀城桥至北丽桥段)。宋张尧同诗称此水“长浮五色”。明《嘉兴府志》载:“天和景明,水呈五色,见者获庆”。明代秀水县因此得名。过现中山东路桥,右为铁路苗圃(今称人民公园,部分辟地建东门菜场)。左岸内侧为中山公园,有辛亥革命七烈士纪念塔,建国后改儿童公园(现址为南湖饭店,原系天星湖)。

过苗圃,“嘉禾第一桥”横跨河上,为民国十五年(1926年)所建,为嘉兴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由上海扬子建业公司承包,工程师为海盐人朱耀庭。桥西北侧有轮船码头。

桥东堍与春波桥相接,一径东去。春波桥边有印刷厂,其地为兰溪会馆,曾为光复会活动基地。民国元年(1912年),孙中山来嘉兴时,曾在该处举行欢迎大会。元代大画家吴镇曾居于春波桥畔,筑有春波草堂,绘有《春波烟雨图》。

“嘉禾第一桥”在十年前被拆除,向北移约70米,建有新“嘉禾桥”。河东现称解放路,旧称西河街。解放前曾一度名中正街,明清时地属北板坊。清前期为商业区,其地多米市。清光绪《嘉兴县志》载:“道咸之间,宣公春波,北板米市,围积数十万(石)。虽僻巷无隙地,可谓盛矣。”沿河有螺丝浜,棚户栉比,明代为著名文学家李日华的故宅——恬致堂所在。近代设有广东会馆。

中段旧称柴场湾。民国年间,有德心医院及永明电灯公司。过柴场湾,分一水向北过解放桥,右为菜花泾,此水与长纟牵塘汇合。

循河向北转西至秀城桥,近年河道上新建秀水与秀州两桥。秀城桥,越秀水,桥孔净跨15米,拱高9.5米,始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现桥为民国时重建。桥身采用花岗石,桥帮则用石灰石和少量玄武石。桥南河岸狭窄,桥垛不能伸展,筑有小平台。石阶平台东西两侧沿街伸铺,桥宅相连。左为缸甏汇、风箱汇;右为芦席汇,两岸条石护岸。至此秀水与运河交汇,河道甚宽。河中舟楫往来,为环城河最为繁忙地带。北端河中有一分水墩,昔日有天水庵,现今已恢复重建。经墩水分二路,一路经塘湾街(原北京路)入端平桥,沿河货舟泊集。一路沿芦席汇至 家河过 家桥水流向北,东连三店塘。

水过风箱汇,北门市河由望吴桥出,汇流于此。往西运河段,水自西来。此河为杭嘉交通要道,故帆船往来不绝,苏杭轮船亦行经此河。北丽桥在1927年拆城筑路后,为北门热闹集市。桥几经重建而商肆云集。桥上人流熙攘,桥下舟楫塞道。桥堍多名店,如永瑞兴、伦华布店,震泰、义泰南货店,一乐园酒家,童天成药店,陆稿荐野味店等开设于此。店前多搭棚,棚外设摊。凡日用百货、蔬菜果类,风味小吃无不集此。

过北丽桥至少年路口,左为荷花堤,沿河平行二街,分为南北街;右为中基路下岸(亦称中街),两岸民居稠密。荷花堤东段,旧有轮船码头及汽车站。

荷花堤,宋时此为水面。宋元祐年间,知州令孤挺在此广植荷花而得名(旧时也有称之污灰地之谐音)。中基路下岸,多为楼房加披屋。楼上楼下,沿河临窗。南有猪廊下,过街廊棚延有一里许。数百年来,为苗猪交易处及米市所在。解放前多茶馆、酒馆、烟馆。入夜,廊棚常为流浪乞丐聚居栖身之地,人呼“叫化公馆”。解放后,污秽尽扫,但猪市兴隆延续三十年。自晨至午,船只云集有数百条,常常塞河堵道。

过猪廊下西段,称为殿基湾,古有水西寺,留有殿基故名。此段河道其水弯曲,抱城如月,称之外月河。月河亦名月濠。至西,有苏嘉公路大洋桥(后名城北桥),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桥跨77余米,宽6米,8孔排架钢筋混梁板桥。旧桥墩两旁筑有通道,为嘉兴最早城市立交桥维形,现桥于1985年重建。

过桥,河道开始转而往南,左有栅堰桥一河,通丰乐桥,连接月河水,西通新塍镇。栅堰为古代新塍塘入运河处之重要水利设施,建于宋前,后废堰坝建桥为栅堰桥。清《嘉兴府志》载:“府地西北新城(塍)塘河,远承苕溪、烂溪之水而来,全赖此桥,为咽喉要道。”

水过现勤俭大桥,桥南约200米处,左为小西门,为城垣水门,辟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1年)。1927年拆城筑路后,河道依旧,河北岸称柳岸。南有水西寺,北有古井寺,但早废。小西门水道旧称局西河,经县桥(集凤桥)向东流入育子弄。

小西门至西丽桥对岸一带,堤内尽为农田,村舍廖落,向西河渠甚多,今唯存竹桥河一条西通新塍。

至南即西门西丽桥,水会于此,西为三塔塘,东接韭溪,南通西南湖。

古西丽桥,桥高10米。晴日,可见硖石东山智标塔,为环城河跨桥中最为宏大、格局最高者。除桥柱雕有石狮外,桥堍石狮矗立。此种蹲地石狮在嘉兴唯西丽桥独有。过去,嘉兴方言绕口令有:“稀奇,稀奇,西丽桥浪四只狮子,跌啦河里死啦水里。”二十年代初,桥东堍还有2只,有2人之高。

西丽桥,古为嘉兴西门水陆交通枢纽。相传,至清末,嘉兴府官员仍在该地排班鸣炮,迎送官员。桥东堍(现草坪地)古为嘉禾驿——西水驿。元代“嘉兴路重建水驿记”石碑于1999年在此出土。史载,“明代朝鲜使臣崔溥停息于此”。乃因高丽使臣过嘉兴,故桥以西丽、北丽之称。西丽桥一带,辛亥后荒落。古西丽桥于解放前夕在国民党撤退时被炸毁。以后二十年时间,靠船渡至三塔塘。水入西南湖分二路,一路穿现城南公园入一号桥,一路稍南往东入五龙桥(现称二号桥)。

1999年,环城河沿岸数千户民居、数百家工厂企业单位搬迁,辟环河绿化带,两岸加筑帮岸。筑岸过程中,又有不少河滩推土向河中延伸,少则数米,多则二、三十米,绿化占地侵河使环城河又一次变狭。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