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虾的技能(自带好基友的盲枪手)
枪虾的技能(自带好基友的盲枪手)枪虾大螯的结构枪虾颜色通常呈泥绿色,长着一只大螯和一只小螯。身长一般只有5CM,光大螯就长达2.5CM左右,足足超过身长的一半,是枪虾打猎用的“枪”,而小螯则是枪虾吃饭用的“筷子”。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虾派气功”的传人 — 枪虾枪虾(Pistol Shrimp),又叫鼓虾、在饮食领域叫做嘎巴虾,是鼓虾科(Alpheidae)的总称,其中包含一千多种虾,绝大多数在热带海洋的浅水区域挖洞生活。
江湖传说
枪虾行走江湖
“开枪”打残小螃蟹
深得“虾派气功”真传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虾派气功”的传人 — 枪虾
枪虾(Pistol Shrimp),又叫鼓虾、在饮食领域叫做嘎巴虾,是鼓虾科(Alpheidae)的总称,其中包含一千多种虾,绝大多数在热带海洋的浅水区域挖洞生活。
枪虾颜色通常呈泥绿色,长着一只大螯和一只小螯。身长一般只有5CM,光大螯就长达2.5CM左右,足足超过身长的一半,是枪虾打猎用的“枪”,而小螯则是枪虾吃饭用的“筷子”。
枪虾大螯的结构
(a)图 枪虾大螯打开
d为大螯的可活动部分,其上有凸起p,另一侧有与之吻合的凹陷s;
(b)图 枪虾大螯闭合时
凸起p插入凹陷s,将其中的水沿图中所示沟槽挤出,箭头标示水流方向。
既有本事,又有靠山,枪虾也并非无敌。江湖险恶,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如果作为武器的大螯因外力脱落怎么办?缴械认栽吗?
不。做虾总要留一手:失去的大螯会重新长出来,只不过新长出来的是小螯;而与此同时,原来的小螯会长成大螯。正所谓真正的枪手,两只手都能拿枪。
还有一些枪虾因为罕见的意外长出两个大螯,可以说是双枪老太婆本婆了。只是没有了吃饭的筷子,应该也很不方便吧……
虾派气功那枪虾如何实现如此快的速度?
是特殊的肌肉?骨骼精奇?
还是因为打了个响指?
枪虾的大螯具有特殊结构,当枪虾猎食时会将它的巨螯快速合上,喷射出一道时速高达100 km/h左右的水流,将猎物如小鱼、小蟹震慑、击昏,甚至杀死。
这道高速水流会触发空穴现象,成形一个极微小的低压气泡,当水压回复正常,气泡会崩裂并发出劈啪声,鼓虾因此得名。
枪虾射出高速水流产生的低压足以让水在常温下沸腾,产生气泡,气泡可以生长到1cm长。但是当气泡流入流速慢、压强大的水中,会被快速压扁,发生内爆,放出冲击波。传说中的“虾派气功”,指的就是气泡从产生到消失的全过程,学名叫做:“空化作用”。
枪虾开枪,释放“虾派气功”,历时2.7ms,约为1s的四百分之一,此动图为4050倍慢放。从图中可以看到,大螯闭合瞬间,一个大气泡开始向右侧生长,随即从右端开始被压扁,向内爆炸,消失的瞬间又激发出无数个小气泡。
“虾派气功”的杀伤力主要来自冲击波,它是物体运动速度超过音速的结果。在气泡收缩的过程中,气泡表面的水向气泡内运动的速度,随着气泡体积变小而无限增大,直到超过气泡中的音速,放出冲击波,造成小范围爆炸伤害。
当冲击波扩散出去,会在周围产生高达218dB的声音(大于枪击、火箭发射),就算猎物侥幸躲过了爆炸伤害,也会被巨大的响声震晕。
枪虾是当之无愧的水下第一枪手,却偏偏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它瞎啊,准确来说应该是是眼神不大好。所以枪虾通常会和它的好基友——虾虎鱼保持共生关系。枪虾能打,负责打猎、干仗以及挖洞;虾虎鱼眼神好,负责望风。
通常枪虾会挖一个洞,然后一对虾虎鱼会游来同住,作为挖洞的回报,枪虾会受到虾虎鱼的保护,甚至得到食物。通常虾虎鱼坐在洞穴的入口处,枪虾忙着清理通道,当枪虾出来倾倒沙石时,它总把一根触须搭在虾虎鱼的身上,其他鱼来袭时,虾虎鱼一动身,枪虾就逃回洞中。
它们合作无间,互利共生,当互利共生的虾虎鱼死了,只留下了枪虾,她会失去保护而死去。
好基友一辈子
“虾派气功”,也就是空化作用的奥妙远不止于冲击波。在气泡缩到最小,即将消失的瞬间,气泡内部的温度可以达到5000K以上,要知道,太阳表面温度才5800K。但是由于气泡太小,并不能显著改变周围水体的温度,更无法烧伤猎物。
此外,气泡消失的瞬间还会发出微弱的光。2001年,Michel Versluis等人发现了这种发光现象,非常不走心地将其命名为“虾光现象”。
虾光现象
不过这种光过于微弱,只能用精密的仪器来探测,无法用肉眼观察,更没有闪瞎猎物的作用。但是,在目前人类的认知范围内,能借助空化作用发光的动物,只有枪虾和螳螂虾两种。
不过不管是“刺头哥”雀尾螳螂虾还是盲枪客枪虾最终也敌不过一副碗筷 逃脱不了被我们吃掉的命运...,好吃的灵魂,早晚会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