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到底要不要坚持保肛(他打赢了一场场)
直肠癌到底要不要坚持保肛(他打赢了一场场)所幸的是,徐先生如今又可以拥抱快乐的生活了。用他的话说,绝望中的他遇到了“福星”,既做了手术解除了病痛,又保住了肛门。他所说的“福星”是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肛肠科主任黄学锋。 智能医疗,“保肛”有了新突破肛门,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出口”,没有肛门怎么生活?医生给他介绍,可以在他腹部开个口子,做个人工肛门,俗称造瘘,在腹部挂个粪袋,大便直接从腹部排出。腹部挂个粪袋,大便直接从腹部排出?这样的情形太让他难以接受了,这不仅是生活的不便和生活品质低下的问题,令他心生恐惧的是,以后还如何出门,还如何见人?此外,医生告诉他,肛门切除还可能会伤及到人的性功能。这又是个“难言之隐”。像徐先生一样,切除肛门的这种手术一直为患者所抵触,但为了保命,多数人最终被动接受,而术后因担心被别人“另眼相看”,主动选择同社会隔绝,久而久之产生心理之疾。视觉中国供图肛门切除,一直以来是“难言之痛"。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薛建国
杭州江干区有位年纪不大的男士徐先生(化名),性格乐观,交友甚广,空余时间喜欢下棋打牌,生活蛮有品质的。可前段时间,他苦闷极了,甚至连死的念头都有。原来他因为便血去医院做了一个检查,结果把他吓得不轻,是直肠癌。医生告诉他需手术,技术很成熟,风险不大,这使他心安不少。
然而,随着同医生交流的深入,他的心理压力又陡然加大,在家中纠结数天后,决定放弃手术,听天由命。
医生到底给他讲了什么?医生说,他患的是低位直肠癌,手术要做得干净彻底,必须切除肛门。这是经典传统的手术方法,多年来即如此。
肛门,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出口”,没有肛门怎么生活?医生给他介绍,可以在他腹部开个口子,做个人工肛门,俗称造瘘,在腹部挂个粪袋,大便直接从腹部排出。腹部挂个粪袋,大便直接从腹部排出?这样的情形太让他难以接受了,这不仅是生活的不便和生活品质低下的问题,令他心生恐惧的是,以后还如何出门,还如何见人?此外,医生告诉他,肛门切除还可能会伤及到人的性功能。这又是个“难言之隐”。像徐先生一样,切除肛门的这种手术一直为患者所抵触,但为了保命,多数人最终被动接受,而术后因担心被别人“另眼相看”,主动选择同社会隔绝,久而久之产生心理之疾。
视觉中国供图
肛门切除,一直以来是“难言之痛"。
智能医疗,“保肛”有了新突破
所幸的是,徐先生如今又可以拥抱快乐的生活了。用他的话说,绝望中的他遇到了“福星”,既做了手术解除了病痛,又保住了肛门。他所说的“福星”是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肛肠科主任黄学锋。
看着颇年轻的黄学锋,可谓邵逸夫医院肛肠外科的元老。他参与了肛肠外科的组建。一张敦厚的圆脸,透着几分和蔼,颇有长者风范,不少患者评价,一见到他心里就感到踏实。徐先生也是这么认为的,他是咨询过多家医院,得到相同的答复,这个直肠癌的位置实在太低,手术必须把肛门切除,否则,手术没法做,做了也没意义。
后经人介绍,他慕名找到了黄学锋,一见面,在呈上各种检查报告的同时,弱弱地问道:“黄主任,这个手术能不切除肛门吗?”“我们会尊重你的要求,但前提要争取肿瘤得到根治。”见黄学锋没有直接回答自己,这个患者不禁心一沉,暗道完了。他紧盯着黄学锋的脸,极力想看出一些端倪。黄学锋面沉似水,仔细查看相关检查报告,最终脸上漾起笑纹,告诉他这个手术可以不用切除肛门。一开始,徐先生还以为听觉出了问题呢。但黄学锋的语气分明是坚定的。黄学锋说,这个手术将由他和另外一个“人”共同完成。这个“人”就是达芬奇机器人。
邵逸夫医院是国内开展机器人大肠癌手术的较多医院之一,现在已经施行机器人的大肠癌手术230余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手术使大部分低位直肠癌患者肛门得以保留。上文提到的那位江干男士,手术非常成功,逢人便说要感谢机器人后面的那个人——黄学锋,让他活得有品质,有尊严。
近30年来,我国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在常见肿瘤类疾病排名中占第三位。在肠癌中,直肠癌占60%左右,成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直肠癌中低位直肠癌又占据50~60%左右。但对于低位直肠癌,手术能否保留肛门是无数临床医生一直在孜孜探求的问题。大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高的30年,也是黄学锋锲而不舍与其较量的30年。
医者仁心,黄学锋深知患者肛门切除后的苦和痛。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治疗方法,必经将肛门切除,这是低位直肠距离肛门太近,医生要切除直肠肿瘤下缘5厘米以上才觉得安全,所以大多数低位直肠癌都失去了保肛的机会。在黄学锋看来,低位直肠癌手术本身也极具难度,一是骨盆在解剖学上的空间收缩使肿瘤在操作技术上很难接近,手术视野受到限制;二是而这个区域的周围神经丛非常的密集,任何神经损伤都容易导致排尿或性功能障碍。目前被应用最多的就是接受切除包括直肠和肛门的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因此,手术要切除肛门是必须的。这也是无数前辈在临床实践中创造这一经典术式的生命力所在。其优点是肿瘤切除彻底,但缺点是须切除肛门并改道,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差。
黄学锋说,没有患者不排斥肛门切除的,也没有医生不想在保肛手术上求得突破的,因为谁都知道再好的人工肛门也不如天然肛门。但探索之路注定是艰难坎坷的,有的医生出于尊重患者所求,在手术过程中保留下所谓肛门。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保留的只是肛门的形态,肠门的功能在手术中已经丧失掉了。这种肛门没有控便功能,一天到晚不停地流粪水,术后护理非常麻烦,容易导致并发症。其效果远不如腹部人工肛门,挂粪袋收集大便,简单卫生还能保护皮肤不受粪水侵蚀。一些患者看似肛门保住了,但牺牲了手术的彻底性,复发率比较高,降低了生存周期,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因此,无论对医生还是患者来说,当根治和保肛不能兼顾时,理智的选择是,将根治放在第一位。医生最不愿意看到的是,患者在不能被说服的情况下,放弃手术,这等于放弃了自己的生存机会,令人扼腕痛惜。
医学是个需要不断创新的行业。作为一个直接为患者服务的临床一线医生,黄学锋始终关注医学前沿发展动态。现代科学技术加上一个医生的责任情怀,在达芬奇机器人介入领域后,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黄学锋及其肛肠外科团队运用智能化的技术为低位直肠癌手术保留肛门打开一扇大门。达芬奇机器人微创手术,对许多低位直肠癌患者既能根治性切除肿瘤,又可保留住肛门,术后肠道的完整性和肛门的控便功能不受丝毫影响。
这一点,绍兴一位曾经绝望到顶的女患者感受颇深。44岁的她找到黄学锋时,已经经历了一次手术失败。半年前,因低位直肠癌不愿肛门被切除,医生只好给她作了局部切除手术。半年后病情复发,当地医院的医生对她说,这次手术必须要把肛门切除,否则,根治不了,做了也白做。在邵逸夫医院,她也十分担心医生提出肛门切除,甚至以乞求的语气对黄学锋道:“我才44岁,切除肛门变永久造瘘我会生不如死……”令人欣慰的是,她的这种担忧和恐惧在邵逸夫医院,在黄学锋面前成了多余。黄学锋驾轻就熟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让她体会到了什么叫神奇。出血约100ml,腹部只有5个5~10mm的微创切口,癌症,5毫米的创口,从前听起来是天方夜谭的手术就这样完成了。术后第一天病人就能轻松下床行走,5天后达到出院标准。
黄学锋告诉记者,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对于低位直肠癌肛门保留,具有独特优势。稳定的机械臂系统、高清放大的10~15倍3D完美视野,以及7 个自由度的可转腕手术器械,具有人手无法企及的精确性,外科医生可控制机器人进行灵巧精细的外科操作,尤其是在狭小的盆腔内,可更好的处理直肠游离中的“相对死角”,更完整的切除肿瘤及系膜,同时更好的保护盆腔自主神经功能。
智慧医院、智能医疗是邵逸夫医院长期以来着力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在黄学锋主任的带领下,该院肛肠外科一直致力于结直肠癌微创手术的开展,近年来每年开展结直肠肿瘤手术800余例,微创手术所占比例达到85%以上,是省内微创结直肠手术开展比例最高的单位之一。黄学锋及团队在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完成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培训,并近满分通过考核,在浙江省内开展了最多的达芬奇机器人结直肠癌手术。
医学发展日新月异,肛门切除曾是治愈低位直肠癌的必要手段,也是低位直肠癌治疗的核心,故称之为经典术式。达芬奇机器人微创手术的出现,无疑是一次颠复传统的革命,“保肛”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高峰。不过,黄学锋强调,不是所有的低位直肠癌都适合机器人手术,也不是所有的低位直肠癌通过机器人手术得以保留肛门。
TNT法,为“保肛”多开一扇窗
医学没有绝对,但医学应该有多种选择,多一种选择,就多打开一扇生命之窗。
一个低位直肠患者,如果无论采取何种手术,都不可避要将肛门切除怎么办?黄学锋说,在邵逸夫医院肛肠外科仍有选择路径,即采取全程新辅助治疗(TNT)法。
这个方法就是在术前把放化疗做足,使肿瘤尽可能退缩,最后实施局部切除活检手术,手术后一般不再追加化疗。如果放化疗效果好,肿瘤消失,连扩大根治手术都不用做了。这个疗法有利于最大程度地达到肿瘤退缩,达到保留肛门、保留器官、保留功能的效果,并可以避免术后再行化疗耐受性差等缺陷。
据黄学锋介绍,这种疗法在国外很有市场,现在国内也越来越重视,邵逸夫医院肛肠外科在国内是较早将此疗法在低位直肠癌中加以应用的。放化疗周期一般为半年,黄学锋说,作为一名医生,他深知医学创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前路漫漫,惟有倍加努力。
适时肠检,实在很有必要
肠癌的高发病率是令黄学锋忧心忡忡的一个问题。如果说警察的心愿是天下无贼,那他的心愿就是天下人肠道安康。他对现在政府出资进行肠道健康筛查的做法很赞赏。治疗是手段,预防是根本,检查很重要。肠癌的高发在黄学锋看来是吃出的“富贵病”,粗粮吃少了,饮食精细化及膨化食品、油炸食品等都是罪魁祸首。还有就是不注重运动,大部分时间不是坐就是躺,眼前不是电脑就是手机或者电视。身体肥胖后,不是想着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降低体重,而是寄希望各种减肥药物,这些药物基本都含大黄等泻药,对肠道伤害是很大的。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大肠癌的关键。此外,一定要注重肠镜检查。国际通行做法,一个人从50岁开始,每5年要做一次肠镜。发现问题的要随检。
视觉中国供
肠癌的爆发年龄段在70岁左右,从良性到恶性一般10余年左右时间。早期一般是腺瘤,即良性的,在肠镜检查过程中就可将其切除,一些潜在病变的息肉也可顺便一扫而光。由于肠癌有年轻化趋势,一些国家已经将筛查时间提前到45岁。每个人千万不可忽视检查的重要性,早检查,早发现,早活疗,早无忧。肠癌根据分化程度共分四期,一期治愈效果最好,90%以上的人可得以长期生存,四期向肝脏等部位转移率比较多,患者5年生存率仅11%。看来做个肠镜检查,实在很有必要。
【专家名片】
黄学锋,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肛肠外科主任。擅长结直肠肛门疾病的临床诊疗、教学及科研工作:擅长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包括腹腔镜/机器人结直肠癌手术、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手术;全大肠切除回肠储袋手术;晚期肠癌的综合治疗;IBD的外科治疗;内镜下结直肠息肉等病变的EMR等微创治疗;肛门疾病,包括痔、复杂性肛瘘的外科手术;肛门失禁的外科治疗;直肠阴道瘘的手术治疗以及便秘的Bresler等外科手术。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