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图唐寅解析(唐寅悟阳子养性图卷鉴赏)
菊花图唐寅解析(唐寅悟阳子养性图卷鉴赏)在画的右侧形成一片平湖,开阔的湖面,水平如镜,一直延伸至画面的远处,远处的沙洲在雾气弥漫的水面上若隐若现,这宽广、空灵、淡远的景致,构成了一个令人遐想的世界。值得强调的是:画面右边的景物描绘得极为概括,以意笔写出,有大面积的留白,笔简而意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茅屋后树木掩映,屋后云烟缥缈,小溪似从云雾中幻化而来,绕著茅庵自左向右缓缓流淌,潺潺的溪流饶屋而过,溪水流过一座木板桥,进入到一片开阔的水域。山水环绕,石桥横卧。茅庵建筑朴拙,陈设简单,四壁皆空,衬托出悟阳子清静超脱的心境。屋后的院子由木桩、竹篱围成。院子内外遍植梧桐树、椿树、槐树,树木掩映。这些树高大粗壮,枝叶飘逸,好像有大风吹过。悟阳子似乎没有察觉到,仍在潜心沉思,达到了忘情山水、物我交融的境界。唐寅《悟阳子养性图》是一幅描绘如何修身养性的画作,《悟阳子养性图》是一幅书画合璧的作品,卷后所附的《悟阳子诗叙》的作者是中国明代另一
唐寅此幅《悟阳子养性图卷》绘临溪茅庵小院,一老者端坐庵中蒲团之上,头戴方巾,身着宽袍,双手抱膝仰望天空,似歌似啸,神态沉着。室内俭朴,桌上陈列着香炉和文房用具,表明了作者的身份和志趣。庵后竹篱,院内遍植椿槐梧桐,迎门望溪,水天相连。意境安逸,人物刻画传神,山水画法正处于个性成熟时期,应是其中年以后的作品。画后附有文征明正德九年行书《悟阳子诗叙》,可谓书画双绝。由此可知悟阳子姓顾,乃崇明人,具体姓名尚待稽考。是卷曾经李肇亨、梁清标收藏,后入清内府,《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明 唐寅《悟阳子养性图卷》画芯
画右如镜的湖水将画面的意境展开,杳无边际,笔简而意远,既有强烈的真实感,又有深远的意境。画尾有作者自题:“苏台唐寅”行书款,钤“唐白虎”朱文方印,画首下角钤“南京解元”朱文长印章。
明 唐寅《悟阳子养性图卷》局部
唐寅《悟阳子养性图》是一幅描绘如何修身养性的画作,《悟阳子养性图》是一幅书画合璧的作品,卷后所附的《悟阳子诗叙》的作者是中国明代另一位著名书画家文徵明。整幅画构图疏朗有致,笔意深远,近景处精细刻画,远景处则以寥寥数笔,勾勒出飘渺的意境。
明 唐寅《悟阳子养性图卷》局部
明 唐寅《悟阳子养性图卷》局部
茅屋后树木掩映,屋后云烟缥缈,小溪似从云雾中幻化而来,绕著茅庵自左向右缓缓流淌,潺潺的溪流饶屋而过,溪水流过一座木板桥,进入到一片开阔的水域。山水环绕,石桥横卧。茅庵建筑朴拙,陈设简单,四壁皆空,衬托出悟阳子清静超脱的心境。屋后的院子由木桩、竹篱围成。院子内外遍植梧桐树、椿树、槐树,树木掩映。这些树高大粗壮,枝叶飘逸,好像有大风吹过。悟阳子似乎没有察觉到,仍在潜心沉思,达到了忘情山水、物我交融的境界。
在画的右侧形成一片平湖,开阔的湖面,水平如镜,一直延伸至画面的远处,远处的沙洲在雾气弥漫的水面上若隐若现,这宽广、空灵、淡远的景致,构成了一个令人遐想的世界。值得强调的是:画面右边的景物描绘得极为概括,以意笔写出,有大面积的留白,笔简而意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明 唐寅《悟阳子养性图卷》局部
明 唐寅《悟阳子养性图卷》局部
明唐寅《悟阳子养性图》拖尾陆师道楷书题跋:
我朝绘有推启南、伯虎二先生,而文侍诏接其武,至若笔意高古,运笔飞动。则伯虎对赤帜矣,顷从悟阳先生。齐头展公画卷,树石细润,人物闲雅,全师李唐。而文侍诏为之序文,文章书塵,真伯虎敌也。此卷与悟阳先生清节高风并不朽矣。把玩再三,特识数语于末。
明 唐寅《悟阳子养性图卷》
唐寅(1470---1523),初字伯虎,更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明代画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是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明代四大家(吴门四家)。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从小聪明好学,诗文书画,无一不精。29岁时,他考中应天府(今南京)乡试第一名解元,自诩为“江南第一才子”。但在第二年的会试中,因好友科举舞弊案的牵连,被捕入狱,从此功名断绝。出狱后,唐伯虎性情大变,从此绝意仕途,潜心书画,终成一代大家。唐伯虎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等。他的山水画师法周臣、李唐、刘松年,风格秀逸清俊,笔墨细秀,布局疏朗。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多以仕女和历史故事为题材,色彩或艳丽或清雅,线条清细,体态优美。花鸟画洒脱随意,格调秀逸,长于水墨写意。传世画作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秋风纨扇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