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员的简单事迹(消防站的先锋)
消防员的简单事迹(消防站的先锋)5月28日,为对标应急救援“国家队、主力军”,检验岗位练兵成果,化工区消防救援支队岗位练兵竞技比武擂台赛激情上演。视频:40岁消防员坚持向实训要战斗力2021年,让我们致敬身边那些“凡人英雄”,正是这一个个“了不起的你”,带领我们一路披荆斩棘……2021年,让我们携起手来,继续奋斗,勇往直前!
【编者按】
2020年,我们度过了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
这一年,长江、淮河流域遭遇暴雨洪涝灾害,无数人闻汛而动、齐心协力,抗洪防洪守卫家园。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
2021年,让我们致敬身边那些“凡人英雄”,正是这一个个“了不起的你”,带领我们一路披荆斩棘……
2021年,让我们携起手来,继续奋斗,勇往直前!
视频:40岁消防员坚持向实训要战斗力
5月28日,为对标应急救援“国家队、主力军”,检验岗位练兵成果,化工区消防救援支队岗位练兵竞技比武擂台赛激情上演。
此次比武竞赛立足实战、讲求实用、突出实效,设置了楼层火灾内攻操、楼层火灾救人操、十五米金属拉梯等3个项目。比武竞赛中,40岁的北银河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张叶带领年轻的队友们,坚持向实训要战斗力,始终坚守在训练一线。
为增强攻坚打赢和灾害事故处置能力,化工区消防救援支队计划每周开展一次体能测试、每月开展一次岗位练兵比武竞赛,全力打造“懂指挥、会打仗”的学习型队伍。
“就两个字‘从严’”
如果不是两鬓斑斑点点的白发,你很难想像,身材管理得像年轻小伙子的张叶已经40岁了。
2005年4月,上海消防首次面向社会招聘政府专职消防员。
那一年,张叶24岁,刚退伍3年的他对消防员这份职业感到既新奇又神圣,一考就被录取了,迄今已经做了16年消防员。
我刚刚测过5000米,24分零1秒,考核优秀。”
40岁的张叶笑着说,“我年纪比较大,在力量这一块肯定比不上20岁出头的小伙子,但只要每天保证运动量,保持体能肯定没问题。”
谈起保持体能的诀窍,张叶特别强调了坚持的重要性,“如果你今天不想跑了,明天不想跑了,一个星期下来,肯定就掉队了。”
作为北银河消防救援站的站长助理,张叶不仅对自己的体能训练要求极其严格,对站里的消防员们要求同样严格。
休息时,大家以兄弟相称无所谓,但在训练场上,我肯定认真对待,就两个字‘从严’,绝不会徇私舞弊。”
消防员谢振华开玩笑说,张叶训练的量非常大,“练一个下午,一个礼拜都缓不过来”。
张叶反驳道:“上一次5公里测试,你成绩不是明显提升了吗?从原来不达标到现在达标了,这说明量上不去,肯定不行,所以必须对自己狠一些。”
张叶对于体能的重视,源于消防员这份职业所需。
“你跑都跑不动,怎么带着装备冲入火场去救火、救人。”张叶经常会跟队站的消防员打一个浅显易懂的比方,化工火灾比较特殊,一旦发生爆燃等危险,有时需要战术性撤到安全地点,“你跑得慢(一秒),是不是就多一秒的危险”。
在张叶看来,没有好的体能,就不能更好地发挥业务专长,只有体能好了,业务技能才能充分展现。
作为业务能手,张叶曾负责带着业务尖兵丁怡嵩“一对一”训练,参加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全总队的“干线水带百米铺设操”比武竞赛。
“跑100米,先连接两道分水器,然后铺设3根干线(水带),连接四分水器,出两带(水带)一枪(水枪)。”张叶说,他作为陪练,是真得陪着练,对方练一遍,他陪着练一遍。
他在队里最快可以跑到18秒小几,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其他人一般都要超过19秒。”
张叶说,到了比赛现场,“我跟他说,你稳一点,不要急,先稳住前三,千万不能失误。”
最终,在全总队33名精英参加的这场比武竞赛中,这名消防员拿了第2名。
“就差那么一点点,非常可惜。”张叶说,事后他一直在反省,
他明明可以拿第一的,我叫他‘稳一点’,我这句话是不是讲错了。”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
除了抓体能,张叶抓得第二件事是专业技能。
相比而言,其他消防站更注重城市救援,但化工消防承担着对危化品的险情处置,以及对化工火灾的专业救援。”
张叶打了一个比方,“比如槽罐车氯气泄露,消防员必须要熟悉氯气的化学属性,知道该如何科学防护、专业处置”。
张叶在开展战备检查
在张叶看来,除了体能训练外,要做好专业的化工消防员,还必须懂化学、懂分子式:
每一个化工企业储罐里存储的化学物质是什么,化学属性是什么,都必须要掌握。”
这对于高中毕业的张叶来说,一开始也非常头疼。
“除了到园区企业调研,支队也会请专业技术人员给我们上课,我们都要做好笔记,慢慢研究。”张叶直言,面对如此专业的化工知识,“一口气吃不成胖子,只能一点一点积累,反复去记”。
除了靠平时慢慢积累,张叶还喜欢看以前的灭火救援案例,“不管是国内的、国外的,都要看,然后仔细琢磨,研究多了肯定有好处”。
“现在招专职消防员,文化水平也越来越高,最起码要高中毕业才能进来,因为至少要了解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张叶说。
在黑暗的环境中实战训练
所有的体能训练和专业积累,都是为真正的抢险救援做准备。从消防员到班长,再到站长助理,张叶一直冲在第一线。他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实战灭火的场景。
那时候,我们刚刚担任战备,第一次出警刚好是晚上,听到出警的警铃声,大家既激动又兴奋,互相催促着‘快,出警了’,跑得也很快。”
张叶回忆,大家登上消防车,车子刚开出消防站的大门后,就停到了旁边的马路上。
“我们下来一看,是消防站马路对面的垃圾堆着火了。”张叶说,虽然平时训练了很久,但在夜里,负责供水的队员找了半天,才找到旁边的消火栓。
“我们班长一直在喊,慌什么慌,这么一点小火,用脚都能踩灭。”张叶一直记得班长当时的冷静,等到他成了老消防员,当了班长、站长助理,见惯了大场面的他,也传承了这种冷静的特质。
为了让新消防员尽可能适应真实的火场,张叶每次都会带着他们在黑暗的环境中实战训练。
他总是把我们绕得晕头转向,然后再让我们在充斥浓烟的黑暗空间内去搜救、灭火。”
一位消防员说,张叶在训练中还特别强调信任和默契。
在一次火灾扑救现场,张叶和战友负责用泵从河里抽水,给前方队员灭火供水。
“这个泵需要不停地加汽油,一开始队友负责拎汽油,我负责看护供水。”张叶说,他在看护供水时,突然发现泵被水草给缠住了,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可能会导致供水中断。
在尝试用挠钩清理水草无果后,张叶直接跳到河里,去清理水草。
我以为,河水淹到我腰差不多了,没想到水很深,一下淹到了我脖子。”
张叶说,等战友回来发现他“人不见了以后”,便大喊“班长,你人呢”?
“我说,我在河里呢!”张叶说,灭火救援时,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纰漏,所以必须拼尽全力保障每一个环节的正常运行。
“特别珍惜这份兄弟情”
“当班长时,只要管好班里的同志,带好业务就可以了。但是当了站长助理后,就要考虑全站的事情,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压力也更大了。”张叶说,为此他专门学了企业管理,“只有你摸透了每个人的思想,才能跟他更好地沟通,更好地了解他每一个想法、每一个动作”。
每天从起床到训练,我都会去仔细观察每一个人。如果一个人平时被子叠得很好,但是今天突然叠差了,说明他心里肯定有事情。”
张叶说,观察到这一细节后,他就会找个空余时间跟他好好聊聊,看看能不能帮忙解决问题,实在帮不上忙,也会尽量开导。
在张叶看来,人一旦分神,在训练时就容易受伤,所以对每个人的状态都要非常了解。
训练结束后,张叶帮助消防员放松
张叶说,40岁的他跟20岁刚出头的小伙子们在一起,他们会把他当“老大哥”一样看待。
张叶直言,近20岁的年龄差距,让他与年轻队员沟通时会有一些代沟:
能聊到一块去,我觉得已经很幸运了。有时候跟他们谈话、聊天的时候,我一直想着自己不是40岁的人,我跟他们年龄差不多,我要跟着他们的节奏去想,不能按照我这个年龄的思维去想。”
在张叶看来,消防站的训练和救援虽然比较苦、比较累,但是队站的氛围非常好,所有人都像兄弟一样,开开心心地生活在一起,而他也“特别珍惜这份兄弟情”:
我一直激励他们,如何认真对待这份工作,对待这份职业,进而创造更好的成长空间。”
说到张叶,很多战友都觉得他是消防站里的“先锋”与“劳模”。
“他就像一位老大哥一样,关心着我们站里的每一位兄弟。”北银河消防救援站一位消防员说,张叶曾告诉他,最好在战斗服里多备一双袜子,
因为晚上睡觉时出警来不及穿袜子,这双备用的袜子就可以派上用场,避免厚重的套鞋磨破双脚。”
根据规定,专职消防员可以“做四休二”,但因为工作需要,张叶经常会推迟休假。
“只要工作需要,我都会尽力去克服,跟家人沟通。”张叶说,16年来,他特别感念妻子的付出,“她对我的工作非常支持,家里基本上都是她一个人照顾”。
“说实话,我自己都没想到,自己会干了16年消防员。”张叶说,新奇感消失之后,他依然觉得消防这份职业非常神圣,便一路坚持到了现在,“只要我体能跟得上,就打算一直干下去”。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