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野兽派建筑极简(野兽派建筑发展史)

野兽派建筑极简(野兽派建筑发展史)马赛公寓Unite d’Habitation,1952,勒柯布西耶不过真正的“野兽派建筑”诞生于二战后,它的诞生为战后的重建带来了新的希望,因为它代表了当时人们的一种城市乌托邦愿景,这一愿景也需要通过一种新的建筑风格来创造。南非中兰德,中央水塔,由GAPP Architects & Urban Designers“野兽派建筑”源自欧洲。由法语“béton-brut”转化而来,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原始混凝土”。英国建筑学家 Reyner Banham 将野兽派命名为 Brutalism 来形容这种比较粗犷的建筑风格。早在二十世纪初,法国建筑师奥古斯特·佩雷(Auguste Perret)就开始使用加固混凝土,某种程度上是对当时盛行的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一种注重装饰性,风格华丽的艺术流派——的反抗。

野兽派建筑风格(Brutalist architecture ),作为与现代主义并行发展的一种重要建筑风格,被誉为20世纪最有争议的建筑运动风潮之一。

有人认为他们是“英雄式建筑里程碑”

有人认为他们是“丑陋的怪物,发霉的大象粑粑”

今天带大家揭开和了解“野兽派建筑”的神秘面纱

野兽派建筑极简(野兽派建筑发展史)(1)

南非中兰德,中央水塔,由GAPP Architects & Urban Designers

1 源起

“野兽派建筑”源自欧洲。由法语“béton-brut”转化而来,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原始混凝土”。英国建筑学家 Reyner Banham 将野兽派命名为 Brutalism 来形容这种比较粗犷的建筑风格。

早在二十世纪初,法国建筑师奥古斯特·佩雷(Auguste Perret)就开始使用加固混凝土,某种程度上是对当时盛行的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一种注重装饰性,风格华丽的艺术流派——的反抗。

不过真正的“野兽派建筑”诞生于二战后,它的诞生为战后的重建带来了新的希望,因为它代表了当时人们的一种城市乌托邦愿景,这一愿景也需要通过一种新的建筑风格来创造。

野兽派建筑极简(野兽派建筑发展史)(2)

马赛公寓Unite d’Habitation,1952,勒柯布西耶

野兽派建筑极简(野兽派建筑发展史)(3)

野兽派建筑极简(野兽派建筑发展史)(4)

马赛公寓由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 设计,是一座模块化的综合性的公寓住宅楼,采用了大型混凝土塔架,总共18层高,能容下约1600名居民。许多设计批评家认为它代表了建筑学派:野兽派的诞生。

这座传奇性的大楼本质上是在构建一座“城中之城”,不仅有住宅公寓,更有花园露台、跑道、俱乐部、幼儿园、健身房和游泳池,旁边有商店,医疗设施,甚至一个小酒店,为居民提供了空间和功能上的便利。

野兽派建筑极简(野兽派建筑发展史)(5)

勒·柯布西耶(1887-1965)

2 风格特点

这种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源自于现代主义,却又与之大相径庭。野兽派建筑有3个最重要的特点:实用主义,模块化元素,以及钢筋混凝土的原始美感。

现代主义风格建筑倡导结构的轻量感,但野兽派建筑却钟爱使用大体块、敦实厚重的混凝土块结构。

同时,野兽派风格建筑的表面材料大多不做装饰,裸露原始混凝土肌理,看似“未完成”或者“半成品”。

野兽派建筑极简(野兽派建筑发展史)(6)

马塞尔·布劳耶坐在瓦西里椅子上

另一位野兽主义运动的先驱是建筑师马塞尔·布劳耶 Marcel Breuer(1902-1981)。

马塞尔·布劳耶1902年生于匈牙利,20年代曾在位于德国的著名的包豪斯学院就读和教书。他深受现代主义影响,打造了第一把钢管椅——“瓦西里椅”。离开了包豪斯后,他先是在德国成立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后因国内政治动荡前往伦敦发展,再后来受邀到美国哈佛教书。

野兽派建筑极简(野兽派建筑发展史)(7)

纽约惠特尼美术馆,1966,马赛尔布劳耶

1966年,布劳耶完成了他最广为人知的设计: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前址。

在这座“反转的巴比伦神塔”中,石锤修琢的混凝土表面贯穿了前厅和楼梯。这样的设计起初引来不少争议,评论人认为它“压抑沉重”、“肃穆阴沉”,像是“麦迪逊大道上的怪兽”。然而到了1980年代,他却成为了纽约市地标建筑,如今更是被视为“世纪中期的标志性设计”。

野兽派建筑极简(野兽派建筑发展史)(8)

美国加州大学吉赛尔图书馆,1970,William Pereira

野兽派建筑极简(野兽派建筑发展史)(9)

巴西萨尔瓦多展览馆,1974,João Filgueiras Lima

野兽派风格建筑在欧洲国家、美国都很受欢迎,主要用于公共机构的建筑,如建造学校、公共住房、教堂和政府大楼。当然,也有相当多设计师会设计野兽派风格的私宅别墅。

野兽派建筑极简(野兽派建筑发展史)(10)

晚年的Juliaan Lampens

比利时建筑师Juliaan Lampens受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中兴起的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尤其是野蛮主义所倡导的美学,使用不加修饰的钢筋混凝土,利用毛糙、沉重、粗野的材料质感寻求形式上的突破。1960年,他在比利时首次成功设计的了一栋野兽派风格建筑的私人住宅,由此名声大噪。

野兽派建筑极简(野兽派建筑发展史)(11)

Juliaan Lampens的私人住宅

野兽派建筑极简(野兽派建筑发展史)(12)

野兽派建筑极简(野兽派建筑发展史)(13)

house juliaan lampens - van hove(1960)

Woning van Wassenhove也是Lampens最负盛名的野兽派风格建筑住宅作品之一。

野兽派建筑极简(野兽派建筑发展史)(14)

野兽派建筑极简(野兽派建筑发展史)(15)

野兽派建筑极简(野兽派建筑发展史)(16)

野兽派建筑极简(野兽派建筑发展史)(17)

60、70年代是野兽派建筑发展的巅峰时期,但随即,面临的是批判和瓦解,许多野兽派建筑开始被计划拆除。80年代,野兽派被后现代主义和高科技建筑逐步取代。

野兽派建筑极简(野兽派建筑发展史)(18)

1974,华盛顿州塔科马市的圣约瑟夫医院

野兽派建筑极简(野兽派建筑发展史)(19)

乌克兰第聂伯的Poplavok咖啡厅,1976

野兽派建筑极简(野兽派建筑发展史)(20)

阿根廷国家图书馆, 1961,clorindo testa

野兽派建筑极简(野兽派建筑发展史)(21)

伦敦银行,1966,Clorindo Testa

野兽派建筑极简(野兽派建筑发展史)(22)

巴比肯中心,1982

野兽派建筑极简(野兽派建筑发展史)(23)

1982年,巴比肯中心正式开放时,英国女王称其为“现代世界的奇观”,但在2003年却被选为伦敦最丑陋的建筑。

野兽派建筑极简(野兽派建筑发展史)(24)

西班牙Cáceres公交站,Justo Garciá Rubio,2003

野兽派建筑极简(野兽派建筑发展史)(25)

美国西北大学图书馆,Walter Netsch

野兽派建筑极简(野兽派建筑发展史)(26)

天津大学新校区综合体育馆,李兴钢

建筑本身就是一场 构筑世界的漫长探索。直至今天,野兽派风格建筑依然富有争议,有人爱他,也有人批评他。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