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
怎么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 前提条件(Antecedence):创造能让孩子自主学习的环境。行为科学管理法的核心是“ABC”模型,即:但是,《孩子,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一书告诉我们:学习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的确要为孩子的学习负责,但是,“负责”并非是进行过多的干预,或是催促强迫,或是把孩子送去课外辅导班,这并不能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家长应该负责的,是通过科学的行为管理方法,鼓励、引导和推动孩子爱上学习、自觉学习。本书作者石田淳,是日本研究行为科学管理第一人、日本行为科学管理研究所所长。他长期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学,并改进为“行为科学管理法”,运用在家庭教育领域。主要针对孩子的行为和心理进行分析和设置相关的解决方案,从内部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推动孩子独立自主进行学习。
曾经有不少家长因为给孩子辅导作业而气到入院的新闻引起大家的关注,不禁觉得又好笑又无奈。
有个闺蜜常常跟我诉苦,她家孩子从不能自觉去做作业,得要她时时盯着,还得跟着检查、修改,一边还要应付工作的事,实在是非常疲累。
国家不久前实行“双减”的减负政策,减轻了家长和孩子们校外辅导的压力,但也带来了新的焦虑:没有校外辅导班的辅助,家长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跟进,孩子怎么可以自觉学习?学习还跟得上吗?
其实,很多家长产生的许多焦虑,都是因为掉进了一个误区:孩子的学习就是家长的事,家长要为孩子的学习负责。
但是,《孩子,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一书告诉我们:学习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家长的确要为孩子的学习负责,但是,“负责”并非是进行过多的干预,或是催促强迫,或是把孩子送去课外辅导班,这并不能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家长应该负责的,是通过科学的行为管理方法,鼓励、引导和推动孩子爱上学习、自觉学习。
本书作者石田淳,是日本研究行为科学管理第一人、日本行为科学管理研究所所长。他长期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学,并改进为“行为科学管理法”,运用在家庭教育领域。主要针对孩子的行为和心理进行分析和设置相关的解决方案,从内部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推动孩子独立自主进行学习。
行为科学管理法的核心是“ABC”模型,即:
● 前提条件(Antecedence):创造能让孩子自主学习的环境。
● 行为(Behavior):找到让孩子感受到乐趣的学习方法。
● 结果(Consequence):通过成功体验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
心理学上有一个“动机理论”,它指出,人的动机分为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共同推动人行动起来。
如果光有外部动力,虽然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也难以持久高效。比如家长辅导和催促孩子做作业,或是送去课外辅导班,就是一种外部动力。孩子会听从家长的命令做作业,但也很容易形成一种依赖心理,家长催才做一下,家长不盯紧点就放松了,并不利于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只有当个体拥有足够的内部动力,愿意自己行动起来,才可能持久地进行一项行为。也就是说,如果孩子能认识到学习对自己的意义,从学习中发现乐趣,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功的积极体验,产生充足的内驱力,再配合适当的外部环境和外力,那么就能自动自觉地、持久地投入学习。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不肯做作业、不认真听课就是不爱学习,其实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内心有着强烈的探索世界的动力。只是很多时候,孩子并非是不想学习,而是还不知道该怎么学习,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无法从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功。
行为科学管理法的“ABC”模型正是通过内外结合的方法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将学习看作是自己的事情,真正爱上学习。
在书中,作者列出了47个实用有效的行动指南,也是帮助孩子建立自主学习习惯的“魔法”。比如:让孩子整理书桌和书包,制订学习计划表,设定学习时间,编写“月成果一览表”,有效进行表扬和批判,等等。可以说是一本能随时翻阅、马上实践、即时见效的学习行动指南。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但父母无法督促陪伴孩子一辈子,只有懂得自主学习的孩子,才能真正得到成长。家长应该做的,不是直接粗暴地强迫或代替孩子学习,而是为孩子创造良好积极的外部环境,正确引导和鼓励孩子探索学习的乐趣。
就如俄罗斯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所提倡的:父母要成为孩子成长的“脚手架”,帮助孩子向上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