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随份子钱的亲身经历(随份子钱这事儿)

随份子钱的亲身经历(随份子钱这事儿)多么熟悉的场面,这不就是办公室的常态。是的,不收请帖怕大家面子上过不去,就这样被情面给绑架,事后为这张请帖买单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负担。发帖宴请基于友好关系,礼尚往来的基础,便是情谊。如果同事之间,泛泛之交,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谁也不能保证能一起共事多久或在同一座城市待多久,那么发帖宴请就成了负担。012014年春晚小品《人到礼到》开头有这样一段:郭冬临扮演的丈夫被牛莉扮演的妻子埋怨,一个月包礼金就花了5000块,而且还都不是熟人,家里都没钱了。丈夫很无辜的说人家堵在单位门口发请帖,不收不好意思。

前段时间微博上有新闻说山西有一家公司因员工较多,为了避免同事产生矛盾,规定乔迁新居、孩子满月、老人过寿、购买新车等喜事不得宴请本单位同事,否则罚款2千。

随份子钱的亲身经历(随份子钱这事儿)(1)

对此规定众多网友纷纷点赞,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个人不方便做的事情,公司来做就显得很人性化”“避免了双方尴尬,主办人也担心漏请尴尬,请了没机会还人情”“早该出了,同事是同事,只是一起干活的塑料交情,一旦离职了极少再有交际了”多数人认为同事之间就不应该发帖宴客,早就应该有这样的规定。

中国的传统是喜事要热闹热闹,要发个请帖宴请亲戚朋友聚聚,促进关系、维持交情、加深情谊,而在职场上因何就成了大家趋之若鹜的事。

发帖宴请基于友好关系,礼尚往来的基础,便是情谊。如果同事之间,泛泛之交,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谁也不能保证能一起共事多久或在同一座城市待多久,那么发帖宴请就成了负担。

随份子钱的亲身经历(随份子钱这事儿)(2)

01

2014年春晚小品《人到礼到》开头有这样一段:郭冬临扮演的丈夫被牛莉扮演的妻子埋怨,一个月包礼金就花了5000块,而且还都不是熟人,家里都没钱了。丈夫很无辜的说人家堵在单位门口发请帖,不收不好意思。

是的,不收请帖怕大家面子上过不去,就这样被情面给绑架,事后为这张请帖买单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负担。

多么熟悉的场面,这不就是办公室的常态。

前些天,同事们在抱怨收到小陈的二胎满月酒请帖。

“我都这把年纪肯定不会有二胎,还发请帖给我。”“我才来3个月都还不熟。”“我们生娃满月都没发请帖,办公室又没有这个传统。”“哎,就当做花几百吃顿饭吧”

抱怨归抱怨,满月那天大家还是相约去了,并随礼。毕竟以后还在一起工作,抬头不见低头见,面子是要给的,不过心里却对小陈是意见驳多。

原本一件喜事,就这样落得大家诸多不满。

《秋雨微凉》中有说,一头热的把自己的感情掏给别人,只会造成别人的困扰,是自私的行为。

发帖宴客本着礼尚往来,一来一往,皆大欢喜。而当明白这有来无往,还下帖就落得下层,为难了别人。

微博上有个女网友发帖称,公司有个同事平时对大家并不友好,结婚却给全公司的人发请帖,就连清洁工也没放过,吐槽是在圈钱。但也纠结要不要参加,去要随礼觉的不值,不去又觉的以后见面尴尬。

随份子钱的亲身经历(随份子钱这事儿)(3)

网友们纷纷给她出谋划策,有说去,不要因为200块,多了个仇人。有说不要去,到时候让她一桌桌菜在那边空着。

不知道女网友最终是否参加了婚宴,依照女网友所诉这个同事对大家不友好,说明不懂得尊重别人,给别人造成困扰,那又有什么值得我们去尊重,去参加她的婚礼。

任何关系都需礼尚往来,否则即便真心宴请,在别人看来都是无礼之举,让人陷入矛盾。

当发帖邀请别人时,就意味着要别人随礼。

而喜事宴请多是固定的圈子,亲戚好友,礼尚往来。可公司同事不是固定的圈子,仅共事而已,那么在发出邀请时先考虑这个礼是否能还上,若无法还上,那么不发帖就是给别人的尊重。

02

曾经有个帖子说新娘宴请18个同事,其中不乏自己随过礼的,但实际到场就2个,而且礼金是18个人合起来的1个1314元红包,人均不到100。新娘被新郞调侃这同事关系有多差,新娘望着新郎那边的高朋满座,而自己这边空荡荡的位子,很委屈认为同事合伙欺负她。

随份子钱的亲身经历(随份子钱这事儿)(4)

帖子一发就引起热议,有网友说婚礼应该注重情谊,分享幸福喜悦,不应该介意礼金。

也有网友安慰说同事们都是表面朋友,不要对他们太实在,过得去就行。

可新娘委屈的是心意被践踏,同事太不给面子。

她说过之前同事结婚她都尽可能地到场参加,哪怕不是很熟的人,礼金至少也给了300元,少于300元她都觉得拿不出手。而这18个同事,人均礼金还不足100,其中还有随过礼的。

单说随过礼的同事,我送过多少礼,下次你也还多少礼,约定俗成的规则,谁也不赚谁的,跟别人掺和一起随礼就不合适。

知乎上针对随礼有个高赞回答,包红包、随礼,回礼有的时候并不仅仅代表祝福。同时也代表一种礼数。你有喜事,邀我庆祝,我包红包随礼这是我的礼数。我有喜事的时候,希望你也能有点礼数。

你来我往,保持平衡,大家都有礼数。若是平衡被打破了,对方没礼数,注定一方是受伤的。

所以要认清同事之间本无多少情,从愿意参加宴请随礼时就只能抱着有去无回的想法,否则当自己结婚宴请,无法达到预期回收,给自己增加的就是烦恼。

再说这18人就出席2人,就意味着很多人不愿意接受这份邀约。新娘自认为大家平时关系还过得去,结婚要宴请人家。

可在别人看来就是强人所难,结果可怜的出席率和礼金狠狠地告诉你,没觉的跟你有多好,不愿意给你面子。

枉顾别人意愿的宴请到头来就是自己的笑话。

随份子钱的亲身经历(随份子钱这事儿)(5)

03

有人说喜事宴请是圈钱的行为,立马有人反驳举例一些城市的行情,10位一桌喜酒定价3000元 伴手礼50元/人 酒水300=3800元,而随礼是300元*10人=3000元,喜宴一桌还亏了800元,怎么是圈钱。

但被动的接帖、被动的随礼就无法产生正向的想法。

办公室宴客,容易影响感情、影响工作。

若都有禁止宴客的规定,那么就没这么多事,黑锅公司背,员工也能乐轻松。

然这个规定在法律层面站不住脚,无法被推广,大家只能面对现实。

办公室的元老郑姐每次一收到结婚、满月请帖,就要抱怨都已婚、已育为何还要给她发帖,感慨为何就不能学学小孙。大家很好奇小孙是何许人,能让郑姐赞许有加?

随份子钱的亲身经历(随份子钱这事儿)(6)

原来小孙是前同事,结婚宴客时,对于办公室结过婚的、新来的都只发糖。工作有来往,但不怎么熟的,就打电话报喜并询问要吃糖还是喝酒。

大家都觉的很暖心,避免双方尴尬。而且婚宴前夕,会短信逐个再通知时间地点,充分尊重邀请的客人。

让接受邀请的同事感受到这份情谊,也都诚心实意去参加婚宴去祝福他。

我们在唏嘘,那他还不是离职,圈钱跑了。郑姐一个白眼看过来“人家离职时,对曾经受邀的人逐个道别,告知电话不变,有喜事一定要通知。”

郑姐是在小孙离职2年后结的婚,当时郑姐也没想过礼金的事,就觉得人家诚意邀请过自己,出于礼仪也要回请,于是按着曾经留的号码拨过去,通了。

遗憾的是小孙已经离开本城市,无法亲自来,不过他电话表示祝福和歉意,并托人带来礼金还多加了100元,让郑姐有些意外。

行事周到的小孙即便离开公司多年,还是让郑姐怀念。

铁打的公司,流水的员工。

若是办公室喜事宴客,都像小孙这么考虑对方,尊重对方的话,那么大家都会轻松点。

做到礼尚往来的同事情谊,跨过时间和区域也能长存。

04

《奇葩说》里,有一期的话题是“要不要消灭份子钱”。

蔡康永支持消灭。他说,现在份子钱的负担越来越重,年轻人已经承受不起。

包江浩的观点,很多网友赞同。

人情是什么,就是你欠我,我欠你。如果我们是普通朋友,那去吃饭就是AA制。如果我们是好朋友,那吃饭就是你请我一次,我请你一次,有相欠才有感情。

份子钱是一种人情,有来有往,请者开心,被请欢喜,是为理想状态。

如果我们的关系始于同事,止于职场,发请帖前请三思。

不要用份子钱来考验我们的感情,礼仪恰到好处,彼此都轻松,体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