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为核武器埋名28年(为了给我国放一个)
邓稼先为核武器埋名28年(为了给我国放一个)苏联突然的翻脸,给中国原子弹的研究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可原子弹还是要继续研制的呀,中国技术刚刚起步,在整个研制过程中连一台大型计算机都没有,条件十分艰苦,没有计算机,算盘总是有的,只要能算出来,数据再庞大又怎么样,随即,邓稼先的思考终于有了方向,他决定从中子物理、流体力学、高温高压下的物理性质作为主要研究方向,这相当于找到了原子弹的喉咙位置。1958年8月,邓稼先担任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研制工作刚刚开始,在团队中有一名来自苏联的专家,本以为在苏联的帮助下,研制过程不会迷路,可谁知,苏联中央很快便以西方国家正在日内瓦谈判的借口,抽身出我国原子弹研制工作,这项谈判正是关于禁止试验核武器的协定,阻止向中国提供任何有关原子弹技术的相关资料。时间来到1958年,中国物理研究所所长钱三强对一个年轻人说道:中国要放一个大炮仗,叫你去参加这项工作。这名年轻人想都没想,连忙答应,随后便来到了物理研究
1986年的某一天,邓稼先比往常累,但却十分有精神,他用最后一丝力气和杨振宁合了张影,这张嘴角有血的照片,成了邓稼先最后一张合影,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住院治疗癌症的300多天里,他疼痛不已,止疼药物从每天一针发展到每小时一针,全身大面积出血,没人知道他有多么痛苦。7月29日这天,他仿佛看到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冉冉升起的那朵蘑菇云,是属于他的,更是属于全中国人民的,“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话音刚落,邓稼先在妻子许鹿希的怀里永远闭上了眼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杨振宁给予他的评价,一声轰响为全中国人民挺直了脊梁,邓稼先是如何研究原子弹的呢?又是什么支撑他隐姓埋名28年,义无反顾的走进那大漠孤烟?
今天,就来了解一下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邓稼先。
1964年10月16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宁静的空气中似乎预示着接下来会发生一件大事,突然,轰得一声巨响,中国大西部的沙漠上方惊现一朵巨型蘑菇云,号外,号外,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全体中国人扬眉吐气,这是值得大家纪念的日子,主负责人邓稼先心里五味杂陈,眼泪再也抵挡不住情感冲击,滚烫的泪水夺眶而出,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核武器,中国人再也不害怕美苏的核讹诈,“大炮仗”终于闻名于世了!为何邓稼先能用最短的时间研制出原子弹呢?这还需要从上世纪50年代说起。
- 只为一个“大炮仗”!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美国作为世界上核武器最先进的国家,核武器是他们在各国国家面前耀武扬威的资本,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虎视眈眈,动不动便对新中国进行核威胁,我们不能隐忍,同年5月19日,毛主席亲自批准北京成立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这,是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研究机构。中国不仅要有飞机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如果想不受别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时间来到1958年,中国物理研究所所长钱三强对一个年轻人说道:
中国要放一个大炮仗,叫你去参加这项工作。
这名年轻人想都没想,连忙答应,随后便来到了物理研究所,他就是邓稼先,他十分清楚“大炮仗”指的就是原子弹,是世界上杀伤力最强的核武器之一,可在这方面中国几乎是一张白纸,外国的成果,也都严格保密,从无到有,研制原子弹,哪有那么容易。就连外国人也肆意嘲讽:“在原子的领域里,你们中国人的大脑是空白的,给你们二十年也研究不出来。”这让邓稼先很是不服气,真空怎么了,天底下的路不都是从无到有走出来的吗?话音刚落没几天,他便神秘地“消失”了,而这一“消失”,便是28年。
“消失”28年,只为596号原子弹爆炸1958年8月,邓稼先担任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研制工作刚刚开始,在团队中有一名来自苏联的专家,本以为在苏联的帮助下,研制过程不会迷路,可谁知,苏联中央很快便以西方国家正在日内瓦谈判的借口,抽身出我国原子弹研制工作,这项谈判正是关于禁止试验核武器的协定,阻止向中国提供任何有关原子弹技术的相关资料。
苏联突然的翻脸,给中国原子弹的研究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可原子弹还是要继续研制的呀,中国技术刚刚起步,在整个研制过程中连一台大型计算机都没有,条件十分艰苦,没有计算机,算盘总是有的,只要能算出来,数据再庞大又怎么样,随即,邓稼先的思考终于有了方向,他决定从中子物理、流体力学、高温高压下的物理性质作为主要研究方向,这相当于找到了原子弹的喉咙位置。
经过整整三年的研究,1961年,邓稼先带领的团队终于敲开了关乎原子弹设计的大门,整体构造蓝图基本成型,研究人员开始进入一个齐头并进的忙碌期,三个组的成员分别攻关,他们用算盘、直尺、笔纸来计算着一堆天文数字,算完的用绳子捆起来装在麻袋里,每一个数值都需要反复核对,不能出任何一个差错。只要听到计算错误了,邓稼先便会重新拿出来计算,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演算的纸从地面堆到了房顶,就连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都说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一次计算。
在核试验的过程中,邓稼先参与了32次,只要失败一次,邓稼先都会义无反顾的把破碎的原子弹碎片抱在怀中仔细检查,这可是核武器,杀伤力可想而知,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得知后,强行拉他去检查,结果肝脏受损、骨髓里全是放射性物质,即使这样,邓稼先始终坚持自己去装雷管,“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高强度工作,邓稼先曾几次晕倒过去,核辐射慢慢侵蚀着他的身体,但他始终等着那一天,能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闭上嘴的那一天。
1964年10月16日,这对老百姓来说是最平常不过的一天,此时的新疆维吾尔族罗布泊上静静矗立着一座铁塔,高达100多米,他的顶端托着一个球体,代号596,这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名字,时间来到下午2点55分,全国人民都等着这一历史的发生,全场的空气似乎变得格外凝重,所有人紧张的快要窒息,此时,一个带着黑眼镜的人坐在了距离爆炸中心60公里以外的空地上,表情十分严肃。怀着兴奋又紧张的心情,等着倒计时,心里默念着五四三二一,这一刻他想了很多很多,如果没爆炸怎么办,这颗原子弹的威力如何,这时,下午三时已过去半分钟了,怎么还没响?邓稼先十分不解,随即,过了一分钟,听见身边人的在呐喊,“成功了,成功了,爆炸了!”
猛然间,一团烟云腾空而起,轰得一声,邓稼先突然意识到,这比光速快多了,这朵蘑菇云一边向外膨胀,一边变幻着,漂亮极了,时隔6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终于爆炸成功,美国总统被这一则爆炸性的新闻从梦中惊醒,中国原子弹爆炸量远超美国当年扔出去的两颗原子弹,中国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不过令美国更没有想到的是,在蘑菇云爆炸的前一年,邓稼先就开始了氢弹的设计,在原子弹爆炸三年后,又顺利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他做到了,他替所有中国人挺直了脊梁,隐姓埋名28年,只为这一“大炮仗”爆炸。
父亲的叮嘱,立志报效祖国随着原子弹一声巨响,邓稼先似乎听到了父亲曾经和自己说过的话“稼儿,以后你一定要学科学,学科学对国家有用,要科学报国”,这句话深深影响着他,1937年七七事变,眼看着侵略者在祖国的地盘上肆意践踏,邓稼先心里燃烧起愤怒的火苗,他立志要走科学报国的路线,1941年,满怀抗日救国热情的邓稼先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也是遵循父亲所言,学了物理。
抗战胜利后,邓稼先回到北京大学教学,但如果想要为祖国出力,这些还远远不够,美国的科学知识和先进水平值得我们学习,1947年,邓稼先前往美国就读,26岁便拿到了博士学位,同时,邓稼先的脱颖而出,也被美国人所看重,开出一系列优厚待遇,想让他留下来为美国效力,但邓稼先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知道来美国的目的是什么,拿到学位证书的第二天,便登上了回国的轮船,全身心投入到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建设中。
直至1958年秋,钱三强找到他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邓稼先迎来自己报效祖国的机会,得知这件事情后,邓稼先便对妻子说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了,许鹿希明白,丈夫从事的这一项工作肯定是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自此,邓稼先便从此“消失”,28年后,随着那一声巨响,许鹿希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放下了,她知道这代表着丈夫还在,短短两年零八个月时间,邓稼先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这速度令人难以相信,就连杨振宁见到邓稼先也忍不住问了一句“稼先,我听美国人说,中国原子弹爆发有美国人的参与,是嘛?”邓稼先愣了一下,说道“随后告诉你”,时间来到1971年,杨振宁收到了一封信,“无论是原子弹,还是氢弹,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短短一句话,使得杨振宁热泪盈眶,有邓稼先,真是国之大幸。
1985年,邓稼先终于回来了,他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许鹿希没想到再次丈夫竟然是在医院的病床上,此时的他正忍受着病痛的折磨,长期从事研究工作,导致他的身体得了直肠癌却不能化疗,即使多次手术也没能遏制癌细胞的蔓延,邓稼先躺在病床上哽咽地说道“我想过这天会到来,但没想到这么快”,此时的病魔似乎在向他招手,1986年7月29日,忍受了363天病痛折磨的邓稼先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临终之前,中央将他的名字公布于世,这个“蒸发”了30年的英雄,终于被人们知晓,邓稼先获得了全国人民的肯定,在1999年两弹一星功勋授奖大会上,去世了十三年的邓稼先,他的名字赫然在上,为祖国科技事业奉献了一生,只为那一个“大炮”,他始终在中国核武器制造的第一线,把防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他是我们永远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