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朴槿惠为什么不和日本人握手(朴槿惠称安倍谈话令人遗憾)

朴槿惠为什么不和日本人握手(朴槿惠称安倍谈话令人遗憾)“安倍谈话提及‘侵略’并表示继承‘道歉’”,共同社以此为题总结安倍的表态。报道称,日本政府14日傍晚在临时内阁会议上通过了战后70周年首相安倍晋三的谈话。安倍此后在官邸召开记者会,正式发表谈话。关于过去的战争,谈话中通过介绍历代内阁向近邻各国一贯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写入了“道歉”表述。谈话中提及“侵略”,表示行使武力不能作为解决国际纷争的手段,并称会和殖民统治诀别。安倍在记者会上称,“继续坚持不战誓言是谈话的最重要信息”。韩国舆论不满安倍谈话对此,她敦促日本以妥善的方式尽快处理日军慰安妇问题。据了解,安倍的战后70周年谈话比先前的“村山谈话”等长出一倍还多,安倍将此前外间关注的显示继承“村山谈话”的四个关键词——“反省”、“道歉”、“侵略”、“殖民统治”都设法编排入内,显示其对此作了考量。然而通观全篇,这四个关键词都是以间接方式来进行表述的。安倍在谈话中说了“反省”和“道歉”,但用

朴槿惠为什么不和日本人握手(朴槿惠称安倍谈话令人遗憾)(1)

资料图:韩国总统朴槿惠

据韩媒报道,韩国总统朴槿惠本月15日在首尔世宗文化会馆举行的光复70周年中央庆祝仪式上致辞时表示,日本政府应该以一贯而具有诚意的行动履行继承日本历届内阁历史观的承诺,重拾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的信任。

朴槿惠表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4日发表的战后70周年谈话有不少令人“感到遗憾”的部分。

她说,值得关注的是,安倍谈话向国际社会明确表明,历届内阁曾就日本的侵略和殖民统治给亚洲各国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痛苦以及给慰安妇受害人造成的痛苦进行谢罪和反省,历届内阁的上述历史认识不会动摇。

对此,她敦促日本以妥善的方式尽快处理日军慰安妇问题。

据了解,安倍的战后70周年谈话比先前的“村山谈话”等长出一倍还多,安倍将此前外间关注的显示继承“村山谈话”的四个关键词——“反省”、“道歉”、“侵略”、“殖民统治”都设法编排入内,显示其对此作了考量。

然而通观全篇,这四个关键词都是以间接方式来进行表述的。安倍在谈话中说了“反省”和“道歉”,但用的是“客观叙述体”——“我国就在此前大战中的行为,反复表明了痛彻反省和由衷道歉的心情”、“这些历代内阁的立场今后也不会动摇”。

韩国舆论不满安倍谈话

“安倍谈话提及‘侵略’并表示继承‘道歉’”,共同社以此为题总结安倍的表态。报道称,日本政府14日傍晚在临时内阁会议上通过了战后70周年首相安倍晋三的谈话。安倍此后在官邸召开记者会,正式发表谈话。关于过去的战争,谈话中通过介绍历代内阁向近邻各国一贯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写入了“道歉”表述。谈话中提及“侵略”,表示行使武力不能作为解决国际纷争的手段,并称会和殖民统治诀别。安倍在记者会上称,“继续坚持不战誓言是谈话的最重要信息”。

“在战后70年之际,面对国内外死去的所有生命深深低下头,表示痛惜之念的同时,献上永远的哀悼。”安倍在谈话中称,“上次的大战”对于无辜的人们造成了难以计算的损害和痛苦,“这是我国造成的事实”,不能再次重复战争的惨祸。在安倍谈话发表当中和结束之后,日本NHK电视台、《产经新闻》网站等媒体不断发出快讯,强调安倍谈话中有“反省和道歉”的内容,还言及“侵略和殖民统治”。

但韩国舆论对安倍谈话十分不满。韩联社14日称,安倍谈话虽包含“道歉”措辞,但表述采用“过去式”, 缺乏诚意。韩日围绕历史问题的矛盾或将进一步升级。另外,安倍在谈话中提及“殖民统治”和“侵略”措辞,但没有明确表示这是日本所做的行为。安倍说,任何国家都不应行使“事变”“侵略”“战争”等武力,也不应把其当做解决纠纷的手段。

安倍究竟谈了什么?

朴槿惠为什么不和日本人握手(朴槿惠称安倍谈话令人遗憾)(2)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8月14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表了外界关注已久的“战后70周年谈话”——亦即“安倍谈话”。这篇谈话洋洋洒洒三千多字,比“村山谈话”和“小泉谈话”长得多,但其核心内容很清晰——不认错。

此前,外界普遍关注的是,安倍是否会使用村山谈话中的几个关键词——“殖民统治”、“侵略”、“反省”和“道歉”。表面上看,这篇谈话里有这四个词,但实际上却纯属文字游戏,具体如下:

首先,关于“侵略”和“殖民统治”,谈话原文说:“决不能再次出现战争的惨祸。事变、侵略、战争……绝不应再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必须建设一个永远告别殖民统治、尊重所有民族自决权的世界。”——很显然,这里并没有说是日本侵略了别人,也没有说是谁遭受了侵略。这符合安倍的公开观点——“侵略没有定义”。

其次,关于“反省”和“道歉”,谈话原文说:“对于在此前大战中的所为,我国已经多次表达过痛切反省和由衷歉意。为将此付诸实际行动,战后日本一直在与亚洲的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台湾、韩国、中国等邻居共同铭记苦难历史,为和平及繁荣而尽力。”——请注意,这里与“村山谈话”有本质区别:村山明确表示,日本是对“侵略和殖民统治”(及受害国)表示反省和道歉。而“安倍谈话”中,道歉的对象是谁?又是为何而道歉?“此前大战中的所为”是什么?都不清楚。

更重要的是,在日语里,这句“已经”的时态非常重要,安倍的意思是说:“我们已经多次道歉了。”严格意义上来讲,他并没有在此次谈话中道歉——可能是因为韩语与日语的近似性,韩国方面对此极为敏感,已经在第一时间表达了不满。

第三,与此相关,安倍说了这么一句话:“如今,80%的日本人出生于战后。我们的儿辈、孙辈,以及他们之后的子孙——这些人与战争没有任何关系,不能让他们背负一直谢罪下去的宿命。”——结合前项中的“已经”过去式,安倍这句话的意思很清楚:道歉是以前的事,以后将不会再有了。

第四,在全文第二段就提到:“一百多年前的世界,以西洋各国为中心,各国占有并扩张广阔的殖民地……无疑,对此局势的危机感,成为日本近代化的原动力。日本在亚洲最早建立了立宪政治,保护了自身独立。日俄战争还给予在殖民统治下的众多亚非人民以勇气。”——这句话有三层意思:1,当年殖民统治不是我一家,西方国家都有份,不要就盯着我;2,日本走上后来道路是为了保护自己;3,日俄战争好歹还鼓励了你们这些殖民地。

这种史观是典型的日本右翼史观。安倍此番谈话说明了什么?

第一,作为侵略战争受害国,中国一直在坚持厘清历史是非的斗争,要求今天的日本政府同过去的军国主义罪恶历史划清界限。现在的“安倍谈话”表明,中国这样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必要的。

安倍开始并不情愿使用“侵略战争”的表述,并试图在是否道歉问题上瞒天过海。作为战略派政治家的安倍具有灵活多变的柔软身段,目前是以“机会主义”的变通暂时掩盖了“修正主义”的本来面目。安倍首相之所以违心地作出如此谈话,恰恰是战争受害国政府和大众对安倍的“皇国史观”及“大东亚战争肯定论”展开了不懈斗争,最终唤起日本国内诸种政治力量对其施加内压,国际社会中形成了批评安倍“历史修正主义”的普遍风潮,才迫使安倍在最后关头选择了避免公然开历史倒车的“最终文本”。这个过程清楚地告诉世人:鉴于日本社会中仍然存在混淆历史是非的极右势力,围绕历史认识问题的斗争不能停息,捍卫历史事实就是捍卫今天的和平。

第二,虽然安倍在各方压力之下做出妥协,这次“谈话”较其本人的错误史观也有某些让步,但与“村山谈话”“小泉谈话”相比仍不够简洁明快,这说明其错误史观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以带领日本摆脱战后体制、最终修改和平宪法为目的,安倍对日本近代走过的侵略扩张道路仍抱有“自豪与迷恋”态度。人们还记得1995年8月,时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著名“村山谈话”,言简意赅明确表示反省过去的侵略战争,并向蒙受战争巨大灾难的亚洲人民诚挚道歉。而今天的安倍晋三出于政治需要,不敢公然违逆民意,也不愿直接拒绝来自美国、执政联盟内部的温和派意见,因此发表了这份泛着战略机会主义意味的“谈话”。就此而言,“安倍谈话”与“村山谈话”仍有差距。

第三,既然“安倍谈话”具有“迫于形势最初退让”与“巧言令色、瞒天过海”的两重性,那么我们就必须要求其“言必信、行必果”。我们不能容忍任何人口是心非地剪裁历史、撕裂历史、埋葬历史。今天我们听其言,明天整个世界都会对安倍所带领的日本观其行。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世人对安倍如何定义日本昨天走过的道路,以及今后将把日本引向何方甚为关注。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由安倍本人及其政府用未来的实际行动来回答。(国搜国际综合环球网报道,原文和原标题有改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