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民国废除汉字谁反对(民国时有一段时间呼吁废除汉字)

民国废除汉字谁反对(民国时有一段时间呼吁废除汉字)至于怎么改,有偏激的人就提出了"废灭汉字",采用罗马字(拉丁字母)拼音代替等等建议。而和废除汉字启用拉丁字母的的声音不同的是,有的人就开始在如何更好学习汉字掌握汉语上下了功夫。比如梁启超和卢戆章,王照等人就提议用切音字母来标识汉语。而这里面贡献最大的要数卢戆章。他可以称得上是我国第一个创制拼音文字的人,1892年,他在厦门出版中国第一版《一目了然初阶》。而王照在1900年发表的《官话合声字母》,建议用北京话当做官话。而在接下来的整个民国当中,有瞿秋白写成《中国拉丁式字母草案》,这个对制定和推广《汉语拼音方案》是很有意义的。到了1958年秋季开始,《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小学生必修的课程进入全国小学的课堂之后。中国的汉字字母话之争最终落下帷幕。

在清朝灭亡之后,民国迎来了一次文化界百花齐放的所谓新文化运动,而在这一次新文化运动里,我们民族一直依赖的汉字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有很多民国的知名人物一度要求要彻底废除汉字,大有恨不得把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都付之一炬的急迫感。

民国废除汉字谁反对(民国时有一段时间呼吁废除汉字)(1)

而发出这些言论的人里面,哪个方面的人都有,当中以钱玄同、鲁迅、陈独秀、瞿秋白、蔡元培等人的主张最为激进。这些个饱读诗书之辈,为何对汉字如此深恶痛绝,欲先除之而后快呢?

民国废除汉字谁反对(民国时有一段时间呼吁废除汉字)(2)

其实这里跟当时的中国境遇有很大关系,当时的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到近代以来都是在积贫积弱中度过的,而且加上当时西方社会的殖民,文化输出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刺痛了当时有爱国之心的中国知识分子,面对如此境遇,他们苦思冥想,最后才提出了废除汉字的主张。虽然行为上不可取,但他们的用心是可敬的。因为在民国新文化运动之前,当时的整个中华大地所使用的都是非常难学难认的繁体字,面对这个情况,在爆发了新文化运动之后,经过以胡适为首的一干人等大力倡导的白话文运动之后,就有了简体字的发展空间,简体字开始在中华大地之上慢慢流行。

民国废除汉字谁反对(民国时有一段时间呼吁废除汉字)(3)

但即便进一步简化了汉字,剩下的所谓简体字跟繁体字差别也不是很大,还是艰深晦涩让人难懂。这种情况之下不说外族,就连汉人自己都很难掌握,民国时期的文盲率更是高达96%,这种情况下想让外族了解我们融入我们那就是天方夜谭了。而正是因为这样,急着要中国人民处于生命垂危阶段的"大病人"治病,还要把大病化小小病化无的,那也只能从最根本的地方下手了。于是就有了汉字难识,难写,妨碍教育的普及、知识的传播等理由,提出要把中文给改革了,这样一来国人学习中文就不困难了。

民国废除汉字谁反对(民国时有一段时间呼吁废除汉字)(4)

至于怎么改,有偏激的人就提出了"废灭汉字",采用罗马字(拉丁字母)拼音代替等等建议。而和废除汉字启用拉丁字母的的声音不同的是,有的人就开始在如何更好学习汉字掌握汉语上下了功夫。比如梁启超和卢戆章,王照等人就提议用切音字母来标识汉语。而这里面贡献最大的要数卢戆章。他可以称得上是我国第一个创制拼音文字的人,1892年,他在厦门出版中国第一版《一目了然初阶》。

民国废除汉字谁反对(民国时有一段时间呼吁废除汉字)(5)

而王照在1900年发表的《官话合声字母》,建议用北京话当做官话。而在接下来的整个民国当中,有瞿秋白写成《中国拉丁式字母草案》,这个对制定和推广《汉语拼音方案》是很有意义的。到了1958年秋季开始,《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小学生必修的课程进入全国小学的课堂之后。中国的汉字字母话之争最终落下帷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