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妈妈每天给孩子讲鬼故事(阴阳难隔母爱身死难抵真情)
一个妈妈每天给孩子讲鬼故事(阴阳难隔母爱身死难抵真情)母亲教幼子写《三字经》到了清代,"鬼母育儿"型故事传说性倾向是其一重要特征,如清末薛福成《庸庵笔记》中采录的《买糕桥》具有较强的解释性,浓重的地域色彩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整个故事以"鬼母育儿"为核心解释买糕桥由来,且买糕桥为江苏句容的地方性建筑。到了宋代,"鬼母育儿"中"棺中饲儿"和"夜来哺乳"这两个分支都逐渐发展完善。其主要表现为内容更加完整,结构更加稳定,"棺中饲儿"代表作为宋代洪迈宋代洪迈《夷坚志》中丁志卷二所载《宜城死妇》,描写在战乱环境之下,宣城一怀孕未产的孕妇墓中产子且出没人间买饼抚养幼子,后被人发现,人们救出馆中的活孩子,把女鬼火化的故事,可见此时的故事已经是完整的"棺中育儿"版本,相比于前面提到的《胡馥之》,其情节更丰富,也更能打动人心。母子二人分别元明时期,此时
导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一首《游子吟》可谓是家喻户晓,其中蕴含的母爱精神照耀着中国世世代代的文人墨客或是风尘游子,而当这种母爱精神从诗句进入民间故事中,又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动?描写母爱的民间故事有很多,其中,以亡母之魂归来喂养幼子为主题的故事被称为"鬼母育儿"型故事,这种故事从南北朝发展至今,影响广泛而深远。那么,这类故事是怎么发展成型的?其有哪些类型和特征?这类故事的背后是什么文化现象?且听笔者娓娓道来。
《游子吟》中的慈母形象
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鬼母育儿"型故事的起源之所及分布1、"鬼母育儿"型故事的历史发展脉络
南北朝时期,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战乱频繁,朝代更迭,封建割据,此种背景之下,魏晋玄学兴起,盛行称道灵异谈论鬼神之风,志怪小说也应运而生,其中代表作有南朝宋刘义庆所作《幽明录》,有《胡馥之》一文,描写胡馥之妻无子而卒,丈夫哀悼曰:"汝竟无遗体,怨酷何深?"其妻有感,死后仍产下一男婴,这个故事被认为是"鬼母育儿"故事的起源之所。
到了宋代,"鬼母育儿"中"棺中饲儿"和"夜来哺乳"这两个分支都逐渐发展完善。其主要表现为内容更加完整,结构更加稳定,"棺中饲儿"代表作为宋代洪迈宋代洪迈《夷坚志》中丁志卷二所载《宜城死妇》,描写在战乱环境之下,宣城一怀孕未产的孕妇墓中产子且出没人间买饼抚养幼子,后被人发现,人们救出馆中的活孩子,把女鬼火化的故事,可见此时的故事已经是完整的"棺中育儿"版本,相比于前面提到的《胡馥之》,其情节更丰富,也更能打动人心。
母子二人分别
元明时期,此时的"鬼母育儿"故事呈现出现实化和复合化的倾向,即故事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并更具有文学性。元代《南墅闲居录·鬼官人》故事中有卖粥得冥币情节,明王同轨《耳谈》卷六中载录的《鬼王指挥》中鬼母用冥币买粥(饼、糕等)变为鬼母暗地从卖粥处偷钱买粥。可见,此时的"鬼母育儿"故事既贴近生活,又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变异的倾向。李清的《鬼母传》语言生动流畅,用语考究,比一般传播的民间故事更为精细,文学性更强,其中还利用了人物传记的形式,具有明显的文人雕琢痕迹。
到了清代,"鬼母育儿"型故事传说性倾向是其一重要特征,如清末薛福成《庸庵笔记》中采录的《买糕桥》具有较强的解释性,浓重的地域色彩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整个故事以"鬼母育儿"为核心解释买糕桥由来,且买糕桥为江苏句容的地方性建筑。
母亲教幼子写《三字经》
2、"鬼母育儿"型故事之地域分布
"鬼母育儿"型故事大多分布在辽宁、江苏、河北、广东、山东、安徽几个省份,这些地方的"鬼母育儿"生活性强,故事通俗易懂,接近生活,时而还夹杂一些口语;地域性强,故事中的风俗习惯,人物名称都颇有地域色彩。总的来说,"鬼母育儿"故事分布广泛,地域覆盖面广。呈现点状、带状相结合的分布特点。
孟母教子
二、以虚写实,爱无阴阳——"鬼母育儿"型故事的分类与特点1、"鬼母育儿"型故事的分类
如前所述,以《胡馥之》故事为原型,"鬼母育儿"型故事分为"棺中饲儿"和"夜来哺乳"两类,这两个类型具有不平衡性,其在数量上并不对等。其中,"棺中饲儿"故事结局大多圆满,多是有人发现活婴并带走,夫家香火得以继承,令人欣慰。而"夜来哺乳"结局多为悲剧,由于种种阻隔,鬼母无法继续抚养幼子,幼子也可能在不久后死去。
中国人具有乐于接受圆满故事的天性,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虽然二人双双去世,却化为蝴蝶在墓前相伴相舞,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所以"棺中饲儿"的故事数量要远远多于"夜来哺乳"的故事数量。
母亲和幼子
2、"鬼母育儿"型故事的特征
(1)结构和情节上,具有稳定性变异性共存的特点
就"夜来哺乳"这一题材来说,故事结构大多数都是母亲不幸去世,因思及幼子无人抚养,心生怜悯,不顾阴阳之隔,用各种方法喂养幼子的故事,但是其中具体内容又各不相同,有卖粥养子,有偷钱买粥,后又发展出出生在馆中的小儿中状元后不行孝道遭雷劈死的情节,可见,其核心结构逐渐稳定,但是具体情节千变万化,从简单到一波三折,情节越来越丰富完善。
(2)在构成母题上,具有差异性
亡母之魂归来喂养幼子是一母题;在馆中的孩子得以存活而鬼母却死不能复生,这是又一母题;而人鬼殊途,人鬼之间有着无法逾越的横沟又是另一母题。可见,都是"鬼母育儿"的故事,但是其母题构成又不尽相同。
教子图
(3)在艺术主体上,具有奇特的想象性和幻想性的特点
亡母之魂馆中产子,不顾阴阳之隔来到阳间购买食物,亡妻每日回家操持家务,喂养幼子,这些不可能出现的超现实因素在故事中以夸张的手法呈现了出来,通过想象与幻想,人们在故事中创造了另一个真实的世界。
"鬼母育儿"故事中,鬼母因战乱而死,因家庭矛盾而死,因难产而死等原因都具有着当时时代背景的印记,有着概括性和象征性的特征。如《宣城死妇》中,在兵荒马乱的战乱年代,民家妇女怀孕未产而死。无锡民间故事《兰右崔母》中,兰右崔家媳妇怀有身孕,却不幸染病暴亡,葬在兰右东山下。《买糕桥》中女鬼也将自己的身世实言相告:"我非人也,我以产死"。可见,鬼母背后有着当时的社会背景。鬼母这一形象多为想象,但是其死亡的原因以及其对于幼子,对于家庭的真情却总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引发人们对于母爱的赞扬和尊敬。
"鬼母育儿"故事中还运用了大量怪诞的艺术手法来表现真实。"鬼"本来就是人们头脑中的想象,再加上作者的艺术处理,以鬼母为主体,构成了一个怪诞的幻想世界,这个幻想中的世界实际上是在映射真实的世界,所以才让人们读起故事来,时而扼腕叹息,时而潸然泪下。
母亲督促幼子读书
三、从贬到褒,去母留儿——中国"鬼母育儿"型故事背后的文化现象1、"鬼母"形象变化及其背后的文化推动力
南朝梁任昉的《述异记》最早使用"鬼母"一词,文中有云:"南海小虞山中有鬼母,能产天、地鬼。一产十鬼,朝产之,暮食之。今苍梧有鬼姑神是也。虎头龙足,蟒目蛟眉。"可见,当时的鬼母相貌丑陋,是一个能产鬼、吃鬼的怪物。
然而到唐僖宗时期成书的笔记小说集《本事诗》中,"鬼母"便由吃鬼的怪物,变成了爱子深切的慈母形象。故事讲唐朝幽州张衙吏继妻虐待前妻孔氏生的五个儿子,五子苦不堪言,前往母坟哭诉。孔氏从坟冢中走出,安抚五子,悲恸良久。而后用白布巾题诗赠丈夫张衙吏曰:"不忿成故人,掩涕每盈巾。死生今有隔,相见永无因。匣里残妆粉,留将与后人。黄泉无用处,恨作冢中尘。有意怀男女,无情亦任君。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东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于是,伴随着佛教,许多印度故事也逐渐进入民众视野。这其中便有与"鬼母"形象相关的"九子鬼母"故事,讲述了牧羊女变成的鬼女经历了由食子到被佛祖点化转而怜子的故事。这对我国的鬼母形象转变有着一定的影响。当然,鬼母的形象还离不开文人创作等因素,中国向来有"矜老"传统,对于母亲,中国人总有着一种非常深刻的情感。
母子
2、用文化解析"母"与"儿"
"鬼母育儿"中的"母"是虽然阴阳两隔,却还念念不忘幼子,从阴间到阳间照顾幼子的伟大母亲,"儿"则是宗法观念下的男婴,"母"背后是超越生死的母爱,"儿"则体现了男权社会之下母权的丧失。
(1)无私而伟大,象征着人世间母爱的"母"
《鬼母》中,袁二经由化缘和尚的指点识破化作青衣女子来店铺买包子的女鬼,用黑狗血和桃木剑将女鬼制服,并杀死。在鬼母夜来哺乳型故事中,有产后不久便死去的母亲,死后仍然挂念家中的孩儿无人喂养,于是,女鬼便夜夜来家中给孩子喂奶。然而毕竟人鬼殊途,活孩子饮亡者母乳,必然遭来世人怀疑,最终酿成了女鬼再一次死去的故事。
鬼母明知继续喂养孩子会对自身造成很大危险,很有可能会再次死去,却还一次又一次地冒险购买食物喂养其幼子,当鬼母的故事照进现实,就正是人世间真实母亲的写照,她们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不顾生命的危险。这种伟大的母爱超越生死,超越一切。
孟母与孟子
(2)馆中产子,购物哺育的主角"儿"
我们不难发现,故事中的主角大多数都是"子",这体现了在宗法社会父死子继的观念,从"鬼母育儿"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窥见男权社会的缩影,在最早的《胡馥之》一文中,丈夫埋怨妻子未留子嗣就死去了,妻子有感而生子就可见一斑。女子在死亡之后也要尽到传宗接代的义务,让夫家的香火得以延续。可见,单单一个"鬼母育儿"故事,背后其实是更为深远的宗教观念。
(3)去"母"留"儿"
"馆中产子"故事中,鬼母馆中产出幼子,一经人们发现,就会把幼子带离鬼母,在"夜来哺乳"故事中,鬼母购买食物哺育幼子,但是被人发现之后,有很大可能再次死去。鬼母在故事中从未死而复生与孩子永远在一起,不论在哪一类故事中,鬼母都只能暂时抚养孩子,被人发现之后,就只能和孩子继续阴阳两隔,永不相见。可见,去"母"留"儿"反映出母权的丧失,女性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传宗接代的工具而已。
母亲与儿子
结语:"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中国世世代代的文人,农人或是市民,都在竭力表现母爱这一主题。"鬼母育儿"故事也在表现这一永恒的主题,至今,我们仍然能够在电视或者一些小品文中看到"鬼母育儿"故事的元素。"鬼母育儿"故事,一头连接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渗透着久远的文化因子,一头连接着不顾生死的母爱。身死爱未消,真正的爱不仅能够穿越时空,还能穿越阴阳,来到你的身边。在现代,我们不必再迷信鬼母的故事,但是我们应当通过鬼母的故事感知伟大的母爱,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光。
参考文献:
1、《中国"鬼母育儿"型故事研究》
2、《"鬼母育儿"型故事的特征分析》
3、《"鬼母育儿"型故事的类型分析及其流变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