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香格里拉黑陶(尼西黑陶--拿捏两千年的质朴艺术)
云南香格里拉黑陶(尼西黑陶--拿捏两千年的质朴艺术)和土尼西藏族黑陶采用风化沙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白色黏土和红色黏土合成为原料,黏性大、可塑性强。工具有木拍、木刮、木垫、木棰等。制陶工序包括选土、练土、制坯、镶瓷、磨光、装饰、阴干、烧陶、渗炭、防裂等12道流程。制作陶坯采用泥条盘筑的方法,技术要求较高:取揉拌均匀的陶土,用木拍拍打成条状后置于陶盘上,根据所制器物样式用手捏制出大体轮廓,然后磨光内外器壁和沿口,镶嵌白瓷片,点饰动物和几何纹图案;半成品制好后进行高温烧制和熏黑处理。黑陶制品有40多个种类,大致可分为日常生活用品和宗教用品两大类,包括藏区使用的各种餐具、炊具、茶具、酒具、饮具以及香炉、酥油灯等。黑陶做工精细,造型别致,产品远销国内外,兼实用性、观赏性、工艺性为一体,体现了藏族民间制陶手工艺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当拿起沉甸甸、油黑发亮的陶器,仿佛2000多年的藏族制陶史也被把握在手心。这些诞生在泥土、木料、土漆和火焰中的器皿,沉稳而朴
藏族黑陶烧制技艺是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自然村藏族村民的传统手工艺。历史悠久,考古发掘的史前石棺墓葬中曾出土大量土陶器,其制作工艺与尼西土陶制作相同。民国时,尼西黑陶进入鼎盛时期,汤堆村每年黑陶收入占总收入的50﹪以上,主要销往德钦、丽江、昌都、康定等藏族和纳西族地区。
黑
陶
黑陶,一个透出古拙气息的名字。
当拿起沉甸甸、油黑发亮的陶器,仿佛2000多年的藏族制陶史也被把握在手心。
这些诞生在泥土、木料、土漆和火焰中的器皿,沉稳而朴拙,没有一件是纯粹的装饰品,但拥有它们的人,都感到一种穿越时空的诱惑。
黑陶的制作过程
尼西藏族黑陶采用风化沙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白色黏土和红色黏土合成为原料,黏性大、可塑性强。工具有木拍、木刮、木垫、木棰等。制陶工序包括选土、练土、制坯、镶瓷、磨光、装饰、阴干、烧陶、渗炭、防裂等12道流程。制作陶坯采用泥条盘筑的方法,技术要求较高:取揉拌均匀的陶土,用木拍拍打成条状后置于陶盘上,根据所制器物样式用手捏制出大体轮廓,然后磨光内外器壁和沿口,镶嵌白瓷片,点饰动物和几何纹图案;半成品制好后进行高温烧制和熏黑处理。黑陶制品有40多个种类,大致可分为日常生活用品和宗教用品两大类,包括藏区使用的各种餐具、炊具、茶具、酒具、饮具以及香炉、酥油灯等。黑陶做工精细,造型别致,产品远销国内外,兼实用性、观赏性、工艺性为一体,体现了藏族民间制陶手工艺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和土
制坯
烧制
打磨
成品
2007年5月,藏族黑陶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
来源:香格里拉融媒体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关注 汤维
审核:祝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