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黔西县和金沙县对比(黔西北记忆103金沙立县的来龙去脉)

黔西县和金沙县对比(黔西北记忆103金沙立县的来龙去脉)20世纪70年代的金沙县城沙塘桥(图源金沙发布)罗氏鬼国为保卫疆域,在边境重地分设立了四个打鼓寨,用来调兵驻防,安营扎寨,训练、集合、处警等等,这些地方都是以打鼓为联络信号,久而久之驻兵的地方及附近一片的地名,就都叫打鼓寨了。当初建立在如今金沙地盘上的打鼓寨,就位于现在的胜天水库西北侧。明代的276年间,打鼓寨都是明朝水西的兵营。一、打鼓寨要晓得打鼓新场,就先要晓得打鼓寨。北宋初年(公元960年),朝廷无暇顾及当时被称为“蛮夷”的地方(即隋、唐、五代的夷州)。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夷州彝族首领脱离宋朝,割据夷州。夷州的民族信奉鬼神,便起名罗氏鬼国。罗氏鬼国的君主就居住在慕俄格,就是今天的大方县城。

黔西县和金沙县对比(黔西北记忆103金沙立县的来龙去脉)(1)

如今许多金沙人都晓得,金沙县城所在地以前叫“打鼓新场”,1941年立县后才叫的金沙。那么,金沙以前为啥叫“打鼓新场”?为啥是1941年才立县的?立县的时候涉及哪些重要的事和人?“金沙”二字的来历又是什么呢?

点击下方图片链接,VR看金沙

↓↓↓

今日金沙县城(刘禹沙 摄)

一、打鼓寨

要晓得打鼓新场,就先要晓得打鼓寨。

北宋初年(公元960年),朝廷无暇顾及当时被称为“蛮夷”的地方(即隋、唐、五代的夷州)。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夷州彝族首领脱离宋朝,割据夷州。夷州的民族信奉鬼神,便起名罗氏鬼国。罗氏鬼国的君主就居住在慕俄格,就是今天的大方县城。

罗氏鬼国为保卫疆域,在边境重地分设立了四个打鼓寨,用来调兵驻防,安营扎寨,训练、集合、处警等等,这些地方都是以打鼓为联络信号,久而久之驻兵的地方及附近一片的地名,就都叫打鼓寨了。当初建立在如今金沙地盘上的打鼓寨,就位于现在的胜天水库西北侧。明代的276年间,打鼓寨都是明朝水西的兵营。

黔西县和金沙县对比(黔西北记忆103金沙立县的来龙去脉)(2)

20世纪70年代的金沙县城沙塘桥(图源金沙发布)

二、永兴场

前面我们知道了打鼓寨的来历,要讲清楚打鼓新场,还必须先知道永兴场,如没有永兴场这个老场,就不会有打鼓新场的称谓。

贵州是明朝永乐十一年,也就是1413年才建的省。在这以前,今天的金沙鼓楼大桥就是四川和湖广两个省的边界。桥的北边是四川,而南边一则是湖广,准确地说,当时的打鼓寨及周边地区都是湖广边上水西彝族的管辖区域,夷州的势力范围。

元代中期,今天金沙县的黔北火电厂一带兴起了赶场,那个时候叫永兴场,设得有沙溪等处长官司;到明朝洪武年间,又叫沙溪巡检司,而且沙溪渡、沙溪驿都设在永兴场。因为永兴场逐渐成了四川盐巴运往贵阳、水东、水西等地的集散地,所以四川、湖南、湖北的商人都纷纷到永兴场经商挣钱,发家致富。

“永兴场”最鼎盛的时候有“九景八寺庙”等建筑,像川壁寺、大佛殿、黑神庙等,都是到解放初期才撤出废止的。永兴场虽是在清朝初年因打鼓新场的兴起而废,但场名一直存延到光绪末年,那时候已经赶不起场了,即以沙溪坝或川壁寺统称。

黔西县和金沙县对比(黔西北记忆103金沙立县的来龙去脉)(3)

1989年的金沙汽车站(聂宗荣 摄)

三、打鼓新场

因为有巨大利益可图,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打鼓寨的张姓首次提倡在打鼓寨旁的地方开场,以张姓为场主,这里距永兴场仅6华里之遥,有取代永兴场的老场之意,便把“打鼓寨场”命名为“打鼓新场”。

两场同样场期,每逢三、六、九赶场,老场的生意就不如新场的好,两场场主之间经常纠纷不绝,甚至打架斗殴不断,情况一般都是永兴场的习场主带人来骚扰新场,所以连年打官司,也无济于事。但新场生意好做,老场的不少商贩就陆续迁往新场,并在周边建房开店,下扬叉街及扬叉街下排街到今天的卓家马路口的临街房,几乎都是当年老场的商户们来修建的。

清康熙年间,打鼓新场不堪永兴场场主的经常骚扰,常年请打手保卫秩序,从西、南、北方向来的人都赶打鼓新场;从东面来赶场的百姓大多数无法,被逼迫赶永兴场。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2)新场的张文鸾陆续考中秀才、举人,后又中了进士,到翰林院当编修,他通过黔西府衙判定习姓输了官司,这才废了永兴场,只赶打鼓新场,于是商业八大行帮完全进入新场,沙溪巡检司也把衙门迁驻新场,从此新场更加繁华闹热。

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三月,太平军石达开部途经打鼓新场,贵州提督田兴恕派上万的官军来围剿,双方鏖战17天后太平军才撤走。清军炮火猛烈的轰击,引起打鼓新场街道的房屋燃烧了一个多星期。

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四川总督丁宝桢(织金人)实行了“官运商销”的盐政改革,确定了永(叙永)、綦(綦江)、涪(涪陵)、仁(仁怀)四岸为川盐运黔的口岸。仁岸的第二站就是打鼓新场,随着商业的繁荣和经商人口的增多,打鼓新场很快发展成为黔北远近闻名的商业集镇,居“黔北四大商业集镇”之首(“一打鼓、二永兴(今湄潭县境内)、三茅台、四鸭溪”)。

黔西县和金沙县对比(黔西北记忆103金沙立县的来龙去脉)(4)

金沙县贯城河旧照(图源金沙发布)

四、立县的起因

打鼓新场日夜繁荣后,人就越聚越多,但苦于这点地盘只是黔西州新民里的一个市场,老百姓办事,比如上粮,打官司等等,都要到100多里外的黔西城去,很不方便。特别是独特的行政区划,造成了治安等诸多问题的恶劣。

对此,老百姓怨声载道,有识之士也多次向上呈文,要求设立新县。一直到1915年,北洋政府才下令过问经办此事,后又因为袁世凯复辟称帝遭讨伐而被耽误。1918年打鼓新场的李应森、黄尘杰等,又呈请立县,被黔西知事李安鼎驳回,说是最多把下四里设成片区,其他免谈。1927年,打鼓新场的百姓又写呈文重申立县的事宜,当时的省长周西城批示,说是设片区不适合,立县呢手续又太繁琐,艰难,此事从缓,立县的事情再一次被搁置。

黔西县和金沙县对比(黔西北记忆103金沙立县的来龙去脉)(5)

金沙县长安街旧照(图源金沙发布)

1930年打鼓新场各界推举石玉书、毛典濡等,再一次呈请查明原来申报的文案,要求设立正县,并从形势、政治、军事、党务、交通、生产、历史、经验、邻封、地域等10个方面,翔实的阐述了立县的必要性。比如就经验而言,呈文说:打鼓新场的匪患已有30余年,清朝时期就设立管带、统带,民国后又驻扎了营部、团部、纵队部甚至防联团,都拿匪患无法;更有民俗的形成,风气的不正常,光用杀戮、镇压,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只有设立正县,对民众进行帮扶、安抚、教育,社会风气才会得到有效地治理和转变。

这一次,由于得到了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军长兼贵州省主席毛光翔(原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军长兼贵州省主席周西成的遵义桐梓同乡、同学、妹夫)的亲自过问,立县的事情,很快被列上了议事日程。这次为什么这么顺利呢?原来是金沙名医石玉书起了决定性作用!

五、石玉书其人

黔西县和金沙县对比(黔西北记忆103金沙立县的来龙去脉)(6)

贵阳市中医医院(现贵阳中医一附院)首任院长 石玉书

石玉书,名国麟,1893年5月27日生于金沙平坝。6岁读私塾,他勤奋用功,深得老师的喜爱。1907年,14岁的石玉书进城办事,偶见街头一位卖字画的老人,虽然衣衫褴褛,却气度不凡;此人因住旅店无钱给付租金,店主正在为难他。石玉书便慷慨解囊相助,并邀请其到家里让父亲收留,父亲见石玉书有此善举,便欣然同意了。一天,这位老人对石玉书父亲说:“我见国麟,性慈仁善,又很聪明,愿将所长医学,传授给他,以报贵府收留之恩。”

从此,石玉书便每日专心听取老师的口传言教、手抄笔录。学到关键之处,都是一点即通,三年过去,石玉书就能把脉开方,诊断疾病了。名师出高徒,原来石玉书的这位老师就是清朝末年川籍进士贺静轩!得到高人的传授,自己又非常勤奋 石玉书把《伤寒杂病论》等医书背得滚瓜烂熟。当时正流行瘟疫,他总是竭尽全力,救死扶伤。瘟疫平息了,民众对他千恩万谢!他的医术也从此远近闻名。

黔西县和金沙县对比(黔西北记忆103金沙立县的来龙去脉)(7)

曾经的大定坡(图源金沙发布)

1929年,贵州军阀毛光翔率部经过打鼓新场,官兵因水土不服,大部分士兵患了疾病。毛光翔母亲的病也十分严重,军中医生基本上都是束手无策。毛光翔听闻石玉书的大名后,便找人请他来帮助看病。经诊断,大都是患了伤寒,而石玉书对伤寒一症又特别有研究。由于军营患者众多,石玉书便采取大锅熬药分发众人服用,服药十天左右,毛光翔所带部队中的所有患者病情基本上都大为好转,其母亲也能够起床进食。毛光翔喜不自禁,送来数百块银洋作为酬金,石玉书遂将这些酬金捐献给了地方的慈善事业。至此,同岁的两人义结金兰,成为好友。

这一年,正是毛光翔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军长兼贵州省主席的时期,他聘请石玉书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军医处处长,石玉书与家人商量:作为当时的一个军阀省主席、大权在手,如果不给他面子,是难以过关的。相商再三、石玉书提出一个任职条件:就是不穿军装,不配军衔。毛光翔一一应可。

六、一波三折

石玉书任国民革命军二十五路军军医处处长后,于1930年12月17日同毛典濡等打鼓新场乡绅上交了立县的呈文,得拜把子贵州省长的亲自关心,事情进展很快,1931年2月便开始筹备,1932年元月已会勘划界完毕,确定将黔西县的下四里,大方县的安洛,遵义县的岩孔组成新县,面积2528平方公里,当时是两万多户,九万多人。

黔西县和金沙县对比(黔西北记忆103金沙立县的来龙去脉)(8)

杭瑞高速公路上的金沙特大桥(图源网络)

经国民政府内政部备案 原本以打鼓新场所在地新民里而报的新民县,但是与辽宁省新民县同名,必须重取名,遂由方伯鸾、石玉书、毛典濡、游亮曦等地方名士多次磋商确定,以打鼓新场东南郊2公里处的地名“金宝屯”,东北郊3公里处的地名“沙溪坝”,各取首字定为“金沙”。含义为:一是取于古人“政治修明,可使黄金与沙土同价”;二是取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崔桐》中“披沙拣金”之语,比喻细心挑选,去粗存精,以示金沙人民精明伶俐、勤劳勇敢之意。民国21年(公元1932年),将“金沙”的名称上报给贵州省政府,经新的贵州省主席王家烈核定,转报国民政府内政部批准。

又因为时局混乱,军阀争战,1936年7月,贵州省政府第248次会议常委会研究,以红军进入打鼓新场和地方政府财政吃紧为由,决定缓建金沙县。接着又是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西迁,这一拖就是十年,直到1941年7月1号,金沙同纳雍、道真一起,才正式立县。金沙县的第一任县长是江苏人刘宗璟,1942年秋调走时,金沙民众沿街设案,摆镜子、清水送行,依依不舍。

作者简介

黔西县和金沙县对比(黔西北记忆103金沙立县的来龙去脉)(9)

罗维加:男,1957年12月出生,贵州省金沙县人,中共党员,1974年到金沙县沙土农村插队落户当知青,1977年到金沙县窖酒厂当工人,1980年到金沙县文化馆工作。1987年考入贵州大学管理科学系政治管理专业(大专)学习两年,期间当选为校学生会副主席,校文工团团长;1989年回金沙县文化馆工作。从1990年起担任县文化馆馆长;期间,分别于1992年、1999年、2009年破格评为馆员、副研究馆员和研究馆员。第六届金沙县政协委员,毕节市第一届人大代表。作品曾两次获贵州省文艺奖,三次获乌蒙文艺奖,个人被评为毕节市市管专家,系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曲艺家协会会员,金沙县戏剧曲艺协会主席。2015年退休。

文/罗维加

编 辑:吴春妹

编 审:邹江川

监 制:叶光良

总监制:朱光伦

更多新闻

  • 《黔西北记忆》栏目开篇语

  • 黔西北记忆 ① 美丽毕节我的家

  • 黔西北记忆② 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 黔西北记忆③毕节古人类的足迹

  • 黔西北记忆④毕节的来源及建制沿革

  • 黔西北记忆 ⑤ 水西改土归流的历史过程

  • 黔西北记忆 ⑥ “乌蒙磅礴走泥丸”用典追考

  • 黔西北记忆 ⑦ 革命老区黔西北

  • 黔西北记忆 ⑧ “彝族古代百科全书”——《西南彝志》

  • 黔西北记忆⑨ 享誉全国的毕节市彝文文献翻译研究中心

  • 黔西北记忆 ⑩ 黔西北苗族迁徙路线图

  • 黔西北记忆 ⑪ 黔西北苗族与蚩尤

  • 黔西北记忆⑫黔西北苗族的传统节日

  • 黔西北记忆⑬ 猪拱箐:清末黔西北苗民起义的根据地

  • 黔西北记忆 ⑭ 毕节布依族的历史与文化

  • 黔西北记忆 ⑮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 黔西北记忆 ⑯ 毕节一中的前世今生

  • 黔西北记忆⑰ 毕节彝学研究院

  • 黔西北记忆⑱毕节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综述

  • 黔西北记忆 ⑲ 毕节“藏羌彝文化走廊”建设综述

  • 黔西北记忆 ⑳ 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的地方——洪家渡

  • 黔西北记忆 ㉑ 乌江源头在毕节

  • 黔西北记忆 ㉒ 毕节摄影史话

  • 黔西北记忆 ㉓ 毕节公路交通史话

  • 黔西北记忆 ㉔ 磅礴乌蒙万里路

  • 黔西北记忆 ㉕ 毕节飞雄机场建设始末

  • 黔西北记忆㉖皮皮翻翻及其它方言土语

  • 黔西北记忆㉗经典的毕节话荟萃

  • 黔西北记忆㉘惊世骇俗的毕节兰花

  • 黔西北记忆㉙东汉南中第一名士——傅宝

  • 黔西北记忆㉚助诸葛亮南征有功的彝族首领“济火”

  • 黔西北记忆㉛奢香:明初著名彝族女政治家

  • 黔西北记忆 ㉜ 张谏:明代贵州第一个进士

  • 黔西北记忆 ㉝ 李世杰:清乾隆年间兵部尚书

  • 黔西北记忆 ㉞ 晚清重臣丁宝桢

  • 黔西北记忆 ㉟ 周素园:贵州辛亥革命元老

  • 黔西北记忆㊱ 中共贵州省工委第一任书记——林青

  • 黔西北记忆㊲钱壮飞:中共情报工作的“龙潭三杰”之一

  • 黔西北记忆 ㊴ 丁扬斌其人其诗

  • 黔西北记忆 ㊵ 余达父:毕节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

  • 黔西北记忆㊶黔西北清朝著名女诗人周婉如

  • 黔西北记忆㊷毕节著名的民族资本家刘熙乙

  • 黔西北记忆 ㊹ 一代宗师王之和

  • 黔西北记忆 ㊺ 威宁籍苗族大学校长杨汉先

  • 黔西北记忆 ㊻ 威宁籍医学博士张超伦

  • 黔西北记忆 ㊼ 朝鲜战场上的二级战斗英雄刘兴文

  • 黔西北记忆 ㊽ 打虎英雄罗学芳

  • 黔西北记忆㊾品读毕节

  • 黔西北记忆㊿七星关赋

  • 黔西北记忆(51)七星关的来龙去脉

  • 黔西北记忆(52) 毕节倒天河是怎么来的?

  • 黔西北记忆(53)毕节城区40余万人的“大水缸”——倒天河水库

  • 黔西北记忆(54)@所有毕节人,“响水轰雷”名字的由来

  • 黔西北记忆(55)纱帽山的故事

  • 黔西北记忆(56)倒天河上的桥

  • 黔西北记忆(57)南关桥,老毕节城的地标建筑

  • 黔西北记忆(58)毕节五龙桥的考证与传说

  • 黔西北记忆(59)那些年毕节城里人是怎样过年的

  • 黔西北记忆(60)走近三百多年历史的毕节一小

  • 黔西北记忆(61)打捞那些遗落在岁月里的毕节老品牌

  • 黔西北记忆(62)毕节“人民剧场”:老毕节城最重要的地标建筑

  • 黔西北记忆(63)毕节古城街道名称初探

  • 黔西北记忆(64)炉火映红铁匠街

  • 黔西北记忆(65)毕节人民公园的历史印记

  • 黔西北记忆(66) 回忆“炒米糖开水”的吆喝声

  • 黔西北记忆(67):清代知名的毕节路氏翰林家族

  • 黔西北记忆(68)大屯土司庄园

  • 黔西北记忆 (69)大南山苗寨

  • 黔西北记忆(70)七星关沔鱼河的传说

  • 黔西北记忆(71) | 碧阳湖畔好风光 美文值得细欣赏

  • 黔西北记忆(72)品读大方

  • 黔西北记忆(73)大方赋

  • 黔西北记忆(74)大方县名的来源

  • 黔西北记忆(75)大方奢香博物馆:荟萃彝族历史文化精华

  • 黔西北记忆(76)贵州宣慰府——全省最大的彝族仿古建筑

  • 黔西北记忆(77)独家揭秘——“九洞天”的由来

  • 黔西北记忆(78) 林则徐与《大定府志》的故事

  • 黔西北记忆(79) 丁文江与贵州彝文古籍的渊源

  • 黔西北记忆(80)“贵州三宝”之大方漆器

  • 黔西北记忆(82) 大方三塔的神奇传说

  • 黔西北记忆(83) 大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 黔西北记忆(84)大方: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 黔西北记忆(85)大方灯谜 享誉全国

  • 黔西北记忆(86)大方六龙:山奇水秀·诗词享誉·豆干味美·龙灯飞腾

  • 黔西北记忆(87)品读黔西

  • 黔西北记忆(88)黔西赋

  • 黔西北记忆(89)黔西县名的来源

  • 黔西北记忆(90)自古黔西一枝花,什么是她的根杆枝叶花?

  • 黔西北记忆(91)黔西观音洞遗址:中国旧石器文化的三个代表之一

  • 黔西北记忆(92)“全能大儒”王阳明与黔西象祠的渊源

  • 黔西北记忆(93)重建黔西象祠记

  • 黔西北记忆(94)李世杰与水西文化

  • 黔西北记忆(95)黔西水西公园

  • 黔西北记忆(96)黔剧的发源地——黔西县

  • 黔西北记忆(97)黔西花灯

  • 黔西北记忆(98)贵筑藩屏读大关

  • 黔西北记忆(99)岳红霞:刀剪飞舞镂刻出精彩人生

  • 黔西北记忆(100)品读金沙

  • 黔西北记忆(101)金沙赋

  • 黔西北记忆(102)金沙县名的来源

看完记得

点亮下方“赞”和

黔西县和金沙县对比(黔西北记忆103金沙立县的来龙去脉)(1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