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制瓷基本步骤(从收藏走向烧制的瓷匠人)

制瓷基本步骤(从收藏走向烧制的瓷匠人)谢松青出生于建阳水吉镇后井村,这里曾是宋代出产黑釉建盏的宝地。在这里,山上、田里、路边,都可以看到大量散发出晶莹光彩的黑碗残片。普通人家中盛茶、喂鸡的盏也都是建盏。这让谢青松从小就爱上了建窑建盏。长大后谢松青就开始着手收藏建盏,20年一晃过去,如今他已经拥有了数量惊人的建盏收藏。 2011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谢松青,正是传承人之一。熟悉他的人都给予了很高的赞誉,最令人感动的还是他对于建盏的用心。2016年,谢松青应邀赴日参展。展会一结束,他就怀着渴望的心情,专程到东京都世天谷区静嘉堂文库美术馆,想亲眼目睹烧自建窑的“天下第一名碗——稻叶天目曜变盏”。这只稻叶天目曜变盏,是天下第一名碗,碗中深藏宇宙,犹如在宇宙夜空中观看闪现的繁星。谢松青明知此碗不是随时可以参观的,但痴迷建盏的他还是毅然决然到此。这种虔诚感动了美术馆馆长,告诉谢松青年底稻叶天目曜变盏将

纵观中国陶瓷史,无论工艺烧成还是艺术加工,无论鉴赏考古还是品读收藏,历来有多不计数的陶瓷业界名人,艺美君前面给大家介绍过不少传人,基本贯穿陶瓷烧制的过手七十二,可谓行行出状元。今天,艺美君要带大家认识一位建盏界匠人,他对建盏的爱好,从收藏走向烧制,他对建盏的用心不仅仅是热爱,更是融入了生命。

制瓷基本步骤(从收藏走向烧制的瓷匠人)(1)

建盏:率性而为却不放纵

建窑是宋代时期福建制瓷的著名窑场。创烧于晚唐五代,历经宋元明清四代,烧瓷历史长达千年,以烧制黑釉瓷器而闻名于世。瓷胎厚重呈黑色,胎质粗糙而坚硬,露胎处色沉无光,有"铁胎"之俗称。整体以素面为主,少有装饰。釉质刚润,釉色乌黑。器物内外施釉,有明显的垂流和窑变现象,诸如“兔毫”、“油滴”和“曜变”及“鹧鸪斑”等有名的品种。

制瓷基本步骤(从收藏走向烧制的瓷匠人)(2)

产品以生活瓷器为主,兼烧梅瓶、冥器等。古代建窑生产的瓷器中,以茶盏最为著名,俗称“建盏”,享誉内外。在当时不仅是北宋时期的御用器物,这种瓷器在日本还被称为天目釉。建国后,对建窑的文物考古工作逐步走上轨道,发掘了不少窑址。此后 相关的理论专家、学者与陶艺人的钻研,使建窑建盏技艺复原 建盏艺术重见人间。

制瓷基本步骤(从收藏走向烧制的瓷匠人)(3)

制瓷基本步骤(从收藏走向烧制的瓷匠人)(4)

制瓷基本步骤(从收藏走向烧制的瓷匠人)(5)

谢松青:出生建盏之乡

2011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谢松青,正是传承人之一。熟悉他的人都给予了很高的赞誉,最令人感动的还是他对于建盏的用心。2016年,谢松青应邀赴日参展。展会一结束,他就怀着渴望的心情,专程到东京都世天谷区静嘉堂文库美术馆,想亲眼目睹烧自建窑的“天下第一名碗——稻叶天目曜变盏”。

制瓷基本步骤(从收藏走向烧制的瓷匠人)(6)

这只稻叶天目曜变盏,是天下第一名碗,碗中深藏宇宙,犹如在宇宙夜空中观看闪现的繁星。谢松青明知此碗不是随时可以参观的,但痴迷建盏的他还是毅然决然到此。这种虔诚感动了美术馆馆长,告诉谢松青年底稻叶天目曜变盏将再次展出,并将两张参观券免费赠予他。谢松青老师缘何对此盏情有独钟到痴迷?这要从他的出生说起。

制瓷基本步骤(从收藏走向烧制的瓷匠人)(7)

谢松青出生于建阳水吉镇后井村,这里曾是宋代出产黑釉建盏的宝地。在这里,山上、田里、路边,都可以看到大量散发出晶莹光彩的黑碗残片。普通人家中盛茶、喂鸡的盏也都是建盏。这让谢青松从小就爱上了建窑建盏。长大后谢松青就开始着手收藏建盏,20年一晃过去,如今他已经拥有了数量惊人的建盏收藏。

制瓷基本步骤(从收藏走向烧制的瓷匠人)(8)

矢志收藏,火眼金睛

走进谢松青在建阳大潭古街开设的“大宋御琖”店面,可以看到橱窗展柜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建盏。谢松青收藏的建盏种类非常齐全,无论是器型、类别、大小都基本囊括。除了建盏,他还收藏了宋代与建盏有关的各类器具、茶钵、茶盏、茶漏、茶托、茶臼、茶杵、茶碾等‘斗茶’器具,这些藏品为我们了解宋代茶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素材。

制瓷基本步骤(从收藏走向烧制的瓷匠人)(9)

多年的历练,他练就出火眼金睛。如今,面对种种以假乱真、老胎新釉、新盏造旧等赝品,谢松青都能挑出真品。谢松青总结出一套建盏辨伪的法子,无私地分享给业内。谢松青收藏的建盏里,最具价值的是20余件盏底铭有“供御”、“进琖”字样的建盏,他们都是宋代官窑为宫廷烧制的贡品。其中口径最大的为21厘米兔毫盏,是迄今国内收藏界已知发现铭有“供御”款里口径最大的宋代建盏。

制瓷基本步骤(从收藏走向烧制的瓷匠人)(10)

老盏新盏,各有所爱

谢松青认为老盏新盏,各有所爱。因为时代的变化,老盏和新盏的作用也逐渐被区分开来,老盏适合收藏,新盏则可以上手使用,各有各的玩法。玩老盏的人,大多是不怎么看得上新盏的。但谢松青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老盏的味道肯定是新盏所不能比的,但是老盏毕竟数量有限,而且老盏里的门道太多,所以玩老盏的只是少数人。

制瓷基本步骤(从收藏走向烧制的瓷匠人)(11)

而新盏可以让更多人接触到建盏,也能从中享受到玩盏的乐趣。谢松青老师也对现代新盏下了很深的钻研。他认为建盏创新还是要立足新盏,根据国人饮茶习惯的变化调整建盏器型、口沿等。而且要想复兴建盏,新盏是不可缺席的。谢松青对宋御建盏和曜变天目盏赞不绝口,他的梦想就是要恢复宋御建盏和曜变天目盏的烧制。

制瓷基本步骤(从收藏走向烧制的瓷匠人)(12)

倾心传承,恢复烧制

谢松青想恢复宋御建盏和曜变天目盏的烧制,但是宋代建盏断烧八百余年,存世的数量有限。要传承、恢复、光耀黑釉建盏的魅力,光顾收藏还不够,必须尽己之所能,创烧出一批能与宋代建盏比美的仿古建盏。于是,从2000年起,谢松青就开始建窑烧制建盏。就这样他开设了从建盏收藏家到建盏建盏烧制传承人的身份转换。

制瓷基本步骤(从收藏走向烧制的瓷匠人)(13)

谢松青的父辈以务农为生,从未涉猎建盏烧制。所以建窑烧盏,他都是从零开始。这位属马的汉子凭着一股勇往直前的韧性,多次外出到各个窑口拜师求艺。十多年里,不论酷热寒冬,他都刻苦钻研,仅两年功夫就掌握了揉泥、拉坯、修坯、上釉、控温等近20道工序,并通过反复实验姑丈提供的建盏烧制秘方、不断实践,摸索出了多种制釉的配方。

制瓷基本步骤(从收藏走向烧制的瓷匠人)(14)

十五载倾心建盏传承,时隔多年,他依旧很清晰地记得,当第一次看到银光闪烁的建盏出炉时的兴奋,无法抑制的喜悦让他彻夜难寐。开始亲手烧盏后,谢松青对建盏的爱达到了新的层次。他想到黑釉建盏,想到宋御建盏,甚至想到了远藏日本的曜变天目盏。他的愿望就是能让它们重现瓷坛,再造辉煌!在不断烧制摸索中,力求作品还原宋代风格的古朴典雅。

制瓷基本步骤(从收藏走向烧制的瓷匠人)(15)

如今,谢松青烧制的金兔毫、银兔毫、油滴建盏等造型古朴多姿、端庄典雅,极具宋韵宋风。每一窑难免产生次品,对此,他宁愿将其砸碎,也绝不让一件次品流入市场,这便是一个匠人对自己的要求。2012年起,谢松青的作品在全国工艺品展销会上先后斩获金、银、铜奖达三十余项,他本人也被评为建窑建盏协会鉴定咨询委员会委员。

制瓷基本步骤(从收藏走向烧制的瓷匠人)(16)

面对以上种种荣誉,谢松青老师说,这些成绩并不值得骄傲。尽管如今建盏烧制技术如此发达,可工匠们无论如何研究、实验,也很难完美复制南宋时期的曜变盏,原因在于曜变盏根本没有套路可琢磨,一切都源于偶然。他会将获得的荣誉转换成前进的动力,继续努力,做更好建盏!希望有一天可以为建盏建一座博物馆。让我们致敬匠人精神!

=========================

这是中国千年不断传承的文化,

亦是自古至今代代相传的智慧,

更是书写在血液里的祖先密码。

您且留步来聆听这生活的脉搏,

关注我们,一同感受陶瓷艺美。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