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2为什么要分成两条线(评分9.3不降反升大江大河2凭什么摆脱了续集不火的魔咒)
大江大河2为什么要分成两条线(评分9.3不降反升大江大河2凭什么摆脱了续集不火的魔咒)
《大江大河2》于12月20日在东方卫视、浙江卫视首播并在优酷、爱奇艺、腾讯同步播出。第二部的故事聚焦宋运辉、雷东宝、杨巡等人的际遇和奋斗经历,展现了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的缩影、社会生活的变迁和改革实践者们的挣扎与奋斗的历程。首先,片头曲让人耳目一新:“不尽狂澜走沧海,一拳天与压潮头。”剧中宋运辉的扮演者王凯,用特有的低沉嗓音给剧集开篇定下了雄浑厚重的基调。《大江大河2 》就这样拉开了慷慨热血的序幕。故事的厚度既有情怀,也有底气。弹幕刷着“江河归来”,剧情徐徐展开,奔涌而来,确实是观剧的第一感受。剧情开篇就抛出了焦点问题:东海化工厂项目审批,宋运辉为这个项目的几场辩论交锋令人印象深刻。在革新与守旧、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夹杂着个人利益、派系之争……一路辩论的背后,是整个国营企业深重的顽疾。
其次全剧的男主宋运辉。作为一部年代剧,主人公的个人成长和整个时代是分不开的。作为剧中灵魂的宋运辉,全景式的展现了从第一部“迎着时代浪潮奋进”到第二部 “在变革中引领时代”的人生成长历程和蜕变。宋运辉的锲而不舍与坚韧执着里,藏着属于王凯本人的影子。制片人侯鸿亮曾说过,“除了王凯想不到还有谁能来演宋运辉。”第一部中,18岁的宋运辉站在烈日下背诵《人民日报》社论的情景让人印象深刻。而第二部中,已经从技术工人成长为厂长的宋运辉,走出金州去到东海,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都面临了更多的坎坷和窘境。一口气看完6集,明显感觉宋运辉各方面的压力接踵而至,曾经锋芒锐利的他被权力争斗、人情世故所裹挟,其中的孤独与艰难无不令人唏嘘。最激烈、最紧张的矛盾来自宋运辉的家庭,不再是近年国产剧中流于表面的情感利益纠纷的模式,显现出了少见的真实和复杂。亲人之间的相互评判、相互制约和相互利用,就连他和妻子之间的相处也裹挟着攀附和彼此揣度;程家对宋运辉的爱护与算计交织在一起,这也是千万个,表面上一团和睦的家庭背后纠结与博弈的缩影。剧中的小人物也塑造的丰满有力,打动人心。陈平原在数落完闯祸的雷东宝后,讲起自己“想上大学不让上,现在又拿文凭压”的窘境,情绪激动处讲起身在其位,在正常工作之外还要面对无数的“硬杠杠”“软杠杠”……弹幕里说,“太真实了,这能播出来了说明时代在进步。”回想当年 这样的情景历历在目啊!其实如何在苦日子里辛苦打拼大家都爱看,可富起来后的生活靠什么才能抓住观众的心呢? 这就要靠与第一部截然相反的气质了。第一部让我们回到了,传统的平凡小人物靠个人奋斗的成长史的创作方式。主人公由少到多地积累资本,逐渐从一文不名的贫下中农升级成地方知名企业家。而的第二部所呈现的1988年,就已经不是一群人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过程,而是一个崭新的时代。那是一个洪流涌动的特殊时代。历史的种子已经完成了破土而出的使命,所有的角色也已经脱离了贫困状态,正在向一种更为理想的状态迈进。从目前播出的六集来看,已经向我们展示了理想主义者们落地的过程,他们尊重知识、技术。而如何追赶时代,如何被时代推着向前,才是《大江大河2》接下来需要呈现的重点内容。
再来看一下剧中堪称一比一还原的服化、道具,充满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生活气息。但相比起第一部中前辈们从无到有的创业故事,第二部的重点在坚持与发展,这就让《大江大河2》的开局少了一些戏剧性。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故事会涉及到更多的政策与经济背景。对于不了解历史的非时代亲历者来说,很难产生深刻的共情感。
总的来说《大江大河2》是一部好剧,但不适合娱乐消遣,需要细细咂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