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曹德旺回应捐款超120亿(捐款80亿交税127亿曹德旺又开腔)

曹德旺回应捐款超120亿(捐款80亿交税127亿曹德旺又开腔)曹德旺,这名来自中国福建的企业家,因在美国投资办厂和一番关于“中国企业税负高”的言论,而被推上舆论风口,无意间成为了企业界的“网红”。作为论坛上唯一一个不带演讲稿、即兴发挥的嘉宾,曹德旺的演讲依然是语出惊人。“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问,曹德旺到底捐了多少钱?我敢说超过80亿人民币现金。”“从我创业第一天到今天为止,有据可查的财务统计为交税127亿。”昨天,曹德旺再次高调出现在了媒体上,这次是人民日报主办的一个名叫“2017第三届海归中国梦年度盛典”的活动。

作者|李东阳

来源|首席营销官(ID:cmo1967)原创互联网营销第一媒体!

曹德旺回应捐款超120亿(捐款80亿交税127亿曹德旺又开腔)(1)

“我爱我的国家。我妈跟我讲,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就是我妈以前的教诲。”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问,曹德旺到底捐了多少钱?我敢说超过80亿人民币现金。”

“从我创业第一天到今天为止,有据可查的财务统计为交税127亿。”

昨天,曹德旺再次高调出现在了媒体上,这次是人民日报主办的一个名叫“2017第三届海归中国梦年度盛典”的活动。

作为论坛上唯一一个不带演讲稿、即兴发挥的嘉宾,曹德旺的演讲依然是语出惊人。

曹德旺,这名来自中国福建的企业家,因在美国投资办厂和一番关于“中国企业税负高”的言论,而被推上舆论风口,无意间成为了企业界的“网红”。

从流言四起的的“别让曹德旺跑了”,到党媒眼中的企业家典型,今天,我们一起来还原最真实的“曹德旺”。

“别让曹德旺跑了”

曹德旺,中国最大玻璃供应商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同时因常年致力于慈善事业而获称“中国首善”。

福耀玻璃集团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也是宾利、奔驰、宝马、路虎、奥迪等豪华品牌重要的全球配套供应商。

曹德旺身上,具有典型的福建商人特征——勤劳、低调、隐忍徐图。如果不是一次采访引发的舆论风波,或许,他依然不会走到聚光灯下。

一次采访中,曹德旺宣称计划在美国投资10亿美元建厂,同时表示自己“出走”美国的原因是地价、能源、劳动力等实体经济的成本差异,“中国制造业的税负比美国高35%”。

长期以来,围绕企业税负的争论一直不绝。但如曹德旺这般“直接”的,却不多。

尤其是在中国经济下行、制造业疲软、人民币贬值、中美博弈加剧的背景下,曹德旺此举更是引发了舆论强烈地震——连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的慈善家都要跑了?

自然,这一言论很快让曹德旺被舆论推上了风口浪尖。

一时间,“曹德旺跑了”、“别让曹德旺跑了”的舆论风波铺天盖地。

对此,曹德旺的回应是“中国厚待我,我才说出这些话。我讲那些话是告诉中国人,外面的投资环境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要注意这些事情,跟人家接轨。

只上了6年学,“农民企业家”

玻璃大王的身世,也一直是坊间关心的话题。曹德旺也并不避讳谈起他的过往,曾在他的自传《心若菩提》中写过自己的家世。

曹德旺的老家在福建福清。曹家的祖上,几代经商,曾是当地的望族。父亲曹河仁曾是上海永安百货的股东之一。

不过,家里的好光景,曹德旺也仅仅是“听说”过而已。

1947年,因时局动荡,曹家从上海举家迁回老家福建,还有当时刚出生的曹德旺。

人到了福清,运家产的铁皮船却沉了,曹家的大部分家产去了水底。曹家瞬间一贫如洗。

世事无常,这句话完全应在了曹家。从曹德旺记事起,家里的6个兄弟姐妹就常常吃不饱饭。

至于上学,更是“不可能”的事。曹德旺只上了六年半的学,所以现在他经常开玩笑说自己是“农民企业家”。

当然,“上学”和“读书”可是两码事。曹德旺始终没有停止读书。在一次媒体的采访中,他还说道:“我现在每天还要留出两到三个小时读书。”

为了谋生,曹德旺在街头卖过烟丝、贩过水果、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种过白木耳。

经年累月一日两餐食不果腹,在歧视者的白眼下艰难谋生,尝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富贵险中求,成就玻璃大王

许是“家庭遗传”,曹德旺在经商方面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

有一次,曹德旺无意中发现,在不同省份,白木耳的差价很大。要是能赚取到这份差价,其中的利润空间想必巨大。

事实上,这种思维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倒爷”。

不过,在那个年代,“倒爷”就是“投机倒把”的意思,可以成为一项刑事犯罪。

所谓富贵险中求,许是穷怕了,曹德旺也并不畏惧。在28岁时,终于攒下了5万元的第一桶金。

之后,曹德旺承包了一家玻璃厂,从此开启了“开挂”模式。

1993年,福耀玻璃占据了国内4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2001年年底,加拿大国际贸易法院向包括福耀玻璃在内的中国汽车玻璃行业发起反倾销调查。

因为缺少此类应对的经验,跨国诉讼劳民伤财,中国公司在此类诉讼中的普遍姿态,是认倒霉。

曹德旺的态度却相当坚决,他为此专门成立了反倾销应诉办公室,

经过8个月的艰苦应诉,加拿大国际贸易法院裁定,来自中国的汽车玻璃在加拿大的销售不构成侵害。

这是中国入世后的第一起反倾销案。福耀玻璃声名鹊起,曹德旺也成就了“玻璃大王”的美誉。

“我很有钱,也捐了很多钱”

除了玻璃大王之外,“老好人”也是曹德旺常常被人提起的身份。这便是源于他的慈善行为,有中国首善之称。

在昨天的演讲中,曹德旺更是直言,“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问,曹德旺到底捐了多少钱?我敢说超过80亿人民币现金。

而他多年的捐款,无论是以他个人名义还是以福耀玻璃的名义的捐款,都来自他个人的钱,而非福耀集团。也就是说,他捐出来的,都是缴税后的钱。

他曾说,“我捐款是没有条件的,不像有些人捐款,是要拿一块地、一个项目来换”。

或许正是因为“没有条件”,无所求,曹德旺对自己的捐赠也比不少慈善家显得更为“计较”,很多细节上甚至亲力亲为。

2003年的那场西南大旱,曹德旺决定向灾区捐赠2亿元。

于是中国扶贫基金会找上了曹德旺,希望能将这笔善款捐赠给基金会,然后再通过基金会发到灾民手上。

曹德旺同意了这个请求。但也提出了一份堪称“史上最严苛”的协议。

曹德旺将善款的用途和去处做了大致的安排,且与基金会商定,在善款下发之后,将随机抽查发放情况。一旦发现不合格,则根据合同可要求中国扶贫基金会予以赔偿。

这份“史上最严苛”的协议,可谓刷新了公众的认知,原来,通过基金会的慈善捐赠,还可以这般做法!

有意无意中,曹德旺开创了公益问责的先河。

在一次采访中,媒体说到“去年香港李嘉诚走了”的话题,曹德旺这般回答:

“我跟李嘉诚不能比。我不做房地产,我不为钱,我捐了八九十亿给中国,我赚的钱也是捐掉。为什么拿我跟他比呢?我是实业家,对那些为了钱的人不屑一顾。”

曹德旺跑没跑?众口难调。

一定程度上,人们把曹德旺立为制造业里的一个英雄。他有商人的狡猾,又有英雄的执着。

事实上,如曹德旺一代的企业家们,卖水的宗庆后,造纸的张茵,织布的张士平,炼钢的沈文荣,都有同样的特质。

他们聪明,甚至是狡猾,在最早的时机发现商机,在传统行业里搅弄风云;他们“古老”,不碰互联网,不碰房地产,只是在传统制造业的低毛利空间里“抠钱”;他们强势又固执,说一不二,却也更懂得社会责任。

他们代表了一个时代,功过是非,也有历史评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