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兆和书画简介(感动了一个世纪的画家)
蒋兆和书画简介(感动了一个世纪的画家)1928年,蒋兆和在商务印书馆外交博士黄警顽处结识了恩师徐悲鸿。徐悲鸿请蒋兆和留住于南京大学自己的画库两年,而后又留于家中数月。蒋兆和观摩徐悲鸿作画,并饱览了收藏,两人畅叙中国画业的前程,蒋兆和的艺术创作从萌动开始走向成熟。蒋兆和 耍猴 186x104cm 1942年上世纪50年代初,根据周恩来总理“画历史人物,找蒋兆和”的批示,当时中国科学院的负责人郭沫若便请蒋兆和为中国古代科学家画像。蒋兆和运用现代人物的表现手法,赋予历史人物鲜活的血肉风骨。张衡、祖冲之、僧一行、李时珍四大古代科学家的形象一经推出,立刻印成邮票、招贴画。从国内的教科书进入大不列颠的百科全书,四位古代科学家的形象从此定格在人们的心中。蒋兆和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83x132cm 纸本设色 1949年在二十世纪初大文化背景的剧烈变动中,蒋兆和是在大文化潮流中涌现出的改革中国人物画的先驱和巨匠。因为受到自身境遇以及社会现
2023年5月5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国家文物局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8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 ,2001年、2013年颁布的作品限制出境的鉴定标准作废,重新定义作品限制出境名家,「艺周刊」联合艺周刊美术馆逐一推介,以飨读者——
他是作品一律不准出境者,他是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是中国现代画坛独领风骚的艺术巨匠,是继徐悲鸿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中国现代人物画家,他创立中国水墨人物画造型基础课教学体系,影响深远。
他就是现代卓越的人物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蒋兆和——
蒋兆和 向毛主席汇报我们的成绩 1959年
上世纪50年代初,根据周恩来总理“画历史人物,找蒋兆和”的批示,当时中国科学院的负责人郭沫若便请蒋兆和为中国古代科学家画像。蒋兆和运用现代人物的表现手法,赋予历史人物鲜活的血肉风骨。张衡、祖冲之、僧一行、李时珍四大古代科学家的形象一经推出,立刻印成邮票、招贴画。从国内的教科书进入大不列颠的百科全书,四位古代科学家的形象从此定格在人们的心中。
蒋兆和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83x132cm 纸本设色 1949年
在二十世纪初大文化背景的剧烈变动中,蒋兆和是在大文化潮流中涌现出的改革中国人物画的先驱和巨匠。因为受到自身境遇以及社会现实环境的影响,使得蒋兆和深切认识到现实主义绘画和中国社会之间的关系,于是在美术革命发展潮流当中他毅然走上了中西融合的现实主义道路。
蒋兆和 耍猴 186x104cm 1942年
1928年,蒋兆和在商务印书馆外交博士黄警顽处结识了恩师徐悲鸿。徐悲鸿请蒋兆和留住于南京大学自己的画库两年,而后又留于家中数月。蒋兆和观摩徐悲鸿作画,并饱览了收藏,两人畅叙中国画业的前程,蒋兆和的艺术创作从萌动开始走向成熟。
蒋兆和最大的特点就是从一开始的创作便接着地气,就着眼于底层的穷苦民众,他的创作都是老百姓能看懂的东西,那些题词也是老百姓口中的话,他总是以一颗同情人、爱人之心进行创作。
蒋兆和 给爷爷读报 1956年 97x89cm 纸本设色 中国美术馆藏
蒋兆和毕生践行“为民写真”的理念,通过一个个小人物呈现出时代的大背景,折射出一种社会的真实状态和人民的生活面貌。他的人物画涉及各个历史时期的题材和人物,可谓“写尽苍生”,成为百年来中国历史变迁的时代见证。
蒋兆和 萧淑庄像 油画 1937年
理论界把由徐悲鸿、蒋兆和共同倡导的写实水墨人物画的教学思想和创作方法概括为“徐蒋体系”。这一体系在中国美术教育中影响巨大。“徐蒋体系”的特点是:以传统人物画家任伯年和一些民间肖像画师的作品为底版,加上写实油画的造型和色彩等技法来表现现实题材。
蒋兆和 日出而作 173x80cm 1949年
蒋兆和开启了中国大写意人物画的新传统,他对宏大主题的选择、对当代人物题材的转向、对悲情意识的描绘,以及对水墨人物的初期探索,使他的人物画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和十分宝贵的资源。
蒋兆和 倒骑驴 203x138cm 1948年
蒋兆和说,我不知道艺术之为事,是否可以当一杯人生的美酒? 或是一碗苦茶? 如果其然,我当竭诚来烹一碗苦茶,敬献于大众之前,共茗此盏,并劝与君更进一杯人生的美酒,怎样? 如果艺术的园地许可我这样的要求,我将起始栽种一根生命的树子,纵然不开花,不结实,而不得到人们的欣赏和爱护,我的精神,仍是永远的埋藏于这个艺术的园里。
蒋兆和 流民图 1943年 200x1202cm 纸本设色 中国美术馆藏
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流民图》堪称一幅里程碑式的宏篇巨制,它标志着中国人物画在直面人生、表现现实方面的巨大成功,也是蒋兆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流民图》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精神力度,还因其艺术上的空前突破。他融合了中国画的线描和西画明暗塑形的表现手法,创造性的拓展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技巧,其造型之精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之深刻,使中国人物画在写实技巧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蒋兆和(1904年-1986年4月15日),生于四川泸州。祖籍湖北麻城,画家、美术教育家。代表作有《流民图》《曹操》《苏东坡》《文天祥》《李清照》《杜甫行吟图》等。曾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为第四届顾问、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第三、四、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文教委员会委员。
儿时在泸州随父读书习字学画。1920年,蒋兆和至上海,曾画广告,从事服装设计,并自学西画。1927年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为图案系教员。1930至1932年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素描教授。1937年任京华美术学院教授、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师。1947年受聘于国立北平艺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蒋兆和在从教的50年间,创立了一整套培养和造就现代水墨人物画人才的教学体系,被称为“徐蒋体系”。
蒋兆和 大洪水 纸本设色 300x270cm 1947年联合国粮农总部藏
蒋兆和 纪念刘和珍君 126x82cm 1956年
蒋兆和 一个铜子一碗茶 油画 1936年
蒋兆和 流浪的小子 117x82cm 1939年
蒋兆和 拾废物的老娘 1938年初春
蒋兆和 放鞭炮
蒋兆和 学习毛主席著作(春光明媚) 109x79cm 1961年
蒋兆和 七条鱼 40x68cm 19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