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朱元璋宴请诸臣是哪一集(朱元璋宴请诸臣)

朱元璋宴请诸臣是哪一集(朱元璋宴请诸臣)自洪武十三年始,朱元璋开始大肆杀戮功臣,就连当年佐定天下的李善长都未能得善终。而对于各位功臣,朱元璋也没有任何心慈手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谚语在他的身上被展现的淋漓尽致。朱元璋的长相极为奇特。根据记载:明太祖面似月牙,古怪至极。朱元璋而让他在古来帝君中威名显赫的,并非他的面相或是他的武功战绩,而是他在登基之后对待臣民下属的雷厉风行的手段。朱元璋一经登基,便颁布了极为严苛的法令约束官吏和人民。为了使法令更具有威慑力,他还创造了剥皮等残酷的刑罚来惩罚贪官污吏。

#历史开讲#

朱元璋宴请诸臣是哪一集(朱元璋宴请诸臣)(1)

文|历史求知所

编辑|历史求知所


朱元璋是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草莽英雄之一。他草根出身,最终登临金銮殿的故事也是历史上最为励志的故事。

朱元璋的长相极为奇特。根据记载:明太祖面似月牙,古怪至极。

朱元璋宴请诸臣是哪一集(朱元璋宴请诸臣)(2)

朱元璋

而让他在古来帝君中威名显赫的,并非他的面相或是他的武功战绩,而是他在登基之后对待臣民下属的雷厉风行的手段。朱元璋一经登基,便颁布了极为严苛的法令约束官吏和人民。为了使法令更具有威慑力,他还创造了剥皮等残酷的刑罚来惩罚贪官污吏。

而对于各位功臣,朱元璋也没有任何心慈手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谚语在他的身上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自洪武十三年始,朱元璋开始大肆杀戮功臣,就连当年佐定天下的李善长都未能得善终。

而朱元璋的这一系列杀戮,并非心血来潮,早在洪武初年的一次宴会上,便早已显现出端倪。而这次警告,却被刘伯温所发现。

究竟明太祖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警告诸位功臣呢?

朱元璋宴请诸臣是哪一集(朱元璋宴请诸臣)(3)

太祖并非无情

在很多人眼里,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是不仁不义,把众多陪他打天下的功臣当成了随手可以丢弃的工具。

可是,透过历史的迷雾和表象,朱元璋实在不能称之为背信弃义的小人。相反,他重情义的性格在历代开国帝君中也可以算得上是极为突出。

首先是对于自己的患难之妻马皇后,朱元璋表现出了极为重情义的一面。

马皇后是郭子兴的义女,由于郭子兴赏识朱元璋领兵作战的天赋,便将自己的义女介绍给了朱元璋,企图依靠姻亲关系将朱元璋牢牢束缚在自己的帐下,将他的天才为自己所用。

朱元璋宴请诸臣是哪一集(朱元璋宴请诸臣)(4)

朱元璋 马皇后

可是朱元璋岂是池中之物?他在一次次和元军的作战中所展现出来的天赋和能力,已经强大到了让郭子兴感觉到畏惧的程度。

郭子兴明白,自己是绝对没有能力驾驭朱元璋这头猛虎的。从此,朱元璋在他心里,已经由一个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义女婿”变成了一个随时可以夺走他的军队和地盘的“定时炸弹”

所以,郭子兴的心中,有了一个狠毒的办法,那就是杀死朱元璋。只有这样,他才能睡一个安稳觉。

就这样,年轻的起义军将领朱元璋被郭子兴关入了监狱。郭子兴选择用饥饿除去自己的这个心腹大患,可是牢狱中的朱元璋并没有被郭子兴饿死。

并非朱元璋有什么神仙相助,只是自己的发妻马姑娘每次来探望自己的时候都会偷偷从怀里摸出热乎乎的炊饼给他吃。

朱元璋宴请诸臣是哪一集(朱元璋宴请诸臣)(5)

马姑娘

每次刚烙好的大饼都会烫伤她的胸口,但是她仍然每次都会给朱元璋送。

就这样,依靠着马姑娘,朱元璋才能熬过那段最难熬的日子,才终于等到了蛟龙出渊、猛虎归山的日子。

而在日后朱元璋南征北战的日子里,马皇后从没有陪朱元璋临阵讨敌,但是在军营里,总有她为战士缝补衣物的身影。

不仅如此,在朱元璋多少次缺少辎重、粮草的危局中,都是马皇后带领着妇女去附近的村子借粮、摘野果、煮野菜汤。

可以说,若是没有这般贤惠的姑娘,朱元璋能否率军横扫暴元还是一个未知数。

朱元璋宴请诸臣是哪一集(朱元璋宴请诸臣)(6)

朱元璋 马姑娘

对待这样的一个好姑娘,朱元璋没有像历代帝王那般随意丢弃、冷落,而是给予了她极高的待遇和极大的尊重。可能封皇后对马姑娘来说都只是理所应当的待遇,不足以看出朱元璋的重情重义。

但在聚集了天下美色的后宫之中,不知有多少女人比马皇后更美丽、更温软。朱元璋却没有多看一眼,仍然和马皇后恩爱有加。

在诸多同为农民出身的将领沉溺于美色时,朱元璋真正做到了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如果这也只是朱元璋为后世塑造的人设,那有一件事是只有马皇后才有的特权了。那就是可以劝住暴怒的朱元璋。从历史中可以看出,朱元璋是坚韧决绝、杀伐果断的男人。

而官员在胡惟庸案和空印案中的所作所为严重逾越了朱元璋心中的底线。可是每每在朱元璋杀红了眼时,马皇后都会站出来,把他即将脱缰的理智拉回来。

朱元璋宴请诸臣是哪一集(朱元璋宴请诸臣)(7)

马皇后

她为投敌的朱文正求情,告诉朱元璋,朱文正是他的亲侄子,不要杀他。

她为犯了大罪的李文忠求情,对朱元璋说,李文忠不仅是你的外甥,更是你的养子,哪有父亲杀儿子的呢?

她为贪污的宋濂求情,对朱元璋说,宋濂是太子的老师,平民尚且尊师,何况我们帝王家呢?

在她的手里,无数的将领、文臣被救了回来。在她的眼里,没有官职高低贵贱,只有同样珍贵的一条条性命。

甚至在去世前,她都拒绝医治。她告诉朱元璋,药能医病,不能医命。若是太医没能救下她,朱元璋必定要怪罪太医,她不忍心无辜的性命随她而去。

朱元璋宴请诸臣是哪一集(朱元璋宴请诸臣)(8)

世人皆赞叹马皇后才是真正的国母之姿,却忽略了那个从暴怒变得沉默的男人。

朱元璋给了马皇后最大的尊重,都说先为天子后为人夫,可是朱元璋从没有在马皇后面前端什么皇帝的架子,他始终把她当成了平等的人。

他在她面前永远是那个等着吃饼的饿肚子的年轻人,对对于自己的老乡和追随自己的将领,朱元璋也远不是众人口中的冷酷无情的暴君、魔王。

可最早引荐朱元璋、追随朱元璋的功臣汤和,却并未被朱元璋杀害,他既是开国侯爵之一的中山侯,更是开国公爵之一的信国公。

可这样的大功臣,却并未遭受朱元璋屠戮,可见,说朱元璋是无情无义的小人是失之偏颇的。可是朱元璋为何要杀害这些功臣呢?这并非心血来潮或是忌惮他们篡位,而是实实在在让朱元璋不得不杀。

朱元璋宴请诸臣是哪一集(朱元璋宴请诸臣)(9)

明朝初建,群臣恃功

天下初定,明朝初建。明太祖朱元璋并未亏待陪自己打天下的兄弟和属下。洪武三年,明太祖于奉天殿册封群臣。朱元璋并没有吝惜打下的江山,他分封了六位国公和二十八位侯爵。

这样的册封数量纵观历史也可以说极为多了,而册封的虚名并没有让朱元璋满足。他要让自己的同乡、兄弟成为除了他以外天下最受尊崇的人。

朱元璋大方地赐给各位侯爷和国公土地和俸禄。各位功臣的俸禄动辄上千石,这让曾经穷苦的农民转眼间成为了站在社会顶层的贵族。

但是不够,金钱和土地还是不够显示他们高贵的地位。于是朱元璋想到了一件宝物——丹书铁券

朱元璋宴请诸臣是哪一集(朱元璋宴请诸臣)(10)

丹书铁券

也只有这件免死金牌才能够体现出诸位功臣在大明最特殊的地位。于是,朱元璋不惜花极大的代价寻找唐代将领钱镠的后代,从他的手中拿到了传家的丹书铁券。

照着唐代丹书铁券的样式,朱元璋建造了颁发给诸位功臣的铁券,其中一份置于内宫,一份供于家中。

可是这样尊崇的待遇也助长了功臣们嚣张的气焰,他们忘记了上下有分,将大明王朝当成了自己的游乐园,视大明律法于无物,将百姓当成了自己的仆人。

可是他们的所作所为与朱元璋的治国理念形成了巨大的冲突,甚至是南辕北辙。

像是薛显肆意杀戮军中的马夫、火夫甚至为了抢夺别人的牲口而杀人;像是淮安侯住在元朝宰相的府邸、甚至用元朝皇帝专用的物品;像是武定侯郭英肆意杀戮平民……种种劣迹让他们彻底成为了初建的秩序的破坏者。

朱元璋宴请诸臣是哪一集(朱元璋宴请诸臣)(11)

胡惟庸

而由于有“免死金牌”的保护,谁也奈何不得他们。就这样,他们在大明王朝的国土上横冲直撞,直至空印案和胡惟庸案的爆发。

其中,空印案是官员为了免除在路途上奔波之苦而先在空账本上印章之事被朱元璋发现而引起的。

而胡惟庸案件则是丞相胡惟庸在政坛上时时与朱元璋作对,甚至独揽大权、专断独行。欺下瞒上、独揽大权,这两件事严重地触犯了朱元璋的底线。这是作为皇帝不可以被逾越的底线。

朱元璋坐在皇位上,只觉得越发没有安全感,疑心被无限地放大、放大。而此时,自己的老朋友们飞扬跋扈的行为也就成为了以下犯上、丝毫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的象征。

朱元璋宴请诸臣是哪一集(朱元璋宴请诸臣)(12)

于是朱元璋愈发不能容忍自己的这些老朋友了。他的忍耐已经达到了极限,终于借着这两个案子对这些功臣举起了屠刀。

而在明末清初的历史编写中,为了丑化明朝、美化清朝以制造舆论,明太祖朱元璋自然也被丑化,以至于现在的许多人认为朱元璋是一个无道暴君。

可是汉高祖刘邦也曾对付过为自己打天下的功臣、宋太祖也曾杯酒释兵权。反观朱元璋所谓,虽杀伐果断,但也是仁至义尽,毕竟,朱元璋也曾多次暗示、提醒过他的老朋友们。

朱元璋宴请诸臣是哪一集(朱元璋宴请诸臣)(13)

菜里暗藏玄机

天下初定时,朱元璋就曾派儒家名士前往各个将领的宅邸进行讲学,希望他们可以认真学习礼仪,莫要在明王朝中胡作非为。

而且,朱元璋还命人编写了《资世通训》一书,在其中写明了臣子应遵守的法则。

更甚者,朱元璋还在宫中立下了一道“铁榜”,在上面明确地写下了希望大臣和皇帝各司其职等要求。而在一次宴会上,朱元璋更是亲自暗示诸位功臣,莫要恃宠而骄,莫要太过逾越。

朱元璋曾在宫中建造一座宫殿,名曰“庆功楼”。在破土动工时,朱元璋就邀请群臣日后于楼中宴饮。

朱元璋宴请诸臣是哪一集(朱元璋宴请诸臣)(14)

有此喜事,自然人人应允。待得庆功楼建成,众大臣纷纷应约前来,想品尝一下这皇家宴席。可是当诸位大臣身着华服抵达庆功楼时,却发现明太祖只身着寻常服饰,笑盈盈地迎接他们。

乍一看,还以为是一群贵族对着一个不起眼的平民行礼,这让穿着雍容华贵的大臣们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

但他们终究是同舟共济的战友,很快便从不适应中恢复,有说有笑地和明太祖步入殿中。待得寒暄完毕、歌舞之后,各位大臣终于等来了垂涎已久的皇家宴席。

可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宴席上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龙肝凤髓,规格甚至还不如他们平时所用的三餐。望着满桌的青菜豆腐,吃惯了鱼、肉的众位功臣谁也没有动筷子。

朱元璋宴请诸臣是哪一集(朱元璋宴请诸臣)(15)

见到此景的朱元璋笑着说:“这顿饭本想和大家一起忆苦思甜,看来诸位是吃不惯这些粗野的菜了。唉,我们当年打仗不也是吃的这些吗?”

说罢,朱元璋命人将这些菜端下去,重新换肉菜上来。很快,琳琅满目的肉菜便铺满了餐桌。望着满桌的腥荤,诸位大臣才开心起来,开始大快朵颐。

宴席间,只有一向睿智的刘伯温没有兴高采烈地谈笑风生,他盯着席上的两道菜,吓出了一身冷汗。他悄悄拽住身旁魏国公徐达的袖子,小声地说:“皇帝怕是要对我们下手了。”

他的话吓了徐达一跳,忙悄悄地问道:“何以见得啊?”刘伯温指了指席上的一盘兔子肉和一盘狗肉,小声地说:“这不正是狡兔死,走狗烹吗?”

徐达顺着看过去,也吓得一身冷汗,再也无心宴饮了。而朱元璋此时看着在他面前肆无忌惮的群臣,目光也逐渐冰冷,他已经对这些人动了杀心。

朱元璋宴请诸臣是哪一集(朱元璋宴请诸臣)(16)

果然不久以后,大批的功臣人头落地,甚至被夷族的事情都并不少见。可见明太祖对这些放肆的群臣有多么强烈的恨意。最终,洪武年间,功臣被斩杀殆尽,唯有汤和等寥寥几个功臣得以善终。

而这些功臣的死也直接地影响到了朱元璋身后,使得燕王朱棣在“靖难”战场上难逢敌手,最终赶走了自己的侄子朱允炆,成为了大明的明成祖。

无论朱元璋杀戮功臣对后世有什么影响,让后人对他的一生作何评说,朱元璋都已经仁至义尽。

朱元璋和群臣的矛盾是在封建王朝君权和相权不平衡的背景下所必然会产生的矛盾,也可以说是封建王朝所必然会发生的悲剧的魔咒。

参考资料:《明史》 《朱元璋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