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是一本什么书(隐秘而暴烈的温情而炫目的)
耶路撒冷是一本什么书(隐秘而暴烈的温情而炫目的)徐则臣老师一直坚持书写最现实最真实的生活,不对社会描写过分焦躁,不对故事过分捏造,不对苦难过分叠加,因此透露出一种令人感动的认真,这种感动不仅仅是对于文字的,有时候你还会对作者产生感动。与此书而言,还有一大亮点,就是本书人物初平阳的10篇专栏文章,高瞻远瞩得对生活中的几个大的哲学问题进行了探讨,智慧,思辨,难能可贵的认真思考。在清明节回家前,我拿到这本书,于是在回家的火车上,我无比轻易的走进初平阳的心理,被这本坚硬的、睿智的书感动的七荤八素。据作者表述,他从小迷恋“耶路撒冷”四个字的发音,于是一直在心里埋着这颗种子,用六年时间完成本书。可能每个在北京生活过的人,再回来老家,拿出《耶路撒冷》来读,会获得一种可悲的感同身受。大约心里已经开始发老的,乡愁开始扭头发芽的,急于对自己生命给予一个定义的,想法设法活的明白一点的,会对这本书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
-
苏先生 评论 《耶路撒冷》
-
隐秘而暴烈的温情而炫目的
文学能延续几千年,且一直保持迷人魅力,没有被任何东西所替代,细究何因?因为法律和教科书解决不了的文学能解决。因为道德和道理说不明确的文学能说明白,因此文学随着人类共存。
文学与读者而言,是讲究缘分的,每个人遇到每本书的缘分不同,与我而言我遇到《耶路撒冷》这本书的阅读时间,可能是比较有缘的一种。
在清明节回家前,我拿到这本书,于是在回家的火车上,我无比轻易的走进初平阳的心理,被这本坚硬的、睿智的书感动的七荤八素。据作者表述,他从小迷恋“耶路撒冷”四个字的发音,于是一直在心里埋着这颗种子,用六年时间完成本书。
可能每个在北京生活过的人,再回来老家,拿出《耶路撒冷》来读,会获得一种可悲的感同身受。
大约心里已经开始发老的,乡愁开始扭头发芽的,急于对自己生命给予一个定义的,想法设法活的明白一点的,会对这本书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
与此书而言,还有一大亮点,就是本书人物初平阳的10篇专栏文章,高瞻远瞩得对生活中的几个大的哲学问题进行了探讨,智慧,思辨,难能可贵的认真思考。
徐则臣老师一直坚持书写最现实最真实的生活,不对社会描写过分焦躁,不对故事过分捏造,不对苦难过分叠加,因此透露出一种令人感动的认真,这种感动不仅仅是对于文字的,有时候你还会对作者产生感动。
撕扯在眼前的,都是生活扔给人们的
小说故事开始于北大博士兼专栏作家(前大学老师)初平阳回从北京坐火车回老家花街典售自家房产“大和堂”。初平阳有一个医生父亲和会巫术的母亲,姐姐已经出嫁,家里顺风顺风,家史无交代,应该是干净整洁。有一个以前同在北京北漂的女友舒袖,现已嫁给花街房地产大亨,舒袖来看初平阳,二人在舒袖儿子“平原”睡着后,做了一次爱。“平原”本来是他们给自己孩子娶的名字,后文会有交代,舒袖的爱初平阳也爱自己的男人。
童年小伙伴,新老朋友如今皆走在自己的命途之上:
承载一辈子都被人质疑的“前北京人母亲”的期望的杨杰(杨杰出),在当兵后成为了成了日渐壮大的水晶工艺品加工制作的不断改名的企业家。
前老师易长安,变成了在北京城最最吃香的假证制造者。易长安的的父亲是嫖客,喜欢喝北京二锅头,母亲是前妓女,母亲一辈子活在自己男人的无任何前戏的性生活中。
教书时的大学同事吕冬成了一个让妻子“被精神病”患者。
秦福小在弟弟景天赐自杀后成为一个流浪过大江南北的打工者,曾在北京做电梯工。
这些人在19年后,重新聚首,19年时间心里都藏着一个煎熬,那就是他们都认为是在是19年前导致秦福小弟弟景天赐自杀的罪魁祸首。
这么多年,这些人天南海北的闯荡游离,各自际遇命运,却都因为景天赐的自杀,心里都埋下了自己的罪状。
初平阳对于耶路撒冷的痴迷,易长安对于情欲的不可缺失、秦福小收养的和自己弟弟相貌接近的儿子天送,杨杰对于水晶雕刻的偏爱,都来自于成长记忆中的或病态或偏执的记忆残留。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的成长过程中,都被浸染上了这样的记忆残留,或许自己暂时没有发现,或许压根自己已经忘却,还有一批人估计一辈子也不会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中还曾有过这种沾染。
这些人物的命运在小说中都有过一次转折,文学人物的生命必须有这样一个转折,这也是文学作者要给我们的一种启示。书中的这些人物出生于70年代,是现代社会的主流阶层,他们的成长比较动荡,这一代人的精神史和世界观相较而言,是丰盈的。也愿以此,在这些人物身上,读者可以自由还原很多自己的精神史。
小说在篇幅安排上,景天赐成为本书的折中,也是由起到转的一个爆发点。
隐秘在背后的,都是扔在地上需要捡起来的
本书的人物中,分为两派,一派是作者想给我们看的,另一派是上帝要想给我们看的。
这两派人物我觉得作者想给我们看的,我们都能看的到,但是上帝给我们看的,我们还需仔细去咂摸。
初平阳的父亲,德高望重的花街上,运河上的医生,有这样一位父亲好吗,未必,运河上人们过分的感恩,过分的敬仰。带给儿子初平阳过分的压力。母亲的难以捉摸的异术,和父亲科学载道的医学,相互排斥相互补充。这种结构分辨不出对与错。
秦福小和景天赐他们的爸爸景侉子疑似杀人,偷逃到船上,一路下来,到花街滞留。遇到秦奶奶秦环,欲将女儿秦素文许配。景侉子是一个从山东来的外地人,招赘在花街,姓景名钢,后来基本上都忘记了自己的本名。他同意招赘的条件是儿子必须随他姓景,闺女可以姓丈人家的秦。所以福小姓秦,弟弟姓景。秦环为试探景侉子为人,给钱让他回老家了断当年杀人旧事,景侉子回老家才得知人为死。景家香火独苗后因雷电精神异常,最后自杀,可叹人运的戏谑无常。
易长安父亲易培卿前嫖客前酒鬼,现钉子户现业余作家,花街上活的可能最潇洒最风流最率性人,娶了一个因为父亲在文革期间招致半身不遂的而卖淫的女人,第一次和这个女人睡觉时就遇到女人的父亲吃老鼠药自杀。后来女人养了一只猫取名“易培卿”。
最难以解开的谜题,就是是文前和文后都分别出现过的铜钱,这么一个傻子,他可能是花街上活的最疯癫也是最明白的一个人。
舒袖对初恋情人初平阳耳朵的喜爱;
易长安对于自己的下属小林的姐姐林惠惠高潮后哭泣的好奇和痴迷;
杨杰对于秦福小自制泡椒的依恋;
秦福小对初平阳、易长安、杨杰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他们三人对于秦福小不言不语的好感。
这一切成为小说暗含的奇特特质,就像人们在日子中惦记的那些小坏心眼,也有时候像支撑生活的隐秘而强健的不便言表的希望。
切实的生活其实是这些暗藏的、不被人正视的人生构筑的。
《耶鲁撒冷》给我们交代了一些无奈,一些时代的交错,一些现实承载,也给我们给与了希望、出口。
本书中,还有很多哲理性的东西,一时之间消化不了,比如“景天赐”那一章,还有本书最后一句《2019》的开头。
这部作品的气势比较强大。有对成长的背叛,有对成长的遗忘,有对未来探寻,我们每个人都在过往历史与未来新景中相互寻找经验,相互弥补错失,相互承担接纳,相互救赎偿还。